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码头基础的方法

文档序号:5350438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码头基础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码头基础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港口工程重力式码头或扶壁式码头基础的设计处理方法是对码头基础进行基槽挖 泥,然后在基槽内换填中粗砂或块(碎)石,经过夯击密实后,将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沉箱 或方块等构造物安放在换填基础表面上,以达到减少基础沉降和保证基础稳定的要求。但因 码头工程水下的软基往往较厚,其基础挖换填的工程量往往巨大,因而施工进度慢、工程造 价高,且挖除后的淤泥倾抛后往往易随海潮和风浪再次涌入港池造成二次回淤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码头基础的方法,该方法可节约工程投 资,加快施工进度,并减少人为回淤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码头基础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 根据码头前沿水深条件,基础设计不挖泥或进行浅槽挖泥,基槽挖泥深度不大于
250cm;
2) 在不小于码头基础长、宽尺寸的范围内(长大于码头基础长0 3m、宽大于码头基础 宽0 3m尺寸的范围内)布设土工织物散体桩l (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施工方法见中国专利申 请号200810197321. X,发明名称为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软基的方法);平面布桩方式为四 边形或三角形,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桩径参数40 200cm, 土工织物散体桩的间距为0.4 5m, 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桩长为1 30m, 土工织物散体桩的间距和桩长可根据基础的稳定和变形沉 降要求进行计算或试验确定;
3) 在土工织物散体桩顶部位的泥面上水平布设一层土工织物层2, 土工织物层2为一层 土工布或一层土工布与土工格栅的复合结构层;
4) 在已铺设的土工织物层2上布设基础褥垫层3,基础褥垫层3的材料为粗砂或块(碎) 石,基础垫层的厚度为50 250cm;
5) 基础褥垫层采用重锤夯实或爆夯密实;
6) 在密实的基础褥垫层顶部水平安放一层第二土工格栅层5,第二土工格栅层的材料为 土工格栅;
7) 第二土工格栅层5上安放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沉箱或钢筋混凝土方块6。 所述基础褥垫层内,按每50 100cm层间距的距离水平布设第一土工格栅层4,第一土
工格栅层4的材料为土工格栅。基础褥垫层内可设1 4个第一土工格栅层。
所述层间距的距离是指最下一层第一土工格栅层与土工织物层2之间的距离,相邻的第一土工格栅层与第一土工格栅层之间的距离,最上一层第一土工格栅层与第二土工格栅层 5之间的距离。
块(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码头基础,可做到不挖泥或大大地减少 挖泥量,这有利于节约工程投资、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可保证工程质量,并减少人为回淤现 象。


图1为本发明的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有基槽的码头基础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无基槽的码头基础断面示意图中1-土工织物散体桩,2-土工织物层,3-基础褥垫层,4-第一土工格栅层,5-第二 土工格栅层,6-钢筋混凝土沉箱或钢筋混凝土方块,7-泥面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不仅仅局限 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处理有基槽的码头基础)
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码头基础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 根据码头前沿水深条件,基础设计不挖泥;
2) 在不小于码头基础长、宽尺寸的范围内(长大于码头基础长0m、宽大于码头基础宽 0m尺寸的范围内)布设土工织物散体桩(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施工方法见中国专利申请号 200810197321.X,发明名称为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软基的方法);平面布桩方式为四边形, 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桩径参数60cm, 土工织物散体桩的间距为1.8m, 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桩长 为3m, 土工织物散体桩的间距和桩长可根据基础的稳定和变形沉降要求进行计算或试验确 定;
3) 在土工织物散体桩顶部位的泥面上水平布设一层土工织物层,土工织物层为一层土 工布;
4) 在已铺设的土工织物层上布设基础褥垫层,基础褥垫层的材料为粗砂,基础垫层的 厚度为50cm;
5) 基础褥垫层采用重锤夯实;
6) 在密实的基础褥垫层顶部水平安放一层土工格栅层(为一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层 的材料为土工格栅;
7) 在土工格栅层上安放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沉箱。 实施例2 (处理有基槽的码头基础)
如图1所示,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码头基础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 根据码头前沿水深条件,基础设计进行浅槽挖泥,基槽挖泥深度为240cm;
2) 在不小于码头基础长、宽尺寸的范围内(长大于码头基础长lm、宽大于码头基础宽 lm尺寸的范围内)布设土工织物散体桩1 (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施工方法见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197321.X,发明名称为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软基的方法);平面布桩方式为四边形, 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桩径参数100cm, 土工织物散体桩的间距为2m, 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桩长为 10m, 土工织物散体桩的间距和桩长可根据基础的稳定和变形沉降要求进行计算或试验确定;
3) 在土工织物散体桩顶部位的泥面上水平布设一层土工织物层2, 土工织物层2为一层 土工布与一层土工格栅的复合结构层(一层土工布上覆盖一层土工格栅,或一层土工格栅上 覆盖一层土工布);
4) 在已铺设的土工织物层2上布设基础褥垫层3,基础褥垫层3的材料为粗砂,基础垫 层的厚度为150cm,在基础褥垫层厚度内(如图l所示),按每50cm层间距的距离水平布设 第一土工格栅层4 (为一层土工格栅),第一土工格栅层4的材料为土工格栅;
5) 基础褥垫层采用重锤夯实;
6) 在密实的基础褥垫层顶部水平安放一层第二土工格栅层5 (为一层土工格栅),第二 土工格栅层的材料为土工格栅;
7) 第二土工格栅层5上安放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沉箱6。 实施例3 (处理有基槽的码头基础)
如图1所示,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码头基础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 根据码头前沿水深条件,基础设计进行浅槽挖泥,基槽挖泥深度为50cm;
2) 在不小于码头基础长、宽尺寸的范围内(长大于码头基础长3m、宽大于码头基础宽 3m尺寸的范围内)布设土工织物散体桩1 (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施工方法见中国专利申请号 200810197321. X,发明名称为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软基的方法);平面布桩方式为三角形, 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桩径参数120cm, 土工织物散体桩的间距为3m, 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桩长为 30m, 土工织物散体桩的间距和桩长可根据基础的稳定和变形沉降要求进行计算或试验确定;
3) 在土工织物散体桩顶部位的泥面上水平布设一层土工织物层2, 土工织物层2为一层 土工布与一层土工格栅的复合结构层(一层土工布上覆盖一层土工格栅,或一层土工格栅上 覆盖一层土工布);
4) 在已铺设的土工织物层2上布设基础褥垫层3,基础褥垫层3的材料为块(碎)石, 基础垫层的厚度为200cm,在基础褥垫层厚度内,按每100cm层间距的距离水平布设一层第 一土工格栅层4 (为一层土工格栅;基础褥垫层由第一土工格栅层分为上下两层,上下两层 各100cm),第一土工格栅层4的材料为土工格栅;
5) 基础褥垫层采用爆夯密实;
6) 在密实的基础褥垫层顶部水平安放一层第二土工格栅层5 (为一层土工格栅),第二 土工格栅层的材料为土工格栅;
7) 第二土工格栅层5上安放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方块6。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基础垫层的厚度为250cm,在基础褥垫层厚度内 水平布设4个第一土工格栅层4 (按每50cm层间距的距离水平布设)。 实施例5 (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无基槽的码头基础)如图2所示,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码头基础的方法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只是无基槽。
权利要求
1.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码头基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码头前沿水深条件,基础设计不挖泥或进行浅槽挖泥,基槽挖泥深度不大于250cm;2)在不小于码头基础长、宽尺寸的范围内布设土工织物散体桩(1);平面布桩方式为四边形或三角形,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桩径参数40~200cm,土工织物散体桩的间距为0.4~5m,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桩长为1~30m;3)在土工织物散体桩顶部位的泥面上水平布设一层土工织物层(2),土工织物层(2)为一层土工布或一层土工布与土工格栅的复合结构层;4)在已铺设的土工织物层(2)上布设基础褥垫层(3),基础褥垫层(3)的材料为粗砂或块石,基础垫层的厚度为50~250cm;5)基础褥垫层采用重锤夯实或爆夯密实;6)在密实的基础褥垫层顶部水平安放一层第二土工格栅层(5),第二土工格栅层的材料为土工格栅;7)第二土工格栅层(5)上安放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沉箱或钢筋混凝土方块(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码头基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基础褥垫层内,按每50 100cm层间距的距离水平布设第一土工格栅层(4),第一土工格栅 层(4)的材料为土工格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码头基础的方法。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码头基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码头前沿水深条件,基础设计不挖泥或进行浅槽挖泥;2)在不小于码头基础长、宽尺寸的范围内布设土工织物散体桩;3)在土工织物散体桩顶部位的泥面上水平布设一层土工织物层;4)在已铺设的土工织物层上布设基础褥垫层;5)基础褥垫层采用重锤夯实或爆夯密实;6)在密实的基础褥垫层顶部水平安放一层第二土工格栅层;7)第二土工格栅层上安放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沉箱或钢筋混凝土方块。该方法可节约工程投资,加快施工进度,并减少人为回淤现象。
文档编号E02D27/52GK101608457SQ200910063319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7日
发明者冯守中 申请人:冯守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