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和一氧化碳共同注入的采油方法

文档序号:5375966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氢气和一氧化碳共同注入的采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气和一氧化碳共同注入的生产原油的方法,是一种提高油藏的采收率和开发效果的采油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些油田需要注入气体驱替原油流向生产井,现有的注入气体有,天然气、氮气、空气、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不能完全融入原油,由于流度比大,气体很容易形成窜流, 驱替原油的效率很低。注空气火烧油层或低温氧化方式加热油层,因为注空气过程,原油中大量成分可以氧化,可氧化的成分不氧化完,氧化带不能前进,大量物质被氧化的结果是温度很高无法控制,同时氧化加热的范围扩展很慢。蒸汽驱方法加热油层存在驱油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氢气和一氧化碳共同注入的采油方法,可以提高驱动原油的效率。其主要做法是,注气井注入氢气和一氧化碳,驱动原油流向生产井。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氢气和一氧化碳共同注入的采油方法技术方案是油田采油区块由注气井和周围的生产井构成,注气井连接有注入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设备,注气井连接有可以在井底加热注入地层的气体的电加热设备,或连接有注蒸汽加热地层设备,生产井连接有采油设备。1、首先预热注入井近井地带单独注入氢气或一氧化碳,用井下电加热器,加热注入的气体,被加热的气体进入地层加热近井地带的岩石到100°c到400°C之间;或采取注蒸汽加热近井地带;2.当近井地带加热到预定的100°C到400°C温度后,通过注气井向油层连续注入氢气和一氧化碳;注氢气量为每天1000-100000立方米(大气压下体积),注一氧化碳量为每天1000-100000立方米(大气压下体积);在需要的情况下,将氢气、一氧化碳和水共同注入。注氢气量为每天1000-100000 立方米(大气压下体积),注一氧化碳量为每天1000-100000立方米(大气压下体积)。注水量10-100立方米。或氢气和一氧化碳共同注入,注入时间7至15天后,向该注入井注水,注水量 10-100立方米。3定期检测生产井产出的氢气量(一星期检测一次),周围生产井中某一口井产出氢气量在每天500立方米以上,关闭这口生产井,生产井50%以上关闭,结束注入氢气和一氧化碳采油方式,打开所有生产井,采用其他方式生产。注氢气采油方法提高驱油效果的机理在于
1、提供一种氢气和一氧化碳共同注入的采油方法,可以提高驱动原油的效率。其主要做法是,注气井注入氢气和一氧化碳,驱动原油流向生产井。可以提高驱油效果的机理在于,预热注入井近井地带到100°C到400°C后,通过注气井向油层中注入氢气和一氧化碳,启动氢气和一氧化碳发生析碳化学反应。生成碳和水, 同时放出热量,在发生析碳反应时,由于在油层孔隙中的岩石表面生成次生水和碳,会改变岩石的润湿性,使岩石变为强亲水,形成强大的毛管力驱油效应提高采收率。提供驱动力的氢气和一氧化碳转化为碳和水体积大大缩小,填补原油被驱走后剩余的空间,不会像氮气等非凝析气体驱替时发生的气体指进突破,进而发生气窜的现象提供一种加热油藏的方法,氢气和一氧化碳发生析碳化学反应,生成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这些热量可以升高油藏温度,降低原油粘度,融化析出的蜡消除析出蜡的堵塞。 会使低渗透油藏基质中封闭的孔隙内的流体受热膨胀,胀裂封闭的空间,形成通道,使原来封闭孔隙中的原油流出。在发生析碳化学反应的区域温度会上升,由于反应C0+H2 = C+H20是可逆反应,在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析碳化学反应会停止,因此析碳化学反应在油层形成不断前进的前缘,在前缘的上游温度较高,反应停止,保证注入的氢气和一氧化碳不会反应,当这些气体到达反应前缘,由于此处温度较低开始反应,形成连续的反应过程。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某油田一个区块,油层深度在1800米,油层温度65°C,油层厚度10米,已经进行过衰竭式生产。油层压力在衰竭式生产后为12兆帕。由于长期注水油藏温度降低,油层内开始析蜡,影响原油采出,决定开展氢气和一氧化碳共同注入的采油方法。第一步完善注氢气采油区井网,采用九点井网,注气井在中间,周围有8 口生产井,8 口生产井成矩形排列。注气井距较近的生产井有100 200米,距较远的生产井有 140 280米。本实施例是距较近的生产井有150米,距较远的生产井有200米。注气井连接有注入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设备,连接有注蒸汽加热地层设备,生产井连接有采油设备。第二步向注气井注入200吨蒸汽。第三步向注气井连续注入氢气和一氧化碳,氢气注气量每天5000方(大气压下体积),氢气注气量每天5000方(大气压下体积)。第四步定期检测生产井产出的氢气量(一星期检测一次),如果周围生产井中某一口井产出氢气量在每天500方以上,关闭这口生产井,如果,生产井50%以上关闭,结束注入氢气和一氧化碳采油方式,打开所有生产井,采用其他方式生产。如继续注水开发。实施例2 某油田一个区块,油层深度在4000米,油层温度132°C油层厚度20米,油层压力为 30兆帕,渗透率1个毫达西。决定开展注入氢气和一氧化碳采油。第一步完善注氢气采油区井网,采用九点井网,注气井在中间,周围有8 口生产井,生产井与注气井距离最近的有150米,较远的距离为200米。注气井连接有注入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设备,注气井连接有电加热设备可以在井底加热注入地层的气体,生产井连接有采油设备。
4
第二步预热注入井近井地带先单独注入氢气或一氧化碳,同时在井下装备电加热器,加热注入的气体,加热温度300°C,注入速度4000至6000方/天(大气压下体积), 注入时间7至15天,被加热的气体进入地层加热近井地带的岩石到250°C至300°C之间。第三步向注气井中连续注入注入氢气和一氧化碳,氢气注气量每天5000方(大气压下体积),氢气注气量每天5000方(大气压下体积)。第四步定期检测生产井产出的氢气量(一星期检测一次),如果周围生产井中某一口井产出氢气量在每天500方以上,关闭这口生产井,如果,生产井50%以上关闭,停止注氢气,结束注氢气和一氧化碳采油方式,打开所有生产井,采用其他方式生产。如继续注水开发。
权利要求
1. 一种氢气和一氧化碳共同注入的采油方法,在油田采油区块有注气井和周围的生产井,注气井连接有注入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设备,注气井连接有电加热设备可以在井底加热注入地层的气体,或连接有注蒸汽加热地层设备,生产井连接有采油设备,其特征在于A、预热注入井近井地带注入氢气或一氧化碳,用井下装备电加热器,加热注入的气体,被加热的气体进入地层加热近井地带的岩石到100°C到400°C之间;或采取注蒸汽加热近井地带;B、向注气井中注入氢气和一氧化碳;注氢气量为每天1000-100000立方米/大气压,注一氧化碳量为每天1000-100000立方米/大气压;C、或将氢气、一氧化碳和水共同注入;注氢气量为每天1000-100000立方米/大气压, 注一氧化碳量为每天1000-100000立方米/大气压,注水量10-100立方米;D、或将氢气和一氧化碳共同注入时间7至15天后,向该注入井注水,注水量10-100立方米;E、一星期检测一次,检测生产井产出的氢气量,当周围生产井中的一口井产出氢气量在每天500立方米以上,关闭这口生产井,当生产井50%以上关闭,结束注入氢气和一氧化碳采油方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气和一氧化碳共同注入的采油方法;注入氢气或一氧化碳,加热注入的气体,加热近井地带的岩石到100℃到400℃之间;向注气井中注入氢气和一氧化碳;注氢气量为每天1000-100000立方米/大气压,注一氧化碳量为每天1000-100000立方米/大气压;检测生产井产出的氢气量,当周围生产井中的一口井产出氢气量在每天500立方米以上,关闭这口生产井,当生产井50%以上关闭,结束注入氢气和一氧化碳采油方式;本发明会改变岩石的润湿性,使岩石变为强亲水,形成强大的毛管力驱油效应提高采收率,使低渗透油藏中封闭的孔隙内的流体受热膨胀,胀裂封闭的空间,形成通道,使封闭孔隙中原油流出。
文档编号E21B43/24GK102235163SQ20101016074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6日
发明者陈亚平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