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3024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击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击夯,属于建筑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目前使用的定位结构示意图,冲击夯包括传动部分中的活塞杆l,弹簧2,套筒8套在活塞杆1上,弹簧2套在套筒8上,活塞杆一端设有弹簧座3,弹簧座3的上端面同弹簧顶压配合。活塞上下往复动作,弹簧不断压縮和释放的过程中产生能量,使下缸体上下往复移动,实现整机工作状态。弹簧为了满足大负荷工作,中径通常比较大,而活
塞杆同弹簧相比起来就比较细,在弹簧和活塞杆之间存在较大空间,这时弹簧套在活塞杆上动作时,因为冲击力的影B向,弹簧在径向产生位移,压縮弹簧失稳,大大降低了弹簧的蓄
能作用,减少了弹簧使用寿命。而套筒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弹簧套在套筒上,可以避免弹簧失稳状态的出现,但是套筒长度较长,套筒占据了弹簧和活塞杆之间的大部分空间,并且紧挨在弹簧上,不利于弹簧的散热,造成弹簧同套筒的摩擦,也不利于活塞杆将润滑油抽到各处,降低了传动系统的润滑效果。对于传动部分的装配来说,使用套筒也增加了零件数目,降低了装配速度,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冲击夯,防止压縮弹簧失稳,释放弹簧和活塞杆之间的空间,有利于弹簧的散热,便于活塞杆将润滑油抽到各处。较少了零件数目,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冲击夯,包括传动部分中的活塞杆,套装在活塞杆上的弹簧,活塞杆一端设有弹簧座,弹簧座的上端面同弹簧顶压配合,在弹簧座上端面一体凸设有限制弹簧径向移动的径向定位结构。
所述弹簧座上的径向定位结构可以为凸台,凸台直径同弹簧内径大致相当;也可
以为多个圆凸块,相对应位置的凸块外边距同弹簧内径大致相当;还可以为多个弧形凸块,
弧形凸块弧度同弹簧内圆弧度大致相当,弧形凸块半径同弹簧内径大致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弹簧座上的定位凸台或定位块可以防止弹簧在压縮和
释放的时候出现弹簧失稳,并且因为释放了弹簧和活塞杆之间的空间,弹簧工作时产生的
热量很容易由润滑油带至上下缸体壳体上,热量由大面积的壳体散出,延长弹簧的使用寿
命,也有利于传动系统的润滑。采用弹簧座上的凸台或凸块来代替套筒工作,减少了传动系
统零件的数目,提高了装配速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1为现有技术中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活塞杆和弹簧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弹簧座结构示意图;[001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弹簧座示意图;[001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弹簧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冲击夯包括传动部分中的活塞杆l,套装在活塞杆1上的弹簧2,活塞杆一端设有弹簧座3,弹簧座3上端面同弹簧2顶压配合,在弹簧座3上端面一体设有径向定位结构,弹簧2套装在径向定位结构上。所述弹簧座上的径向定位结构为凸台4,凸台4和活塞一体,在其上开有注油孔7,活塞可以通过注油孔7将润滑油抽上上缸体。弹簧2套装在活塞杆1上,活塞杆1 一端设有弹簧座3,弹簧座3上有凸台4,凸台4的直径同弹簧内径大致相当,此时,弹簧2套装在凸台4上,可以有效的避免弹簧在压縮和释放时的径向位移,起到限制弹簧径向移动的作用。[0013]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弹簧座示意图,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弹簧座3上端面一体设有四个圆凸块5作为定位块取代了原来的定位凸台4,相对应位置的圆凸块5的外边距同弹簧2内径大致相当,可以有效的卡住弹簧,限制弹簧径向移动。当然,在具体使用中,至少采用两个圆凸块来构成定位结构,也可以采用更多的圆凸块来限制弹簧径向动作。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弹簧座示意图,其与上述两个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弹簧座3上端面一体设有四个弧形凸块6来限制弹簧径向动作,弧形凸块的弧度同弹簧内圆基本相当,弧形凸块半径同弹簧内径大致相同,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卡住弹簧,避免弹簧在压縮和释放的时候出现失稳状态。并且释放了弹簧和活塞杆的空间,有利于的散热。当然,在具体使用中,要至少采用两个弧形凸块来构成定位结构,也可以采用更多的凸块更好的限制弹簧径向动作。 在具体使用时,可以采用其他的径向定位结构,只要能在弹簧座上限制弹簧径向位移,并且释放了弹簧和活塞杆之间的空间,都可以算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冲击夯,包括传动部分的活塞杆,套装在活塞杆上的弹簧,活塞杆一端设置有弹簧座,弹簧座上端面同弹簧顶压配合,其特征在于弹簧座上端面一体凸设有限制弹簧径向移动的径向定位结构,弹簧套装在径向定位结构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上的径向定位结构为凸台,凸台直径同弹簧内径大致相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上的径向定位结构为至少两个圆凸块,相对应位置圆凸块的外边距同弹簧内径大致相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上的径向定位结构为至少两个弧形凸块,弧形凸块其弧度与弹簧内圆大致相同,弧形凸块半径同弹簧内圆半径大致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冲击夯,包括传动部分的活塞杆,弹簧,弹簧位于活塞杆的弹簧座上,在弹簧座上端面一体凸设有限制弹簧径向移动的定位结构。所述弹簧座上的定位结构可以为直径同弹簧内径大致相当的凸台,可以为圆凸块,相对应位置的凸块外边距同弹簧内径大致相当,也可以为弧形凸块,弧形凸块中心位置的外边距应同弹簧内径大致相同。采用这类定位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压缩弹簧失稳,减少传动系统的零件数目,降低生产成本,释放弹簧和活塞杆之间的空间,有利于弹簧的散热和传动系统的润滑。
文档编号E02D3/046GK201546219SQ20092022420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6日
发明者孙保平, 孙彦如, 李凯歌 申请人:长葛市新世纪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