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0087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向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旋转台的前部具有对地作业装置的反向铲。
背景技术
在该种以往技术中,在旋转台上设置有具有左右纵肋和前端的摆动轴承部件的俯视时呈两股形状的支承框,在该支承框的摆动轴承部件上,经由摆动轴支承有对地作业装置,在旋转台上的右侧配置有动作油箱及燃料箱并且,在其下侧配置有摆动对地作业装置的摆动压力缸,在旋转台上的后部,配置有发动机及配重(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5-232795号公报)。
在前述以往技术中,左右纵肋的前端熔接在摆动轴承部件的左右后部,熔接长度较短,容易在熔接部上产生应力集中,而且,左右两纵肋不相互结合,很难提高它们的安装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这样以往技术的问题点的反向铲。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摆动轴承部件和左右纵肋之间的相互安装强度、并且减少在熔接部上产生的应力集中的反向铲。
为了解决课题,本发明的具体方法如下。
即,本发明的第1特征构成为,反向铲包括旋转台(10);第1纵肋(19L),设置在前述旋转台上,该第1纵肋沿前后方向延伸,而且前部分(19La)沿左右方向延伸;第2纵肋(19R),设置在前述旋转台上,该第2纵肋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前部与前述第1纵肋的前述前部分连结;摆动轴承部件(20),该摆动轴承部件安装在前述第1纵肋的前述前部分的前表面上,经由摆动轴支承对地作业装置。
由此,能提高第1纵肋的前部分和第2纵肋的前部分及摆动轴承部件之间的相互安装强度,并且减少在熔接部上产生的应力集中。
第2特征构成为,前述第1纵肋包括倾斜部分(19Lb),该倾斜部分从前述前部分向后外方倾斜延伸;后部分(19Lc),该后部分从前述倾斜部分的后端向左右方向中从前述第2纵肋离开的一侧延伸。
由此,第1纵肋俯视时成大致S字形状,能分散施加的应力,能提高旋转台的左右方向的强度。
第3特征构成为,前述第2纵肋从前述旋转台的前部延伸到后部,支承发动机。
由此,该纵肋不仅能用于旋转台上的摆动压力缸的安装,还能兼用于发动机等构造物的安装。
第4特征构成为,反向铲还具有后纵肋(24),该后纵肋从前述后部分(19La)向后方延伸;和连结部件(25),连结前述第2纵肋的后端部和前述后纵肋的后端部。
由此,两纵肋能相互加强,并且,能相互分散应力。
根据本发明,能提高第1纵肋的前部分和第2纵肋的前部分及摆动轴承部件之间的相互安装强度,并且减少在熔接部上产生的应力集中。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从右前方观察的整体立体图。
图3是从左后方观察的整体立体图。
图4是上部构造体的侧视图。
图5是上部构造体的主视图。
图6是上部构造体的内部的俯视图。
图7是上部构造体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8是旋转台的俯视图。
图9是旋转台的立体图。
图10是旋转台的侧视图。
图11是上部构造体的概略俯视图。
图12是平台的俯视图。
图13是上部构造体的局部剖面主视图。
图14是发动机室和驾驶室装置之间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图14中,1指后方小旋转型的反向铲(旋转作业机),包括下部的行进装置2、上部的上部构造体3、安装在行进装置2的前部的推土(dozer)装置4、安装在上部构造体3上的对地作业装置5。
前述行进装置2,在轨道框架(track frame)6的左右具有履带行进机构7,可由液压马达驱动。上部构造体3的作为基台的旋转台10经由旋转轴承11绕旋转中心(纵轴)X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轨道框架6上,由设置在旋转台10上的旋转马达8驱动。推土装置4在轨道框架6的前部升降自如地设置有叶片。
在前述轨道框架6上,在旋转轴承11的中央配置有回转接头(swivel joint)12,该回转接头12朝向旋转台10内突出。
前述轨道框架6在其上板的上表面配置有旋转支承旋转台10的旋转轴承11,并配置有其内周侧的旋转齿轮,在前述上板的下表面安装有安装部件,在该安装部件的下表面固定有回转接头12的安装部,在上板的中央开口的中央配置有回转接头12。
图2~图7中,前述上部构造体3,在旋转台10上,以转动接头12所处位置的旋转中心X为基准,左右一方(右侧)配置有发动机15,左右另一方(左侧)配置有平板(plate form)16,后部配置有动作油箱17及燃料箱18,前述平板16上的驾驶座26位于旋转台10的中央侧且位于动作油箱17及燃料箱18的上方。
平板16具有在其上侧设置2柱式或4柱式的转台(rollover)的情况、和安装驾驶室主体27A构成驾驶室装置27的情况。
在前述旋转台10上,设置有具有左右纵肋19R、19L和前端的摆动轴承部件20的俯视时呈两股形状的支承框21。在该支承框21的摆动轴承部件20上,经由摆动轴22支承有对地作业装置5,在旋转台10上的左侧配置有使对地作业装置5摆动的摆动压力缸23。
前述摆动轴22位于比旋转中心X更向左右一方(右侧)偏离的位置,驾驶座26的中心位于偏离左右另一方(右侧)的位置,可目视对地作业装置5的作业状态。
前述发动机15配置在比左右一方(右侧)的纵肋19R更向右侧的旋转台10上,曲柄轴15A朝向前后方向配置,在发动机15的前方配置有散热器及油冷器58,后方配置有液压泵59。
如图6~图10详细所述,前述支承框21的右纵肋19R(相当于本申请的第2纵肋)大致顺沿于前后方向而位于与发动机15大致平行的位置。左纵肋19L(相当于本申请的第1纵肋),其前部分19La顺沿于左右方向,并且与前述右纵肋19R的前部连结,在其前部分19La的前表面上安装有前述摆动轴承部件20。
前述前部分19La的前表面相对于摆动轴承部件20的背面,上下尺寸大致相同,左右尺寸稍稍变长,其向左右突出的部分成为与摆动轴承部件20之间的熔接部。此外,在前部分19La的下表面熔接有旋转台10,上表面和摆动轴承部件20的后上部一起形成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经由缓冲材料76安装平板16。
前述左纵肋19L具有前述前部分19La、从该前部分19La向后外方倾斜的倾斜部分19Lb、从该倾斜部分19Lb的后端向左右另一方延伸而支承前述摆动压力缸23的后部分19Lc、从该后部分19Lc向后侧方弯曲的尾部分19Ld,该后部分19Lc也沿左右方向与前部分19La大致平行。
前述前部分19La和右纵肋19R之间的结合部分被结合部件86加强。也可在前部分19La和倾斜部分19Lb之间的弯曲部分也设置与前述接合部件86相同的结合部件。
在后部分19La的前表面,设置有经由摆动压力缸23的基部枢轴支承的上下一对托架23a。该上托架23a也与倾斜部分19L也熔接,加强倾斜部分19Lb和后部分19Lc之间的弯曲部分。
在从前述左右的纵肋19L的后端部19Lc到旋转台10的后部之间设置后纵肋24,该后纵肋24和前述右纵肋19R的后部由连结部件25连结,前述支承框21包含后纵肋24及连结部件25,为俯视时呈大致梯形的封闭框状,特别相对于前后方向施加的负载较坚固。
前述左纵肋19L弯曲成俯视时呈大致S形,所以也起到提高与旋转台10之间的安装强度并提高旋转台10左右方向强度的作用,后纵肋24及连结部件25的安装强度也提高。
从旋转台10的前部到后部延伸设置前述发动机15侧的右纵肋19R,形成发动机室14的下部分隔部分,划分出发动机室14和前述动作油箱17及燃料箱18的配置空间,从该右纵肋19R向上方设置有发动机室14的纵框架61。
在该右纵肋19R上,设置有搭载部件19Ra、19Rb,在该搭载部件19Ra、19Rb和设置比其更靠外侧的旋转台10的右端的前后的搭载台63上搭载发动机15,并且,在两者间跨过该发动机15安装附件框65,所述附件框65支承空气过滤器等发动机附件64。
前述发动机15利用右纵肋19R而被搭载,通过与右纵肋19R连结而加强右纵肋19R。附件框65也加强右纵肋19R。
图2、7、13、14中,前述纵框61具有配置在发动机室14和平板16(或驾驶室装置27)之间的四方框61A、前分隔板61B、后分隔板(未图示)、和盖框部66,相对于附件框65及右纵肋19R固定。
前述四方框61A是将方管作成环而形成为四方形的部件,成为强度部件,前分隔板61B设置在四方框61A的前侧,覆盖发动机室14的左侧面,后分隔板设置在四方框61A的后侧,分隔成箱配置空间并且兼作油过滤器88的安装部件,前分隔板61B和后分隔板固定在右纵肋19R上。
盖框部66覆盖四方框61A及前分隔板61B的上缘,具有覆盖散热器57的上表面及右侧面的盖部66A。
前述前分隔板61B也可延长到后分隔板而成为覆盖四方框61A的整面的形状、即、覆盖发动机室14的左侧面的整面的形状。
前述附件框65具有在四方框61A和旋转台10的右端之间的带板、在四方框61A和右纵肋19R之间的带板,位于发动机室14的前后方向中途部。
前述纵框61和/或附件框65上经由轴心在前后方向上的枢轴支承部开闭自如地枢轴支承覆盖发动机室14的机罩35,此外,在搭载前述驾驶室装置27的情况下,将驾驶室装置27的发动机侧的侧壁上部搭接配置在前述纵框61的上侧。
图4、6、7中,在前述后纵肋24和右纵肋19R的后部(或后分隔板)之间,跨过动作油箱17及燃料箱18安装有安装框30。该安装框30加强支承框21的后部,并且安装有控制阀13。
前述动作油箱17及燃料箱18形成为纵向较长且前后较长,形成为必要且充分的容积,并且与纵向较长且前后较长地形成的空气调节装置31一起左右并列配置。
前述动作油箱17由金属板形成,固定在旋转台10的上表面,燃料箱18由合成树脂形成,通过安装带18A安装到动作油箱17上。另外,动作油箱17也可由合成树脂形成,燃料箱18也可由金属板形成,也可将燃料箱18与动作油箱17独立地固定于旋转台10上。
前述燃料箱18配置在受左右倾斜影响较小的中央位置,使得即使燃料较少,旋转台10左右倾斜也能取出燃料。
此外,在旋转台10及连结部件25的后部安装有配重73,在旋转台10的左部搭载有电池74。前述配重73在上部中央形成有使燃料箱18的注油口18B露出的开口73A,并设置有开闭该开口73A的门39。
平板16配置在从前述旋转台10的摆动压力缸23及电池74的上方到动作油箱17、燃料箱18及配重73的上方的范围内,前部经由缓冲材料76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旋转台10地前部的支承腿75及摆动轴承部件20上,后部经由缓冲材料76装卸自如地安装在配重73(或安装框30)上。
图4、5、12、13中,前述平板16由金属板或合成树脂一体形成。前述平板16具有阶梯部16A,在摆动压力缸23及电池74的上方形成有阶梯面;立起部16B,从该阶梯部16A的后端立起而位于动作油箱17及燃料箱18的前方;安装部16C,从该立起部16B的上端向动作油箱17及燃料箱18的上方延伸设置而形成有驾驶座安装面;后连结部16D,从该安装部16C的后端向后上方延伸设置到配重73之上;侧壁部16E,从该阶梯部16A、立起部16B、安装部16C及后连结部16D的发动机侧的侧缘立起。
在该平板16的安装部16C上,经由悬吊装置41设置有驾驶座安装台42,在该驾驶座安装台42上设置有驾驶座26和操作装置29。在驾驶座26受到上下较大的摆动时,操作装置29和驾驶室26一体摆动。该安装部16C配置在比发动机15的顶部、至少比发动机室14的上部更低的位置。通过能使该安装部1C变低,即使在驾驶座26的高度与以往技术相同,也能使用悬吊装置41。
因此,驾驶座26配置在适当的高度及前后位置,而不会妨碍旋转台10上高度最高的发动机、动作油箱17及燃料箱18。此外,如前所述,驾驶座26下方的动作油箱17、燃料箱18及空气调节装置31为相同的形状,利用这点而将它们紧凑地收纳到旋转台10上。
前述平板16也配置有行进用的操纵装置28,可构成驾驶室装置27的底板,驾驶室装置27构成为,包围前述驾驶座26、操纵装置28及操作装置29的驾驶室主体27A搭载在平板16上。
图1~3、11~14中,驾驶室主体27A包括具有前玻璃的前部27a、具有后玻璃的背部27b、具有发动机侧的旁玻璃的侧壁上部27c、及顶棚部27d,在左侧部具有门67,驾驶室主体27A的右下侧由平板16的侧壁部16E形成。该侧壁部16E可兼作发动机室14的侧壁。
前述侧壁上部27c向纵框61的上方伸出,两者之间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部件69,即使驾驶室装置27相对于旋转台10上下振动,雨水也不会浸入驾驶室装置27内。
前述平板16上的操纵装置28具有驾驶座26的前方的踏杆连动式的行进操作机构43、用右脚操作的摆动压力缸操作机构44、为了切换行进装置2的高低两速而由左右一方的脚操作的脚切换开关45、和在与该脚切换开关45同侧由手操作的手切换开关46。
切换该行进装置2的高低两速的脚切换开关45及手切换开关46配置在可由落座于驾驶座26上的驾驶员的右脚及右手操作的位置。
此外,在前述平板16的左前部,设置有通过左脚操作对附加在对地作业装置5上的液压设备供给动作油的脚踏板77。
前述操作装置29具有在前述驾驶座26的左右配置的两个夹钳式作业操作机构43R、43L,用于通过两个夹钳32分担对地作业装置5的多个操作,左夹钳式作业操作机构43L能够在驾驶员乘坐下降时向下方转动退避。
两个夹钳式作业操作机构43R、43L的各夹钳32R、32L分别配置有引导阀,该引导阀对旋转马达8、转臂压力缸52、支臂压力缸54及作业工具压力缸56等构成对地作业装置5的液压设备进行引导操作。进而,若存在构成对地作业装置5的其他液压设备,则也分别配置对该液压设备供给动作油的开关,并且/或者,若存在断路器等附加在对地作业装置5上的液压设备,则也分别配置对该液压设备供给动作油的开关。
例如,在前述右(一方)夹钳32R上,设置有向附加于对地作业装置5上的液压设备供给动作油的流量开关80和喇叭开关83,在左(另一方)夹钳32上,设置有择一操作两种液压设备的操作开关81和切换开关82。
前述操作开关81,在使用由两部件可屈伸地作成了吊杆51的对地作业装置5时,可作为向屈伸压力缸供给动作油的两片开关,所述屈伸压力缸使其第2吊杆相对于第1吊杆屈伸动作,或在附加于对地作业装置5的液压设备具有两个液压驱动部时,可作为向该第2个液压驱动部供给动作油的第2外机开关,在使用这两方的液压设备时,仅设置一个操作开关81,用前述切换开关82进行切换,选择使用两个液压设备中的一个即可。另外,也可用该切换开关82对操作开关81的接通·断开进行切换。
85是配置在平板16的右上方的、表示行进·作业状态的监视器,安装在侧壁部16E(或从阶梯部16A竖立设置的支柱)上。
图2、3、5、11中,前述上部构造体3开闭自如设置有覆盖发动机室14的上表面及外表面的机罩35、在盖部66A的前侧覆盖发动机室14的前表面的前盖36、在旋转台10和平板16A之间覆盖摆动压力缸23及电池74的配置空间的侧下盖37。前述旋转台10的外周缘比前盖36及侧下盖37更向外侧方突出,尽量减少它们与障碍物的接触。
沿前后方向配置有枢轴支承前述机罩35的上端部的枢轴支承部的轴心,沿水平方向(或上下方向)配置有枢轴支承前述前盖36下端部的枢轴支承部的轴心,沿上下方向配置有枢轴支承前述侧下盖37的前端部的枢轴支承部的轴心。
在旋转台10和平板16后部之间且在动作油箱17的外侧方配置有控制阀13,开闭自如地设置有覆盖该控制阀13的后横盖38,沿上下方向配置有枢轴支承该后横盖38的后端部的枢轴支承部的轴心。另外也可将枢轴支承部设置在前下部而使该后横盖38绕横轴开闭。
前述控制阀13经由安装框30安装在旋转台10的侧后部、动作油箱17的附近,与此相对,在配置于控制阀13附近位置的前述平板16的部位上,安装有中继接合器70。
在前述中继接合器70上,安装有与平板16上的前述操作装置28及操作装置29连结的软管,可在将它们组装后安装到旋转台10上,用软管连结该中继接合器70和控制阀13,分别将旋转台10的配管和平板16的配管组合化而简单连接。
图1中,前述对地作业装置5具有经由摆动轴22摆动自如地枢轴支承在支承框21的摆动轴承部件20上的摆动托架50、与该摆动托架50连结且经由吊杆压力缸52可升降的吊杆51、与该吊杆51连结且经由臂压力缸54绕横轴可转动的臂53、与该臂53连结且经由作业工具压力缸56可进行挖掘动作的作业工具(铲斗)55,在前述吊杆51中,使用可使两部件屈伸的两片吊杆,在臂53或作业工具55等上,有时附加有1个或两个具有一个或两个液压驱动部的液压设备。
另外,本发明最好构成为,前述实施方式的各部件的形状及各自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如图1~14所示。但是,并不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也可将部件、构成进行各种变形,或变更组合、例如,在发动机15的后方配置散热器57,在前方配置液压泵59,也可将旋转台10上的发动机、平板16及驾驶室装置27的左右配置、和支承框21的左右形状等设成左右相反。
取代前述驾驶室主体27A,而从驾驶座26的后方的平板16的后部箱上方设置两柱式的驾驶座保护框,或竖立设置具有平板16的后部的后支柱、旋转台10的前部的前支柱、和遮阳屋顶的四柱式的驾驶座保护框。
权利要求
1.一种反向铲,包括旋转台(10);第1纵肋(19L),设置在前述旋转台上;第2纵肋(19R),设置在前述旋转台上;摆动轴承部件(20),该摆动轴承部件经由摆动轴支承对地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纵肋(19L)沿前后方向延伸,而且前部分(19La)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前述第2纵肋(19R)的前部与前述第1纵肋(19L)的前述前部分(19La)连结,在前述前部分(19La)的前表面上,安装有摆动轴承部件(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铲,其特征在于,前述一方的纵肋包括倾斜部分(19Lb),该倾斜部分从前述前部分(19La)向后外方倾斜延伸;后部分(19Lc),该后部分从前述倾斜部分的后端向左右方向中从前述第2纵肋离开的一侧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向铲,其特征在于,前述第2纵肋从前述旋转台的前部延伸到后部,支承发动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向铲,其特征在于,具有从前述后部分(19La)向后方延伸的后纵肋(24);和连结前述第2纵肋的后端部和前述后纵肋的后端部的连结部件(25)。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向铲,其能提高摆动轴承部件和左右纵肋之间的相互安装强度,并且减少在熔接部上产生的应力集中。该反向铲包括旋转台(10);第1纵肋(19L),设置在前述旋转台上,该第1纵肋沿前后方向延伸,而且前部分(19La)沿左右方向延伸;第2纵肋(19R),设置在前述旋转台上,该第2纵肋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前部与前述第1纵肋的前述前部分连结;摆动轴承部件(20),该摆动轴承部件安装在前述第1纵肋的前述前部分的前表面上,经由摆动轴支承对地作业装置。
文档编号E02F3/36GK1940187SQ20061013962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6日
发明者三宅知明 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