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4245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钻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及其它资源勘探开发活动中使用的一种钻井设备,尤其
是一种新型钻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石油钻机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安装和起升。 一种是采用箱块式从地面逐 步分层加高,这种安装方式的特点是安装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安装时的劳动强度大且 高空作业较多不安全。另一种是井架、底座先低位安装,然后先起升井架,再采用平行四边 形结构起升底座的二次起升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采用二次起升,增加的起升设备多, 需要二次穿绳,起升时间长,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钻机,可以实现 井架、底座先低位安装,然后使井架和底座一起起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增 强安全性、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新型钻机主要由井架、钻台、底座、人字架、绞车和起升大绳构成,井架与底座 连接,钻台连接在井架上随井架一次起升,人字架固定在底座上。人字架上布置有缓冲油 缸。井架和人字架之间有定位块定位,并采用螺栓及压板固定在一起。起升大绳分为左右两 根,一端固定在井架耳座上,顺次通过人字架上的滑轮和井架上滑轮,最后固定在大钩上。 随后依靠绞车动力通过起升大绳逐步将井架拉起,同时井架将通过铰接销轴将钻台带起, 钻台在井架铰接销轴的带动下,随井架一起起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井架和底座低位安装、只需要一次安装起升绳一次起 升到位,结构紧凑,组装简单,操作方便,不仅节省了设备和安装成本还很大程度提高了操 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起升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起升后示意图。 图中1.大钩,2.井架,3.钻台,4.底座,5.人字架,6.绞车,7.绞车座,8.耳座, 9.起升大绳,IO.滑轮,ll.定位块,12.压板,13.缓冲油缸,14.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新型钻机,主要由井架(2)、钻台(3)、底座(4)、人字架(5)、绞车(6)和起升 大绳(9)构成。井架(2)和钻台(3)在低位先进行销轴铰接,待钻台面设备安装完成后,提 升井架(2)使井架(2)和底座(4)之间进行销轴铰接。起升大绳(9)分为左右两根,一端固定在井架(2)的耳座(8)上,顺次通过人字架(5)上的滑轮(14)和井架(2)上滑轮(10), 最后固定在大钩(1)上。起升时依靠绞车(6)动力逐步将井架(2)拉起,钻台(3)在井架 (2)铰接销轴的带动下,随井架(2) —起起升。人字架(5)固定在底座(4)上,绞车(6)低 位固定在后台绞车座(7)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有左、右分体的人字架(5),通过销轴固定在底座(4)上,其上端 有滑轮(14)作为起升大绳(9)的受力支撑点。人字架(5)上布置有两只缓冲油缸(13), 用于井架(2)起升到接近90。时的缓冲,以及下放时利用缓冲油缸(13)将井架(2)推离 90° 。井架(2)和人字架(5)之间有定位块(11)定位,并采用球铰螺栓及压板(12)固定 在一起,与井架(2)配合作用实现井架(2)的限位和连接固定作用。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钻机,主要由井架(2)、钻台(3)、底座(4)、人字架(5)、绞车(6)和起升大绳(9)构成,其特征是井架(2)与底座(4)连接,钻台(3)连接在井架(2)上随井架(2)一次起升,人字架(5)固定在底座(4)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钻机,其特征是井架(2)和钻台(3)销轴铰接,井 架(2)和底座(4)销轴铰接。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新型钻机,其特征是人字架(5)上布置有缓冲油缸 (13)。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钻机,其特征是井架(2)和人字架(5)之间有定 位块(11)定位,并采用螺栓及压板(12)固定在一起。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新型钻机,其特征是起升大绳(9)分为左右两根,一端 固定在井架(2)耳座(8)上,顺次通过人字架(5)上的滑轮(14)和井架(2)上滑轮(10), 最后固定在大钩(1)上。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钻机,其特征是所述螺栓为球铰螺栓。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钻机,主要由井架、钻台、底座、人字架、绞车和起升大绳构成。井架与底座进行销轴铰接,钻台销轴铰接在井架上随井架一次起升,人字架固定在底座上。井架和人字架之间有定位块定位,并采用螺栓及压板固定在一起。起升大绳分为左右两根,一端固定在井架耳座上,顺次通过人字架上的滑轮和井架上滑轮,最后固定在大钩上。依靠绞车动力通过起升大绳逐步将井架拉起,钻台在井架铰接销轴的带动下,随井架一起起升。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组装简单,操作方便,不仅节省了设备和安装成本还很大程度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文档编号E21B15/00GK201539212SQ20092015956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0日
发明者刘建平, 吴彦锋, 张建军, 李张英, 李胜林, 王国书, 王建, 王维忠, 罗煜琼, 董生政, 赵亚玲, 郑晓刚, 韩洪波 申请人:中原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