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旋转井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92885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旋转井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抽油用的机械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旋转井口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抽油系统中,抽油杆和油管有相对的接触运动,抽油杆与油管之间必然存在着摩擦,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油管的磨损。现有的采油井口与井下油管是固定联接的,采油井口又是与套管固定联接的,抽油杆和油管在圆周上的摩擦部位是不变的,造成油管在圆周上只有一个侧面的部位被磨损,油管被磨穿的时间短,造成油管漏失,抽不出油,引起油井作业,增加作业费用,增加油管消耗。专利号为00247363.1的《旋转抽油井采油树》,可以使井下油管旋转,减轻了油管磨损,是人工旋转,工作量大,旋转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自动旋转井口装置,使油井在抽油时油管可以自动旋转,将油管的局部磨损分散到整个圆周都参加磨损,避免油管偏磨,成倍的延长油管磨损时间,延长油管的使用寿命,减少油井作业次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卡箍头、内管、联接帽、旋转管、蜗轮、推力轴承、蜗杆、压盖螺钉、压盖、内管密封圈、箱体、轴承座、法兰盖、旋转管密封圈、挡帽、轴承、联接螺钉、联接套、固定螺栓A、螺母、固定螺栓B、棘轮盒、棘轮装置、扭簧预紧螺钉、扭簧、碰杆、键、棘轮盖、棘轮盖螺钉组成。卡箍头联接在内管上部,它的上部与光杆密封器联接。内管套入旋转管内,并由内管密封圈密封内管与旋转管的间隙,在内管与旋转管之间由联接帽联接成一体。旋转管插入蜗轮、推力轴承、轴承座、法兰盖内,法兰盖与旋转管之间由旋转管密封圈密封。挡帽联接在旋转管上,并处于法兰盖下面。旋转管上部台肩座在蜗轮上,旋转管下部与井内油管联接。蜗轮座在推力轴承上,推力轴承座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安装在法兰盖上,蜗轮与蜗杆啮合,蜗杆、蜗轮、推力轴承、轴承座安放在箱体内。箱体安座在法兰盖上,法兰盖安装在井口大四通上。压盖由压盖螺钉固定在箱体上。轴承安装在箱体侧壁两端,蜗杆安装在轴承内,蜗杆还穿入联接套、扭簧、棘轮盒、棘轮装置、棘轮盖。联接套一端由联接螺钉固定在箱体上,联接套另一端与扭簧一端由固定螺栓A固定,扭簧另一端由固定螺栓B固定在棘轮盒上,棘轮装置安装在棘轮盒内,棘轮盖由棘轮盖螺钉固定在棘轮盒上,棘轮装置与蜗杆由键联接。碰杆安装在棘轮盒。
抽油时,抽油机每一个下冲程压一次碰杆,碰杆带动棘轮装置、棘轮合、棘轮盖旋转,使蜗杆旋转,并使蜗轮、旋转管旋转,从而带动井内油管旋转,与此同时,扭簧产生扭转,储存能量。当抽油机上冲程时,扭簧释放能量,带动棘轮合、棘轮盖、碰杆回转,而棘轮装置不回转。因此蜗杆不回转,所以井内油管只向一个方向(顺时针)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抽油井在工作时油管可以自动旋转,不需要人工旋转,不增加工作量,旋转均匀,让油管整个圆周都参加与抽油杆的接触,使磨损部位分散到全部油管内表面,避免油管出现偏磨,可以提高油管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装置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转装置图。
在图1、2中1是卡箍头,2是内管,3是联接帽,4是旋转管,5是蜗轮,6是推力轴承,7是蜗杆,8是压盖螺钉,9是压盖,10是内管密封圈,11是箱体,12是轴承座,13是法兰盖,14是旋转管密封圈,15是挡帽、16是轴承、17是联接螺钉、18是联接套、19是固定螺栓A、20是螺母、21是固定螺栓B、22是棘轮盒、23是棘轮装置、24是扭簧预紧螺钉、25是扭簧、26是碰杆、27是键、28是棘轮盖、29是棘轮盖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卡箍头1、内管2、联接帽3、旋转管4、蜗轮5、推力轴承6、蜗杆7、压盖螺钉8、压盖9、内管密封圈10、箱体11、轴承座12、法兰盖13、旋转管密封圈14、挡帽15、轴承16、联接螺钉17、联接套18、固定螺栓A19、螺母20、固定螺栓B21、棘轮盒22、棘轮装置23、扭簧预紧螺钉24、扭簧25、碰杆26、键27、棘轮盖28、棘轮盖螺钉29组成。卡箍头1联接在内管2上部,它的上部与光杆密封器联接。内管2套入旋转管4内,并由内管密封圈10密封内管2与旋转管4的间隙,在内管2与旋转管4之间由联接帽3联接成一体。旋转管4插入蜗轮5、推力轴承6、轴承座12、法兰盖13内,法兰盖13与旋转管4之间由旋转管密封圈14密封。挡帽15联接在旋转管4上,并处于法兰盖13下面。旋转管4上部台肩座在蜗轮5上,旋转管4下部与井内油管联接。蜗轮5座在推力轴承6上,推力轴承6座在轴承座12上,轴承座12安装在法兰盖13上,蜗轮5与蜗杆7啮合,蜗杆7、蜗轮5、推力轴承6、轴承座12安放在箱体11内。箱体11安座在法兰盖13上,法兰盖13安装在井口大四通上。压盖9由压盖螺钉8固定在箱体11上。轴承16安装在箱体11侧壁两端,蜗杆7安装在轴承16内,蜗杆7还穿入联接套18、扭簧25、棘轮盒22、棘轮装置23、棘轮盖28。联接套18一端由联接螺钉固定在箱体11上,联接套18另一端与扭簧25一端由固定螺栓A19固定,扭簧25另一端由固定螺栓B固定在棘轮盒22上,棘轮装置23安装在棘轮盒22内,棘轮盖28由棘轮盖螺钉29固定在棘轮盒22上,棘轮装置23与蜗杆7由键27联接。碰杆26安装在棘轮盒22。
抽油时,抽油机每一个下冲程压一次碰杆26,碰杆26带动棘轮装置23、棘轮合22、棘轮盖28旋转,使蜗杆7旋转,并使蜗轮5、旋转管4旋转,从而带动井内油管旋转,与此同时,扭簧26产生扭转,储存能量。当抽油机上冲程时,扭簧26释放能量,带动棘轮合22棘轮盖28、碰杆26回转,而棘轮装置23不回转。因此蜗杆7不回转,所以井内油管只向一个方向(顺时针)旋转。
权利要求1.一种油田抽油用的自动旋转井口装置,由卡箍头(1)、内管(2)、联接帽(3)、旋转管(4)、蜗轮(5)、推力轴承(6)、蜗杆(7)、压盖螺钉(8)、压盖(9)、内管密封圈(10)、箱体(11)、轴承座(12)、法兰盖(13)、旋转管密封圈(14)、挡帽(15)、轴承(16)、联接螺钉(17)、联接套(18)、固定螺栓A(19)、螺母(20)、固定螺栓B(21)、棘轮盒(22)、棘轮装置(23)、扭簧预紧螺钉(24)、扭簧(25)、碰杆(26)、键(27)、棘轮盖(28)、棘轮盖螺钉(29)组成,其特征是卡箍头(1)联接在内管(2)上部,内管(2)套入旋转管(4)内,并由内管密封圈(10)密封内管(2)与旋转管(4)的间隙,在内管(2)与旋转管(4)之间由联接帽(3)联接成一体,旋转管(4)插入蜗轮(5)、推力轴承(6)、轴承座(12)、法兰盖(13)内,法兰盖(13)与旋转管(4)之间由旋转管密封圈(14)密封,挡帽(15)联接在旋转管(4)上,并处于法兰盖(13)下面,旋转管(4)上部台肩座在蜗轮(5)上,蜗轮(5)座在推力轴承(6)上,推力轴承(6)座在轴承座(12)上,轴承座(12)安装在法兰盖(13)上,蜗轮(5)与蜗杆(7)啮合,蜗杆(7)、蜗轮(5)、推力轴承(6)、轴承座(12)安放在箱体(11)内,箱体(11)安座在法兰盖(13)上,压盖(9)由压盖螺钉(8)固定在箱体(11)上,轴承(16)安装在箱体(11)侧壁两端,蜗杆(7)安装在轴承(16)内,蜗杆(7)还穿入联接套(18)、扭簧(25)、棘轮盒(22)、棘轮装置(23)、棘轮盖(28),联接套(18)一端由联接螺钉固定在箱体(11)上,联接套(18)另一端与扭簧(25)一端由固定螺栓A(19)固定,扭簧(25)另一端由固定螺栓B固定在棘轮盒(22)上,棘轮装置(23)安装在棘轮盒(22)内,棘轮盖(28)由棘轮盖螺钉(29)固定在棘轮盒(22)上,棘轮装置(23)与蜗杆(7)由键(27)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旋转井口装置,其特征是碰杆(26)安装在棘轮盒(22)上。
专利摘要一种油田抽油用的自动旋转井口装置,由卡箍头、内管、联接帽、旋转管、蜗轮、推力轴承、蜗杆、压盖螺钉、压盖、内管密封圈、箱体、轴承座、法兰盖、旋转管密封圈、挡帽、轴承、联接螺钉、联接套、固定螺栓A、螺母、固定螺栓B、棘轮盒、棘轮装置、扭簧预紧螺钉、扭簧、碰杆、键、棘轮盖、棘轮盖螺钉组成。抽油时,抽油机每一个下冲程压一次碰杆,碰杆带动棘轮装置旋转,使旋转管旋转,从而带动井内油管旋转,该装置在抽油井工作时油管可以自动旋转,不需要人工旋转,不增加工作量,旋转均匀,让油管整个圆周都参加与抽油杆的接触,使磨损部位分散到全部油管内表面,避免油管出现偏磨,可以提高油管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E21B41/00GK2546627SQ0223636
公开日2003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7日
发明者俞坤, 宋旭东, 王波, 苗在朝 申请人:苗在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