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原位转化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井下燃烧器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5899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原位转化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井下燃烧器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地下地层回收烃的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从富含有机物岩层原位回收烃流体,所述岩层包括例如油页岩地层、煤地层和焦油砂地层。本发明还涉及使用燃烧用燃料加热地下地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某些地质地层包含被称为"干酪根(kerogen)"的有机物。干酪根是固体含碳物质。当干酪根被嵌在岩层中时,该混合物被称为油页岩。事实是不管该矿物质在技术上实际上是不是页岩,它都是从致密粘土形成的岩石。干酪根暴露于热一段时间后经历分解。加热后,干酪根在分子水平上分解以产生油、气和含碳焦炭。还可以产生少量的水。油、气和水流体在该岩石基体内变得可以流动,而含碳焦炭保持基本上不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地区包括美国都发现了油页岩地层。这种地层显著地在怀俄明州、科罗拉多州和犹他州发现。油页岩地层往往位于相对浅的深度并且通常的特征在于有限的渗透性。一些人认为油页岩地层是这样的烃沉积物,其还没有经历认为是形成常规油和气储量所需的多年热和压力。干酪根分解产生流动烃的速率依赖于温度。在许多岁月的期间一般超过270'C(518下)的温度对于实质性转化来说可能是必需的。在更高的温度下实质性转化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发生。当干酪根被加热到所需温度时,化学反应将形成固体干酪根的较大分子断裂成较小的油和气分子。热转化工艺被称为热解或干馏。从袖页岩地层提取油已经尝试了许多年。近地表油页岩在地表被开采并干馏已经一个多世纪。在1862年,JamesYoung开始加工苏格兰油页岩。该工业持续了大约100年。商业上通过地表开采的油页岩干馏也己经在其它国家如澳大利亚、巴西、中国、爱沙尼亚、法国、俄国、南非、西班牙和瑞典进行。然而,因为它证实是不经济的或者由于废页岩处理上的环境限制,该实践在最近几年已经大部分停止。(参见T.F.Yen和G.V.Chilingarian,"0!7幼a/e,"Amsterdam,Elsevier,p.292,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方式并入本文。)此外,地表干馏需要开采油页岩,这限于对非常浅地层的应用。在美国,自从20世纪00年代早期就己经知道在西北的科罗拉多州存在油页岩沉积物。尽管时不时在该地区开展研究项目,但是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商业开发。大部分对油页岩生产的研究在20世纪00年代后期进行。该研究主要是针对油页岩地质学、地球化学以及在地表设施中的干馏。在1947年,美国专利号2,732,195授予Ljungstrom。该发明名称为"MethodofTreatingOilShaleandRecoveryofOiandOtherMineralProductsTherefrom(处理油页岩的方法以及从中回收油和其它矿物产品)"的专利提议在高温下将热原位应用于油页岩地层。这种原位加热的目的是蒸馏烃和将它们采出至地表。该'195Ljungstrom专利通过引用方式并入本文。Ljungs加m杜撰了短语"热供给通道(heatsupplychannels)"以描述钻到地层中的井筒。该井筒接收将热传递到周围油页岩的电热导体。因此,热供给通道充当早期热注入井。热注入井中的电热元件被放在砂或水泥或其它导热材料内,以允许热注入井将热传送到周围的油页岩中,同时防止流体的流入。根据Ljungstrom,在某些应用中,该"集合体(aggregate)"被加热至50(TC与l,OOO'C之间。与热注入井一起,流体生产井也在热注入井附近完井。将热导入岩石基体中后,干酪根被热解,产生的油和气将通过邻近的生产井被回收。Ljungstrom通过SwedishShaleOilCompany实施了他的从加热井筒进行热传导的方法。全规模的工厂被建立,其从1944年运行至20世纪50年代。(参见G.Salamonsson,"77ze丄ywwgsfrow/"57加/orS7a/e-0//iecove^,"2ndOilShaleandCannelCoalConference,v.2,Glasgow,Scotland,InstituteofPetroleum,London,p.260-280(1951),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另外的原位方法已经被提出。这些方法一般涉及将热和/或溶剂注入地下油页岩地层中。热可以以加热的甲垸(参见J.L.Dougan的美国专利号3,241,611)、烟道气或过热蒸汽(参见D.W.Peacock的美国专利号3,400,762)的形式。热还可以以电阻加热、电介体加热、射频(RF)加热(美国专利号4,140,180,其被转让给位11于伊利诺斯州芝加哥的ITTResearchInstitute)或者氧化剂注射的形式,以支持原位燃烧。在某些情况中,人工渗透性已经在该基岩中形成以有助于热解流体的运动。渗透性产生方法包括挖掘、碎石化(rubblization)、水力压裂(参见M丄.Slusser的美国专利号3,468,376以及J.V.Vogel的美国专利号3,513,914)、爆炸压裂(参见W.W.Hoover等的美国专利号1,422,204)、热压裂(参见R.W.Thomas的美国专利号3,284,281)以及蒸汽压裂(参见H.Purre的美国专利号2,952,450)。在1989年,美国专利号4,886,118授予ShellOilCompany(壳牌石油公司),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该名称为"ConductivelyHeatingaSubterraneanOilShaletoCreatePermeabilityandSubsequentlyProduceOil(传导性加热地下油页岩以产生渗透性以及随后生产油)"的专利声明"[c]ontrarytotheimplicationsof...priorteachingsandbeliefs...thepresentlydescribedconductiveheatingprocessiseconomicallyfeasibleforuseeveninasubstantiallyimpermeablesubterraneanoilshale.(与...在先的教导和看法的暗示相反...目前描述的传导性加热工艺对于甚至在基本上不可渗透的地下油页岩中的应用来说是经济上可行的。)"(第6栏,第50-54行)。尽管有该声明,但应当注意,除了Ljungstrom的企业外,几乎没有——如果有的话——出现商业性原位页岩油生产。该'118专利提出控制每个热注入井周围的岩石内的热传导速率以提供均匀的热前缘。油页岩干馏和页岩油回收的另外历史可以在名称为"MethodsofTreatingaSubterraneanFormationtoConvertOrganicMatterintoProducibleHydrocarbons(处理地下地层以将有机物转化成可采出烃的方法)"的共有专利出版物WO2005/010320以及名称为"HydrocarbonRecoveryfromImpermeableOilShales(从不可渗透性油页岩中回收烃)"的专利出版物WO2005/045192中找到。这两篇专利出版物的背景部分和技术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对生产页岩油的改进方法存在需求。此外,对用于将富含有机物地层转化成烃流体的改进井下燃烧器存在需求。
发明内容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包括原位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第一井筒,所述第一井筒至少延伸至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并且提供第二井筒,所述第二井筒与第一井筒相交。该方法还包括向第一井筒中注入氧化剂和第一可燃燃料,并且在第一井筒中提供硬件从而使氧化剂和第一可燃燃料基本上在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上混合并燃烧。这样,形成第一燃烧产物。该方法还包括使第一燃烧产物流动进入第二井筒并且沿第二井筒向上流动,从而(1)从第一井筒产生第一热剖面(firstheatprofile)并且(2)从第二井筒中产生第二热剖面(secondheatprofile)。在使第一燃烧产物流动一段时间后,第一热剖面和第二热剖面接合。在接合的时候,这在第一和第二井筒之间的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主要部分内提供了地层烃的基本连续热解区。—方面,地层烃包括重经。优选地,富含有机物岩层是油页岩地层并且地层烃包括油页岩。优选的是,在位于第一井筒中的硬件的大致深度(approximated印th)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下的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处于热解温度之上。可选地或者此外,在第一井筒中的硬件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上的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降至热解温度之下。一方面,在流动的末端处或附近,第二井筒中的燃烧产物在靠近第一井筒中的硬件的上部深度的深度处处于270'C和36(TC之间的温度。该方法还可包括下列步骤在第一井筒内提供套管柱,并且在第二井筒内提供套管柱。在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包括原位加热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提供至少延伸至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的第一井筒,其中所述第一井筒具有下端。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提供第二井筒,所述第二井筒也具有下端,所述第二井筒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井筒的下端相交,以在它们之间形成流体连通。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选择第一井筒和第二井筒之间的距离。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在第一井筒内提供燃烧器,并且向第一井筒和燃烧器中注入氧化剂和可燃燃料以便燃烧可燃燃料。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循环从第一井筒中的燃烧器中产生的烟道气穿过第二井筒并且至地表。这有助于(l)在第一井筒周围形成第一热解区,以及(2)在第二井筒周围形成第二热解区。在循环烟道气一段时间后,第一热解区与第二热解区接合。在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包括原位加热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加热井。加热井可包括至少延伸至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的第一井筒。第一井筒具有基本垂直部分以及限定跟部和趾部的偏斜部分。加热井可进一步包括具有下端的基本垂直的第二井筒,第二井筒的下端与第一井筒的趾部相交以在它们之间形成流体连通。加热井可进一步包括在第一或第二井筒内的至少一个井下燃烧用燃烧器。在第一井筒和第二井筒之间提供间隔,使得在加热的烟道气循环穿过加热井一段时间后,来自第一井筒的第一热解区与来自第二井筒的第二热解区以这样的方式接合(i)在第一和第二井筒之间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主要部分内形成地层烃的基本连续热解区,并且(ii)在第一井筒中的至少一个燃烧用燃烧器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下的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处于热解温度之上,并且在第一井筒中的至少一个燃烧用燃烧器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上的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降至热解温度之下。在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包括产生烃流体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用加热井原位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并且从富含有机物岩层产生烃流体。由于位于富含有机物岩层中的地层烃的热解,至少部分产生了烃流体。加热井可包括至少延伸至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的第一井筒。第一井筒具有基本垂直部分,以及限定跟部和趾部的较低偏斜部分。加热井可进一步包括具有下端的基本垂直的第二井筒,第二井筒的下端与第一井筒的趾部相交以在它们之间形成流体连通。加热井还可包括在第一或第二井筒内的至少一个井下燃烧用燃烧器。本文公开了产生烃流体的另一方法。该方法可包括提供至少延伸至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的第一井筒,并且提供与第一井筒相交的第二井筒。该方法还可包括向第一井筒中注入氧化剂和第一可燃燃料,并且在第一井筒中提供硬件从而使氧化剂和第一可燃燃料基本上在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上混合并燃烧。这样,形成了第一燃烧产物。该方法还可包括使第一燃烧产物流动进入第二井筒并且沿第二井筒向上流动。从第一井筒产生第一热剖面并且从第二井筒产生第二热剖面。第一和第二热剖面被间隔开并且被配置,以便在加热的烟道气循环一段时间后,来自第一井筒的第一热解区与来自第二井筒的第二热解区以这样的方式接合(i)在第一和第二井筒之间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主要部分内形成地层烃的基本连续热解区,并且(ii)在第一井筒中的至少一个燃烧用燃烧器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下的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处于热解温度之上,并且在第一井筒中的至少一个燃烧用燃烧器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上的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降至热解温度之下。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从富含有机物岩层产生烃流体,其中由于位于富含有机物岩层中的地层烃的热解,至少部分产生了烃流体。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此附上一些图、曲线图和流程图。然而,应当注意,这些图仅仅图解了本发明所选的实施方式并且因此不应当认为限制了范围,因为本发明可以容许其它等效的实施方式和应用。图1是例证性地下区域的横截面等距视图(isomericview)。该地下区域包括限定地下地层的富含有机物岩石基体。图2是表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从富含有机物岩层原位热回收油和气的一般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在地下水含水层内或连接到地下水含水层的例证性油页岩地层以及地层淋滤操作的横截面视图。图4是在生产井周围的例证性加热井模式的平面图。显示的是两层加热井。图5是一柱状图,其比较了在模拟的原位干馏工艺前后的一吨GreenRiver油页岩。图6是用于地下地层开发的示例性地表加工设备的工艺流程图。图7是对于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而言从C6至C38出现的每个碳数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图。图8是对于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而言从C6至C38出现的每个碳数假组分相比C20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比率图。图9是对于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而言从C6至C38出现的每个碳数假组分相比C25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比率图。图10是对于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而言从C6至C38出现的每个碳数假组分相比C29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比率图。图11是对于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而言从正(或正构)C6至正C38出现的正构垸烃(正垸烃,normalalkane)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图。图12是对于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而言从正C6至正C38出现的正构烷烃化合物相比正C20烃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比率图。图13是对于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而言从正C6至正C38出现的正构烷烃化合物相比正C25径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比率图。图14是对于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而言从正C6至正C38出现的正构烷烃化合物相比正C29烃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比率图。图15是对于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而言从C6至C38的每个碳数的正构烷烃化合物与假组分的重量比图。图16是一柱状图,其显示在取自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重复实验室实验的气体样品中存在的烃种类的摩尔百分比浓度。图17是在下面实施例1中描述的无应力帕尔加热测试(unstressedParrheatingtest)中使用的金管设备的示意图。图18是在如下所述的实施例1-5中使用的帕尔容器的横截面图。图19是从实施例1中取出的气体的气相色谱图。图20是从实施例1中取出的液体的全油气相色谱图。图21是实施例2-5所使用的Berea圆筒、Berea塞和油页岩岩心样品的示意图。图22是在实施例2-5中使用的微型负荷机架和样品组件的示意图。图23是从实施例2中取出的气体的气相色谱图。图24是从实施例3中取出的气体的气相色谱图。图25是从实施例3中取出的液体的全油气相色谱图。图26是从实施例4中取出的气体的气相色谱图。图27是从实施例4中取出的液体的全油气相色谱图。图28是从实施例5中取出的气体的气相色谱图。图29A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加热井的透视图。加热井包括至少一个井下燃烧器。在加热井周围的热解区轮廓被示出。图29B是图29A的加热井的透视图。这里,热解区被修改以说明不期望的热剖面。15图29C是图29A的加热井的另一透视图。这里,热解区被修改以说明不同的不期望热剖面。图30是图29A的加热井的放大横截面图。图31是在烃开发区内多个图29A的加热井的透视图。图32A是布置在一个平面上的来自图29A的一排三个加热井布置的侧视图。三个加热井大致首尾相连地放置以便沿着期望的方向加热地层。显示在加热井周围形成了差的热解区。图32B是布置在一个平面上的图29A的一排加热井的另一侧视图。这里,显示形成了较好的热解区。相比图32A的热解区,该较好的热解区产生了较小的未加热区。图33是图29A的多个加热井的另一透视图。加热井在烃开发区内处于大的阵列中。图34是在管状元件的末端处燃烧器的横截面侧视图。在燃烧器附近可以看到一通风帽以便减轻热。某些实施方式详述定义如本文所用,术语"烃(一种或多种)"是指具有包含与氢结合的碳的分子结构的有机物。烃还可包括其它元素,例如但不限于卤素、金属元素、氮、氧和/或硫。如本文所用,术语"烃流体"是指为气体或液体的烃或烃混合物。例如,烃流体可包括在地层条件下、在加工条件下或在环境条件(15'C以及1个大气压)下为气体或液体的烃或烃混合物。烃流体可以包括例如油、天然气、煤层甲垸、页岩油、热解油、热解气、煤的热解产物以及其它处于气态或液态的烃。如本文所用,术语"采出液(producedfluids)"和"产出液(productionfluids)"是指从包括例如富含有机物岩层在内的地下地层移出的液体和/或气体。采出液可以包括烃流体以及非烃流体。釆出液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热解页岩油、合成气、煤的热解产物、二氧化碳、硫化氢和水(包括蒸汽)。采出液可以包括烃流体以及非烃流体。如本文所用,术语"可冷凝烃"是指在25'C和一个大气绝对压强下冷凝的那些烃。可冷凝烃可以包括碳数大于4的烃的混合物。如本文所用,术语"非冷凝烃"是指在25'C和一个大气绝对压强下不冷凝的那些烃。非冷凝烃可以包括碳数小于5的烃。如本文所用,术语"重烃(heavyhydrocarbons)"是指在环境条件(15'C以及1个大气压)下高粘性的烃流体。重烃可包括高粘性经流体,诸如重油、焦油和/或沥青。重烃可包括碳和氢以及较小浓度的硫、氧和氮。另外的元素也可以痕量存在于重烃中。重烃可按照API(美国石油学会)比重进行分类。重烃的API比重一般在约20度以下。例如,重油的API比重一般为约10-20度,而焦油的API比重一般在约IO度以下。重径的粘度在15'C下一般大于约100厘泊。如本文所用,术语"固体烃"是指在地层条件下以基本固体形式天然发现的任何烃物质。非限制性实例包括干酪根、煤、不纯石墨、沥青岩和天然地蜡。如本文所用,术语"地层烃(岩层烃)"是指在富含有机物岩层中包含的重烃和固休烃。地层烃可以是但不限于干酪根、油页岩、煤、沥青、焦油、天然地蜡和沥青岩。如本文所用,术语"焦油"是指在15'C下粘度一般大于约10,000厘泊的粘性烃。焦油的比重一般大于1.000。焦油的API比重可小于10度。"焦油砂"是指内含焦油的地层。如本文所用,术语"干酪根"是指主要含有碳、氢、氮、氧和硫的固体不溶性烃。油页岩含有干酪根。如本文所用,术语"沥青"是指在二硫化碳中可充分溶解的非晶固体或粘性烃物质。如本文所用,术语"油"是指含有可冷凝烃混合物的烃流体。如本文所用,术语"地下(subsurface)"是指出现在地球表面以下的地质地层。如本文所用,术语"富含烃地层"是指任何含有痕量以上经的地层。例如,富含烃地层可以包括以大于5体积百分数的水平含有烃的部分。位于富含烃地层中的烃可以包括例如油、天然气、重烃和固体烃。如本文所用,术语"富含有机物岩石"是指任何拥有固体烃和/或重烃的岩石基体。岩石基体可包括但不限于沉积岩、页岩、粉砂岩、砂、沉积石英岩、碳酸盐和硅藻土。如本文所用,术语"地层"是指任何有限的地下区域。该地层可包含任何地下地质地层的一个或多个含有烃的层、一个或多个不含烃的层、上覆岩层和/或下伏岩层。"上覆岩层"和/或"下伏岩层"是目标地层上面或下面的地质物质。上覆岩层或下伏岩层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基本上不可渗透性物质。例如,上覆岩层和/或下伏岩层可包括岩石、页岩、泥岩或湿/紧密碳酸盐(即不含烃的不可渗透性碳酸盐)。上覆岩层和/或下伏岩层可包括相对不可渗透的含烃层。在某些情况下,上覆岩层和/或下伏岩层可以是渗透性的。如本文所用,术语"富含有机物岩层"是指任何含有富含有机物岩石的地层。富含有机物岩层包括,例如,油页岩地层、煤地层和焦油砂地层。如本文所用,术语"热解"是指通过施加热将化学键断裂。例如,热解可包括仅通过热和通过热与氧化剂结合将化合物转换成一种或多种其它物质。热解17可包括通过加入氢原子将化合物的性质改变,所述氢原子可以从分子氢、水、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中得到。热可以被转移到一部分地层以弓I起热解。如本文所用,术语"水溶性矿物"是指在水中可溶的矿物。水溶性矿物包括,例如,苏打石(碳酸氢钠)、碱灰(碳酸钠)、片钠铝石(NaAl(C03)(OH)2)或其组合。大量的溶解可需要热水和/或非中性pH溶液。如本文所用,术语"地层水溶性矿物"是指在地层中天然发现的水溶性矿物。如本文所用,术语"迁移污染物种类(migratorycontaminantspecies)"是指在水或含水流体中均可溶或可移动的种类,并且被认为对人类健康或环境有潜在危害或有利害关系。迁移污染物种类可包括无机和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可包括饱和烃、芳烃和含氧烃。无机污染物可包括各种类型的金属污染物和离子污染物,其可显著改变pH或地层流体化学。芳烃可包括,例如,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和三甲基苯,以及各种类型的多芳烃诸如蒽、萘、蔵和芘。含氧烃可包括,例如醇、酮、酚和有机酸如羧酸。金属污染物可包括,例如,砷、硼、铬、钴、钼、汞、硒、铅、钒、镍或锌。离子污染物包括,例如,硫化物、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氨、硝酸盐、钙、铁、镁、钾、锂、硼和锶。如本文所用,术语"截存(sequestration)"是指储藏为工艺副产物的流体,而不是将该流体排放到大气或开放环境中。如本文所用,术语"下沉"是指地表相对于该地表的原始海拔向下移动。如本文所用,术语层的"厚度"是指层横截面的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其中该距离是与该横截面的通常斜面垂直地测量的。如本文所用,术语"热压裂(thermalfracture)"是指地层中所产生的压裂,所述压裂是通过一部分地层和/或地层内流体的膨胀或收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该膨胀或收縮又是由于加热通过增加/降低该地层和/或该地层内流体的温度和/或通过增加/降低该地层内流体的压强而引起的。热压裂可以传播到比加热区域冷很多的附近区域或者在该附近区域形成。如本文所用,术语"水力压裂(hydraulicfracture)"是指至少部分传播到地层中的压裂,其中所述压裂是通过将加压流体注射到地层中产生的。该压裂可通过注入支撑剂材料人工地保持开放。水力压裂可在方向上基本水平、在方向上基本垂直或者沿着任何其它平面定向。如本文所用,术语"井筒"是指在地下通过钻孔或将管道插入到地下所制成的孔。井筒可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或者其它横截面形状(例如圆、椭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裂缝或其它规则或不规则形状)。如本文所用,当提及地层中的开孔时,术语"井"可以与术语"井筒"交换使用。如本文所用,术语"通风帽(cowl)"是指其中具有小孔或通风口的任何材料或结构的管体。如本文所用,术语"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是指已经被选定进行加热的一部分富含有机物岩层。选定的部分可以根据给定的深度或深度范围、给定的水平距离、或两者进行限定。如本文关于温度和井下燃烧器所用,术语"基本均匀的(substantiallyuniform)"是指在选定部分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内温度保持在期望的温度范围内。如本文所用,术语"热剖面(heatprofile)"是指热源附近已经被加热至大于指定温度的地层区域。例如,指定温度可以是在最小的期望速率下热解开始发生的最小温度。术语"热解区"是指地下地层内已经达到地层烃热解开始发生的温度的区域。热解区与热剖面相关。如本文所用,术语"接合(mating)"或"接合(mate)"是指第一热剖面以会合第二热剖面的方式扩展,使得在第一次合并时,第一和第二热剖面的主要部分已经达到热解温度。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连同某些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文被描述。然而,就下面的详述具体到特定实施方式或特定应用来讲,这意图只是例证性的并且不应当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如本文所讨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包括或具有与回收自然资源的原位方法相关的应用。自然资源可以从富含有机物岩层包括例如油页岩地层回收。富含有机物岩层可包括地层烃,其包括例如干酪根、煤和重烃。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自然资源可包括烃流体,其包括,例如,地层烃诸如页岩油的热解产物。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自然资源还可包括水溶性矿物,其包括,例如,苏打石(碳酸氢钠或者2NaHC03)、碱灰(碳酸钠或Na2C03)和片钠铝石(NaAl(C03)(OH)2)。图1呈现了例证性油页岩开发区域10的透视图。幵发区域10的地表12被显示。地表下面是富含有机物岩层16。例证性地下地层16包含地层烃(诸如,例如干酪根)以及可能有价值的水溶性矿物(诸如,例如苏打石)。应当理解,代表性地层16可以是任意富含有机物岩层,例如,其包括含有煤或焦油砂的岩石基体。此外,构成地层16的岩石基体可以是渗透性的、半渗透性的或非渗透性的。本发明在最初具有非常有限的或实际上无流体渗透性的油页岩开发区域是特别有利的。为了进入地层16以及从中回收自然资源,形成了多个井筒。井筒在图1中以14显示。代表性井筒14相对于地表12在方向上基本上垂直。然而,应当理解,一些或全部井筒14可以偏离成钝角或甚至水平的方向。在图l的排列中,每个井筒14在油页岩地层16中完成。完井可以是裸眼井或下套管井。井完成还可包括从中发散的支撑或未支撑的水力压裂。在图1的视图中,只有七个井筒14被显示。然而,应当理解,在油页岩开发项目中,许多附加井筒14将最有可能被钻出。井筒14可定位在相对近的邻近,其分开10英尺至高达300英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是15至25英尺的井间隔。代表性地,井筒14还可以在浅的深度处完成,其总深度为200至5,000英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原位干馏为目标的油页岩地层在地表下200英尺以上的深度处或者可选地在地表下400英尺处。可选地,油页岩地层的转化和生产发生在500与2,500英尺之间的深度处。井筒14将进行选择用于某些功能并且可以被指定作为热注入井、水注入井、油生产井和/或水溶性矿物溶液生产井。一方面,井筒14被设计尺寸以适应这些目的中的两个、三个或全部的四个。适合的工具和设备可以顺序地进入井筒14中和从井筒14中取出以用于各种目的。流体处理设备17也示意地显示。流体处理设备17被安装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管线或出油管18接受产生自富含有机物岩层16中的流体。流体处理设备17可包括适于接受和分离从加热地层产生的油、气和水的设备。流体处理设备17可进一步包括这样的设备,所述设备用于在从富含有机物岩层16中回收的采出水中分离出溶解的水溶性矿物和/或迁移污染物种类,其包括例如溶解的有机污染物、金属污染物或离子污染物。该污染物可包括,例如,芳烃例如苯、甲苯、二甲苯和三甲基苯。该污染物还可包括多芳烃诸如蒽、萘、窟和芘。金属污染物可包括,包含砷、硼、铬、汞、硒、铅、钒、镍、钴、钼或锌的种类。离子污染物种类可包括,例如,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锂、钾、铝、氨和硝酸盐。为了回收油、气和钠(或其它)水溶性矿物,可以采取一系列步骤。图2呈现了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从富含有机物岩层100原位热回收油和气的方法的流程图。应当理解,图2中一些步骤的顺序可以进行变化,并且该步骤顺序仅仅用于说明。首先,在开发区域10内鉴别油页岩(或其它富含有机物岩石)地层16。这一步骤显示在方框110中。任选地,油页岩地层可包含苏打石或其它钠矿物。油页岩地层内的目标开发区域可以通过测量或模拟油页岩的深度、厚度和有机物丰富度以及评价富含有机物岩层相对于其它岩石类型的位置、结构特征(例如断层、背斜层或向斜层)或水文地质单元(即含水层)进行鉴别。这是通过从有效的测试和资料建立和解释深度、厚度、有机物丰富度和其它数据的图和/或模型实现的。这可包括进行地质学表面勘测、研究露头、进行地震勘测和/或钻井筒以从地下岩石获得岩心样品。岩石样品可以进行分析以评定干酪根含量和产生流体烃的能力。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干酪根含量可以利用各种数据从露头或岩心样品中确定。这样的数据可包括有机碳含量、含氢指数和修正的Fischer试验分析。地下渗透性还可以通过岩石样品、露头或地下水流的研究,进行评估。此外,可以对开发区域与地下水源的连通性进行评定。其次,多个井筒14横跨目标开发区10形成。该步骤示意地显示在方框115中。井筒14的目的在上面被阐明而不必重复。然而,应当注意,为了方框115井筒形成步骤的目的,最初只有一部分井需要完成。例如,在项目开始时,热注入井是需要的,而大部分烃生产井还不需要。生产井可以在一旦转换开始后引入,例如在加热4-12个月后。应当理解,石油工程师将研究出井筒14最佳深度和安排的方案,这取决于预期储层特性、经济约束因素和工作进度安排约束因素。此外,工程人员将决定何种井筒14应当用于初始地层16加热。该选择步骤通过方框120描述。关于热注入井,存在多种将热施加到富含有机物岩层16的方法。除非在权利要求书中明确声明,本方法不限于所应用的加热技术。加热步骤一般由方框130描述。优选地,对于原位工艺来说,生产区的加热发生数个月或者甚至四年或更多年的时间。地层16被加热至足以热解至少一部分油页岩以便将干酪根转化成烃流体的温度。地层目标区域的大部分可以被加热至270'C至800'C之间。可选地,富含有机物地层的目标体积被加热至至少350'C以形成采出液。转换步骤通过方框135描述在图2中。所形成的液体和烃气可以被精制成类似普通商业石油产品的产品。这样的液体产品包括运输燃料诸如柴油机、喷气机燃料和石脑油。产生的气体包括轻烷烃、轻烯烃、H2、C02、C0和NH3。油页岩的转化将在起初不可渗透的岩石中的油页岩地段中产生渗透性。优选地,方框130和135的加热和转化过程发生在长的时间期间内。一方面,加热期间为3个月至四年或更多年。还有作为方框135的任选部分,地层16可以被加热至足以将至少一部分苏打石转化为碱灰的温度,如果存在苏打石的话。熟化油页岩并且回收油和气所施加的热也会将苏打石转化成碳酸钠(碱灰)--种相关的钠矿物。将苏打石(碳酸氢钠)转化成碱灰(碳酸钠)的方法在本文中被描述。与加热步骤130有关,岩层16可以任选地被压裂以有助于传热或随后的烃流体采出。任选的压裂步骤显示在方框125中。压裂可以通过施加热在地层内产生热压裂而实现。通过加热富含有机物岩石以及将干酪根转换成油和气,渗透性通过热压裂的形成以及随后一部分从干酪根产生的烃流体的采出而增加。可选地,可以使用被称为水力压裂的工艺。水力压裂是在油和气回收领域中已知的工艺,其中压裂液在井筒内被加压超过地层的压裂压力,由此在地层内产生压裂面以将井筒内产生的压力释放。水力压裂可被用于在部分地层中产生附加渗透性和/或被用于提供平面加热源。上面所并入的专利公布号WO2005/010320描述了水力压裂的一种用途。作为烃流体生产工艺100的部分,某些井14可被指定为油和气生产井。该步骤通过方框140进行描述。直到确定干酪根己经被充分干馏以允许最大量从地层16中回收油和气,才可以启动油和气生产。在某些情况中,专用生产井直到热注入井(方框130)已经运行几周或几月后才被钻井。因此,方框140可以包括附加井筒14的形成。在其它实例中,选定的加热井被转变成生产井。在某些井筒14已经被指定作为油和气生产井后,油和/或气从井筒14中被采出。油和/或气釆出工艺被显示在方框145中。在这个阶段(方框145),任何水溶性矿物诸如苏打石和转化的碱灰可作为油页岩床内良好分散的晶体或团块保持基本上限制在岩层16中,而没有被采出。然而,一些苏打石和/或碱灰可以被溶解于在地层内热转化(方框135)期间产生的水中。方框150显示油和气回收方法100中任选的下一步。这里,某些井筒14被指定为水或含水流体注入井。含水流体是水与其它种类的溶液。该水可以构成"盐水",并且可包括溶解的元素周期表第I和II族元素的氯化物、硫酸盐和碳酸盐的无机盐。有机盐也可存在于含水流体中。该水可选地可以是包含其它种类的新鲜水。其它种类可以存在以改变pH。可选地,其它种类可以反映微咸水的可用性,所述微咸水中希望从地下沥滤的种类是不饱和的。优选地,水注入井选自用于热注入或油和/或气生产的井筒中的一些或全部。然而,方框150的步骤的范围可以包括用作专用水注入井的仍然是附加的井筒14的钻井。在该方面,可以期望沿着开发区域IO周边完成水注入井,以便产生高压边界。其次,任选地,水或含水流体通过水注入井被注入并且进入油页岩地层16。该步骤显示在方框155中。水可以处于蒸汽或加压热水的形式。可选地,注入水可以是冷的并且随着它接触预先加热的地层而变热。注入工艺可进一步包括压裂。该工艺可以在距离水注入井筒一些距离例如高达200英尺外的具有苏打石的层段中产生指状空穴和角砾区域。一方面,气顶,诸如氮气,可以被保持在每一"空穴"顶端以防止垂直生长。随着某些井筒14被指定为水注入井,设计工程师还可以将某些井筒14指定为水或水溶性矿物溶液生产井。该步骤显示在方框160中。这些井可以与用于先前生产烃或注入热的井相同。这些回收井可被用于产生溶解的水溶性矿物与包括例如迁移污染物种类在内的其它种类的水溶液。例如,该溶液可以主要是溶解的碱灰的溶液。该步骤显示在方框165中。可选地,单个井筒可以被用于注入水并且然后回收钠矿物溶液。因此,方框165包括使用同一井筒14用于水注入和溶液生产的选择(方框165)。临时控制迁移污染物种类的迁移,尤其在热解过程期间,可以通过布置注入和生产井14以使流出加热区域的流体流最小化而获得。典型地,这涉及将注入井安置在加热区域周围以便引起压力梯度,该压力梯度防止加热区域内部的流体流离开该区域。22图3是在地下水含水层内或连接到地下水含水层的例证性油页岩地层以及地层淋滤操作的横截面图。四个分开的油页岩地层区域(23、24、25和26)被描绘在油页岩地层内。含水层在地表面27下面,并且被分为上部含水层20和下部含水层22。上部和下部含水层中间是弱透水层21。可以看出,地层的某些区域既是含水层或弱透水层又是油页岩区域。多个井(28、29、30和31)被显示穿过含水层垂直向下。这些井中一个被充当水注入井31,而另外一个充当水生产井30。以这种方式,水通过至少较低的含水层22进行循环32。图3图解显示了穿过被加热的油页岩体积33的水循环32,所述油页岩体积位于含水层22内或者与含水层22相连,并且烃流体先前从油页岩体积33中回收。通过水注入井31将水注入促使水进入预先加热的油页岩33,从而水溶性矿物和迁移污染物种类被冲到水生产井30。水然后可以在设备34中进行处理,其中水溶性矿物(例如苏打石或碱灰)和迁移污染物可基本上从水流中去除。水然后被再注入到油页岩体积33中,并且重复进行地层沥滤。这种用水进行的沥滤意图持续直到在预先加热的油页岩区域33内迁移污染物种类的水平处于环境可接受的水平。这可能需要l个循环、2个循环、5个循环、IO个循环或更多循环的地层沥滤,其中单个循环表示注入和采出大约一孔体积的水。应当理解,在实际的油页岩开发中可能有许多水注入和水生产井。此外,该体系可包括可以用在油页岩加热阶段、页岩油生产阶段、沥滤阶段或者在这些阶段任意组合期间的监控井(28和29),以便监控迁移污染物种类和/或水溶性矿物。在一些油田中,地层烃诸如油页岩可以存在于一个以上的地下地层中。在一些情况中,富含有机物岩层可以被不含烃的岩层或者具有很少或没有商业价值的岩层分开。因此,对于烃开发内油田的经营者来说,可以期望进行分析将哪个地下富含有机物岩层作为目标或者它们应当以什么顺序进行开发。富含有机物岩层可以基于不同因素进行选择以便开发。一个这样的因素是地层内含烃层的厚度。较大的产油气带厚度可以表明更大潜在体积的烃流体生产。每个含烃层可具有这样的厚度,所述厚度取决于例如该含地层烃层形成的条件而变化。因此,如果富含有机物岩层包括至少一个厚度足以经济生产采出液的含地层烃层,那么该地层将一般被选择进行处理。如果紧密间隔在一起的几个层的厚度足以进行采出液的经济生产,那么富含有机物岩层也可以被选择。例如,地层烃的原位转化过程可包括选择并处理厚度大于约5米、10米、50米或者甚至100米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层。以这种方式,到富含有机物岩层上面和下面形成的层的热损失(作为总注入热的部分)可小于从一薄层地层烃的这种热损失。然而,本文描述的过程也可包括选择并处理这样的层,其可包括基本上不含地层烃的层或者地层烃薄层。—个或多个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丰富度也可以被考虑。丰富度可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含地层烃层的形成条件、该层中地层烃的量和/或该层中地层烃的组成。薄且丰富的地层烃层可以能产生比更厚、不太丰富的地层烃层明显更多有价值的烃。当然,从既厚又丰富的地层生产烃是期望的。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干酪根含量可以使用各种数据从露头或岩心样品确定。这样的数据可以包括有机碳含量、含氢指标以及修正的Fischer试验分析。Fischer试验是这样的标准方法,其涉及在一小时中将含地层烃层的样品加热至约500°C,收集从加热样品产生的流体,以及量化所产出的流体的量。地下地层渗透性也可以通过岩石样品、露头或地下水流的研究进行评估。此外,开发区域与地下水源的连通性可以进行评估。因此,富含有机物岩层可以基于地层基体的渗透性或孔隙度选择以进行开发,即使地层的厚度相对薄。石油工程师已知的其它因素可以在选择开发地层时被考虑。这样的因素包括发现的产油气带的深度、新鲜地下水与含干酪根区域的地层学接近性、厚度的连续性和其它因素。例如,地层内被评估的流体生产含量也将影响最后的体积生生产。在从油页岩油田生产烃流体中,可以期望控制热解流体的迁移。在一些情况中,这包括注入井的使用,尤其是在该油田的周围。这样的井可以注入水、蒸汽、C02、加热的甲烷或其它流体,以驱使裂化的干酪根流体向内进入生产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物理挡板放在开发的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区域周围。物理挡板的一个实例涉及冷冻壁的产生。冷冻壁通过穿过周边的井循环制冷剂以大大降低岩层的温度而形成。这又防止了油田周边存在的干酪根热解以及油和气向外迁移。冷冻壁也将导致周边的地层中天然水冻结。将地下冷冻用于稳定加固差的土壤或者给流体流动提供挡板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ShellExplorationandProductionCompany(壳牌勘探和生产公司)已经在几个专利中讨论了应用冷冻壁用于油页岩生产,包括美国专利号6,880,633和美国专利号7,032,660。壳牌的'660专利使用地下冷冻以防止原位页岩油生产期间地下水流动和地下水污染。公开了所谓冷冻壁的应用的另外的专利是美国专利号3,528,252、美国专利号3,943,722、美国专利号3,729,965、美国专利号4,358,222、美国专利号4,607,488和WO专利号98996480。如上所示,几个不同类型的井可被用于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开发,包括例如油页岩油田。例如,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加热可以通过使用加热井完成。加热井可包括,例如,电阻加热元件。烃流体从地层中的生产可以通过使用用于流体生产的完井而实现。含水流体的注入可以通过使用注入井而实现。最后,含水溶液的生产可以通过使用溶液生产井而实现。上面所列的不同井可以用于一个以上的目的。换一种说法就是,初始完成用于一种目的的井后来可用于另一目的,由此降低项目成本和/或减少执行某些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例如,一个或多个生产井也可被用作随后将水注入富含有机物岩层中的注入井。可选地,一个或多个生产井也可被用作随后从富含有机物岩层生产含水溶液的溶液生产井。在其它方面,生产井(以及在一些情况中加热井)最初可被用作脱水井(例如在加热开始前和/或当加热最初被启动时)。此外,在一些情况中,脱水井可随后被用作生产井(以及在一些情况中用作加热井)。因此,脱水井可以被放置和/或设计以便这种井可随后被用作生产井和/或加热井。加热井可以被放置和/或设计以便这种井可随后被用作生产井和/或脱水井。生产井可以被放置和/或设计以便这种井可随后被用作脱水井和/或加热井。类似地,注入井可以是最初被用作其它目的(例如加热、生产、脱水、监控等)的井,并且注入井可随后被用于其它目的。类似地,监控井可以是最初用作其它目的(例如加热、生产、脱水、注入等)的井。最后,监控井可随后被用于其它目的,例如水生产。不同井的井筒可以相对靠近地定位,分开10英尺至高达300英尺。可选地,井筒可以间隔30至200英尺或者50至100英尺。典型地,井筒也在浅的深度处完成,总深度200至5,000英尺。可选地,井筒可以在从1,000至4,000英尺或者1,500至3,500英尺的深度处完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为原位干馏的油页岩地层处于地表下200英尺以上的深度处。在可选实施方式中,目标为原位干馏的油页岩地层处于地表下500、l,OOO或1,500英尺以上的深度处。在可选实施方式中,目标为原位干馏的油页岩地层处于地表下200与5,000英尺之间的深度处,可选地在1,000与4,000英尺之间,在1,200与3,700英尺之间或者1,500与3,500英尺之间。期望的是以预先计划的布井方式为油页岩油田安排不同的井。例如,加热井可以以各种布井方式安排,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和其它多边形。该布井方式可以包括规则的多边形以促进均匀的加热穿过放置了加热井的至少部分地层。该布井方式还可以是行列驱井网。行列驱井网一般包括第一加热井线性阵列、第二加热井线性阵列,以及位于第一和第二加热井线性阵列之间的生产井或者生产井线性阵列。在加热井之间散布的典型是一个或多个生产井。注入井同样可以被布置在重复性布井方式的单元内,其可类似于或不同于加热井所用的布井方式。减少井数目的一个方法是使用单个井,既作为加热井又作为生产井。通过使用单一井用于连续目的来降低井的数目可以降低项目成本。一个或多个监控井可以被布置在油田中选择的位置上。监控井可以被配置有一个或多个测量井筒中温度、压力和/或流体特性的装置。在一些情况中,加热井还可以作为监控井,或者另外用仪器装备。减少加热井数目的另一方法是采用井网。可以使用与生产井等距离间隔的加热井的规则井网。该井网可以形成等边三角形排列、六边形排列或其它排列井网。加热井的排列可以被这样放置,从而每个加热井之间的距离小于约70英尺(21米)。一部分地层可以用加热井加热,所述加热井基本上与烃地层的边界平行地放置。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加热井的排列可以被这样放置,使得每个加热井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约100英尺、或50英尺、或30英尺。无论加热井的排列或之间的距离如何,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富含有机物岩层内放置的加热井与生产井之间的比例可大于约5、8、10、20或更多。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单个生产井被至多一层加热井环绕。这可包括排列诸如5点、7点或9点阵列,其中生产和加热井交互成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两层加热井可以环绕生产井,但是其中加热井是错列的,以便存在无障碍通道用于远离另外的加热井的大部分流动。可以应用流动和储层模拟以评估原位产生的烃流体当它们从其原始地点迁移到生产井时的通道和温度历史。图4提供例证性的使用一层以上加热井的加热井排列的平面图。该加热井排列的使用与从页岩油开发区400生产烃相关。在图4中,加热井排列使用第一层加热井410,其被第二层加热井420环绕。第一层410中的加热井以431被提及,而第一层420中的加热井以432被引用。生产井440被显示在井层410和420中央。应当注意,相对于生产井440,井第二层420中的加热井432与井第一层410中的加热井431有所偏移。目的是为转化的烃提供这样的流动通道,其使加热井第一层410中的加热井附近的行程最小化。这又使得当烃从第二层井420流动到生产井440时从干酪根转化的烃的二次裂化最小化。在图4的例证性排列中,第一层410和第二层420每个都限定5点布井。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其它布井,诸如3点或6点布井。在任何情况中,包括加热井第一层410在内的多个加热井431被置于生产井440周围,其中包括加热井第二层420在内的第二多个加热井432被置于第一层410周围。两层中的加热井也可以被这样安排,使得通过加热从第二层420中的每个加热井432中产生的大部分烃能迁移到生产井440,而基本上不通过第一层410中的加热井431附近。两层410、420中的加热井431、432进一步可以被这样安排,使得通过加热从第二层420中的每个加热井432中产生的大部分烃能迁移到生产井440,而不通过基本上增加地层温度的区域。减少加热井数目的另一种方法是采用井网,所述井网在特定方向上伸长,尤其在确定提供最有效热传导率的方向。热对流可以受不同因素影响,诸如层面和地层内的应力。例如,热对流可在与地层上最小水平主应力垂直的方向更有效。在一些情况中,热对流可在与最小水平主应力平行的方向更有效。与页岩油田的开发相关,可期望的是,按照步骤130和135热通过地下的前进是均匀的。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尽管加热井和生产井规则安排,地下地层中地层烃的加热和熟化不可能均匀进行。油页岩特性和地层结构的不均匀性可以使得某些局部区域更多产或更少产。而且,由于油页岩加热和熟化发生的地层压裂可能导致优选通道不均匀分布,并且由此增加了向某些生产井的流动以及减少了向其它生产弁的流动。不均匀的流体熟化可能是不期望的条件,因为某些地下区域可能接受比所需更多的热能而其它区域接受得比期望的更少。这又导致采出液不均匀的流动和回收。采出油质量、总生产速率和/或最终的回收可能减少。为了检测不均匀的流动条件,生产和加热井可以被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可包括测量温度、压力、流速和/或组成信息的设备。来自这些传感器的数据可以简单的规则进行加工或者被输入进行详细的模拟,以进行如何调节加热和生产井以改进地下性能的决策。生产井性能可以通过控制井上的背压或节流进行调节。加热井性能也可以通过控制能量输入进行调节。传感器读数有时也可以指示需要修理、替换或废弃的井或井下设备的机械问题。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利用来自两个或多个井的流速、组成、温度和/或压力数据作为计算机算法的输入以控制加热速率和/或生产速率。井内或井附近的未测量条件然后被评估并用于控制井。例如,原位压裂行为和干酪根熟化基于来自一组井的热、流动和组成数据进行评估。在另一实例中,井完整性基于压力数据、井温度数据以及估计的原位应力进行评价。在相关实施方式中,传感器的数目通过仅使一亚组井装备有设备并且使用结果内插、计算或估计未仪表化的井上的条件而得以减少。某些井可只具有有限的一组传感器(例如仅仅井口温度和压力)而其它井具有更大的一组传感器(例如井口温度和压力、井底温度和压力、生产组成、流速、电信号、套管应变等)。如上所示,有多种将热施加到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方法。例如,一种方法可以包括置于井筒中或井筒外的电阻加热器。一种这样的方法涉及将电阻加热元件用在下套管井筒或裸眼井筒中。电阻加热涉及直接将电通过导电材料,从而电阻损耗使其加热导电材料。其它加热方法包括使用井下燃烧室、原位燃烧、射频(RF)电能或微波能量。仍然是其它的加热方法包括将热流体直接注入到油页岩地层中以直接将其加热。热流体可以进行或者可以不进行循环。地层加热的一种方法涉及电阻器的使用,其中电流穿过电阻材料,所述电阻材料将以热分散电能。这种方法区别于电介质加热,在电介质加热中高频振荡电流在附近材料中感应出电流并且把它们加热。电加热器可包括绝缘导体、置于开孔中的细长元件和/或置于导管中的导体。公开了使用电阻加热器以原位生产油页岩的早期专利是美国专利号1,666,488。'488专利在1928年授予Crawshaw。自从1928年,已经提出了各种井下电加热器的设计。例证性的设计在美国专利号1,701,884、美国专利号3,376,403、美国专利号4,626,665、美国专利号4,704,514和美国专利号6,023,554中介绍。重油储层电加热方法应用的评述由R.Sierra禾BS.M.FarouqAli在"PromisingProgressinFieldApplicationofReservoirElectricalHeatingMethods",27SocietyofPetroleumEngineersPaper69709,2001中给出。该参考文献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原位电阻加热器的某些在先设计利用了固体、连续加热元件(例如金属线或条)。然而,这样的元件可能缺少长期、高温应用如油页岩熟化所必需的坚韧性。随着地层加热和油页岩熟化,岩石发生显著的膨胀。这导致与地层相交的井上的应力高。这些应力可导致井筒管和内部组件的弯曲和拉伸。在适当位置胶结(例如美国专利号4,886,U8)或者填装(例如美国专利号2,732,195)加热元件可针对应力提供一些保护,但是一些应力仍可以被传播到加热元件。作为可选方案,国际专利公布号WO2005/010320教导使用电导压裂加热油页岩。加热元件通过形成井筒以及然后水力压裂井筒周围的油页岩地层而构造。压裂中填充有形成加热元件的电导材料。煅烧石油焦炭是示例性的合适的传导材料。优选地,压裂在从水平井筒延伸的垂直方向上产生。电可以通过传导性压裂从每个井的根部被传导到每个井的趾部。电流可以通过与靠近趾部的一个或多个垂直压裂相交的、用于提供相反电极的另外水平井形成。该WO2005/010320方法产生"原位烘炉",所述原位烘炉通过施加电热而人工熟化油页岩。热传导加热油页岩至超过300'C的转化温度,其引起人工熟化。国际专利公布号WO2005/045192教导了可选的加热方法,其利用油页岩地层内加热的流体的循环。在WO2005/045192的方法中,超临界加热的石脑油可以通过地层中的压裂进行循环。这意味着油页岩通过循环稠密的热的烃蒸汽穿过一系列密集的水力压裂而加热。一方面,压裂是水平形成的并且按照惯例被支撑。320-400'C的压裂温度被保持长达五至十年。汽化的石脑油可以是优选的加热介质,这是由于其高的体积热容、容易得到和在加热温度下相对低的降解速率。在WO2005/045192方法中,随着干酪根熟化,流体压力将驱动产生的油到加热的压裂中,其中它将随着循环的烃蒸汽被釆出。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的目的是热解至少一部分固体地层烃以产生经流体。固体地层烃可以通过将富含有机物岩层(或者地层内的区域)升高至热解温度而原位产生。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地层温度可以通过热解温度范围而慢慢升高。例如,原位转化过程可包括加热至少一部分富含有机物岩层以将该区域的平均温度以小于每天选定量(例如大约io'c、5°c、3°c、rc、0.5'c或o.rc)的速度升高至大约270'C以上。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该部分可以被加热,从而选定区域的平均温度可小于约375'C,或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小于约400'C。该地层可以被加热,从而地层内的温度(至少)达到初始热解温度(例如热解开始发生的温度范围低限处的温度)。热解温度范围可以根据地层内地层烃的种类、加热方法和热源分布而变化。例如,热解温度范围可包括约270'C与约90(TC之间的温度。可选地,地层目标区域的体相可以被加热至300'C与600'C之间。在可选实施方式中,热解温度范围可以包括约270'C与约500'C之间的温度。优选地,对于原位方法,生产区的加热发生在几个月或者甚至四年或更多年的时间内。可选地,地层可以被加热一年至十五年,可选地,3至10年,1.5至7年,或者2至5年。地层目标区的体相可以被加热至270'C与800'C之间。优选地,地层目标区的体相可以被加热至300'C与600'C之间。可选地,目标区的体相可最终被加热至400。C(752下)以下的温度。在本发明方法的某些实施方式中,井下燃烧器可被用于加热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在专利文献中巳经讨论了用于油页岩和其它大量固体烃沉积物的各种设计的井下燃烧器。实例以数字顺序包括美国专利号2,887,160:美国专利号2,847,071;美国专利号2,895,555;美国专利号3,095,031;美国专利号3,109,482;美国专利号3,127,936;美国专利号3,225,829;美国专利号3,241,615;美国专利号3,254,721;美国专利号5,255,742;和美国专利号5,899,269。井下燃烧器通过将可燃燃料(典型地天然气)和氧化剂(典型地空气)运输到井筒中的地下位置而开动。燃料和氧化剂在井下反应以产生热。将燃烧气体除去(典型地通过运输到地表,但是可能通过注入到地层中)。井下燃烧器可利用管套管(pipe-in-pipe)装置以分别在井下运输燃料和氧化剂并且然后去除烟道气返回至地表。一些井下燃烧器产生火焰,而其它可不产生火焰。在重油回收的情况下,井下燃烧器己被用于蒸汽产生。在井下蒸汽产生中,井中的燃烧器被用于煮沸共同注入的水。水然后被释放到地层中。使用井下燃烧器是其它井下加热方法如电阻加热和射频加热的替代方案。原理上,井下加热方法可比这些电的方法更有效,因为避免了与从可燃燃料发电相关的能量损失(典型地大约50%)。井下燃烧器也降低了基础设施成本。在这方面,不需要昂贵的发电厂和配电系统。井下加热也可比地表加热的流体的循环更有效。这对于深的目标尤其如此,因为可大大地避免了热损失到上覆岩层中。井下加热技术的应用已经被描述在F.M.Sm池,"ADown-HoleBurner-VersatileToolforWellHeating,"25thTechnicalConferenceonPetroleumProduction,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pp275-285(Oct.19-21,1966);H.Brandt,W.G.Poynter,禾口J.D.Hummell,"StimulatingHeavyOilReservoirswithDownholeAir-GasBurners,"WorldOil,pp.91-95(Sept.1965);以及C丄DePriester和A.J.Pantaleo,"WellStimulationbyDownholeGas-AirBurner,"JournalofPetroleumTechnology,pp.1297-1302(Dec.1963)中。通过使用井下燃烧器加热地层存在各种挑战。因此,井下燃烧器的大油田应用很少。关键的设计问题包括温度控制和冶金学限制。在这方面,燃烧器中的火焰温度可使管和燃烧器硬件过热,使它们由于熔化、热应力、拉伸强度损耗或者蠕变而失效。某些不锈钢——典型地具有高的铬含量——可长期忍耐高达大约700°C的温度(参见,例如,H.E.Boyer和T丄.Gall(eds.),M"a^7fa"必ooit,Chapter16:"Heat-ResistantMaterial",AmericanSocietyforMetals,(1985.))。另一缺点是,通过井下燃烧器产生的火焰可在燃烧器内以及燃烧器周围的地层中引起热点。这是由于来自火焰发光部分的辐射性传热。典型的气体火焰可产生高达大约1,650'C的温度。因此,构造燃烧器的材料必须足以忍受这些热点的温度。耐火金属或陶瓷的使用可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一般成本较高。优选的是,在超过900'C的温度下具有可接受强度的陶瓷材料。这些将包括高氧化铝含量的陶瓷。可能有用的其它陶瓷包括氧化铬基陶瓷、氧化锆基陶瓷和氧化镁基陶瓷。此外,由井下燃烧器产生的烟道气由于C02和水含量可具有腐蚀性。如果水冷凝,这尤其如此。合金金属如不锈钢的使用可被用于减小该潜在的问题。在井下燃烧器的管套管装置中的传热也可引起困难。下行的燃料和空气将与上行的热的烟道气热交换。在井中,对于高度绝缘存在最小的空间,并且因此,大量的传热是可能的。这种交叉的热交换可引起空气和燃料在进入燃烧器之前大量加热。这又可导致大大高于预期的火焰温度。交叉的热交换还可加热上移穿过燃烧器的烟道气。如果燃烧器靠近目标地层的顶部,烟道气因此传递另外有用的热进入上覆岩层,在上覆岩层这些热既不需要也不是期望的。此外,交叉的热交换可限制燃烧器的下游的热传递,因为热的烟道气可迅速将热能损失给上升的更冷的烟道气。对于井下燃烧器应用,传热可以几种方式之一发生。这些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法。辐射传热对于开放的火焰尤其强烈。因此,期望提供具有井下燃烧器的加热井,其利用燃烧器的热并且更均匀地沿着目标区域分布热。此外,期望提供加热井排列,其使交叉热交换最小化。此外,还期望提供加热井阵列,以沿着选定的地下地层产生更均匀的热分布。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包括原位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提供至少延伸至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的第一井筒,并且提供和第一井筒相交的第二井筒。由此形成井筒回路,其适于提供第一井筒和第二井筒之间的流体连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井筒可延伸至富含有机物岩层以下的深度。该方法可包括向第一井筒中注入氧化剂如空气和第一可燃燃料如轻质烃气体,并且在第一井筒中提供硬件以便使氧化剂和第一可燃燃料基本上在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上混合并燃烧。燃烧形成燃烧产物。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使燃烧产物流动进入第二井筒并且沿第二井筒向上流动。这样,(l)从第一井筒产生第一热剖面,并且(2)从第二井筒产生第二热剖面。燃烧产物流动一段时间,导致第一热剖面基本上与第二热剖面向接合。位于第一和第二井筒之间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地层烃发生热解。位于富含有机物岩层中的地层烃可包括重烃和/或固体烃。具体的实例包括煤、焦油砂或油页岩。3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井筒中硬件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下的第二井简中,燃烧产物处于热解温度以上的温度,例如270'C。此后,在第一井筒中硬件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上的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可降至热解温度以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可包括监控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的温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可包括大致在第一燃烧器的深度处的第二井筒中套管柱中的一点上监控燃烧产物的温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井筒两者都包括在各自井筒内的套管柱。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井筒和第二井筒隔开大约20英尺至100英尺。可选地,第一井筒和第二井筒隔开大约20英尺至50英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井筒是水平完井的,由此限定跟部和趾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井筒基本上是垂直完井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井筒大约在第一井筒的趾部和第一井筒相交。如本文所用,术语"热剖面"是指热源周围的地层区域,其被加热大于指定的温度。例如,指定的温度可以是热解以最小的期望加热速率发生的最小温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在从第一井筒产生的第一热剖面,以及从第二井筒产生的第二热剖面。举例来说,第一热剖面可包括温度大于270'C的第一井筒周围的富含有机物岩层的第一区域,而第二热剖面可包括温度大于27(TC的第二井筒周围的富含有机物岩层的第二区域。例如,第一热剖面和第二热剖面每个可具有大约300'C和卯(TC之间的温度。此外,第一热剖面和第二热剖面可具有大约400'C和700'C之间的温度。在这些情况下,热剖面产生热解区。方法可包括使第一热剖面和第二热剖面接合。优选地,方法进一步包括使与第一热剖面相关的第一热解区和与第二热剖面相关的第二热解区接合。这可通过选择具体的操作参数实现,诸如燃烧器强度、燃烧用燃料的组成、氧化剂注入速率、燃烧用燃料的注入速率、第一井筒和第二井筒之间的井间隔、或其组合。"接合"热剖面的概念是指第一热剖面以会合第二热剖面的方式扩展,从而在最初会合时,第一和第二热剖面的主要部分都已经达到热解温度。这样,地层中富含有机物岩石的主要部分被热解。设计加热井以适应接合给热解操作提供各种益处。例如,随着时间的过去,在处于热解温度以上的地层内产生更均匀的温度。这避免了在两井筒之间限定的平面内经历严重过热或欠热的区域。优选地,避免了在该平面内小于350'C的温度变化。作为另一益处,通过使在向上流动第二井筒中的燃烧气体的温度在该气体达到大约等于第一井筒中燃烧器的深度的深度时处于最小的实际热解温度,将向上覆岩石的对流热损失最小化。优选地,在第二井筒中移动的烟道气将第一燃烧器的深度处的第二井筒中的温度维持在26(TC与36(TC之间,或者更优选地在275。C与325。C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件可包括管状部件,所述管状部件位于第一井筒中的套管柱内并且延伸至富含有机物岩层的选定部分。管状部件在周围套管内形成环状区域。硬件可进一步包括第一燃烧器,所述第一燃烧器被连接到在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第一深度处的管状部件。第一燃烧器可被置于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目标区域顶部附近。例如,第一燃烧器可被置于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目标区域顶部的50米内。可选地,第一燃烧器可被置于富含有机物岩层的顶部的20米内。第一燃烧器可以用电阻加热元件点燃。可选地,第一燃烧器可以用可拆卸电加热元件点燃。此外,第一燃烧器可以通过向第一和第二管状部件中注入引火物质如三乙基甲硼垸而点燃。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燃烧器供应大约50至250kW的热能。在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燃烧器在作为热解目标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区域中提供每一米井长0.5至3.0kW。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硬件可进一步包括紧接位于燃烧器下方的管状通风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件可包括至少一条燃料管线,用于将注入的可燃燃料传递到燃烧器。在利用套管和管状部件的情况下,该方法可包括将第一可燃燃料注入到管状部件并且将氧化剂注入到管状部件周围的环状空间。可选地,可以将注入位置颠倒。由于实施某些方法,燃烧产物将被产生并循环穿过第二井筒。在这种情况下,方法的实施方式可包括收集燃烧产物并且将这些收集的燃烧产物作为燃料或氧化剂的一部分再用于相同或不同的加热井排列。例如,该方法可包括在地表从第二井筒收集燃烧产物并且分离燃烧产物,以便回收至少一部分第一可燃燃料。此外,该方法可包括将回收的可燃燃料传递到储罐并且然后将回收的可燃燃料从储罐传递回第一井筒。可选地,并且特别是在燃烧产物含有氧的情况中,方法可包括在地表从第二井筒收集燃烧产物并且压縮氧气。压縮的氧气与压缩的空气混合,并且该混合物然后被传递到第一井筒中作为注入的氧化剂的一部分。无论燃烧产物是作为氧化剂的一部分还是作为可燃燃料的一部分被收集和再利用,这些收集的燃烧产物可以被用在与它们从中收集的井不同的井中。该过程可以在另外的加热井中完成。可选地,方法可包括使燃烧产物与大气通风。在燃烧产物与气氛通风之前,它们可以进行处理以去除NOx成分。在这些情况的任一情况中,可以监控燃烧产物中可燃种类和/或过量空气的存在,因此评定燃烧器是否适当点燃。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燃种类可包括甲垸、乙垸、氢(H2)和一氧化碳中至少一种。在各种实施方式中,氧化剂和可燃燃料可以不同的比例和不同的速率传递到燃烧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氧化剂可以以1.25至6.0倍化学计量燃烧量的质量流量化学计量燃烧过量地注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氧化剂是富含02的空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氧化剂可以以大约10,000至50,000kg/天的速率注入,或者可选地,氧化剂可以以大约10,000至25,000kg/天的速率注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氧化剂可以在大约50至250磅/平方英寸的压强下注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燃燃料可以在大于约200磅/平方英寸的压强下注入;可选地,可燃燃料可以在大于约600磅/平方英寸的压强下注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部分可燃燃料源自热解的油页岩中产生的烃流体的气体部分。可选地,至少一部分可燃燃料由管道燃料气组成。在任一情况中,可燃燃料可包括惰性组分或惰性组分。例如,二氧化碳(C02)或氮气(N2)可被加入到可燃燃料中以调节可燃燃料的组成。在各种描述的实施方式中,流体在内部流动并且第一和第二井筒的作用可被颠倒。例如,在第一井筒的附近、在第一井筒的跟部上方并朝向第一井筒的趾部,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已被加热后,第一和第二井筒的入口和出口作用可以被颠倒。此后,第二燃烧器和管状部件可被提供在第二井筒中,并且第二氧化剂和第二可燃燃料可被注入到第二井筒中并且穿过第二燃烧器,以便燃烧第二可燃燃料,以在第二井筒附近且朝向第一井筒的跟部进一步加热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从第二井筒中的第二燃烧器产生的烟道气或可燃产物然后可被循环穿过第一井筒并且到达地表。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提供多个加热并排列以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的较大部分。例如,第一井筒、第二井筒和燃烧器可如限定第一加热井被想到。另外的加热井——其每一个也都包括第一井筒、第二井筒以及第一井筒中的燃烧器一一可被提供和布置,使得各自的第一井筒和各自的第二井筒处于交替关系,由此使包含燃烧器的每个加热井布置的部分交替。图29A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加热井2900的透视图。加热井2900一般包括第一井筒2902,其充当气体输入井筒,和第二井筒2906,其充当气体输出井筒。井筒2卯2或2906之一具有水平部分2904。在图29A的例证性实施方式中,第一井筒2卯2是偏斜的,以提供水平部分2卯4。然而,第二井筒2906而不是第一井筒2902是水平偏斜的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选地,两个井筒2902、2906可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其中每个井筒具有偏斜部分并且任意一个偏斜部分都不是完全水平的。第一井筒2卯2具有下端,其以2卯1显示。下端2卯1限定井筒2902的水平部分2904的"跟部"。第一井筒2卯2也具有"趾部"2903。趾部2903表示目标地层300内的水平部分2904的末端。第二井筒2906也具有下端。该下端与第一井筒2卯2的趾部2卯3相交。这样,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井筒2卯6之间的流体连通得以建立。箭头'T,("输入")和"O"("输出,,)表明穿过井筒2卯2、2906的气体的移动。在图29A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井筒2902接收氧化剂和可燃燃料气(共同为"I"),而第二井筒2906输送燃烧产物("O")。然而,这种作用又可以被颠倒。加热井2卯0的目的是在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300的主要部分内产生基本连续的热解区2卯8A。更具体地,目的是加热一部分地层300至足以将固体烃如干酪根热解成烃流体的温度。在本发明中,这是通过利用燃烧热进行的,燃烧热被传递到地层300。空气(或其它氧化剂)和可燃燃料被注入到第一井筒2卯2中。空气和可燃燃料在井下燃烧器2905处混合,其中燃料燃烧并且形成火焰。烟道气——其可包含过量的空气或燃料——流到燃烧器2905外,沿第一井筒2卯2向下,穿过水平部分2卯4,并且通过第二井筒2906返回到地表。烟道气(包括任何过量的空气或燃料)表示燃烧产物。图29A中的地层300表示富含有机物岩层。富含有机物岩层可包括焦油砂、煤、油页岩或其它包含固体烃的岩石。优选地,富含有机物岩层300是包含干酪根的油页岩地层。燃烧器2卯5被定位以向包含干酪根的选定地下区域提供热。期望的是加热井2卯0将热均匀分布在整个目标井下区域。将区域加热至期望温度以上——这可能为了快速热解而进行——反映了加热能量的利用效率低。相反地,更慢地加热意味着在合理的时间量内地层300的区域将不会达到热解所需的温度,这代表加热能量的利用效率低以及损失资源的可能性。这提出井下燃烧器面临的挑战,这是由于紧挨燃烧器2905的深度处产生的强烈热,接着随着燃烧产物在井中的循环而快速冷却。换句话说,热的烟道气当它们从燃烧器并沿着井移动时温度降低,其将放热给地层。此外,传统的管套管燃烧器在燃烧器2卯5之上产生不期望的交叉热交换。加热井2900试图克服这些挑战,以在地层300内产生均匀的热解区2908A。图29A显示在地层加热期间特定时间下加热井2900周围的热解区2908A的简图(snapshot)。热解区2908A可被定义为温度大于合理快速热解所需的特定值的区域。例如,该值可以是250'C、27(TC、300'C、35(TC或某更高的数值。可以看出,热解区2908A在更靠近燃烧器2905的深度较快地从第一井筒2902扩展开。随着燃烧产物移动穿过偏斜部分2904并且进入第二井筒2卯6,热解区2卯8A沿着井进一步向下较慢地扩展。然而,热传导甚至从第二井筒2906继续进行进入地层300。循环加热的气体穿过井筒2卯2、2卯6的效用是在从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井筒2906散发出的热剖面之间产生"接合"或"配合"的能力。图29A的例证性热解区2908A提供好的"配合",因为从第一井筒2卯2散发出的较快的热前缘与大约同时从第二井筒2卯6散发出的较慢的热前缘会合。这意味着,在加热过程结束时在地层300内很少存在任何严重过热或欠热的区域,如果有的话。在图29A中,只有小的欠热区域301存在于热解区2卯8A。随着热传导的继续,经过适当长的时间,甚至该区域301也应当闭合。从图29A也注意到,热解区2卯8A由从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井筒2906散发出的热剖面形成。来自流过第一井筒2902的燃烧产物的热产生第一热剖面2912A,而来自流过第二井筒2906的燃烧产物的热产生第二热剖面2916A。第二热剖面2916A直到第一井筒中燃烧器2卯5的大致深度终止,即,不再包括热解温度。这样,没有用过量的燃烧用燃料。图29B和29C提供图29A的对照。图29B和29C每一个都显示图29A的加热井2900。然而,不同的热解区2卯8B或2卯8C从第一井筒2卯2和第二井筒2906产生。关于图29B,在热解区2908B,由于紧挨燃烧器2卯5下方快速地加热,热从第一井筒2卯2非常猛烈地散发出来。同时,随着烟道气行进进入第一井筒2卯2的偏斜部分2卯4,由于烟道气的过量冷却,不足的热从第二井筒2906散发出来。因此,热解区2908B没有形成用于加热井2900的良好配合,这导致地层300内不均匀的加热。此外,存在大的欠热区域301。在图29B看到,热解区2卯8B由仅从第一井筒2902散发的热剖面形成。来自流过第一井筒2902的燃烧产物的热产生第一热剖面2912B。然而,因为地层300内没有达到热解温度,来自流过第二井筒2906的燃烧产物的热没有产生真正的热剖面。这种不期望的情况可能是各种因素的产物。这些因素包括氧化剂和/或可燃燃料的质量流速太慢、第一燃烧器井2902和第二燃烧器井2904之间的间隔太大、燃烧器强度太低、燃烧器位置相对于第一井筒2902的水平部分2904太高、或者燃料组成所含的轻质烃太高。关于图29C,在热解区2卯8C,热从第一井筒2902散发出来作为第一热剖面2912C,并且从第二井筒2906散发出来作为第二热剖面2916C。然而,第二热剖面2916C延伸得太高,即,它继续到第一井筒2902中的燃烧器2卯5的深度上方。因此,热解区2908C没有形成用于加热井2卯0的良好配合,引起地层300外面的加热。尽管继续加热应当防止地层300中任何大的欠热区,但是过度加热发生在比地层300高的深度处。从图29C也注意到,热解区2908C由从第一井筒2卯2和第二井筒2906散发出的热剖面2912C、2916C形成。来自流过第一井筒2902的燃烧产物的热产生第一热剖面2912C,而来自流过第二井筒2卯6的燃烧产物的热产生第二热剖面2916C。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过度加热发生在沿着第二井筒2卯6的比第一井筒2902中燃烧器2905的深度更高的深度处。这种不期望的情况可能是各种因素的产物,所述因素包括氧化剂和/或可燃燃料的质量流速太高、第一燃烧器井2卯2和第二燃烧器井2卯4之间的间隔太小、燃烧器强度太高、燃烧器位置相对于第一井筒2卯2的水平部分2卯4太低、或者燃料组成所含的轻质烃太少。为了纠正热解区2908B或2卯8C差的配合并且形成热解区2908A更合适的配合,当设计井筒2900时可以将各种因素考虑在内。这样的因素可包括两个井筒2卯2、2州6之间的距离"d"、燃烧器2卯5的强度、燃烧器2卯5在第一井筒2卯2内的位置或深度、燃料组成、注入的过量空气或燃料的量和地层热传导率。为了提供热解区最佳的配合,即,使热解区看起来更像区域2卯8A,期望的是,直到第一井筒2902中硬件2卯5的大致深度处,第二井筒2卯6中的燃烧产物(由"O"所示)处于热解温度以上。还期望的是,在第一井筒2902中硬件2905的35深度处或正好以上,第二井筒2906中的燃烧产物"O"降至热解温度以下。还有优选的是,两个井筒2902、2卯6之间的间隔"d"要足够远以防止地层300过热,但要足够近以防止欠热。一方面,间隔为大约20至100英尺(大约6至30米)。更优选地,两个井筒2902、2卯6之间的间隔"d"为大约30至80英尺(大约9至24米)。图30提供图29A的加热井2900的放大侧视图。再一次看到第一井筒2卯2和第二井筒2906。还提供第一井筒2902的中间水平部分2卯4。井筒2卯2和2卯6中每一个优选地被下套管。例外的是在趾部2903,在此处将井筒2902、2906之间连接起来。在那种情况中,优选地提供封隔器设备2卯7以密封趾部2903区域。分别给第一井筒2卯2和第二井筒2906提供套管柱302、306。为了通过井下燃烧器2905产生热,箭头"A"所示的空气和箭头"CF"所示的可燃燃料被注入到第一井筒2902中。管状部件305被提供到第一井筒2902中的套管302内部。在管305和周围套管302之间形成环状空间308。一方面,空气"A"被注入到环状空间308,而可燃燃料"CF'被注入到管305。另一方面,燃料"CF"被注入到环状空间308,而空气"A"被注入到管305。可以提供各种方式用于将可燃燃料"CF"点燃。例如,燃烧器2905可以用井筒2902中的电阻加热元件点燃。一方面,电阻加热元件是可拆卸电阻加热元件,其可被选择性地插入到第一井筒2卯2中。另一方面,燃烧器2卯5通过将引火物质注入到管305中进行点燃。引火物质可以是液体或固体物质。—旦可燃燃料"CF"被点燃并且产生火焰,箭头"FG"所示的热烟道气沿着第一井筒2902推进并且穿过水平部分2904。这使得第一井筒2902和其水平部分2904周围的地层300通过热传导被加热。随着烟道气"FG"被循环穿过加热井2900,第二井筒2906周围的地层300也通过热传导被加热。烟道气"FG"可包括空气"A"。过量的空气"A",如果有的话,被推进穿过第二井筒2卯6,并且出来至地表,如箭头"O"所示。空气"A"和可燃燃料"CF"的加热混合物一起由箭头"FG"表示,但也可总体地被称为"燃烧产物"。返回至图29A,又注意到,显示了热剖面或"热解区"2卯8A。热解区2908A表示通过燃料"CF'的燃烧以及热的烟道气"FG"的循环提供到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300的加热程度。剖面2908A进一步向外延伸至燃烧器2卯5附近的地层300,并且随着烟道气"FG"穿过水平部分2904并沿着第二井筒上升而逐步变小。因为加热操作的目的是热解地层300内的固体烃,所以期望的是给第一井筒2卯2和第二井筒2906之间的地层300提供超过270'C的温度。因此,热解区2卯8A表示为了将地层300中的岩石热解成烃流体的目的从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井筒2906传导且进入地层300的热。注意的是,热解区2卯8A具有欠热区301,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发生另外的加热,该区域301也应当闭合。图29B显示差的热分布,这导致基本上欠热的区域301。为了避免产生欠热区301,可以采取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减少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井筒2906之间的距离"d"。优选地,距离"d"为至少10米至30米。然而,减少距离"d"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加热井2卯0。此外,减少井间隔可由于来自两个井筒2卯2、2906的热解区的重叠而使大量体积变得不必要地过热。因此,期望的是,自井筒2902、2906散发的热前缘应当被控制以便当它们相互靠近时它们很好地配合在一起或者接合。第二种方法是一段时间后将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井筒2906之间的气体输入方向颠倒。这使得热剖面(如图29A的2912A和2916A)颠倒,这意味着来自第二井筒2906的热解区2卯8A变得比来自第一井筒2卯2的大。这样整个地层300被更均匀地加热。与该第二种方法相关,将气体输入方向'T,颠倒一次以上是可能的。然而,颠倒气体输入方向T一般需要每次将燃烧器2卯5从第一井筒2卯2拉至第二井筒2卯6并且将注入设备从第一井筒2卯2移至第二井筒2卯6。另一方法是将燃烧器2905沿着第一井筒2902递增地向下移动。一方面,燃烧器2905最初靠近地层300的顶部。燃烧器然后可移动至井筒2卯2的跟部2卯1的正好上方位置。接着,燃烧器2905可移动越过跟部2901进入第一井筒2902的水平部分2904。这样,地层300的不同部分通过接近燃烧器2905接收所提供的更高的热能。然而,这又需要周期地移动燃烧器2905。第四种方法是设立多个相邻的加热井2卯0。图31提供在烃开发区3100内多个图29A的加热井2900的透视图。提供加热井2900的阵列2900,。在阵列2卯0,中,加热井2卯0是并列的。然而,它们相互旋转180。。这通过箭头"I"和"O"表示在图31中,其可见是交替的。从阵列2900,注意到,燃烧器2905也是交替的。结果是从各第一井筒2卯2比相邻的第二井筒2卯6更强烈地产生热前缘(未示出)。热前缘的配合或"接合"因此不但发生在与各个相应的加热井2卯0相关的井筒2卯2、2906之间,也发生在相邻的加热井2900中的井筒2902、2906之间。在建立加热井的阵列2900,中,上面所列的相同的设计考虑因素必须被考虑在内。这些考虑因素包括两个井筒2902、2906之间的距离、燃烧器2卯5的强度、第一井筒2902内燃烧器2卯5的位置或深度、燃料组成、注入的过量空气或燃料的量、和地层热传导率。此外,与相邻的加热井2900相关的井筒2卯2、2906之间的间隔应当给予考虑。这在图32A和32B中被说明。图32A是来自图29A的三个共平面加热井2卯0的侧视图。三个加热井2卯0大体首尾相连地放置以便沿期望的方向加热地层300。这与图31的阵列2卯0,不同,在图31中加热井2卯0是并列的。当然,在操作中,油田设计者将形成将加热井2900首尾相连地且并列地放置的阵列。在图32A的井2900中,在每一个第一井筒2902中看到燃烧器2卯5。燃烧器2905被用于使热从井2900中散发出来,由此传导地形成热解区。热解区在3208A处看到。热解区3208A的剖面在每个加热井2900周围可见。这是区域3208A的"简图",被看作是加热过程的结果。可以看出,热解区3208A形成跨过地层300的差的热前缘。热解区3208A包括不期望的过热和欠热区域。过热区域以3212显示,而欠热区域以3214显示。过热区域3212和欠热区域3214是下列的结果燃烧器2905在第一井筒2卯2中放置得太高、和/或将井2900放置在一起太近、和/或燃烧器强度太高。公认的是,随着地层300中继续加热,欠热区域3214最终将被加热并且地层300中地层烃的热解将发生。然而,同时过热区域3212将不期望地增长。因此将导致差的热剖面配合。图32B是图29A的一系列共平面加热井2卯0的另一侧视图。这里,由于来自井下燃烧器3205的加热,形成了热解区3208B。在这种情况,跨过地层300形成了更均匀的热前缘。如图32A所示,没有过热区3212。只有非常小的欠热区3214存在于井筒2902、2卯6之间。此外,随着继续加热,这些区域3214将平滑地闭合。因为各个加热井2卯0中的两个井筒2902、2906被适当地间隔,产生了这种有利的热解区3208B。此外,燃烧器2905位于第一井筒2902内合适的深度或位置。此外,基于空气"A"和燃料"CF"注入速率和组成,燃烧器2卯5处于恰当的强度。应当注意,关于处于并列关系的加热井2卯0,可以进行与在加热井2900处于首位相连关系的图32A和32B中所表示的热剖面产生相同的图解。此外,这些概念可以被组合在处于首尾相连和并列关系的加热井2卯0的全部阵列中。这在图33中被说明。图33提供图29A的多个加热井2卯0的透视图。井2900构成由行和列组成的大阵列2卯0,。阵列2卯0,被提供在烃开发区3300内。烃开发区3300的目的是为了从富含有机物岩层3310提取热解的烃流体。在图33中,在剖视图中看到一些加热井2卯0。在一些情况中只显示井口2910。然而,应当理解,每个加热井2卯0将具有硬件,用于将可燃燃料和氧化剂注入第一井筒2902、靠近地下地层3310的燃烧器(在图29A中以2905所示)和第二井筒2卯6。此外,每个第一井筒2902的水平部分2904提供与各自第二井筒2906的流体连通。从图33可以看出,加热井2900首尾相连地且并列地排列。在各个情况中,第一井筒2卯2与第二井筒2卯6的关系是交替的。这由箭头T和"O"所指示,其可见是交替的。选择各个第一井筒2卯2和第二井筒2906之间的间隔,使得在加热的烟道气循环穿过各自的加热井2900—段时间后,来自第一井筒2902的第一热解区与来自第二并筒2906的第二热解区以这样的方式接合(i)在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井筒2卯6之间富含有机物岩层3310的主要部分内形成基本连续的地层烃热解区。一方面,由于循环,(ii)在相应的第一井筒2902中的至少一个燃烧用燃烧器2卯5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下的各个各自的第二井筒2906中,燃烧产物处于热解温度之上,并且,在相应的第一井筒2902中的至少一个燃烧用燃烧器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上的各个各自的第二井筒2906中,降至热解温度之下。返回到图29A,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从硬件如井下燃烧用燃烧器2905产生的火焰产生可能非常热的火焰。如上所示,这产生非常高的热点,其然后随着烟道气"FG"穿过加热井2900进行循环而迅速消失。为了减轻这些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建议在燃烧器2905或其下方使用通风帽。图34显示置于细长管状部件3415的底部3402的燃烧器3405的侧视图。通风帽3440被置于紧挨燃烧器3405的下方。通风帽3440优选地由耐热材料如陶瓷、退火钢或耐熔金属制成。通风帽3440是其中具有壁3442和孔3445的管体。壁3442具有多个穿孔或通风口3446,其提供通风帽3440的内部孔3445与周围的外部区域或环状空间3424之间的流体连通。在图34的例证性通风帽3440中,折边3444从壁3442向外延伸以产生通风口3446。通风口3446从环状空间3424接收空气,以箭头"A"所示。空气"A"又与以箭头"CF"所示的可燃燃料混合以使燃烧器3405产生火焰。尽管没有显示在图34中,空气"A"和可燃燃料"CF"的安排可以被颠倒,从而通风口3446接收来自周围环状空间3424的可燃燃料,其在内部孔3445内与来自燃烧器3405口的空气混合,以使燃烧器3405产生火焰。通风帽3440的使用有助于包含来自燃烧器3405的辐射热并且用空气"A"冷却热的烟道气"FG"。在这方面,通风帽3440使用了细长体3442,其隔离周围的套管以避免与火焰直接接触。细长体3442给周围的套管(未显示)以及最终地富含有机物岩层300提供来自火焰的更均匀的热分布。由于通风帽3440的热绝缘作用,只有通风帽3440以及或许相对较短的周围套管需要由耐高温材料构成。可以采取另外的方法以给周围的套管柱(如图30的套管302)以及最终地富含有机物岩层300提供来自火焰的更均匀的热分布。一方面,注入环状空间3424的空气"A"的相对体积可以被增加。例如,空气"A"可以以化学计量燃烧量的大约1.25至6.0倍注入。与加热井2卯0和图29A和32B相关,提供了各种原位加热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3O0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富含有机物岩层300优选地包括油页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方法包括提供延伸至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300的第一井筒2卯2的步骤。第一井筒2902具有下端2901。方法还可包括提供第二井筒2卯6,所述第二井筒2906也具有下端2903。第二井筒2卯6的下端通过偏斜部分2904与第一井筒2902的下端2901相交。这样在第一井筒2卯2和第二井筒2906之间形成流体连通。39方法还包括提供沿着第一井筒2卯2的燃烧器2卯5。燃烧器2905优选地被置于第一井筒2卯2的下端2901之上。方法还包括将空气"A"和可燃燃料"CF,注入到第一井筒2902中并且穿过燃烧器2905的步骤,以便使可燃燃料"CF'燃烧。空气"A"和可燃燃料"CF"基本上在富含有机物岩层300的深度上燃烧以形成热的烟道气"FG"。从燃烧器2905产生的烟道气"FG"进行循环穿过偏斜部分2卯4和第二井筒2906。第一井筒2902优选地水平完井,由此限定跟部2901和趾部2903。第二井筒2906优选地基本垂直完井。在任何布置中,燃烧产物被循环进入第二井筒2卯6并沿第二井筒2卯6向上。热剖面从第一井筒2卯2和第二井筒2卯6产生,其提供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井筒2卯6之间的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基本完全热解。优选地,热剖面限定基本均匀的热解区2卯8A。将燃烧器2卯5点燃产生火焰。一方面,火焰和热空气"A"穿过加热井2卯0的循环使得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300在跟部2901和趾部2903之间被加热至大约300。C和70(TC之间。优选地,第二井筒2906中的烟道气"FG"或燃烧产物在热解温度以上,直至第一井筒2902中的硬件2卯5的大致深度处。可选地,在第一井筒2902中的硬件2905的深度处或正好以上,第二井筒2906中的烟道气"FG"或燃烧产物降至热解温度以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方法进一步包括加热地层300中的油页岩,以便将至少一部分油页岩热解成烃流体。烃流体可包括气体。气体被采出并且然后被用作可燃气体"CF"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中,方法优选地进一步包括处理烃流体,以便在将该气体注入第一井筒2902之前从该气体中基本上去除H2S。一方面,可燃燃料"CF"是燃料气。方法然后可进一步包括通过调节燃料气"CF"的组成控制燃烧器2905的强度。如所提到的,烟道气"FG"被循环到地表。烟道气"FG"可被排到大气中。在这种情况中,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处理烟道气"FG"以在将接收的烟道气"FG"排到大气中之前去除NC^成分的步骤。可选地,如果烟道气"FG"仍具有大量的氧含量或大量的燃料含量,烟道气"FG"可被改向以用作另一井或地表燃烧器的氧化剂或燃料供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过量的空气"A"被注入以冷却火焰、降低NOx以及提高从燃烧器2905的传热。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过量的燃料"CF"被注入。过量燃料的使用可降低压縮成本,因为一般地燃料在压强下是可用的而空气"A"只有在大气条件下是可用的。然而,当使用过量燃料"CF"时,一般期望确保没有未燃烧的燃料与燃烧产物一起被排到环境中。当使用过量的空气"A"时,烟道气"FG"可被收集并且任选地被压縮。包含氧气——优选地>10mol。/。的烟道气"FG"可与压縮空气"A"混合。混合物然后可被送回到第一井筒2卯2(或进入另一输入'T'井筒)中,作为空气"A"。收回烟道气"FG"允许注入空气"A"的步骤,以利用来自烟道气"FG"的压强,由此降低在加热井2卯0上的压缩需要。在某些情况中,烟道气"FG"可以是在没有与压縮空气混合的情况下可用的。另一方面,收集的烟道气"FG"被压縮。包含可燃气体——优选地〉25moiy。的烟道气"FG",然后可与压縮燃料混合。混合物然后一起送回到管状部件2902,作为可燃燃料"CF"。可燃燃料"CF"优选地在压强下被注入到第一井筒2卯2中。一方面,可燃燃料"CF"在大于约200磅/平方英寸的压强下注入。另一方面,可燃燃料"CF"在大于约600磅/平方英寸的压强下注入。还有另一方面,可燃燃料"CF"在只有约200磅/平方英寸的压强下注入。在某些情况中,烟道气可以是在没有与压縮空气混合的情况下可用的。当使用过量燃料"CF"时,收集的烟道气"FG"可选地可作为燃料流导向另一井。在这样的情况中,烟道气"FG"中仍具有可燃成分。烟道气"FG"可在再利用前先进行处理以去除游离水。烟道气"FG"也可被再压縮。可选地,烟道气"FG"可在地表用于点燃涡轮机或产生蒸汽。如果烟道气"FG"中的燃料成分处于低的浓度,催化燃烧器可被用于提高这些低BTU混合物的燃烧性能。当使用过量燃料"CF"时,切换空气"A"和燃料"CF"流可能是期望的。这意味着,空气"A"将流动穿过内部管305并且燃料穿过环状空间308。该方法所产生的火焰是所谓的"逆扩散"火焰并且可在某些情况中导致低的NOx产生。另一方面,烟道气"FG"又在地表从加热井2卯0中收集。方法然后可包括监控收集的烟道气"FG"可燃种类的存在的步骤,以评价燃烧器2905是否适当地点燃。可燃种类可包括甲垸、乙垸、氢(H2)和一氧化碳中至少一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300己经加热一段时间后颠倒两个井筒2卯2和2卯6的入口和出口功能。例如,加热可发生足够长的时间以开始在第一井筒2902附近、跟部2卯1上方并朝向趾部2903,热解地层中的干酪根。然后,空气"A"和可燃燃料"CF"被注入第二井筒2906中并且穿过第二井简2卯6中的燃烧器,以便燃烧可燃燃料"CF"以及进一步在第二井筒2卯6附近并朝向第一井筒2902的跟部2卯1,加热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300。从燃烧器2905产生的烟道气"FG"被循环穿过第一井筒2卯2并且到达地表。第二井筒2卯6中的燃烧器(未显示)可在井最初安装期间或者当颠倒发生时被放置。第一井筒2902中的燃烧器2905在颠倒发生时可被留在适当的位置或者除去。不同尺寸的燃烧器2卯5可被用在加热井2卯0中。该寸将取决于要加热的地层部分的长度。例如,燃烧器2905可供应每米要加热的地层大约0.5至3kW的热能,或者更优选地1.0至2.5kW/m的热能。期望的是控制导入地层300的热。因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燃烧器2905的位置、注入可燃燃料"CF"的速率、注入空气"A"的速率或其组合被控制,使得穿行进入第二井筒2906中的烟道气"FG"的温度在横跨大部分富含有机物岩层300上为大约300'C至700'C。注入可燃燃料"CF"的速率可以随时间减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燃燃料"CF"是燃料气如天然气。燃烧器2卯5的强度然后通过调节燃料气的组成进行控制。例如,天然气可被用作燃料气并且用添加的惰性成分进行稀释。添加的惰性成分可包括二氧化碳(C02)或氮气(N2)中至少一种。降低火焰强度可导致NOx的产生减少。提供了另一加热地下地层的方法,其使用多个2900,加热井2900。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井筒2902、第二井筒2906和燃烧器2卯5限定第一加热井2卯0。然后提供多个2900,另外的加热井2900,其每一个也包括第一井筒2卯2、第二井筒2卯6以及第一井筒2卯2内的燃烧器2卯5。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安排第一加热井2卯0和多个2卯0,另外的加热井2卯0,从而各自的第一井筒2卯2和各自的第二井筒2906处于交替关系。空气"A"和可燃燃料"CF"被注入每个各自的多个2900'另外的加热井2卯0的第一井筒2902并且穿过燃烧器2905,以便使可燃燃料"CF"在多个2卯0,另外的加热井2卯0内燃烧。从每个燃烧器2905产生的烟道气"FG"被循环穿过多个2900,另外的加热井2卯0的各自的第二井筒2卯6并且到达地表。本发明的某些特征涉及通过延长加热区域和提供更加均匀的加热而提高用于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井下燃烧器的性能。此外,本发明的某些特征涉及降低或减轻最高温度。降低最高温度降低了在井建造中使用昂贵耐温材料的需求。降低最高温度也避免了由于加热井中的高温引起的某些问题。例如,非常高的温度的存在导致地下的低效加热,这导致某些区域变得比发生热解所需要的热得多,或者在地层的某些区域使得热解以不期望的高速率发生。降低温度也使得NOx的排放降低。通过循环加热的烟道气穿过相邻的井筒以及将热能从每个井筒传到选定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在整个地下区域达到更均匀的加热。沃伯指数(WobbeIndex(WI))通常被用作燃料质量的关键度量。WI等于较低的热值与气体比重的平方根的比。燃料质量控制可用于页岩油开发,其中采出的气体组成可随着油田的寿命变化,并且其中气体除了轻质烃外一般具有大量的C02、CO和H2。商业规模的油页岩干馏预期产生随时间变化的气体组成。对于低BTU(BritishThermalUnits,英国热单位)燃料来说,达到一定的氢含量可以是期望的,以实现合适的燃烧性能。在本文方法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燃料气的H2含量通过地表设备中的分离或加入进行调节以使燃烧器性能优化。利用低BTU燃料调节非页岩油地表设备中的H2含量已经在专利文献(例如美国专利号6,684,644和美国专利号6,858,049,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进行了讨论。例如通过热解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地层烃的方法可以产生流体。热生成的流体可包括地层内蒸发的水。此外,加热干酪根的作用产生加热后倾向于膨胀的热解流体。产生的热解流体不但可包括水,而且可包括例如烃、碳的氧化物、氨、分子氮和分子氢。因此,随着地层内加热部分内的温度增加,加热部分内的压力由于流体产生增加、分子膨胀以及水的蒸发也可能增加。因此,一些必然的结果存在于油页岩地层内的地下压力与热解期间产生的流体压力之间。这又表明,地层压力可以被监控以检测干酪根转化过程的进展。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加热部分内的压力取决于其它储层特征。这些可包括,例如,地层深度、与加热井的距离、富含有机物岩层内地层烃的丰富度、加热程度和/或与生产井的距离。油页岩油田的开发者可以期望开发期间监控地层压力。地层内的压力可以在多个不同位置处进行测定。这样的位置可包括但不限于井口处以及井筒内的不同深度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力可以在生产井处进行测量。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压力可以在加热井处进行测量。在仍然是另一实施方式中,压力可以在专用监控井的井下进行测量。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至热解温度范围的过程不但将增加地层压力,而且也将增加地层渗透性。热解温度范围应当在富含有机物岩层内已经产生基本的渗透性之前达到。初始缺乏渗透性可以防止从热解区段产生的流体在地层内传输。照此方式,随着热最初从加热井转移至富含有机物岩层,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流体压力可以更加接近于该加热井。这种流体压力增加可能是由于例如在地层中至少一些地层烃的热解期间流体的产生引起的。可选地,可使由地层内产生的热解流体或其它流体的膨胀产生的压力增加。这假定生产井的开放通道或其它压力降还不存在于地层中。一方面,流体压力可被允许增加到岩石静应力或之上。在这种情况中,当流体压力等于或超过岩石静应力时,含烃地层中的压裂可形成。例如,压裂可以从加热井形成到生产井。加热部分内压裂的产生可以减小该部分内的压力,这是由于通过生产井采出液的生产。—旦热解在富含有机物岩层内已经开始,流体压力可根据不同因素而变化。这些包括例如烃的热膨胀、热解流体的产生、转化速率以及从地层中取出产生的流体。例如,随着流体在地层内产生,孔内的流体压力可能增加。从地层中移出产生的流体则可减小地层井筒区域附近内的流体压力。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部分富含有机物岩层的质量可以被降低,这是由于例如地层烃的热解以及从地层中生产烃流体。因此,至少一部分地层的渗透性和孔隙度可能增加。任何有效地从油页岩产生油和气的原位方法将在原先非常低渗透性的岩石中产生渗透性。这发生的程度通过大的膨胀量阐明,如果从干酪根产生的流体不能流动,必须具有所述膨胀。该观点在图5中被阐明。图5提供了一柱状图,其比较了在模拟的原位干馏工艺之前50和之后51的一吨GreenRiver油页岩。模拟的过程是在2,400psi和750下下、在总有机碳含量22wt.%以及Fisher试验42加仑/吨的油页岩上进行的。转化前,存在总共15.343f^的岩石基体52。该基体包括嵌入在页岩内的7.2&3的矿物53,即白云石、石灰石等以及8.1ftS的干酪根54。由于转化该材料膨胀至26.1ft355。这提供了7.2ft3的矿物56(与转化前相同的数目)、6.6f^的烃流体57、9.4f^的烃蒸汽58以及2.9&3的焦炭59。可以看出,基本的体积膨胀发生在转化过程期间。这又增加了岩石结构的滲透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原位加热一部分的富含有机物岩层至热解温度可以增加加热部分的渗透性。例如,渗透性可由于通过施加热引起的加热部分内热压裂的形成而增加。随着加热部分的温度增加,水可由于蒸发而被去除。汽化的水可以溢出和/或从地层中去除。此外,加热部分的渗透性也可以增加,这是在宏观规模上由于加热部分内至少一些地层烃的热解而产生烃流体的结果。本文描述的某些体系和方法可用于处理至少一部分相对低渗透性地层中(例如在含有地层烃的"致密"地层中)的地层烃。这样的地层烃可以被加热以在地层的选定区中热解至少一些地层烃。加热也可以增加至少一部分选定区的渗透性。从热解中产生的烃流体可以从地层中产生,由此进一步增加地层渗透性。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加热部分内选定区的渗透性也可以在该选定区由于传导被加热时迅速增加。例如,不可渗透的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渗透性在加热前可小于约0.1毫达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热解至少一部分富含有机物岩层可以将该部分选定区内的渗透性增加至约IO毫达西、100毫达西、l达西、IO达西、20达西或50达西以上。因此,该部分选定区的渗透性可以增加大约10、100、l,OOO、10,000或100,000以上的因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富含有机物岩层在加热该富含有机物岩层之前具有1毫达西以下的初始总渗透性,可选地0.1或0.01毫达西以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富含有机物岩层在加热该富含有机物岩层之后具有1毫达西以上的加热后总渗透性,可选地,10、50或100毫达西以上。与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相关,富含有机物岩层可任选地被压裂以有助于传热或烃流体生产。在一种情况中,压裂可以通过施加热在地层内产生热压裂而自然实现。热压裂形成是通过岩石和流体的热膨胀以及干酪根转变成油和气的化学膨胀引起的。热压裂可发生在经受加热的中间区域以及更冷的附近区域。附近区域中的热压裂是由于压裂的蔓延以及更热区域中膨胀所引起的张应力。因此,通过加热富含有机物岩石以及将干酪根转变成油和气,渗透性不但通过流体形成和蒸发而且通过热压裂形成而增加。增加的渗透性有助于地层内的流体流动以及从干酪根产生的烃流体的采出。此外,可以使用已知为水力压裂的工艺。水力压裂是在油和气回收领域中已知的工艺,其中压裂液在井筒内被加压超过地层的压裂压力,由此在地层内产生压裂面以将井筒内产生的压力释放。水力压裂可被用于产生附加的渗透性和/或被用于给加热井提供延伸的几何形态。上面所并入的专利公布WO2005/010320描述了一种这样的方法。与从岩石基体尤其是浅深度的那些中生产烃相关,一个考虑因素可能与地下沉有关。这特别在原位加热富含有机物岩石中是实际情况,其中一部分基体本身被热转化并且移去。最初,该地层可包含固体形式的地层烃,诸如,例如,干酪根。该地层也可最初包含水溶性矿物。最初,该地层也可以对流体流动是基本上不可渗透的。原位加热该基体热解了至少一部分地层烃以产生烃流体。这又在富含有机物地层中的熟化(热解的)富含有机物岩石区内产生渗透性。热解和渗透性增加相组合允许烃流体从地层中产生。同时,支撑基体的材料的损耗也产生相对于地表下沉的可能性。在一些情况中,为了避免环境或水文地质影响,下沉被寻求最小化。在这方面,改变地表的轮廓和地貌甚至几英寸都可能改变径流(runoff)型式、影响植被型式以及影响分水岭。此外,下沉具有损坏在生产区域中形成的生产井或加热井的可能。这种下沉可以对井筒套管、水泥工件和井下设备产生破坏性的环带以及压缩性应力。为了避免或最小化下沉,提出留下选定部分的基本上未热解的地层径。这有助于保护一个或多个未熟化的富含有机物岩石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未熟化的富含有机物岩石区可以成形为基本垂直的柱,其延伸穿过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厚度的主要部分。加热速率和地层内的热分布可以被设计和执行,以便留下足够的未熟化柱以防止下沉。一方面,热注入井筒在布井中形成,从而油页岩未处理的柱被留在其间以支撑上覆岩层和防止下沉。优选的是,油和气的热回收在地层中存在的苏打石或其它水溶性矿物的任何溶液釆矿(solutionmining)之前进行。溶液采矿可以在岩层中产生大的空穴并且在油页岩开发区域中使角砾岩塌方。这些空穴和角砾化区段可给原位回收和采矿回收油页岩造成问题,这进一步增加了支撑柱的效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原位转化过程产生的烃流体的组成和特性可根据例如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条件变化。控制热和/或富含有机物岩层中选定部分的加热速率可以增加或减少选定的采出液的生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地层中的平均温度可能已经达到选定温度后,加热井可以被调小和/或关闭。调小和/或关闭加热井可减少输入能量成本,基本上抑制了地层的过热,并且允许热基本上传递到地层更冷的区域。加热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温度(和平均温度)可以变化,这取决于例如与加热井的接近度、地层的热传导性和热扩散性、发生反应的类型、地层烃的类型以及富含有机物岩层内水的存在。在油田中建立监控井的位置,温度测量可以在井筒内直接进行。此外,在加热井处,在地层紧接周围的温度被相当充分地了解。然而,期望将温度插入到地层中间温度传感器和加热井中的位置上。根据本发明生产过程的一个方面,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温度分布可以采用数值模拟模型进行计算。数值模拟模型可通过己知数据点的内插以及地层传导率的假定计算地表温度分布。此外,数值模拟模型可被用于测定处于评估温度分布下的地层的其它特性。例如,地层的各种特性可包括但不限于地层的渗透性。在更简单的情况中,温度传感器可沿井筒2902、2904、2906放置。数值模拟模型也可包括评估处于评估温度分布下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内形成的流体的各种特性。例如,所形成流体的各种特性可包括但不限于地层内形成的流体的累积体积、流体粘度、流体密度和地层内形成的流体的组成。这种模拟可被用于评估商业规模操作或小规模油田试验的性能。例如,基于,但不限于,可从研究规模操作中生产的产物总体积,可以评估商业规模开发的性能。—些实施方式包括从富含有机物岩层生产至少一部分烃流体。烃流体可以通过生产井进行生产。生产井可以是下套管井或裸眼井并且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方法进行钻井和完井。—些实施方式进一步包括从富含有机物岩层生产采出液,其中采出液包含烃流体和含水流体。含水流体可包含水溶性矿物和/或迁移污染物种类。在这样的情况中,采出液可以在地表设备中被分离成烃流和含水流。此后水溶性矿物和/或迁移污染物种类可以从含水流中进行回收。该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发明的其它方面中任何方面进行组合。生产的烃流体可包括热解油成分(或可冷凝成分)以及热解气成分(或非冷凝成分)。从地层中生产的可冷凝烃将一般包括石蜡、环烷、单环芳烃和双环芳烃作为成分。这种可冷凝烃还可包括其它成分诸如三环芳香烃和其它烃种类。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采出液中大部分烃可具有小于约25的碳数。可选地,流体中按重量计小于约15%的烃可具有大于约25的碳数。非冷凝烃可包括但不限于碳数小于5的烃。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采出液中可冷凝烃的API比重可为大约20或以上(例如25、30、40、50等)。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采出液中氢与碳原子比可为至少约1.7(例如1.8、1.9等)。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从富含有机物岩层生产具有改进特性的烃流体的原位方法。申请人已经惊奇地发现从原位加热和热解富含有机物岩层产生的烃流体的质量可以通过选择具有更高岩层静应力的富含有机物岩层部分进行原位加热和热解而得以提高。该方法可包括原位加热具有高岩石静应力的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地段,以形成具有改进特性的烃流体。该方法可包括通过热解在富含有机物岩层中存在的固体烃和/或重烃产生烃流体。实施方式可包括部分地、主要地、或基本上完全地通过热解在富含有机物岩层中存在的固体烃和/或重烃产生的烃流体。该方法可包括通过任何方法加热该地段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其包括本文所述的任何方法。例如,该方法可包括通过电阻加热而加热该地段的富含有机物岩层。此外,该方法可包括通过使用加热的传热流体而加热该地段的富含有机物岩层。该方法可包括加热该地段的富含有机物岩层至270'C以上。可选地,该方法可包括在270'C与500'C之间加热该地段的富含有机物岩层。该方法可包括原位加热岩石静应力大于200psi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地段并且从该加热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地段采出烃流体。在可选实施方式中,该加热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地段可具有大于400psi的岩石静应力。在可选实施方式中,该加热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地段可具有大于800psi、大于1,000psi、大于1,200psi、大于1,500psi或大于2,000psi的岩石静应力。申请人已经发现原位加热和热解具有增加应力量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导致产生具有改进特性的烃流体。富含有机物地层的地段的岩石静应力通常可通过认可它一般将等于覆盖在地层上的岩石的重量而进行估计。上覆岩石的密度可以以单位psi/ft表示。一般,该值将落在0.8与1.1psi/ft之间并且经常可被近似为0.9psi/ft。因此,富含有机物地层地段的岩石静应力可通过用富含有机物岩层层段的深度乘以0.9psi/ft进行估计。因此,在大约1,000ft出现的富含有机物地层地段的岩石静应力可以被估计为约(0.9psi/ft)乘以(l,000ft)或者为约900psi。如果期望更精确估计岩石静应力,那么上覆岩石的密度可以利用电缆测井技术或者通过对从取心井中回收的样品进行实验室测量而进行测量。该方法可包括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地段,其位于地球表面之下大于200ft(英尺)的深度处。可选地,该方法可包括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地段,其位于地球表面之下大于500ft(英尺)、地球表面之下大于1,000ft(英尺)、地球表面之下大于1,200ft(英尺)、地球表面之下大于1,500ft(英尺)或地球表面之下大于2,000ft(英尺)的深度处。富含有机物岩层可以是例如重烃地层或固体烃地层。这样的地层的具体实例可包括油页岩地层、焦油砂地层或煤地层。在这样的地层中存在的具体地层烃可包括袖页岩、干酪根、煤和/或沥青。从富含有机物岩层生产的烃流体可包括可冷凝烃部分(例如液体)和非冷凝烃部分(例如气体)。烃流体另外可与非烃流体一起被生产。示例性非烃流体包括例如水、二氧化碳、硫化氢、氢、氨和/或一氧化碳。烃流体的可冷凝烃部分可以是在与富含有机物岩石开发项目相关的不同位置内存在的流体。例如,烃流体的可冷凝烃部分可以是在生产井内存在的流体,所述生产井与富含有机物岩层流体连通。生产井可充当将采出的烃流体从富含有机物岩层抽出的装置。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以是在处理设备内存在的流体,所述处理设备适于处理从富含有机物岩层生产的烃流体。示例性处理设备在本文中被描述。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以是在流体储存容器内存在的流体。流体储存容器可包括例如具有固定或浮动顶的流体储罐、气液分离容器以及其它中间、临时或产物储存容器。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以是在流体输送管道内存在的流体。流体输送管道可包括例如从生产井到处理设备或流体储存容器的管道、从处理设备到流体储存容器的管道、或者与到达或来自中间或中央储存位置的流体的收集或输送相关的管道。下面对图7-16的讨论涉及在实施例1-5中获得的数据,其在下面标记为"实验"的部分中被讨论。数据通过在实验部分中讨论的实验程序、气体和液体样品收集程序、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气体样品GC峰积分方法、气体样品GC峰鉴定方法、全油气相色谱(WOGC)分析方法、全油气相色谱(WOGC)峰积分方法、全油气相色谱(WOGC)峰鉴定方法和假组分分析方法获得。为清楚起见,当谈到烃气体样品的气相色谱色谱图时,对于通过实施例1的一个无应力实验、通过实施例2和3的两个400psi受力实验以及通过实施例4和5的两个1,000psi受力实验提供了图解数据。当谈到液态烃样品的全油气相色谱(WOGC)色谱图时,对于通过实施例1的一个无应力实验、通过实施例3的一个400psi受力实验以及通过实施例4的一个1,000psi受力实验提供了图解数据。图7是对于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个而言,从C6至C38出现的每个碳数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图。假组分重量百分数通过在实验部分中讨论的实验程序、液体样品收集程序、全油气相色谱(WOGC)分析方法、全油气相色谱(WOGC)峰鉴定和积分方法、和假组分分析方法获得。为清楚起见,假组分重量百分数被取为全部C3至假C38全油气相色谱面积与计算重量的百分数。因此图解的C6至C38重量百分数不包括来自任何单独处理的实验的有关气相产品的重量份额。此外,图解的重量百分数不包括比C38假组分更重(即比C38假组分具有更长的保留时间)的任何液态烃化合物的重量份额。y-轴2000表示就液相中每个C6至C38假组分重量百分数而言的浓度。x-轴2001包含从C6至C38的每个烃假组分的身份。线2002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1的无应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线2003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3的4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而线2004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4的1,0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从图7可以看出,相比400psi应力实验烃液和1,000psi应力实验烃液,通过线2002上数据点所表示的在无应力实验中产生的烃液含有在C8至C17假组分范围内的更低重量百分数的轻烃组分以及含有在C20至C29假组分范围内的更大重量百分数的重烃组分。现在看线2003上出现的数据点,显然的是,中间水平400psi应力实验产生C8至C17假组分浓度在线200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2004所表示的1,000psi受力实验之间的烃液。应当注意,400psi和1,000psi受力实验的C17假组分数据大约相等。此夕卜,显然的是,对于线2003所表示的中间应力水平实验而言,在C20至C29假组分范围内的重烃组分的重量百分数落在无应力实验(线2002)轻液和1,000psi应力实验(线2004)烃液之间。最后,显然的是,高水平1,000psi应力实验产生C8至C17假组分浓度比线200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2003所表示的400psi受力实验都大的烃液。此外,显然的是,对于线2004所表示的高水平应力实验而言,在C20至C29假组分范围内的重烃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小于无应力实验(线2002)烃液和400psi应力实验(线2003)烃液。因此在增加的岩石静应力水平下热解油页岩呈现出产生具有愈加较轻碳数分布的烃液。图8是对于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个而言,从C6至C38出现的每个碳数假组分相比C20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比率图。假组分重量百分数如图7所述获得。y-轴2020表示液相中每个C6至C38假组分相比C20假组分的重量比。x-轴2021包含从C6/C20至C38/C20每个烃假组分比的身份。线2022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1的无应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与C20假组分的重量比。线2023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3的4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与C20假组分的重量比。而线2024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4的10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与C20假组分的重量比。从图8可以看出,相比400psi应力实验烃液和l,OOOpsi应力实验烃液,线2022上数据点所表示的在无应力实验中产生的烃液含有在相比C20假组分的C8至C18假组分范围内的更低重量百分数的轻烃组分,以及含有在相比C20假组分的C22至C29假组分范围内的更大重量百分数的重烃组分。现在看线2023上出现的数据点,显然的是,中间水平400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C20假组分的C8至C18假组分浓度在线202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2024所表示的1,000psi受力实验之间的烃液。此外,显然的是,对于线2023所表示的中间应力水平实验而言,在相比C20假组分的C22至C29假组分范围内的重烃组分的重量百分数落在无应力实验(线2022)烃液与l,OOOpsi应力实验(线2024)烃液之间。最后,显然的是,高水平1,000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C20假组分的C8至C18假组分浓度比线202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以及线2023所表示的400psi受力实验都大的烃液。此外,显然的是,对于线2024所表示的高水平应力实验而言,在相比C20假组分的C22至C29假组分范围内的重烃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小于无应力实验(线2022)烃液和400psi应力实验(线2023)烃液。该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下列关系在增加的岩石静应力水平下热解油页岩产生具有愈加较轻碳数分布的烃液。图9是对于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个而言,从C6至C38出现的每个碳数假组分相比C25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比率图。假组分重量百分数如图7所述获得。y-轴2040表示液相中每个C6至C38假组分相比C25假组分的重量比。x-轴2041包含从C6/C25至C38/C25每个烃假组分比的身份。线2042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1的无应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与C25假组分的重量比。线2043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3的4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与C25假组分的重量比。而线2044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4的10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49与C25假组分的重量比。从图9可以看出,相比400psi应力实验烃液和1,000psi应力实验烃液,线2042上数据点所表示的在无应力实验中产生的烃液含有在相比C25假组分的C7至C24假组分范围内的更低重量百分数的轻烃组分,以及含有在相比C25假组分的C26至C29假组分范围内的更大重量百分数的重径组分。现在看线2043上出现的数据点,显然的是,中间水平400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C25假组分的C7至C24假组分浓度在线204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2044所表示的1,000psi受力实验之间的烃液。此外,显然的是,对于线2043所表示的中间应力水平实验而言,在相比C25假组分的C26至C29假组分范围内的重烃组分的重量百分数落在无应力实验(线2042)烃液和1,000psi应力实验(线2044)烃液之间。最后,显然的是,高水平l,OOO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C25假组分的C7至C24假组分浓度比线204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以及线2043所表示的400psi受力实验都大的烃液。此外,显然的是,对于线2044所表示的高水平应力实验而言,在相比C25假组分的C26至C29假组分范围内的重烃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小于无应力实验(线2042)烃液和400psi应力实验(线2043)烃液。该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下列关系在增加的岩石静应力水平下热解油页岩产生具有愈加较轻碳数分布的烃液。图IO是对于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个而言,从C6至C38出现的每个碳数假组分相比C29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比率图。假组分重量百分数如图7所述获得。y-轴2060表示液相中每个C6至C38假组分相比C29假组分的重量比。x-轴2061包含从C6/C29至C38/C29每个烃假组分比的身份。线2062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1的无应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与C29假组分的重量比。线2063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3的4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与C29假组分的重量比。而线2064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4的10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与C29假组分的重量比。从图IO可以看出,相比400psi应力实验烃液和1,000psi应力实验烃液,线2062上数据点所表示的在无应力实验中产生的烃液含有在相比C29假组分的C6至C28假组分范围内的更低重量百分数的轻经组分。现在看线2063上出现的数据点,显然的是,中间水平400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C29假组分的C6至C28假组分浓度在线206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2064所表示的1,000psi受力实验之间的烃液。最后,显然的是,高水平1,000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C29假组分的C6至C28假组分浓度比线206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以及线2063所表示的400psi受力实验都大的烃液。该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下列关系在增加的岩石静应力水平下热解油页岩产生具有愈加较轻碳数分布的烃液。图ll是对于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个而言,从正C6烷烃至正C38烷烃出现的正构烷烃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图。正构烷烃化合物重量百分数如图7所述获得,除了每个单独正构烷烃化合物峰面积积分被用于确定每个各自正构垸烃化合物重量百分数之外。为清楚起见,正构垸烃重量百分数被取为全部C3至假C38全油气相色谱面积与计算重量的百分数,如图7中所呈现的假化合物数据中所使用。y-轴2080表示就液相中发现的每个正C6至正C38化合物重量百分数而言的浓度。x-轴2081包含从正C6至正C38的每个正构烷烃化合物的身份。线2082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1的无应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线2083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3的4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而线2084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4的10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从图11可以看出,相比400psi应力实验烃液和1,000psi应力实验烃液,线2082上数据点所表示的在无应力实验中产生的烃液包含在正C12至正C30化合物范围内的更大重量百分数的烃化合物。现在看线2083上出现的数据点,显然的是,中间水平400psi应力实验产生正C12至正C30化合物浓度在线208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2084所表示的l,OOOpsi受力实验之间的烃液。最后,显然的是,高水平l,000psi应力实验产生正C12至正C30化合物浓度比线208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2083所表示的400psi受力实验都小的烃液。因此在增加的岩石静应力水平下热解油页岩呈现出产生具有较低浓度的正构烷烃的烃液。图12是对于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个而言,从正C6至正C38出现的正构垸烃化合物相比正C20烃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图。正构化合物重量百分数如图11所述获得。y-轴3000表示就液相中发现的每个正C6至正C38化合物相比正C20化合物的重量比而言的浓度。x-轴3001包含从正C6/正C20至正C38/正C20的每个正构烷烃化合物比的身份。线3002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1的无应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相比正C20化合物的重量比。线3003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3的4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相比正C20化合物的重量比。而线3004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4的1000psi受力实验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相比正C20化合物的重量比。从图12可以看出,相比400psi应力实验烃液和1,000psi应力实验烃液,线3002上数据点所表示的在无应力实验中产生的烃液包含在相比正C20化合物的正C6至正CI7化合物范围内的更低重量百分数的轻正构烷烃组分,以及包含在相比正C20化合物的正C22至正C34化合物范围内的更大重量百分数的重烃组分。现在看线3003上出现的数据点,显然的是,中间水平400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正C20化合物的正C6至正C17化合物浓度在线300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3004所表示的1,000psi受力实验之间的烃液。此外,显然的是,对于线3003所表示的中间应力水平实验而言,在相比正C20化合物的C22至C34化合物范围内的重烃组分的重量百分数落在无应力实验(线3002)烃液和l,OOOpsi应力实验(线3004)烃液之间。最后,显然的是,高水平1,000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正C20化合物的正C6至正C17化合物浓度比线300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3003所表示的400psi受力实验都大的烃液。此外,显然的是,对于线3004所表示的高水平应力实验而言,在相比正C20化合物的C22至C34化合物范围内的重烃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小于无应力实验(线3002)烃液和400psi应力实验(线3003)烃液。该分析进一歩支持了下列关系在增加的岩石静应力水平下热解油页岩产生具有较低浓度的正构烷烃的烃液。图13是对于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个而言,从正C6至正C38出现的正构烷烃化合物相比正C25烃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图。正构化合物重量百分数如图11所述获得。y-轴3020表示就液相中发现的每个正C6至正C38化合物相比正C25化合物的重量比而言的浓度。x-轴3021包含从正C6/正C25至正C38/正C25的每个正构烷烃化合物比的身份。线3022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1的无应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相比正C25化合物的重量比。线3023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3的4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相比正C25化合物的重量比。而线3024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4的10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相比正C25化合物的重量比。从图13可以看出,相比400psi应力实验烃液和1,000psi应力实验烃液,线3022上数据点所表示的在无应力实验中产生的烃液包含在相比正C25化合物的正C6至正C24化合物范围内的更低重量百分数的轻正构烷烃组分,以及包含在相比正C25化合物的正C26至正C30化合物范围内的更大重量百分数的重烃组分。现在看线3023上出现的数据点,显然的是,中间水平400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正C25化合物的正C6至正C24化合物浓度在线302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3024所表示的l,000psi受力实验之间的烃液。此夕卜,显然的是,对于线3023所表示的中间应力水平实验而言,在相比正C25化合物的正C26至正C30化合物范围内的重烃组分的重量百分数落在无应力实验(线3022)烃液和l,OOOpsi应力实验(线3024)烃液之间。最后,显然的是,高水平l,OOO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正C25化合物的正C6至正C24化合物浓度比线302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3023所表示的400psi受力实验都大的烃液。此外,显然的是,对于线3024所表示的高水平应力实验而言,在相比正C25化合物的正C26至正C30化合物范围内的重烃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小于无应力实验(线3022)烃液和400psi应力实验(线3023)烃液。该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下列关系在增加的岩石静应力水平下热解油页岩产生具有较低浓度的正构烷烃的烃液。图14是对于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个而言,从正C6至正C38出现的正构烷烃化合物相比正C29烃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图。正构化合物重量百分数如图11所述获得。y-轴3040表示就液相中发现的每个正C6至正C38化合物相比正C29化合物的重量比而言的浓度。x-轴3041包含从正C6/正C29至正C38/正C29的每个正构烷烃化合物比的身份。线3042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1的无应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相比正C29化合物的重量比。线3043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3的4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相比正C29化合物的重量比。而线3044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4的10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相比正C29化合物的重量比。从图14可以看出,相比400psi应力实验烃液和1,000psi应力实验烃液,线3042上数据点所表示的在无应力实验中产生的烃液包含更低重量百分数的、在相比正C29化合物的正C6至正C26化合物范围内的轻正构烷烃组分。现在看线3043上出现的数据点,显然的是,中间水平400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正C29化合物的正C6至正C26化合物浓度在线304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3044所表示的l,OOOpsi受力实验之间的烃液。最后,显然的是,高水平1,000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正C29化合物的正C6至正C26化合物浓度比线304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3043所表示的400psi受力实验都大的烃液。该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下列关系在增加的岩石静应力水平下热解油页岩产生具有较低浓度的正构烷烃的烃液。图15是对于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个而言,从C6至C38的每个碳数的正构烷烃化合物与假组分的重量比图。正构化合物和假组分重量百分数如图7和ll所述获得。为清楚起见,正构垸烃和假组分重量百分数被取为全部C3至假C38全油气相色谱面积与计算重量的百分数,如图7中所呈现的假化合物数据中所使用。y-轴3060表示就液相中发现的每个正C6/假C6至正C38/假C38化合物重量比而言的浓度。x-轴3061包含从正C6/假C6至正C38/假C38的每个正构烷烃化合物与假组分比的身份。线3062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1的无应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假C6至正C38/假C38比的重量比。线3063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3的4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假C6至正C38/假C38比的重量比。而线3064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4的10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假C6至正C38/假C38比的重量比。从图15可以看出,相比400psi应力实验烃液和1,000psi应力实验烃液,线3062上数据点所表示的在无应力实验中产生的烃液包含更大的、在C10至C26范围内的正构垸烃化合物比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现在看线3063上出现的数据点,显然的是,中间水平400psi应力实验产生在C10至C26范围内的正构垸烃化合物与假组分比位于线306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3064所表示的l,OOOpsi受力实验之间的烃液。最后,显然的是,高水平l,000psi应力实验产生在C10至C26范围内的正构烷烃化合物与假组分比小于线306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和线3063所表示的400psi受力实验的烃液。因此在增加的岩石静应力水平下热解油页岩呈现出产生与在C10与C26之间出现的给定碳数的总烃相比具有较低浓度的正构烷烃的烃液。从上面描述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增加的应力水平下加热和热解油页岩产生更轻的可冷凝烃流体产物(即相对于更高碳数化合物或组分来说,更大比例的更低碳数化合物或组分)并且包含更低浓度的正构烷烃化合物。这样的产物可更适53合于精炼成汽油和馏出物产品。此外,这样的产物在进一步分馏之前或之后可具有作为某些化学工艺的原料的效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生产的烃流体包括可冷凝烃部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7与总C20重量比大于0.8,总C8与总C20重量比大于1.7,总C9与总C20重量比大于2.5,总C10与总C20重量比大于2.8,总Cll与总C20重量比大于2.3,总C12与总C20重量比大于2.3,总C13与总C20重量比大于2.9,总C14与总C20重量比大于2.2,总C15与总C20重量比大于2.2,和总C16与总C20重量比大于1.6。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7与总C20重量比大于2.5,总C8与总C20重量比大于3.0,总C9与总C20重量比大于3.5,总C10与总C20重量比大于3.5,总Cll与总C20重量比大于3.0,和总C12与总C20重量比大于3.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7与总C20重量比大于3.5,总C8与总C20重量比大于4.3,总C9与总C20重量比大于4.5,总C10与总C20重量比大于4.2,总Cll与总C20重量比大于3.7,和总C12与总C20重量比大于3.5。如在该段落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短语"一个或多个(oneormore)"——其紧接着是一系列不同化合物或组分的比率,其中最后一个比率是通过连接词"和(and)"引出的——意图包括这样的可冷凝烃部分,其具有所列比率中至少一个或者具有所列比率中两个或更多、或者三个或更多、或者四个或更多等等或者全部。此外,特定可冷凝烃部分还可具有另外的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未包括在特定句子或权利要求中但仍落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大于0.8的总C7与总C20重量比。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述总C7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l.O,大于1.5,大于2.0,大于2.5,大于3.5或大于3.7。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述总C7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IO.O,小于7.0,小于5.0或小于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经部分具有大于1.7的总C8与总C20重量比。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述总C8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2.0,大于2.5,大于3.0,大于4.0,大于4.4或大于4.6。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8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7.0或小于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大于2.5的总C9与总C20重量比。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9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3.0,大于4.0,大于4.5或大于4.7。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9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7.0或小于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大于2.8的总C10与总C20重量比。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3.0,大于3.5,大于4.0或大于4.3。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7.0或小于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大于2.3的总CU与总C20重量比。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ll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2.5,大于3.5,大于3.7,大于4.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ll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7.0或小于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大于2.3的总C12与总C20重量比。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2.5,大于3.0,大于3.5或大于3.7。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7.0或小于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2.9。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3.0,大于3.1或大于3.2。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6.0或小于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4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2.2。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4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2.5,大于2.6或大于2.7。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4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6.0或小于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5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2.2。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5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2.3,大于2.4或大于2.6。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5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6.0或小于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6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1.6。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6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1.8,大于2.3或大于2.5。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6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5.0或小于4.0。本发明的某些特征在前面的段落中按照一组数值上限(例如"小于")和一组数值下限(例如"大于")进行描述。应当理解,通过这些界限的任意组合形成的范围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非另外指明。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进行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7与总C25重量比大于2.0,总C8与总C25重量比大于4.5,总C9与总C25重量比大于6.5,总C10与总C25重量比大于7.5,总Cll与总C25重量比大于6.5,总C12与总C25重量比大于6.5,总C13与总C25重量比大于8.0,总C14与总C25重量比大于6.0,总C15与总C25重量比大于6.0,总C16与总C25重量比大于4.5,总C17与总C25重量比大于4.8,和总C18与总C25重量比大于4.5。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7与总C25重量比大于7.0,总C8与总C25重量比大于10.0,总C9与总C25重量比大于10.0,总C10与总C25重量比大于10.0,总Cll与总C25重量比大于8.0,和总C12与总C25重量比大于8.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7与总C25重量比大于13.0,总C8与总C25重量比大于17.0,总C9与总C25重量比大于17.0,总C10与总C25重量比大于15.0,总Cll与总C25重量比大于14.0,和总C12与总C25重量比大于13.0。如在该段落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短语"一个或多个"——其紧接着是一系列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中最后一个比率是通过连接词"和"引出的——意图包括这样的可冷凝烃部分,其具有所列比率中至少一个或者具有所列比率中两个或更多、或者三个或更多、或者四个或更多等等或者全部。此外,特定可冷凝烃部分还可具有另外的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未包括在特定句子或权利要求中但仍落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大于2.0的总C7与总C25重量比。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7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3.0,大于5.0,大于IO.O,大于13.0或大于15.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7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30.0或小于2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8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4.5。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8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5.0,大于7.0,大于10.0,大于15.0或大于17.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8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35.0或小于3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9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6.5。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9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8.0,大于IO.O,大于15.0,大于17.0或大于19.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9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40.0或小于3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7.5。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IO.O,大于14.0或大于17.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35.0或小于3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ll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6.5。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ll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8.5,大于IO.O,大于12.0或大于14.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ll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35.0或小于3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6.5。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大于8.5的总C12与总C25重量比,大于IO.O、大于12.0或大于14.0的总C12与总C25重量比。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30.0或小于2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8.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10.0,大于12.0或大于14.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25.0或小于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4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6.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4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8.0,大于10.0或大于12.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4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25.0或小于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5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6.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5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8.0或大于10.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5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25.0或小于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6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4.5。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6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6.0,大于8.0或大于I0.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6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20.0或小于1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7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4.8。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7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5.5或大于7.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7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8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4.5。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8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5.0或大于5.5。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8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15.0。本发明的某些特征在前面的段落中按照一组数值上限(例如"小于")和一组数值下限(例如"大于")进行描述。应当理解,通过这些界限的任意组合形成的范围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非另外指明。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进行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7与总C29重量比大于3.5,总C8与总C29重量比大于9.0,总C9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2.0,总C10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5.0,总C11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3.0,总C12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2.5,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6.0,总C14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2.0,总C15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2.0,总C16与总C29重量比大于9.0,总C17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0.0,总C18与总C29重量比大于8.8,总C19与总C29重量比大于7.0,总C20与总C29重量比大于6.0,总C21与总C29重量比大于5.5,和总C22与总C29重量比大于4.2。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7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6.0,总C8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9.0,总C9与总C29重量比大于20.0,总C10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8.0,总Cll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6.0,总C12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5.0,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7.0,总C14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3.0,总C15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3.f),总C16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0.0,总C17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1.0,总C18与总C29重量比大于9.0,总C19与总C29重量比大于8.0,总C20与总C29重量比大于6.5,和总C21与总C29重量比大于6.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7与总C29重量比大于24.0,总C8与总C29重量比大于30.0,总C9与总C29重量比大于32.0,总C10与总C29重量比大于30.0,总Cll与总C29重量比大于27.0,总C12与总C29重量比大于25.0,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大于22.0,总C14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8.0,总C15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8.0,总C16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6.0,总C17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3.0,总C18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0.0,总CI9与总C29重量比大于9.0,和总C20与总C29重量比大于7.0。如在该段落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短语"一个或多个"——其紧接着是一系列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中最后一个比率是通过连接词"和"引出的——意图包括这样的可冷凝烃部分,其具有所列比率中至少一个或者具有所列比率中两个或更多、或者三个或更多、或者四个或更多等等或者全部。此外,特定可冷凝烃部分还可具有另外的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未包括在特定句子或权利要求中但仍落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大于3.5的总C7与总C29重量比。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7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5.0,大于10.0,大于18.0,大于20.0或大于24.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7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60.0或小于5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8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9.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8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IO.O,大于18.0,大于20.0,大于25.0或大于30.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8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85.0或小于7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9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2.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9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5.0,大于20.0,大于23.0,大于27.0或大于32.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9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85.0或小于7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5.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8.0,大于22.0或大于28.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80.0或小于7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1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3.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ll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6.0,大于18.0,大于24.0或大于27.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ll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75.0或小于6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2.5。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4.5,大于18.0,大于22.0或大于25.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75.0或小于6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6.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8.0,大于20.0或大于22.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70.0或小于6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4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2.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458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4.0,大于16.0或大于18.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4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60.0或小于5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5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2.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5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5.0或大于18.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5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60.0或小于5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6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9.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6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IO.O,大于13.0或大于16.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6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55.0或小于4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7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IO.O。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7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1.0或大于12.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7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4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8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8.8。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8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9.0或大于10.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8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3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9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7.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9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8.0或大于9.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9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30.0。本发明的某些特征在前面的段落中按照一组数值上限(例如"小于")和一组数值下限(例如"大于")进行描述。应当理解,通过这些界限的任意组合形成的范围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非另外指明。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进行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9与总C20重量比在2.5与6.0之间,总C10与总C20重量比在2.8与7.3之间,总Cll与总C20重量比在2.6与6.5之间,总C12与总C20重量比在2.6与6.4之间,和总C13与总C20重量比在3,2与8.0之间。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个或多个总C9与总C20重量比在3.0与5.5之间,总C10与总C20重量比在3.2与7.0之间,总Cll与总C20重量比在3.0与6.0之间,总C12与总C20重量比在3.0与6.0之间,和总C13与总C20重量比在3.3与7.0之间。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9与总C20重量比在4.6与5.5之间,总C10与总C20重量比在4.2与7.0之间,总Cll与总C20重量比在3.7与6.0之间,总C12与总C20重量比在3.6与6.0之间,和总C13与总C20重量比在3.4与7.0之间。如在该段落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短语"一个或多个"——其紧接着是一系列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中最后一个比率是通过连接词"和"引出的——意图包括这样的可冷凝烃部分,其具有所列比率中至少一个或者具有所列比率中两个或更多、或者三个或更多、或者四个或更多等等或者全部。此外,特定可冷凝烃部分还可具有另外的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未包括在特定句子或权利要求中但仍落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9与总C20重量比,其在2.5与6.0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9与总C20重量比,其在3.0与5.8之间,在3.5与5.8之间,在4.0与5.8之间,在4.5与5.8之间,在4.6与5.8之间,或在4.7与5.8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0重量比,其在2.8与7.3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0重量比,其在3.0与7.2之间,在3.5与7.0之间,在4.0与7.0之间,在4.2与7.0之间,在4.3与7.0之间,或在4.4与7.0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ll与总C20重量比,其在2.6与6.5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ll与总C20重量比,其在2.8与6.3之间,在3.5与6.3之间,在3.7与6.3之间,在3.8与6.3之间,在3.9与6.2之间,或在4.0与6,2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0重量比,其在2.6与6.4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0重量比,其在2.8与6.2之间,在3.2与6.2之间,在3.5与6.2之间,在3.6与6,2之间,在3.7与6.0之间,或在3.8与6.0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0重量比,其在3,2与8.0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0重量比,其在3.3与7.8之间,在3.3与7.0之间,在3.4与7.0之间,在3.5与6.5之间,或在3.6与6.0之间。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进行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10与总C25重量比在7.1与24.5之间,总Cll与总C25重量比在6.5与22.0之间,总C12与总C25重量比在6.5与22.0之间,和总C13与总C25重量比在8.0与27.0之间。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10与总C25重量比在10.0与24.0之间,总Cll与总C25重量比在10.0与21.5之间,总C12与总C25重量比在10.0与21.5之间,和总C13与总C25重量比在9.0与25.0之间。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10与总C25重量比在14,0与24.0之间,总Cll与总C25重量比在12.5与21.5之间,总C12与总C25重量比在12.0与21.5之间,和总C13与总C25重量比在10.5与25.0之间。如在该段落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短语"一个或多个"——其紧接着是一系列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中最后一个比率是通过连接词"和"引出的——意图包括这样的可冷凝烃部分,其具有所列比率中至少一个或者具有所列比率中两个或更多、或者三个或更多、或者四个或更多等等或者全部。此外,特定可冷凝烃部分还可具有另外的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两次,其未包括在特定句子或权利要求中但仍落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5重量比,其在7.1与24.5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5重量比,其在7.5与24.5之间,在12.0与24.5之间,在13.8与24.5之间,在14.0与24.5之间,或在15.0与24.5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ll与总C25重量比,其在6.5与22.0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1与总C25重量比,其在7.0与21.5之间,在10.0与21.5之间,在12.5与21.5之间,在13.0与21.5之间,在13.7与21.5之间,或在14.5与21.5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5重量比,其在10.0与21.5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5重量比,其在10.5与21.0之间,在11.0与21.0之间,在12.0与21.0之间,在12.5与21.0之间,在13.0与21.0之间,或在13.5与21.0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5重量比,其在8.0与27.0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5重量比,其在9.0与26.0之间,在10.0与25.0之间,在10.5与25.0之间,在11.0与25.0之间,或在11.5与25.0之间。该段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10与总C29重量比在15.0与60.0之间,总Cll与总C29重量比在13.0与54.0之间,总C12与总C29重量比在12.5与53.0之间,和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在16.0与65.0之间。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10与总C29重量比在17.0与58.0之间,总Cll与总C29重量比在15.0与52.0之间,总C12与总C29重量比在14.0与50.0之间,和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在17.0与60.0之间。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10与总C29重量比在20.0与58.0之间,总Cll与总C29重量比在18.0与52.0之间,总C12与总C29重量比在18.0与50.0之间,和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在18.0与50.0之间。如在该段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短语"一个或多个"——其紧接着是一系列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中最后一个比率是通过连接词"和"引出的——意图包括这样的可冷凝烃部分,其具有所列比率中至少一个或者具有所列比率中两个或更多、或者三个或更多、或者四个或更多等等或者全部。此外,特定可冷凝烃部分还可具有另外的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未包括在特定句子或权利要求中但仍落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段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9重量比,其在15.0与60.0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9重量比,其在18.0与58.0之间,在20.0与58.0之间,在24.0与58.0之间,在27.0与58.061之间,或在30.0与58.0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ll与总C29重量比,其在13.0与54.0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ll与总C29重量比,其在15.0与53.0之间,在18.0与53.0之间,在20.0与53.0之间,在22.0与53.0之间,在25.0与53.0之间,或在27.0与53.0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9重量比,其在12.5与53.0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9重量比,其在14.5与51.0之间,在16.0与51.0之间,在18.0与51.0之间,在20.0与51.0之间,在23.0与51.0之间,或在25.0与51.0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其在16.0与65.0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其在17.0与60.0之间,在18.0与60.0之间,在20.0与60.0之间,在22.0与60.0之间,或在25.0与60.0之间。该段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进行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7与正C20重量比大于0.9,正C8与正C20重量比大于2.0,正C9与正C20重量比大于1.9,正C10与正C20重量比大于2.2,正Cll与正C20重量比大于1.9,正C12与正C20重量比大于1.9,正C13与正C20重量比大于2.3,正C14与正C20重量比大于1.8,正C15与正C20重量比大于1.8,和正C16与正C20重量比大于1.3。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7与正C20重量比大于4.4,正C8与正C20重量比大于3.7,正C9与正C20重量比大于3.5,正C10与正C20重量比大于3.4,正Cll与正C20重量比大于3.0,和正C12与正C20重量比大于2.7。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7与正C20重量比大于4.9,正C8与正C20重量比大于4.5,正C9与正C20重量比大于4.4,正C10与正C20重量比大于4.1,正Cll与正20重量比大于3.7,和正C12与正C20重量比大于3.0。如在该段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短语"一个或多个"——其紧接着是一系列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中最后一个比率是通过连接词"和"引出的——意图包括这样的可冷凝烃部分,其具有所列比率中至少一个或者具有所列比率中两个或更多、或者三个或更多、或者四个或更多等等或者全部。此外,特定可冷凝烃部分还可具有另外的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未包括在特定句子或权利要求中但仍落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段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7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0.9。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7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1.0,大于2.0,大于3.0,大于4.0,大于4.5或大于5.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7与正C20重量比,其小于8.0或小于7.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8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1.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8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2.0,大于2.5,大于3.0,大于3.5,大于4.0或大于4.4。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8与正C20重量比,其小于8.0或小于7.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9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1.9。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9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2.0,大于3.0,大于4.0或大于4.5。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9与正C20重量比,其小于7.0或小于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0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2.2。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0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2.8,大于3.3,大于3.5或大于4.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0与正C20重量比,其小于7.0或小于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ll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1.9。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ll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2.5,大于3.0,大于3.5或大于3.7。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ll与正C20重量比,其小于7.0或小于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1.9。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2.0,大于2.2,大于2.6或大于3.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正C20重量比,其小于7.0或小于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2.3。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2.5,大于2.7或大于3.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正C20重量比,其小于6.0或小于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1.8。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2.0,大于2.2或大于2.5。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正C20重量比,其小于6.0或小于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1.8。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2.0,大于2.2或大于2.4。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正C20重量比,其小于6.0或小于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轻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1.3。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1.5,大于1.7或大于2.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正C20重量比,其小于5.0或小于4.0。本发明的某些特征在前面的段落中按照一组数值上限(例如"小于")和一组数值下限(例如"大于")进行描述。应当理解,通过这些界限的任意组合形成的范围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非另外指明。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进行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7与正C25重量比大于1.9,正C8与正C25重量比大于3.9,正C9与正C25重量比大于3.7,正C10与正C25重量比大于4.4,正Cll与正C25重量比大于3.8,正C12与正C25重量比大于3.7,正C13与正C25重量比大于4.7,正C14与正C25重量比大于3.7,正C15与正C25重量比大于3.7,正C16与正C25重量比大于2.5,正C17与正C25重量比大于3.0,和正C18与正C25重量比大于3.4。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7与正C25重量比大于10,正C8与正C25重量比大于8.0,正C9与正C25重量比大于7.0,正C10与正C25重量比大于7.0,正Cll与正C25重量比大于7.0,和正C12与正C25重量比大于6.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7与正C25重量比大于10.0,正C8与正C25重量比大于12.0,正C9与正C25重量比大于11.0,正C10与正C25重量比大于11.0,正Cll与正C25重量比大于9.0,和正C12与正C25重量比大于8.0。如在该段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短语"一个或多个"——其紧接着是一系列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中最后一个比率是通过连接词"和"引出的——意图包括这样的可冷凝烃部分,其具有所列比率中至少一个或者具有所列比率中两个或更多、或者三个或更多、或者四个或更多等等或者全部。此外,特定可冷凝烃部分还可具有另外的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未包括在特定句子或权利要求中但仍落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段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7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1.9。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7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0,大于5.0,大于8.0,大于10.0或大于13.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7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35.0或小于2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8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9。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8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4.5,大于6.0,大于8.0,大于10.0或大于13.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8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35.0或小于2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9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9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4.5,大于7.0,大于IO.O,大于12.0或大于13,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9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35.0或小于2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0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4.4。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0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6.0,大于8.0或大于11.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0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35.0或小于2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ll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8。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ll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4.5,大于7.0,大于8.0或大于10.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ll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35.0或小于2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正C25重量比,64其大于4.5,大于6.0,大于7.0或大于8.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30.0或小于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4.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5.0,大于6.0或大于7.5。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25.0或小于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4.5,大于5.5或大于7.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25.0或小于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4.2或大于5.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25.0或小于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2.5。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0,大于4.0或大于5.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20.0或小于1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7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7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5或大于4.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7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8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4。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8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6或大于4.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8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15.0。本发明的某些特征在前面的段落中按照一组数值上限(例如"小于")和一组数值下限(例如"大于")进行描述。应当理解,通过这些界限的任意组合形成的范围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非另外指明。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进行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7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8.0,正C8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6.0,正C9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4.0,正C10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4.0,正Cll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3.0,正C12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1.0,正C13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0.0,正C14与正C29重量比大于9.0,正C15与正C29重量比大于8.0,正C16与正C29重量比大于8.0,正C17与正C29重量比大于6.0,正C18与正C29重量比大于6.0,正C19与正C29重量比大于5.0,正C20与正C29重量比大于4.0,正C21与正C29重量比大于3.6,和正C22与正C29重量比大于2.8。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7与正C29重量比大于20.0,正C8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8.0,正C9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7.0,正C10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6.0,正Cll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5.0,正C12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2.5,正C13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1.0,正C14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0.0,正C15与正C29重量比大于8.0,正C16与正C29重量比大于8.0,正C17与正C29重量比大于7.0,正CI8与正C29重量比大于6.5,正C19与正C29重量比大于5.5,正C20与正C29重量比大于4.5,和正C21与正C29重量比大于4.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7与正C29重量比大于23.0,正C8与正C29重量比大于21.0,正C9与正C29重量比大于20.0,正C10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9.0,正Cll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7.0,正C12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4.0,正C13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2.0,正C14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1.0,正C15与正C29重量比大于9.0,正C16与正C29重量比大于9.0,正C17与正C29重量比大于7.5,正C18与正C29重量比大于7.0,正C19与正C29重量比大于6.5,正C20与正C29重量比大于4.8,和正C21与正C29重量比大于4.5。如在该段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短语"一个或多个"——其紧接着是一系列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中最后一个比率是通过连接词"和"引出的——意图包括这样的可冷凝烃部分,其具有所列比率中至少一个或者具有所列比率中两个或更多、或者三个或更多、或者四今或更多等等或者全部。此外,特定可冷凝烃部分还可具有另外的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未包括在特定句子或权利要求中但仍落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段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7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8.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7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20.0,大于22.0,大于25.0,大于30.0或大于35.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7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70.0或小于6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8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6.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8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8.0,大于22.0,大于25.0,大于27.0或大于30.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8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85.0或小于7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经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9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4.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9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8.0,大于20.0,大于23.0,大于27.0或大于30.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9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85.0或小于7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0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4.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0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20.0,大于25.0或大于30.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0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80.0或小于7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ll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3.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ll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6.0,大于18.Q,大于24.0或大于27.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ll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75.0或小于6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1.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4.5,大于18.0,大于22.0或大于25.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75.0或小于6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0.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8.0,大于20.0或大于22.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70.0或小于6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9.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4.0,大于16.0或大于18.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60.0或小于5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8.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2.0或大于16.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60.0或小于5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8.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IO.O,大于13.0或大于15.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55.0或小于4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7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6.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7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8.0或大于12.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7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4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8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6.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8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8.0或大于10.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l8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3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9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5.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9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7.0或大于9.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9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3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20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4.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0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6.0或大于8.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0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3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21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3.6。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1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4.0或大于6.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1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3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22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2.8。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2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3,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2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30.0。本发明的某些特征在前面的段落中按照一组数值上限(例如"小于")和一组数值下限(例如"大于")进行描述。应当理解,通过这些界限的任意组合形成的范围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非另外指明。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进行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10与总C10重量比小于0.31,正Cll与总Cll重量比小于0.32,正C12与总C12重量比小于0.29,正C13与总C13重量比小于0.28,正C14与总C14重量比小于0.31,正C15与总C15重量比小于0.27,正C16与总C16重量比小于0.31,正C17与总C17重量比小于0.31,正C18与总C18重量比小于0.37,正C19与总C19重量比小于0.37,正C20与总C20重量比小于0.37,正C21与总C21重量比小于0.37,正C22与总C22重量比小于0.38,正C23与总C23重量比小于0.43,正C24与总C24重量比小于0.48,和正C25与总C25重量比小于0.53。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11与总C11重量比小于0.30,正C12与总C12重量比小于0.27,正C13与总C13重量比小于0.26,正C14与总C14重量比小于0.29,正C15与总C15重量比小于0.24,正C16与总C16重量比小于0.25,正C17与总C17重量比小于0.29,正C18与总C18重量比小于0.31,正C19与总C19重量比小于0.35,正C20与总C20重量比小于0.33,正C21与总C21重量比小于0.33,正C22与总C22重量比小于0.35,正C23与总C23重量比小于0.40,正C24与总C24重量比小于0.45,和正C25与总C25重量比小于0.49。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11与总C11重量比小于0.28,正C12与总C12重量比小于0.25,正C13与总C13重量比小于0.24,正C14与总C14重量比小于0.27,正C15与总C15重量比小于0.22,正C16与总C16重量比小于0.23,正C17与总C17重量比小于0.25,正C18与总C18重量比小于0.28,正C19与总C19重量比小于0.31,正C20与总C20重量比小于0.29,正C21与总C21重量比小于0.30,正C22与总C22重量比小于0.28,正C23与总C23重量比小于0.33,正C24与总C24重量比小于0.40,和正C25与总C25重量比小于0.45。如在该段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短语"一个或多个"——其紧接着是一系列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中最后一个比率是通过连接词"和"引出的——意图包括这样的可冷凝烃部分,其具有所列比率中至少一个或者具有所列比率中两个或更多、或者三个或更多、或者四个或更多等等或者全部。此外,特定可冷凝烃部分还可具有另外的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未包括在特定句子或权利要求中但仍落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段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小于0.31的正C10与总C10重量比。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0与总C10重量比,其小于0.30或小于0.29。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0与总C10重量比,其大于0.15或大于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ll与总Cl重量比,其小于0.32。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ll与总Cll重量比,其小于0.31,小于0.30或小于0.29。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1与总C11重量比,其大于0.15或大于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总C12重量比,其小于0.29。可选地,可冷凝烃剖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总C12重量比,其小于0.26或小于0.24。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总C12重量比,其大于O.IO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总C13重量比,其小于0.28。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总C13重量比,其小于0.27,小于0.25或小于0.23。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总C13重量比,其大于0.10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总C14重量比,其小于0.31。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总C14重量比,其小于0.30,小于0.28或小于0.26。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总C14重量比,其大于0.10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总C15重量比,其小于0.2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总C15重量比,其小于0.26,小于0.24或小于0.22。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总C15重量比,其大于0.10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总C16重量比,其小于0.31。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总C16重量比,其小于0.29,小于0.26或小于0.24。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总C16重量比,其大于0.10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7与总C17重量比,其小于0.31。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7与总C17重量比,其小于0.29,小于0.27或小于0.25。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7与总C17重量比,其大于0.10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8与总C18重量比,其小于0.3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8与总C18重量比,其小于0.35,小于0.31或小于0.28。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8与总C18重量比,其大于0.10或大于(U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9与总C19重量比,其小于0.3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9与总C19重量比,其小于0.36,小于0.34或小于0.31。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9与总C19重量比,其大于0.10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20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0.3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69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0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0.35,小于0.32或小于0.29。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0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0.10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21与总C21重量比,其小于0.3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1与总C21重量比,其小于0.35,小于0.32或小于0.3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1与总C21重量比,其大于0.10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22与总C22重量比,其小于0.38。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2与总C22重量比,其小于0.36,小于0.34或小于0.3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2与总C22重量比,其大于0.10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23与总C23重量比,其小于0.43。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3与总C23重量比,其小于0.40,小于0.35或小于0.29。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3与总C23重量比,其大于0.15或大于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24与总C24重量比,其小于0.48。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4与总C24重量比,其小于0.46,小于0.42或小于0.4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4与总C24重量比,其大于0.15或大于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25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0.48。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5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0.46,小于0.42或小于0.4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5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0.20或大于0.25。本发明的某些特征在前面的段落中按照一组数值上限(例如"小于")和一组数值下限(例如"大于")进行描述。应当理解,通过这些界限的任意组合形成的范围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非另外指明。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进行组合。本文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总C—"(例如总C10)意指在可冷凝烃流体中发现的特定假组分的量,该量如本文所述尤其如本文中标记"实验"的部分所述进行测定。也就是说,"总C—"是按照该申请的实验部分中描述的步骤利用全油气相色谱(WOGC)分析方法测定的。此外,"总CJ'是从用于鉴定和量化每个假组分的全油气相色谱(WOGC)峰积分方法和峰鉴定方法测定的,如本文实验部分所述。此外,假组分的"总C—"重量百分数和摩尔百分数值是利用涉及由Katz和Firoozabadi开发的关联式的假组分分析方法(Katz、D丄.和A.Firoozabadi、1978.Predictingphasebehaviorofcondensate/crude-oilsystemsusingmethaneinteractioncoefficients、J.PetroleumTechnology(Nov.1978)、1649-1655)获得的,其包括示例性摩尔和重量百分数测定。本文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正C—"(例如正C10)意指在可冷凝烃流体中发现的特定正构烷烃化合物的量,该量如本文所述尤其如本文中标记"实验"的部分所述进行测定。也就是说,"正C一"是从按照该申请的实验部分中描述的步骤利用全油气相色谱(WOGC)分析方法测定的GC峰面积测定的。此外,"总C」'是从用于鉴定和量化单个化合物峰的全油气相色谱(WOGC)峰鉴定和积分方法测定的,如本文实验部分所述。此外,正构烷烃化合物的"正C—"重量百分数和摩尔百分数值是利用类似于在实验部分中解释的假组分示例性摩尔和重量百分数测定的方法获得的,只是使用感兴趣的特定正构烷烃化合物的密度和分子量,然后使其与在假组分方法中获得的总数比较以获得重量和摩尔百分数。下面对图16的讨论涉及在实施例1-5中获得的数据,实施例1-5在标记"实验"的部分中被讨论。该数据通过在实验部分中讨论的实验程序、气体样品收集程序、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和气体样品GC峰鉴定和积分方法获得。为清楚起见,当谈到气体烃样品的气相色谱图时,对于通过实施例1进行的一个无应力实验、通过实施例2和3进行的两个400psi受力实验以及通过实施例4和5进行的两个1,000psi受力实验提供了图表数据。图16是一柱状图,其显示气体样品中存在的烃种类的摩尔百分比浓度,所述气体样品取自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个。气体化合物摩尔百分数是通过本文所述的实验程序、气体样品收集程序、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气体样品GC峰积分方法和摩尔浓度测定程序获得的。为清楚起见,烃摩尔百分数被取为全部己鉴定的烃气体GC面积(即甲烷、乙烷、丙烷、异丁烷、正丁垸、异戊烷、正戊烷、2-甲基戊烷和正己垸)的总数与计算摩尔浓度的百分数。因此,对于所有实验而言,图解的甲垸至正C6摩尔百分数不包括下列的摩尔份额:任何相关的非烃气相产品(例如氢气、C02或H2S)、在表2、4、5、7或9中所列的任何未鉴定的烃气种类(例如在表2中的峰编号2、6、8-11、13、15-22、24-26和28-78)、或者溶解在液相中、在液相GC中被独立处理的任何气体种类。y-轴3080表示就气相中每种气态化合物摩尔百分数而言的浓度。x-轴3081包含从甲烷至正己烷的每种烃化合物的身份。柱3082A-I表示实施例1的无应力实验中的每种气态化合物的摩尔百分数。也就是说,3082A表示甲烷,3082B表示乙烷,3082C表示丙烷,3082D表示异丁烷,3082E表示正丁垸,3082F表示异戊烷,3082G表示正戊烷,3082H表示2-甲基戊烷以及30821表示正己烷。柱3083A-I和3084A-I表示来自实施例2和3的双份400psi受力实验的样品中的每种气态化合物的摩尔百分数,其中字母以针对无应力实验所描述的方式进行分配。而柱3085A-I和3086A-I表示来自实施例4和5的双份1,000psi受力实验的样品中的每种气态化合物的摩尔百分数,其中字母以针对无应力实验所描述的方式进行分配。从图16可以看出,在所有实验中产生的烃气主要是甲烷、乙垸和丙烷,以摩尔计。此外,显然的是,相比400psi受力实验烃气和1,000psi受力实验烃气,柱3082A-I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包含最多的甲垸3082A以及最少的丙烷3082C。现在看柱3083A-I和3084A-I,显然的是,中间水平400psi应力实验产生这样的烃气,其甲烷3083A和3084A和丙烷3083C和3084C浓度介于柱3082A和3082C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柱3085A和3085C以及3086A和3086C表示的1,000psi受力实验之间。最后,显然的是,高水平1,000psi应力实验产生这样的烃气,其相比柱3082A和3082C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柱3083A和3084A以及3083C和3084C表示的400psi受力实验具有最低的甲垸3085A和3086A浓度和最高的丙垸浓度3085C和3086C。因此在增加的岩石静应力水平下热解油页岩呈现出产生具有减小浓度的甲烷和增加浓度的丙烷的烃气。从富含有机物岩层生产的烃流体可包括可冷凝烃部分(例如液体)和非冷凝烃部分(例如气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非冷凝烃部分包括甲烷和丙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非冷凝烃部分中的丙烷与甲垸的摩尔比大于0.32。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在非冷凝烃部分中的丙垸与甲烷的摩尔比大于0.34、0.36或0.38。如本文所用,"丙烷与甲垸的摩尔比"是可如本文所述尤其如本文标记"实验"的部分中所述测定的摩尔比。也就是说,"丙垸与甲烷的摩尔比"是利用该申请的实验部分中描述的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气体样品GC峰鉴定和积分方法以及摩尔浓度测定程序测定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烃流体的可冷凝烃部分包括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在O.l与0.8重量百分数之间的苯含量。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在0.15与0.6重量百分数之间的苯含量、在0.15与0.5之间的苯含量或在0.15与0.5的苯含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烃流体的可冷凝烃部分包括环己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环己烷含量,其小于0.8重量百分数。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环己垸含量,其小于0.6重量百分数或小于0.43重量百分数。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环己垸含量,其大于0.1重量百分数或大于0.2重量百分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烃流体的可冷凝烃部分包括甲基环己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甲基环己烷含量,其大于0.5重量百分数。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甲基环己烷含量,其大于0.7重量百分数或大于0.75重量百分数。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甲基环己垸含量,其小于1.2或小于1.0重量百分数。本文和权利要求书中苯、环己垸和甲基环己烷的重量百分数含量的应用意指在可冷凝烃流体中发现的苯、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的量,该量如本文所述尤其如本文中标记"实验"的部分所述进行测定。也就是说,各化合物重量百分数是从本文实验部分中讨论的全油气相色谱(WOGC)分析方法以及全油气相色谱(WOGC)峰鉴定和积分方法测定的。此外,各化合物重量百分数如图ll所述获得,除了每个单独的各化合物峰面积积分被用于测定每个各自的化合物重量百分数之外。为清楚起见,化合物重量百分数被计算为全部C3至假C38全油气相色谱面积与计算重量的百分数,如图7中所呈现的假化合物数据中所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烃流体的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大于30的API比重。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API比重,其大于30、32、34、36、40、42或44。如本文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API比重可通过任何普遍接受的测定API比重的方法进行测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烃流体的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碱性氮与总氮比,其在0.1与0.50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碱性氮与总氮比,其在0.15与0.40之间。如本文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碱性氮与总氮可以通过任何普遍接受的测定碱性氮与总氮的方法进行测定。在结果冲突的情况下,遵循普遍接受的更精确的方法。岩石静应力可影响通过加热和热解在富含有机物的岩石内产生的采出液的组成这个发现意味着采出的烃流体的组成也可以通过改变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岩石静应力进行改变。例如,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岩石静应力可以通过选择支柱(pillar)几何形状和/或位置和/或通过选择加热和热解地层区域厚度和/或加热先后顺序进行改变。支柱是在给定时间在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留下未热解以便减轻或缓和地表下沉的区域。支柱可以是地层内的区域,其被同一地层内的热解区域包围。可选地,支柱可以是一般开发区域外的未加热区域的一部分或与之相连。在生产油田寿命早期充当支柱的某些区域可在该油田寿命晚期被转化成生产区域。—般在其自然状态中,地层的上覆岩层的重量十分均匀地分布在地层上。在该状态下,地层内特定地点存在的岩石静应力很大程度上受上覆岩层的厚度和密度控制。期望的岩石静应力可以通过分析上覆岩层地质学和选择具有合适深度和位置的位置进行选择。尽管岩石静应力通常被假定由自然决定并且除了去除所有或部分上覆岩石之外是不可改变的,但是地层内具体位置处的岩石静应力可以通过重新分布上覆岩石重量以便其不再被地层均匀地支撑而进行调整。例如,上覆岩石重量的这种重新分布可以通过两种示例性方法实现。这些方法之一或两者可被用在单一地层内。在某些情况下,一种方法主要可以在早期使用,而另一种方法主要可以在后期使用。有利地改变地层区域所经历的岩石静应力可以在地层区域内引起显著的热解之前进行并且也可以在产生显著的烃流体之前进行。可选地,有利地改变岩石静应力可以与热解同时进行。第一种改变岩石静应力的方法涉及制造一个不如其邻近区域硬的地下地层区域。随着特定区域变得较不坚硬,邻近区域因此逐渐地充当支撑上覆岩石的支柱。这些支柱区域经历增加的岩石静应力,而较不坚硬的区域经历降低的岩石静应力。岩石静应力的变化量取决于许多因素,其包括例如处理区域硬度的变化、73处理区域的大小、支柱大小、支柱间隔、岩石压縮性和岩石强度。在富含有机物岩层中,地层内区域可以通过热解该区域并且通过去除采出液在该区域内产生空的空间而使其经历机械弱化。以这种方式可以使地层内的区域不如没有经历热解或经历更少程度的热解或生产的邻近区域硬。第二种改变岩石静应力的方法涉及使地下地层区域膨胀并且用比邻近区域更大的力推向上覆岩石。这种膨胀可以从邻近区域去除一部分上覆岩石重量,因此增加了加热区域经历的岩石静应力并且降低了邻近区域经历的岩石静应力。如果膨胀是足够的,水平压裂将在邻近区域中形成并且这些区域对支撑上覆岩石的贡献将减少。岩石静应力的变化量取决于许多因素,其包括例如处理区域的膨胀量、处理区域的大小、支柱大小、支柱间隔、岩石压縮性和岩石强度。通过加热地层内的区域可使其膨胀以便引起岩石的热膨胀。如果流体被大量截获在该区域内,流体膨胀或流体产生也可以有助于膨胀。总膨胀量可与加热区域的厚度成比例。应当注意,如果热解发生在加热区域并且去除了足量的流体,加热区域可以机械地减弱并且因此可改变邻近区域所经历的岩石静应力,如第一种示例性方法中所述。该方法的实施方式可包括通过借助首先加热和热解在富含有机物岩层中存在的地层烃以及从该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第二邻近区域采出流体以便第二区域的杨氏模量(即硬度)被降低,来增加第一区域内的岩石静应力而控制通过加热和热解从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第一区域产生的采出烃流体的组成。该方法的实施方式可包括通过增加第一区域内的岩石静应力而控制通过加热和热解从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第一区域产生的采出烃流体的组成,增加第一区域内的岩石静应力如下进行在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邻近区域之前加热第一区域,或者将该第一区域加热到比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邻近区域更大的程度,使得在第一区域内的热膨胀大于富含有机物岩层的邻近区域内的热膨胀。该方法的实施方式可包括通过降低第一区域内的岩石静应力而控制通过加热和热解从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第一区域产生的采出烃流体的组成,降低第一区域内的岩石静应力如下进行在第一区域之前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一个或多个邻近区域,或者使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一个或多个邻近区域加热到比该第一区域更大的程度,使得邻近区域内的热膨胀大于第一区域内的热膨胀。该方法的实施方式可包括使富含有机物岩层内加热区域的加热定位、定大小和/或定时以便改变富含有机物岩层目前或未来加热和热解区域的原位岩石静应力,从而控制采出烃流体的组成。—些生产过程包括在从富含有机物岩层基本上去除地层水溶性矿物之前,原位加热包含地层烃和地层水溶性矿物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原位加热之前不需要部分、基本上或完全去除水溶性矿物。例如,在含有天然发生的苏打石的油页岩地层中,油页岩可以在通过溶液采矿基本上去除苏打石之前被加热。基本上去除水溶性矿物可表示水溶性矿物的去除程度,其从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商业溶液采矿操作中发生。基本上去除水溶性矿物可近似为去除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烃流体生产的目标区域中存在的特定水溶性矿物总量的按重量计5%以上。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原位加热以热解地层烃可以在从富含有机物岩层去除按重量计3%以上的地层水溶性矿物之前开始,可选地,按重量计7%、按重量计10%或按重量计13%。在釆出苏打石之前加热油页岩以生产油和气的影响是将苏打石转化成更可回收形式(碱灰),并且提供渗透性,有助于其随后的回收。水溶性矿物回收可以在干馏油生产后就发生,或者它可以被留下几年的时期用于后面的回收。如果期望的话,碱灰可在地表上被容易地转化回苏打石。这种转化可容易地实行使得两种矿物可有效地互换。在一些生产方法中,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包括通过苏打石的分解产生碱灰。该方法可包括在地表设备中处理含水溶性矿物的含水溶液以去除一部分水溶性矿物。该处理步骤可包括通过由于改变含水溶液的温度引起的沉淀除去水溶性矿物。水溶性矿物可包括钠。水溶性矿物还可包括苏打石(碳酸氢钠)、碱灰(碳酸钠)、片钠铝石(NaAl(C03)(OH)2)或其组合。表面处理可进一步包括在地表设备中通过与C02反应将碱灰转化成碳酸氢钠(苏打石)。在部分或完全去除水溶性矿物后,含水溶液可被再注入到地下地层,在那里它可以被隐蔽。该地下地层可以与原始富含有机物岩层相同或不同。在一些生产方法中,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既热解至少一部分地层烃以产生烃流体又使得在富含有机物岩层中在先结合的迁移污染物种类可以得到。迁移污染物种类可以通过地层烃的热解形成,可以在加热后从地层本身中释放,或者可以在加热地层后通过产生增加的渗透性而使其可接近。在富含有机物岩层中存在的或注入其中的水或其它含水流体中,迁移污染物种类可以是可溶的。从热解的油页岩中产生烃将一般留下一些至少部分水溶的迁移污染物种类。取决于热解页岩油与较浅区段的水文连通性,这些成分可最后迁移到浓度上环境不可接受的地下水中。潜在的迁移污染物种类的类型取决于油页岩热解的特性以及正被转化的油页岩的组成。如果热解是在氧或空气不存在下进行的,污染物种类可包括芳烃(例如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多芳烃(例如蒽、芘、萘、葸)、金属污染物(例如As、Co、Pb、Mo、Ni和Zn),及其它种类诸如硫酸盐、氨、Al、K、Mg、氯化物、氟化物和酚。如果应用氧或空气,污染物种类还可包括酮、醇和氰化物。此外,存在的具体的迁移污染物种类可包括上述种类的任何次组或组合。油田开发者可以期望评估富含有机物岩层与含水层的连通性。这可以进行以确定富含有机物岩层中的地层烃的原位热解是否可产生倾向于迁移到含水层的迁移种类,或者其程度。如果富含有机物岩层与含水层是水文相连的,可以采取防范措施以减少或防止在热解期间产生或释放的种类进入含水层。可选地,富含有机物岩层可以在如本文所述热解后用水或含水流体冲洗以去除水溶性矿物和/或迁移污染物种类。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富含有机物岩层可以与任何地下水源基本上水文不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中,冲洗富含有机物岩层可能对于迁移污染物种类的去除来说不是期望的,但是尽管如此对于水溶性矿物的回收来说可能是期望的。在从富含有机物地层生产烃后,一些迁移污染物种类可保持在岩层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期望将含水流体注入到富含有机物岩层中并且使注入的含水流体溶解至少部分水溶性矿物和/或迁移污染物种类以形成含水溶液。含水溶液然后可通过例如溶液生产井从富含有机物岩层中采出。含水流体可进行调节以增加迁移污染物种类和/或水溶性矿物的溶解度。调节可包括加入酸或碱以调节溶液的pH。所得含水溶液然后可从富含有机物岩层中采出到地表进行加工。在初始含水流体采出后,可进一步期望用含水流体冲洗熟化的富含有机物岩石区和未熟化的富含有机物岩石区。含水流体可被用于进一步溶解水溶性矿物和迁移污染物种类。冲洗可以任选地在大部分的烃流体已经从熟化的富含有机物岩石区段采出后完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冲洗步骤可以被延迟到烃流体生产步骤之后。沖洗可以被延迟以允许从加热步骤生成的热向更深处传递,进入周围未熟化的富含有机物岩石区段,以便将周围未熟化的富含有机物岩石区段内的苏打石转化成碱灰。可选地,冲洗可以被延迟以允许从加热步骤生成的热在周围未熟化的富含有机物岩石区段内产生渗透性。此外,冲洗可基于碳酸氢钠、碱灰或两者的目前和/或预测的市场价而被延迟,如本文进一步讨论的。该方法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本发明其它方面的任何一个进行组合。在含水溶液冲洗后,可以期望在地表设备中处理含水溶液以去除至少一些迁移污染物种类。迁移污染物种类可通过使用例如吸附材料、反渗透、化学氧化、生物氧化和/或离子交换去除。这些方法的实例在本领域中都是已知的。示例性吸附材料可包括活性炭、粘土或漂白土。在油页岩源的某些区域中,另外的油页岩源或其它烃源可以存在于较低的深度处。其它烃源可包括在低渗透性地层中的天然气(所谓的"致密气")或夹带在煤中和吸附到煤上的天然气(所谓的"煤层甲垸")。在一些具有多个油页岩源的实施方式中,首先开发更深的区域然后顺序地开发较浅的区域可能是有利的。以这种方式,井不需要穿过热区域或削弱的岩石区域。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通过钻井穿过正被用作较浅深度处页岩油开发的支柱的区域而开发较深的区域可能是有利的。同一区域中页岩油源和天然气源的同时开发可协作地利用某些设备和后勤运作。例如,气体处理可以在单个工厂进行。同样,职员可以在开发中共享。图6图解了地表设备70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所述地表设备70可被配置来处理采出液。采出液85可以通过生产井71从地下地层84中生产,如本文76所述。采出液可包括通过本文描述的任何方法生产的任何采出液。地下地层84可以是任何地下地层,其包括,例如,包含诸如油页岩、煤、或焦油砂中任何一种的富含有机物岩层。生产方案可以涉及将采出液淬火72至300下、200下或者甚至IO(TF以下的温度,在油分离器73中分离出可冷凝成分(即油74和水75),在气体处理单元77中处理非冷凝成分76(即气)以去除水78和硫种类79,在天然气厂81中从气体(例如丙烷和丁烷)中去除较重的成分以形成要出售的液态石油气(LPG)80,并且在电厂88从剩余的气体83产生电能82。电能82可被用作通过本文描述的任何方法加热地下地层84的能源。例如,电能82可以在高压例如132kV下输入变压器86,并且在被输入到位于加热井87——其位于地下地层84中一一中的电阻加热器元件之前逐步下降至更低的电压例如6600V。以这种方式,加热地下地层84所需的全部或部分能量可以从采出液85的非冷凝成分中产生。过量的气体——如果有的话——可以被输出销售。来自原位油页岩生产的釆出液包含多种可以在地表设备中被分离的成分。采出液典型地包含水、非冷凝烃烷烃种类(例如甲垸、乙烷、丙垸、正丁垸、异丁烷)、非冷凝烃烯烃种类(例如乙烯、丙烯)、由(烷烃、烯烃、芳烃和多芳烃等)组成的可冷凝烃种类、C02、CO、H2、H2S和NH3。在地表设备中,可冷凝成分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和/或增加压力从非冷凝成分中分离出来。温度降低可以利用被周围空气或可利用的水冷却的热交换器实现。可选地,热的釆出液可以通过与先前冷却的采出烃液热交换进行冷却。压力可以通过离心式或往复式压縮机增加。可选地,或者联合地,扩散器-膨胀器装置可被用于从气流冷凝出液体。分离可以涉及冷却和/或压力变化的几个阶段。当降低温度或增加压力时,除了可冷凝烃外,水可以从气体中滴出。液态水可以通过重力沉降器或离心分离器与可冷凝烃分开。破乳剂可被用于促进水分离。从生产的烃气中去除C02以及其它所谓的酸气(如H2S)的方法包括使用化学反应方法和物理溶剂方法。化学反应方法一般包括在高压和/或低温下使气流接触胺的水溶液。这使得酸气种类与胺发生化学反应并且进入到溶液中。通过升温和/或降压,化学反应可以被逆转并且浓縮的酸气流可以被回收。可选的化学反应方法涉及热的碳酸盐溶液,一般为碳酸钾。热的碳酸盐溶液被再生,并且浓缩的酸气流通过使该溶液接触气流而回收。物理溶剂方法一般涉及在高压和/或低温下使气流接触二元醇。类似于胺方法,降压或升温允许溶剂再生以及酸气回收。某种胺或二元醇可以在去除的酸气种类上或多或少地具有选择性。任何这些方法的规模大小调整需要测定要循环的化学品的量、循环速率、再生所需的能量输入以及气体化学品接触设备的尺寸和类型。接触设备可包括填料塔或多级塔板逆流塔。这些方面中每一方面的最优尺寸调整高度取决于气体从地层中生产的速率以及气流中酸气的浓度。酸气去除还可以通过使用蒸馏塔而实现。这种塔可包括中间的冷冻段,其中允许冷冻的C02和H2S颗粒形成。冷冻的颗粒和液体的混合物向下落下进入汽提段,其中更轻的烃气在塔内逸出并且上升。精馏段可以被提供在塔的上端以进一步促进塔顶气流的净化。气流的氢含量可以通过去除全部或部分氢或者通过去除全部或部分非氢种类(例如C02、CH4等)进行调整。分离可以利用低温冷凝、变压或变温吸附、或选择性扩散膜实现。如果需要另外的氢,氢可以借助通过典型的水转换反应重整甲垸而制得。实验加热实验是针对几个不同的油页岩样品和从详细检査的加热的油页岩中释放的液休和气体进行的。收集的是来自科罗拉多州PiceanceBasin中的Mahogany地层的油页岩样品。一块大小大约1立方英尺的固体、连续油页岩地层是从在ParachuteCreek东面的Colony矿山位置处的小型试验矿山收集的。该油页岩岩块被称为CM-1B。取自该岩块的岩心样品,如下列实施例所述,都取自同一地层学层段。加热试验是利用帕尔容器(Parrvessel)进行的,所述帕尔容器型号为243HC5,其显示在图18中并且可从ParrInstrumentCompany得到。实施例1油页岩岩块CM-IB被穿过层面取出岩心以产生直径1.391英寸并且大约2英寸长的圆柱体。使直径大约2英寸并且5英寸长的金管7002巻縮并且插入滤网7000以充当岩心样品7001的支撑物(图17)。重量82.46克的油页岩岩心样品7001放置在金管7002中的滤网7000上,并且整个组件被放入帕尔加热容器中。在图18中显示的帕尔容器7010具有565毫升的内部容积。用氩冲洗帕尔容器7010几次,以去除室中存在的空气,并且该容器用氩加压至500psi。帕尔容器然后被置于熔炉中,所述熔炉被设计成与帕尔容器相配合。熔炉最初在室温下并且在帕尔容器置于熔炉中后被加热至400'C。帕尔容器的温度在大约3小时后达到40(TC并且在40(TC熔炉中保持24小时。帕尔容器然后从熔炉中取出并且使其在大约16小时的时间内冷却至室温。室温帕尔容器被取样以获得加热实验后在容器中剩余的一部分代表性气体。容积150毫升的小气体取样圆筒被抽空,与帕尔容器相连,并且使压强平衡。该气体样品的气相色谱(GC)分析测试和非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GC未被显示)产生在图19、表2和表1中显示的结果。在图19中,y-轴4000表示以微微安(pA)计的检测器响应,而x-轴4001表示以分钟(min)计的保留时间。在图19中,峰4002表示甲烷的响应,峰4003表示乙垸的响应,峰4004表示丙烷的响应,峰4005表示丁烷的响应,峰4006表示戊烷的响应,和峰4007表示己垸的响应。从GC结果和所涉及的已知体积和压强,获得该气体的总烃含量(2.09克)、该气体的C02含量(3.35克)以及该气体的H2S含量(0.Q6克)。表2图19-实施例l-O应力-气体GC的峰和面积详细资料<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9</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0</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1</column></row><table>任何膨胀。为了确保本实施例是这种情况,金箔7066被放置在装置的一个腿上以测量移动程度。整个弹簧加载装置7061被置于帕尔容器中(图18)并且如实施例1所述进行加热实验。如实施例1所述,室温帕尔容器之后被取样以获得加热实验后在容器中剩余的一部分代表性气体。气体取样、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测试和非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如实施例1进行。结果显示在图23、表4和表1中。在图23中,y-轴4010表示以微微安(pA)计的检测器响应,而x-轴4011表示以分钟计的保留时间。在图23中,峰4012表示甲烷的响应,峰4013表示乙烷的响应,峰4014表示丙烷的响应,峰4015表示丁烷的响应,峰4016表示戊垸的响应,和峰4017表示己烷的响应。从气相色谱结果和所涉及的已知体积和压强,该气体的总烃含量测定为1.33克并且该气体的C02含量为1.70克。<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2</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3</column></row><table>此时,使帕尔容器通风以达到大气压,将容器打开,并且从帕尔容器内部收集液体。将水与烃层分离并且称重。收集的量记录在表1中。收集的烃液被放在小瓶中、密封并且在光不存在下储存。任何覆盖在装置表面或帕尔容器边上的另外的液体用纸巾收集,并将这种收集的液体的重量加到收集的总液体上。任何残留在Berea砂岩中的液体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并且其在总液体中所占的重量报告在表1中。由于加热Berea砂岩圆筒和端部塞与有机物质一起明显变黑。Berea中的有机物质不可用甲苯或二氯甲烷萃取,并且因此其经测定是由烃液的裂解形成的焦炭。加热实验后,Berea被碾碎并且测量其总的有机碳(TOC)。该测量被用于估计在Berea中焦炭的量以及随后估计在Berea中有多少液体已经裂解。常数因子2.283被用于将测量的TOC转化成液体数量的估计值,其一定存在以产生在Berea中发现的碳。这种估计的液体是在表1中显示的"推断油(inferredoil)"值。称重固体岩心样品并且其经测定由于加热已经损失了10.29克。实施例3以与实施例2相似的方式对来自油页岩岩块CM-1B的岩心样品进行实验,其中施加的有效应力为400psi。通过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和非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GC未被显示)收集和分析的气体样品的结果显示在图24、表5和表1中。在图24中,y-轴4020表示以微微安(pA)计的检测器响应,而x-轴4021表示以分钟计的保留时间。在图24中,峰4022表示甲垸的响应,峰4023表示乙烷的响应,峰4024表示丙烷的响应,峰4025表示丁烷的响应,峰4026表示戊垸的响应,和峰4027表示己烷的响应。通过全油气相色谱(WOGC)分析收集和分析的液体的结果显示在图25、表6和表1中。在图25中,y-轴5050表示以微微安(pA)计的检测器响应,而x-轴5051表示以分钟计的保留时间。GC色谱图一般由标记5052显示,其中单个鉴别的峰用缩写进行标记。表5图24-实施例3-400psi应力-气体GC的峰和面积详细资料<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4</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5</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7</column></row><table>表6(续)<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7</column></row><table>实施例4以与实施例2相似的方式对来自油页岩岩块CM-1B的岩心样品进行实验,然而,在该实施例中施加的有效应力为1,000psi。通过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和非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GC未被显示)收集和分析的气体的结果显示在图26、表7和表1中。在图26中,y-轴4030表示以微微安(pA)计的检测器响应,而x-轴4031表示以分钟计的保留时间。在图26中,峰4032表示甲垸的响应,峰4033麦示乙烷的响应,峰4034表示丙烷的响应,峰4035表示丁烷的响应,峰4036表示戊烷的响应,和峰4037表示己烷的响应。通过全油气相色谱(WOGC)收集和分析的液体的结果显示在图27、表8和表1中。在图27中,y-轴6000表示以微微安(pA)计的检测器响应,而x-轴6001表示以分钟计的保留时间。GC色谱图一般由标记6002显示,其中单个鉴别的峰用缩写进行标记。表7图26-实施例4-1000psi应力-气体GC的峰和面积详细资料<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7</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8</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9</column></row><table>表8图27-实施例4-1000psi应力-液体GC的峰和面积详细资料<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9</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0</column></row><table>实施例5以与实施例2相似的方式对来自油页岩岩块CM-IB的岩心样品进行实验;然而,在该实施例中施加的有效应力为1,000psi。通过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和非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GC未显示)收集和分析的气体的结果显示在图28、表9和表1中。在图28中,y-轴4040表示以微微安(pA)计的检测器响应,而x-轴4041表示以分钟计的保留时间。在图28中,峰4042表示甲垸的响应,峰4043表示乙垸的响应,峰4044表示丙烷的响应,峰4045表示丁烷的响应,峰4046表示戊烷的响应,和峰4047表示己烷的响应。<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0</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1</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2</column></row><table>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2</column></row><table>分析通过实施例1-5描述的实验程序以及气体和液体样品收集程序获得的气体和液体样品是通过下面的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非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气体样品GC峰鉴别和积分方法、全油气相色谱(WOGC)分析方法,以及全袖气相色谱(WOGC)峰鉴别和积分方法进行分析的。对如在实施例1-5中所述的加热测试期间收集的气体样品的烃和非烃气体进行分析,利用的是与AgilentModel5973四极质量选择性检测器相连的AgilentModel6890气相色谱仪。6890GC被配置有两个入口(前和后)和两个具有两个固定体积样品环的检测器(前和后),用于样品导入。采用与GC仪器一起供应的Chemstation软件(修订本八.03.01)进行峰鉴别和积分。对于烃气体,GC配置由下列组成a)分流/无分流入口(GC的后面位置)b)FID(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的后面位置c)HPUltra-2(5。/。苯基甲基硅氧烷)毛细管柱(两个)(25米x200nmID),一个引向FID检测器,另一个引向Agilent5973质量选择性检测器d)500nl固定体积样品环e)六通气体取样阀f)低温(液氮)恒温箱,具有冷却能力g)恒温箱程序-80°(:持续2分钟,20'C/min至0°C,然后4'C/min至2(TC,然后10。C/min至IOO'C,保持1分钟h)氦载气流速2.2ml/mini)入口温度IOO'Cj)入口压强19.35psik)分流比25:11)FID温度31(TC对于非烃气体(例如氩、二氧化碳和硫化氢),GC配置由下列组成a)PTV(可编程温度汽化)入口(GC的前面位置)b)TCD(热导检测器)GC的前面位置c)GS-GasPro毛细管柱(30米x0.32mmID)d)lOOnl固定体积样品环e)六通气体取样阀f)恒温箱程序25。C保持2min.,然后10°C/min至200°C,保持1min。g)氦载气流速4.1ml/minh)入口温度200。Ci)入口压力14.9psij)无分流模式k)TCD温度250'C对于实施例1-5,包含从帕尔容器收集的气体的不锈钢样品筒(图18)被安装有两阶段气体调节器(针对细压縮气瓶(lecturebottle)应用设计)以使气体压强降至每平方英寸大约二十磅。隔板附件定位在调解器出口,以允许通过Hamilton1005型气密注射器,取出气体。隔板附件和注射器用来自不锈钢样品筒的气体吹扫,以确保收集到代表性气体样品。气体样品然后被转移到不锈钢室(隔板室),所述不锈钢室(隔板室)被配置有压力传感器和隔板附件。隔板室通过不锈钢毛细管路与安装在GC上的固定体积样品环相连。隔板室和样品环被抽空大约5分钟。抽空的隔板室然后通过关闭位于隔板室出口的针形阀而与抽空的样品环隔离。气体样品从气密性注射器通过隔板附件导入隔板室中,并且记录压强。抽空的样品环然后向加压的隔板室开放,并且使气体样品在样品环和隔板室之间平衡一分钟。然后记录平衡压强,以允许在注射到GC入口之前计算在样品环中存在的气体总摩尔数。样品环内含物然后通过氦载气扫进入口,并且基于GC恒温箱温度程序和载气流速,通过毛细管柱中的保留时间而将成分分开。利用鉴定的气体标准,生成将积分的峰面积与浓度相关联的校准曲线,用于量化气体组成。对于烃气体,含有在氦基质中不同浓度(每百万份,基于摩尔)的甲烷、乙烷、丙垸、丁烷、戊烷和己烷混合物的标准在大气压下通过固定体积样品环注入GC中。对于非烃气,包含单个成分的标准——即氦中的二氧化碳和天然气中的硫化氢——在样品环中在不同压强下注入GC中以产生校准曲线。在图16中报告的烃气体样品摩尔百分数采用下列方法获得。至少三种不同浓度的甲垸、乙烷、丙烷、丁烷、戊垸和己烷的气体标准在气相色谱上运行以获得针对这些标准浓度的峰面积响应。然后在Chemstation软件内使已知浓度与各自的峰面积响应相关联,以产生甲烷、乙烷、丙垸、丁烷、戊烷和己烷的校准曲线。在Chemstation中绘制校准曲线,以确保在浓度和峰强度之间良好的线性(R2>0.98)。对于每个校准的化合物使用线性拟合,使得峰面积和摩尔浓度之间的响应因子是Chemstation软件所测定的直线斜率的函数。Chemstation软件程序然后测定将GC峰面积强度与每个校准化合物的摩尔数量关联的响应因子。该软件然后从响应因子和峰面积测定每个校准化合物的摩尔数。在实施例1-5中使用的峰面积被报告在表2、4、5、7和9中。校准曲线未测定的每个鉴定化合物(即异丁烷、异戊烷和2-甲基戊垸)的摩尔数然后利用最接近的校准化合物(即,对于异丁垸来说是丁烷;对于异戊垸来说是戊烷;以及对于2-甲基戊烷来说是己垸)的响应因子乘以校准曲线未测定的鉴定化合物的峰面积与校准化合物的峰面积的比值进行估计。图16中报告的值然后取为所有已鉴定的烃气体GC面积(即甲烷、乙烷、丙垸、异丁垸、正丁垸、异戊垸、正戊垸、2-甲基戊垸和正己垸)总数与计算的摩尔浓度的百分数。因此所有实验的图解的甲烷至正C6摩尔百分数不包括在表2、4、5、7或9中所列的未鉴定的烃气体种类的摩尔份额(例如表2中的峰编号2、6、8-11、13、15-22、24-26和28-78)。在如实施例1、3和4描述的加热测试期间收集的液体样品按照下列方法通过全油气相色谱(WOGC)进行分析。样品、QA/QC标准和空白(二硫化碳)在配置有分流/无分流注射器、自动取样器和火焰离子检测器(FID)的Agilent6890GC中利用Ultra1MethylSiloxane(甲基硅氧烷)柱(长25m,直径0.32pm,膜厚0.52Hm)进行分析。样品以分流模式注入到毛细管柱上,其分流比为80:1。GC恒温箱温度在20'C被恒定保持5min,以5'Omhf1的速度从20'C程序控制升温至300°C,然后在30(TC下保持30min(总运行时间=90min)。注射器温度被保持在300'C,并且FID温度被设定在310'C。氦以2.1mL'min'1的流速被用作载气。利用随Agilent仪器提供的Chemstation软件修订本A.10.02[1757](AgilentTech.1990-2003)进行峰鉴别和积分。烃的标准混合物通过上述WOGC方法以及通过配置有分流/无分流注射器、自动取样器和质量选择性检测器(MS)的Agilent6890GC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平行分析。通过从GC-MS分析每个峰的质谱进行烃化合物的鉴定。因为对于两种仪器来说条件是相同的,因此在GC-MS上进行的峰鉴别可以被转移到在GC-FID上获得的峰。利用这些数据,使保留时间和峰鉴别关联的化合物表被设定在GC-FIDChemstation中。该表被用于峰鉴别。在液体样品上获得的气相色谱图(图4、9和ll)利用假组分技术进行分析。鉴定每个假组分所用的惯例是将从正构烷烃至下一个出现的正构垸烃的所有份额积分,其中假组分由滞后洗脱的正构烷烃进行命名。例如,C-10假组分从刚过去的正C9开始并且继续刚好经过正C10的积分获得。以这种方式获得的假组分的碳数重量百分数和摩尔百分数值利用由Katz和Firoozabadi开发的关系式确定(Katz、D丄.、andA.Firoozabadi、1978.Predictingphasebehaviorofcondensate/crude-oilsystemsusingmethaneinteractioncoefficients,J.PetroleumTechnology(Nov.1978)、1649-1655)。实施例1、3和4的假组分分析物的结果显示在表10、11和12中。为了阐明该技术,实施例1的C10假组分的示例性假组分重量百分数计算参考表10呈现在下面。首先,C-10假组分面积如上所述是从刚过去的正C9开始并且继续刚好经过正C10的面积的积分获得的。C10假组分的总积分面积是10551.700皮安秒(pAs)。总C10假组分积分面积(10551.700pAs)然后乘以CIO假组分密度(0.7780g/ml),产生8209,22pAsg/ml的"面积x密度"。类似地,确定每个假组分和所有较轻的所列化合物(即nC3、iC4、nC4、iC5&nC5)的峰积分面积,并且将其乘以其各自的密度,以产生每个各自假组分和所列化合物的"面积x密度"数。每个假组分和所列化合物的各自确定的"面积x密度"数然后相加以确定"总面积x密度"数。实施例1的"总面积x密度"数是96266.96pAsg/ml。C10假组分重量百分数然后通过将C10假组分"面积x密度"数(8209.22pAsg/ml)除以"总面积x密度"数(96266.96pAsg/ml)以得到8.53重量百分数的C10假组分重量百分数而获得。为了进一步阐明该假组分技术,实施例1的C10假组分的示例性假组分摩尔百分数计算参考表10呈现在下面。首先,C-10假组分面积如上所述是从刚过去的正C9开始并且继续刚好经过正C10的面积的积分获得的。C10假组分的总积分面积是10551.700皮安秒(pAs)。总C10假组分积分面积(10551.700pAs)然后乘以C10假组分密度(0.7780g/ml),产生8209.22pAsg/ml的"面积x密度"。类似地,确定每个假组分和所有较轻的所列化合物(即nC3、iC4、nC4、iC5&nC5)的积分面积,并且将其乘以其各自的密度以产生每个各自假组分和所列化合物的"面积x密度"数。C10假组分"面积x密度"数(8209.22pAsg/ml)然后除以C10假组分分子量(134.00g/mo1),产生61.26pAsmol/mlC10假组分"面积x密度/分子量"数。类似地,每个假组分和所列化合物的"面积x密度"数然后除以这些组分或化合物各自的分子量,以产生每个相应假组分和所列化合物的"面积x密度/分子量"数。每个假组分和所列化合物各自确定的"面积x密度/分子量"数然后相加以确定"总面积x密度/分子量"数。实施例1的总"总面积x密度/分子量"数是665.28pAsmol/ml。C10假组分摩尔百分数然后是通过将C10假组分"面积x密度/分子量"数(61.26pAsmol/ml)除以"总面积x密度/分子量"数(665.28pAsmol/ml)以得到9.21摩尔百分数的C10假组分摩尔百分数而获得的。表10实施例1的假组分-液体的GC-0应力<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7</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8</column></row><table>学区间获得。这些测试产生21%的TOC以及872mg/g-toc的生油岩评价仪含氢指数。下述TOC和生油岩评价仪程序针对在实施例1-5中描述的帕尔加热测试后剩余的油页岩样品进行。结果显示在表13中。上述生油岩评价仪热解分析采用下列步骤进行。生油岩评价仪热解分析利用Delsi生油岩评价仪II仪器在校准岩石标准(IFP标准弁55000)、空白和样品上进行。岩石样品在装载到生油岩评价仪坩埚之前被碾碎、微粉化和风干。25与100mg之间的粉末状岩石样品被装载到坩埚中,这取决于该样品总有机碳(TOC)含量。在每天开始时运行两个或三个空白以净化该系统并且稳定温度。两个或三个重量为100+/-1mg的IFP校准标准#55000的样品被运行以校准该系统。如果生油岩评价仪Tmax参数在这些标准上是419'C+/-2°C,就对样品进行分析。该标准也在每IO个样品之前和之后运行以监控该仪器的性能。生油岩评价仪热解技术涉及在惰性(氦)气氛中将粉末状岩石样品速度程序化加热至高温以及表征从化学键的热断裂所产生的产物。在将样品导入后热解烘箱在300'C下等温保持三分钟。在该阶段产生的烃通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行检测,产生S,峰。热解烘箱温度然后以25'C/分钟的梯度升高至55(TC,其中烘箱被等温保持一分钟。在该步骤期间产生的烃由FID进行检测并且产生S2峰。含氢指数(HI)是通过将S2峰(表示为mg经/g岩石)归一化成重量百分数TOC(独立确定的总有机碳)计算的,如下///=(s2/roc)*ioo其中HI被表示为mg经/gTOc。总有机碳(TOC)通过适合于地质学样品的熟知方法进行确定,即所存在的任何碳酸盐岩石通过酸处理接着是剩余物质燃烧而被去除,以产生并测量C02形式的有机基碳。表13帕尔加热测试后油页岩样品的TOC和生油岩评价仪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9</column></row><table>实施例1-5的API比重通过估计所收集的液体的室温比重(SG)进行估计,并且结果被报告在表14中。API比重通过应用下式从确定的比重中估计API比重=(141.5/SG)—131.5每种液体样品的比重利用下列步骤进行估计。空的50piHamiltonModel1705气密性注射器在MettlerAE163数字天平上称重以测定空注射器重量。该注射器然后通过将该注射器填充一定体积的液体而被加载。记录下注射器中液体的体积。然后称量加载的注射器。液体样品重量然后通过将加载的注射器测量重量减去测量的空注射器重量进行估计。比重然后通过将液体样品重量除以液体样品所占的注射器体积进行估计。<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0</column></row><table>上述的方法对于在科罗拉多州的Piceance盆地中回收烃方面可具有价值。一些人已经评估出,在美国西部的一些油页岩沉积物中,每地表英亩可以回收高达1百万桶油。一项研究已经估计在Piceance盆地的油页岩地层中含苏打石部分内的油页岩资源在适当的位置具有四千亿桶页岩油。总的来说,仅仅在Piceance盆地可存在高达1万亿桶页岩油。本发明的某些特征就一组数值上限和一组数值下限进行了描述。应当理解,除非另外指明,通过这些极限值的任何组合形成的范围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尽管按照美国实践,一些从属权利要求具有单一从属关系,但这些从属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每个特征可以与从属于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独立权利要求的其它从属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的每一个特征进行组合。尽管显然的是对本文描述的发明进行了充分计算以实现上面提到的益处和优点,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易于进行修改、变化和改变,而不脱离其精神。权利要求1.原位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方法,其包括提供第一井筒,所述第一井筒至少延伸至所述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提供第二井筒,所述第二井筒与第一井筒相交,所述第一井筒和所述第二井筒一起形成第一加热井;向所述第一井筒中注入氧化剂和第一可燃燃料;在所述第一井筒中提供硬件从而使所述氧化剂和所述第一可燃燃料基本上在所述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处混合并燃烧,由此形成燃烧产物;并且使所述燃烧产物流动进入所述第二井筒并且沿所述第二井筒向上流动,从而从所述第一井筒产生第一热剖面并且从所述第二井筒中产生第二热剖面,在使所述燃烧产物流动一段时间后,所述第一热剖面和所述第二热剖面接合,以便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井筒之间的所述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主要部分内形成地层烃的基本连续热解区。2.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地层烃包括重烃。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富含有机物岩层是油页岩地层并且所述地层烃包括油页岩。4.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井筒中的所述硬件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下的所述第二井筒中,所述燃烧产物处于热解温度之上。5.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井筒中的所述硬件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上的所述第二井筒中,所述燃烧产物降至热解温度之下。6.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流动的末端处或附近,所述第二井筒中的所述燃烧产物在靠近所述第一井筒中的所述硬件的上部深度的深度处处于270'C和360'C之间的温度。7.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井筒内提供套管柱;并且在所述第二井筒内提供套管柱。8.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井筒和所述第二井筒隔开大约20英尺至100英尺;并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井筒之间的所述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主要部分,所述热解区具有大于270'C的温度。9.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解区具有大约30(TC和700'C之间的温度。10.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硬件包括管状部件,其位于所述第一井筒内的所述套管柱内并且延伸至所述富含有机物岩层的选定部分并且在套管内形成环状区域;和第一燃烧器,其在所述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第一深度处被连接到所述管状部件。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注入所述第一可燃燃料包括向管道中注入所述第一可燃燃料;并且注入所述氧化剂包括向环状空间注入所述氧化剂。12.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注入所述氧化剂包括向管道中注入所述氧化剂;并且注入所述第一可燃燃料包括向环状空间注入所述第一可燃燃料。13.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硬件进一步包括紧接位于所述燃烧器下方的管状通风帽。14.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热剖面和所述第二热剖面的接合通过选择特定第一燃烧器强度、第一可燃燃料组成、氧化剂注入速率、第一可燃燃料注入速率、所述第一井筒和所述第二井筒之间的间隔或其组合而实现。15.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燃烧器被置于所述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目标区域的顶部附近。16.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燃烧器利用电阻加热元件点燃。17.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燃烧器通过向第一和第二管状部件注入引火物质而点燃。18.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硬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条燃料管线,用于将注入的可燃燃料送至所述燃烧器。19.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监控所述第二井筒中的所述燃烧产物的温度。20.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地表从所述第二井筒中收集所述燃烧产物;分离所述燃烧产物,以便回收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可燃燃料;并且将所述第一可燃燃料与其它燃烧产物一起作为第二可燃燃料再注入。21.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地表从所述第二井筒中收集所述燃烧产物,该收集的燃烧产物包括可利用的氧气;压缩所述收集的燃烧产物;将压縮空气与所述收集的燃烧产物混合以形成氧化剂混合物;并且将所述氧化剂混合物传递至所述第一井筒,所述氧化剂混合物形成注入氧化剂的至少一部分。22.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地表从所述第二井筒中收集所述燃烧产物,该收集的燃烧产物具有可利用的燃料;压缩所述收集的燃烧产物;将压缩燃料与所述燃烧产物混合以形成第二可燃燃料;并且将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可燃燃料传递回所述第一井筒。23.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将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可燃燃料传递至第二加热井的第一井筒中。24.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地表从所述第二井筒中收集所述燃烧产物;并且监控该收集的燃烧产物可燃种类的存在,由此评测所述燃烧器是否被适当点燃。25.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燃种类包括甲垸、乙烷、氢(H2)和一氧化碳中至少一种。26.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地表处理所述燃烧产物以去除NOx成分;并且将该处理的燃烧产物排到大气中。27.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大约在所述第一燃烧器的深度处,在所述第二井筒内的所述套管柱中的一点上监控所述燃烧产物的温度。28.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剂以1.25至6.0倍化学计量燃烧量的质量流量过量地注入。29.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剂是富含02的空气。30.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作为热解目标的所述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区域中,所述燃烧器提供每一米井长0.5至3.0kW。31.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剂以大约10,000至50,000kg/天的速率注入。32.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剂在大约50至250磅/平方英寸的压强下注入。33.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可燃燃料在大于约600磅/平方英寸的压强下注入。34.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燃烧器供应大约50至250kW的热能。35.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加热所述油页岩以便将至少一部分所述油页岩热解成烃流体,所述烃流体包括气体;将所述气体采出;并且其中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可燃燃料包括从所述烃流体中采出的所述气体。36.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可燃燃料是燃料气;并且所述燃烧器的强度通过调节所述燃料气的组成进行控制。37.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可燃燃料是已用加入的惰性成份稀释的天然气。38.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入的惰性成份包括二氧化碳(C02)或氮气(N2)中至少一种。39.原位加热目标油页岩地层的方法,其包括提供至少延伸至所述目标油页岩地层的深度的第一井筒,所述第一井筒具有下端;提供第二井筒,所述第二井筒也具有下端,所述第二井筒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井筒的下端相交,以在它们之间形成流体连通;选择所述第一井筒和所述第二井筒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第一井筒内提供燃烧器;向所述第一井筒和所述燃烧器中注入氧化剂和可燃燃料以便燃烧所述可燃燃料;循环从所述燃烧器中产生的烟道气穿过所述第二井筒并且至地表,从而在所述第一井筒周围形成第一热解区,以及在所述第二井筒周围形成第二热解区,在循环所述烟道气一段时间后,所述第一热解区与所述第二热解区接合,以便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井筒之间的所述油页岩地层的主要部分内形成地层烃的基本连续热解区。40.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流动的末端处或附近,在位于所述第一井筒中的硬件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位于该深度之上的所述第二井筒中,所述烟道气降至热解温度之下。41.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井筒基本上水平完井,由此限定跟部和趾部。42.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井筒基本上垂直完井。43.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燃烧器被置于所述第一井筒的所述跟部的上方。44.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油页岩地层在所述跟部和所述趾部之间被加热至大约280。C和80(TC之间。45.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二井筒收集所述烟道气;并且分离所述烟道气以便回收至少一部分所述可燃燃料。46.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热解区和所述第二热解区的接合进一步通过选择特定燃烧器强度、可燃燃料组成、氧化剂注入速率、可燃燃料注入速率或其组合而实现。47.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加热所述油页岩以便将至少一部分所述油页岩热解成烃流体,所述烃流体包括气体;将所述气体采出;并且将至少一部分采出的气体用作所述可燃燃料。48.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处理所述气体以便从所述气体基本上去除H2S。49.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井筒中提供燃烧器和管状部件;并且在所述第一井筒附近、在所述第一井筒的所述跟部上方并朝向所述第一井筒的所述趾部加热所述目标油页岩地层之后但是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热解区接合之目U,(1)向所述第二井筒以及其中的所述燃烧器注入所述氧化剂和所述可燃燃料以便燃烧所述可燃燃料,和(2)循环从所述燃烧器产生的烟道气穿过所述第一井筒并且到达所述地表;(1)将所述氧化剂和所述可燃燃料注入所述第二井筒并且穿过其中的所述燃烧器,以便燃烧所述可燃燃料,以及进一步在所述第二井筒附近并且朝向所述第一井筒的所述跟部加热所述目标油页岩地层;并且(2)将从所述第二井筒中的所述燃烧器产生的烟道气循环穿过所述第一井筒并且到达所述地表。50.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井筒、所述第二井筒和所述燃烧器限定第一加热井,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多个另外的加热井,其每一个也都包括第一井筒、第二井筒以及第一井筒中的燃烧器;布置所述第一加热井和所述多个另外的加热井,使得各自的第一井筒和各自的第二井筒处于交替关系;将氧化剂和可燃燃料注入各多个另外的加热井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一井筒并且穿过所述燃烧器,以便在所述多个另外的加热井内燃烧所述可燃燃料;并且将从每个所述燃烧器产生的烟道气循环穿过所述多个另外的加热井的各自的第二井筒并且到达所述地表。51.原位加热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加热井,其包括第一井筒,其至少延伸至所述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所述第一井筒具有基本垂直部分以及限定跟部和趾部的偏斜部分;具有下端的基本垂直的第二井筒,所述第二井筒的所述下端与所述第一井筒的所述趾部相交以在它们之间形成流体连通;在所述第一井筒内的至少一个井下燃烧用燃烧器;并且其中选择所述第一井筒和所述第二井筒之间的间隔,使得在加热的烟道气循环穿过所述加热井一段时间后,来自所述第一井筒的第一热解区与来自所述第二井筒的第二热解区以这样的方式接合(i)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井筒之间所述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主要部分内形成地层烃的基本连续热解区,并且(ii)在所述第一井筒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燃烧用燃烧器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下的所述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处于热解温度之上,并且在所述第一井筒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燃烧用燃烧器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上的所述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降至热解温度之下。52.产生烃流体的方法,其包括用加热井原位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并且从所述富含有机物岩层产生烃流体,所述烃流体由于位于所述富含有机物岩层中的地层烃的热解而至少部分产生,其中所述加热井包括第一井筒,其至少延伸至所述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所述第一井筒具有基本垂直部分以及限定跟部和趾部的偏斜部分;具有下端的基本垂直的第二井筒,所述第二井筒的所述下端与所述第一井筒的所述趾部相交以在它们之间形成流体连通;和在所述第一井筒或所述第二井筒内的至少一个井下燃烧用燃烧器;并且其中选择所述第一井筒和所述第二井筒之间的间隔,使得在加热的烟道气循环穿过所述加热井一段时间后,来自所述第一井筒的第一热解区与来自所述第二井筒的第二热解区以这样的方式接合(i)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井筒之间所述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主要部分内形成地层烃的基本连续热解区,并且(ii)在所述第一井筒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燃烧用燃烧器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下的所述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处于热解温度之上,并且在所述第一井筒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燃烧用燃烧器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上的所述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降至热解温度之下。53.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从所述富含有机物岩层产生烃流体,所述烃流体由于位于所述富含有机物岩层中的地层烃的热解而至少部分产生。54.从目标富含有机物地层产生烃流体的油田,其包括多个加热井,每个加热井包括第一井筒,其至少延伸至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并且具有基本垂直部分以及限定跟部和趾部的偏斜部分;具有下端的基本垂直的第二井筒,所述第二井筒的所述下端与所述第一井筒的所述趾部相交以在它们之间形成流体连通;和在所述第一井筒或所述第二井筒内的至少一个井下燃烧用燃烧器;并且其中选择各个所述第一井筒和所述第二井筒之间的间隔,使得在加热的烟道气循环穿过所述加热井一段时间后,来自所述第一井筒的第一热解区与来自所述第二井筒的第二热解区以这样的方式接合(i)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井筒之间所述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主要部分内形成地层烃的基本连续热解区;并且其中所述多个加热井被布置在包括行和列的阵列中,使得沿着各行和沿着各列所述第一井筒和所述第二井筒交替。55.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由于循环,(ii)在各自的第一井筒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燃烧用燃烧器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下的各相应的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处于热解温度之上,并且在各自的第一井筒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燃烧用燃烧器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上的各相应的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降至热解温度之下。全文摘要提供的是原位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方法。优选地,富含有机物岩层包括干酪根。该方法可包括下列步骤提供第一井筒,所述第一井筒至少延伸至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并且提供第二井筒,所述第二井筒也延伸至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并与第一井筒相交。该方法也可包括向第一井筒中注入空气和可燃燃料,并且在井筒中提供井下燃烧器从而使空气和可燃燃料基本上在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处混合并燃烧。该方法还可包括循环燃烧产物进入第二井筒并沿第二井筒向上。文档编号E21B36/00GK101680284SQ200880016011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申请日期2008年4月18日优先权日2007年5月15日发明者C·C·拉斯穆森,R·D·卡敏斯克申请人: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