一种从阴极板上剥离电解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8092发布日期:2018-07-24 21:45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阴极板上剥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从阴极板上剥离电解片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锌、镍、铜电解企业对电解过程沉积在阴极板上的电解片进行剥离都是采用人工剥离法,人工剥离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人在电解厂房内受酸气和热浪侵扰,剥片工人不好招,企业成本大。采用人工剥片的原因是因为阴极板在电解过程沉积在极板上的电解片与临液面上沉积的电解物粘连在一起,而临液面上极薄的电解物与极板的附着力更牢固,剥片时要人工采用利器把临液面上的电解物与需要剥下来的厚的电解片切割开,然后才能开始剥片,所以无法采用机械剥片。本发明是利用一种在临液面上涂装具有防腐蚀和绝缘性质的环氧微晶涂料及涂层方法对阴极板的临液面进行涂装,涂层后具有防腐蚀绝缘性质,不能沉积电解物,并且临液面申入电解液内10㎜,使电解物只能在没有涂层的伸入电解液内的极板上沉积,致使临液面底边产生一道楞线,楞线的高度即是电解物的厚度,这道楞线给机械制片提供了下刃基准,同时本发明又利用阴极板的塑料封边,更加有利于本申请的一种利用阴极板上产生的楞线气动剥片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阴极板上剥离电解片的装置,广泛应用于锌、镍、铜电解企业对沉积在阴极板上电解片体的剥离,该装置具有剥片效率高、节省人力、降低成本等优点。一种从阴极板上剥离电解片的装置,所述装置固定在龙门支架上,阴极板上设有阴极板板梁,阴极板上形成了临液面并且两边有隔离用塑料封边,包括自动剥片系统、卡紧装置、底托,所述自动剥片系统包括剥片刃具气缸和刃具,剥片刃具气缸安装在横跨阴极板的龙门横梁上,所述刃具上设有双柄式的推柄,推柄的顶部有活动连接轴,剥片刃具气缸上设有气动杆,气动杆的底部设有轴套,活动连接轴与气动杆底部的轴套相连接;阴极板的板梁固定在卡紧装置上,阴极板的底部置于底托上,底托上固定有升降感应器。

底托和阴极板底部间设有厚橡胶板。

所述刃具的长度以阴极板两侧封边后,比两边内的宽度窄20mm。

所述推柄的长度与阴极板的长度相等。

所述刃具的材质是40铬经过淬火的刃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动做动力具有安全、可靠、节省电力、节约成本的特点;此剥片装置可装在自动剥片生产线上,对比国外的剥片机具有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要求,操作灵活、节省人力、节约电力、不容易出故障、方便维护、能为电解企业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有利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从阴极板上剥离电解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阴极板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从阴极板上剥离电解片的装置,所述装置固定在龙门支架8上,阴极板上设有阴极板板梁9,阴极板上形成了临液面10并且两边有隔离用塑料封边11,包括自动剥皮系统1、卡紧装置、底托2,所述自动剥皮系统1包括剥片刃具气缸3和刃具4,剥片刃具气缸3安装在横跨阴极板的龙门横梁上,所述刃具4上设有双柄式的推柄5,推柄5的顶部有活动连接轴6,剥片刃具气缸上设有气动杆7,气动杆7的底部设有轴套,活动连接轴6与气动杆7底部的轴套相连接;阴极板的板梁固定在卡紧装置上,阴极板的底部置于底托2上,底托2上固定有升降感应器。对阴极板的底部有底托2将阴极板擎住防止下刃剥片的推力破坏阴极板与板梁的连接,底托2的升、降由感应控制,底托2和阴极板底部间设有厚橡胶板。

所述刃具4的长度以阴极板两侧封边后,比两边内的宽度窄20mm。

所述推柄5的长度与阴极板的长度相等。

所述刃具4的材质是40铬经过淬火的刃具。

剥片装置以气动为动力,剥片刃具的长度是以板面内距离两侧封边各留10mm为刃具4的长度,剥片刃具在极板两面的楞线处同时下刃,以从上往下的剥片方式,下刃伸出的长度与极板长度相等。

采用气动剥片的方法,选用40铬经过淬火的刃具,淬火后的40铬硬度适合,刃具4耐磨。刃具4的长度以阴极板两侧封边后,比两边内的宽度窄20mm,选用双柄式的推柄5,长度与阴极板长度相等,推柄5的顶部有活动连接轴6与气动杆7底部的轴套相连接,剥片气动缸安装在横跨极板的龙门横梁上;两侧刃具随气动杆7下行,两侧刃具4的推柄5上采用气动顶紧装置,剥片是刃具4贴着极板临液面的楞线处下刃,每次双向各剥一片,每剥一片用时3~5秒。下刃前将阴极板极板底部托起、卡紧阴极板板梁→按楞线下刃顺势下行→刃具推到与阴极板底托刚刚贴上即停止→完成剥离后将刃具4向上提起→依次循环。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