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822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室结构, 它是利用有、无粘结预应力后张法对混凝土建造的地下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物地下室、地下停车场的建造越来越多。按照我国目 前的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在使用上暴露出很多问题。例如,按我国目前的《混凝土结构设 计规范》GB 50010-2002,针对不同结构在室内或土中条件下每隔30—55m就设置一道伸 縮缝的要求。对于平面尺寸较大的建筑,就必然被分割成很多块,这些块之间完全分开, 中间用橡胶止水带连接进行防水,如图lb所示的传统的地下室伸縮缝做法,底板、外墙 及内墙处的温度伸縮缝混凝土完全断开,伸縮缝宽度约有30 70mm,缝内填有柔性防水材 料20,中间部位设有橡胶止水带30。用这种方案建造的后果是整体性差,抗震性和耐久 性差,分缝处很容易在地震力作用下损坏,而且橡胶止水带处容易漏水,长时间使用有老 化问题。
另外,对于平面尺寸较大建筑的地下室结构也有釆用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处理,如图 la所示的传统钢筋混凝土地下室伸縮缝(或后浇带、膨胀加强带)10平面布置示意图, 对于后浇带建造结构,底板、外墙及内墙处在施工过程中断开一段时间后,在行浇注混凝 土。膨胀加强带与其它混凝土一同浇注。这类的结构处理效果一般,有很多地下室出现渗 漏。
由此可见,无论建筑平面尺寸的大与小,目前的建筑地下室结构的防水, 一般采用混 凝土自防水及外涂柔性防水材料来解决。但是在采用上述方法施工的地下室中,有很多地 下室出现渗漏问题,有的地下室的渗漏问题已无法解决、导致地下室将长期泡在水中。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对业内人员提出了新的思考,经大量实验研究,提出了采用一种新 的有、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对底板、楼板、外墙的整体建造方法。根据不同的场地统计,有、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室比传统的分缝(或用后浇带、膨胀加强带处理)地下室节约造 价大约为9%-20%,更主要的是用该方法将彻底解决地下室的渗漏问题。现在我们针对本专 利内容提及到的尚无设计先例的,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室结构及构筑方法进行了 创新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结构及构筑方法。所谓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方法是预应力钢筋与普通钢筋同时铺设,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再进行预 应力钢筋的张拉,张拉完成后进行锚具的封堵。所谓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方法是预 应力钢筋与普通钢筋同时铺设或在张拉前穿入预应力钢筋,但预应力钢筋要放置在金属或
塑料管中,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再进行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张拉
完成后进行灌浆、锚具封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 土地下室结构,该地下室结构具有抗震性好、耐久性好及更好的防漏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地下 室的结构,所述地下室至少为一层,包括底板、柱子、外墙及楼板,其中底板与桩体之 间、外墙与底板之间及外墙与楼板之间均设有塑料滑动层,外墙与底板或楼板之间还设 有弹性垫块,底板、楼板及外墙中设有水平方向预应力钢绞线,钢绞线的张拉端或锚固 端设置在外墙上,外墙与底板连接处设置有大或小放脚,外墙与楼板连接处设有小放脚。
所述的地下室结构,其中,所述地下室外墙的平面形状是矩形或闭合曲线。
所述的地下室结构,其中,所述地下室外墙的的平面形状为闭合曲线,在所述闭合曲 线与侧壁直线段交汇处设置扶壁。
所述的地下室结构,其中,所述地下室外墙水平向预应力张拉端或锚固端还可以设置 在地下室外墙的扶壁上。
所述的地下室结构,其中,所述楼板为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成或钢筋混凝土无 梁楼盖构成的梁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地下室结构,受力性能好, 无渗漏,耐久性强,抗震性能好的优点;并且所述地下室结构取消了温度伸縮缝、后浇带 或膨胀加强带,彻底避免橡胶止水带等导致的漏水隐患及给以后管理维护带来的麻烦,从 而克服了现有地下室的种种弊端。
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室结构,所使用的混凝土标号为C20或C20以上,本方 法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在0 0.25mm,而我国目前的地下室混凝土裂缝一般控制在 0. 1 0. 25咖。

图la是传统钢筋混凝土地下室伸缩缝、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lb是传统的地下室伸縮缝做法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室结构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室结构的固定端的剖面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室结构的铰支点的剖面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室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IO伸縮缝、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20为柔性防水材料、30为橡胶止水带;
1滑动层、2水平方向预应力钢绞线、3竖直方向预应力钢绞线、4底板、5楼板、6
外墙、7大放脚、8小放脚、9扶壁、ll桩基、12柱子、13梁、14弹性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2所示的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室结构,设置在桩基11之上,为三层结 构,包括底板4、柱子12、外墙6及楼板5。底板4与桩基11的桩体之间、外墙6与底板 4之间以及外墙6与楼板5之间均设有塑料滑动层1。外墙6与底板4或楼板5之间还设 有弹性垫块14,以形成铰支点。底板4、楼板5及外墙6中均设有水平方向预应力钢绞线 2,高度》3米的外墙6内还设有竖直方向预应力钢绞线3。地下室外墙6的平面形状是矩 形或闭合曲线。如图5所示,所述地下室外墙6的的平面形状为闭合曲线,其中在圆角两 侧和曲线变化处可设置扶壁9。钢绞线的张拉端或锚固端设置在外墙6上或扶墙上。如图 2-4所示,外墙6与底板4连接处设置有大或小放脚8。外墙6与楼板5连接处设有小放 脚8。如图3所示,当地下室外墙6与其相联结的柱子12形成固定端则采用大放脚7。如 图2及4所示,当地下室外墙6与其相联结的柱子12形成铰支点则采用小放脚8。所述楼 板5设置在梁13上,楼板5为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成或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构成 的梁板结构。
制造所述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室结构的构筑方法,按照如下歩骤操作
a) 将桩体与素混凝土垫层之间密切结合,并使桩体与地下室底板脱开;当地基承载力 不能满足时采用桩基础,此时桩基与垫层之间是密切结合的,但桩体与底板是脱开的;
b) 在素混凝土垫层与地下室底板之间设置塑料板滑动层,塑料板优选摩擦系数小的材
料;
c) 在地下室底板水平向的两个方向张拉钢绞线,施加预应力;
d) 做好桩体与地下室底板之间的防水处理,然后使桩体与地下室底板形成整体;
e) 在地下室外墙与地下室底板之间设置塑料板滑动层;f) 在地下室外墙水平方向施加预应力,外墙高度》3米时还对地下室外墙施加竖向预 应力,地下室外墙水平向预应力张拉端或锚固端设置在地下室外墙上或地下室外墙的扶壁 上,其中,所述地下室外墙的平面形状是矩形或闭合曲线。当所述地下室外墙的的平面形 状为闭合曲线,在所述闭合曲线与侧壁直线段交汇处设置扶壁。地下室外墙与柱子在外墙 张拉前是脱开的,当外墙张拉后外墙与柱子连接在一起;
g) 对锚具张拉端和固定端进行防腐处理; j)对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埋管进行压力灌浆;
k)地下室外墙被施加完预应力后再浇注地下室外墙的小放脚,其中,地下室底板与地 下室外墙处也可用大放脚,楼板与外墙的连接一般用小放脚;当地下室外墙与其相联结的 柱子形成固定端则采用大放脚,当地下室外墙与其相联结的柱子形成铰支点则采用小放 脚;
h) 重复上述步骤c)及e)-k),并将所述步骤中的地下室底板替换成地下室楼板,至浇 筑完整个地下室;其中,执行的歩骤e)还包括在地下室外墙与楼板之间设置弹性材料制
成的支座的歩骤,弹性支座优选橡胶支座。
所述的地下室构筑方法,其中,所述楼板为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成或钢筋混凝 土无梁楼盖构成的梁板结构。
按照所述地下室构筑方法建造出来的地下室类结构,其受力性能好,无渗漏,耐久性 强,抗震性能好的优点;并且所述地下室结构取消了温度伸縮缝、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 彻底避免橡胶止水带等导致的漏水隐患及给以后管理维护带来的麻烦,从而克服了现有地 下室的种种弊端。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至少为一层,包括底板、柱子、外墙及楼板,其中底板与桩体之间、外墙与底板之间及外墙与楼板之间均设有塑料滑动层,外墙与底板或楼板之间还设有弹性垫块,底板、楼板及外墙中设有水平方向预应力钢绞线,钢绞线的张拉端或锚固端设置在外墙上,外墙与底板连接处设置有大或小放脚,外墙与楼板连接处设有小放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外墙的平面形状是矩 形或闭合曲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外墙的的平面形状为 闭合曲线,在所述闭合曲线与侧壁直线段交汇处设置扶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外墙水平向预应力张 拉端或锚固端还可以设置在地下室外墙的扶壁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为有、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成或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构成的梁板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室结构,所述地下室至少为一层,包括底板、柱子、外墙及楼板,其中底板与桩体之间、外墙与底板之间及外墙与楼板之间均设有塑料滑动层,外墙与底板或楼板之间还设有弹性垫块,底板、楼板及外墙中设有水平方向预应力钢绞线,钢绞线的张拉端或锚固端设置在外墙上,外墙与底板连接处设置有大或小放脚,外墙与楼板连接处设有小放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下室结构,具有受力性能好,无渗漏,耐久性强,抗震性能好的优点;取消了温度伸缩缝、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彻底避免橡胶止水带等导致的漏水隐患及给以后管理维护带来的麻烦,从而克服了现有地下室的种种弊端。
文档编号E02D29/045GK201372441SQ200920105549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4日
发明者刘志刚, 史迪夫·克鲁斯 申请人:刘志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