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竹锚杆的锚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5073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竹锚杆的锚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锚杆锚固巷道壁的锚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竹锚杆锚固巷道壁的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下煤层开采的准备工作中,需要掘进施工巷道,通常需要对巷道的侧壁和顶壁进行锚固。锚杆按材质分主要金属锚杆和竹木锚杆。由于锚固强度主要取决于锚杆材料的抗拉性能,虽然金属和竹木在抗拉强度上有一定差异,但对于一些具体的地质情况而言, 竹木锚杆完全能够满足其锚固要求。同时,楠竹锚杆还具有金属锚杆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其成本相对低廉很多,而且不会产生锈蚀造成地质污染,并且还可以被切割。因此,楠竹锚杆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对于需要进行切割的煤层只能用竹木锚杆锚固。现有用于竹木锚杆的锚固装置包括以位于锚固孔外部的木托盘和塞在两竹片之间的木楔,为保持木楔与竹片之间的紧固力,通常还在木托盘外设一铁托盘。但这种锚固装置不能对两竹片形成有效的拉紧锚固,其锚固效果较差。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865681U,
公开日期2011年6月15日,发明创造名称“一种卡箍式竹锚杆”,该技术方案包括一 U固接卡槽,在卡槽底端设有一螺杆,螺杆上通过螺母固定一垫板,卡槽的槽形为槽口小槽底大的梯形断面,竹锚杆尾端配合在卡槽内,卡槽两侧设有铁箍。锚固时转动螺杆上螺母,可对竹锚杆形成有效的拉紧锚固力。但该U形卡槽必须深入锚固孔内并与竹锚杆锚固成一体,这样就需要将锚固孔整体增大或者减小锚杆的截面尺寸,造成浪费锚固材料或者因锚杆截面尺寸小而导致锚固力小、锚固效果差的不足。利用该锚杆锚固时虽然可将锚固孔设置成阶梯状,采用不同直径的钻头钻孔以克服上述缺陷,但却会带来钻孔工艺复杂、钻孔效率低的不足。同时,还由于构成锚固装置的U形卡槽与竹锚杆锚固成一体,锚固装置的U形卡槽不能重复利用,从而造成资源浪费。为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本适用新型的目的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竹锚杆的锚固装置,利用该锚固装置锚固时,锚固孔的钻孔工艺简单、钻孔效率高、锚固效果好。进一步还可重复利用锚固装置的部分构件,以降低锚固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竹锚杆的锚固装置,包括设在锚固孔孔口外端的木托板,木托板上设有空心螺杆,所述空心螺杆通过外周上设有的外螺纹配合连接有螺母,螺母的一端面可紧贴在木托板的外端面上转动,螺母可从空心螺杆上螺旋退出;所述空心螺杆中部设有用于插入构成竹锚杆的两竹片的四棱锥通孔,四棱锥通孔的截面由内向外逐渐增大,四棱锥通孔的两相对斜面之间设有木楔,木楔使尾端与斜面对应部位宽度相适应的两竹片与空心螺杆形成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先向锚固孔内灌注水泥浆或插入双组份树脂药卷等锚固剂,再将两竹片通过空心螺杆导向逐步插入锚固孔中将锚固剂推入孔底端,两竹片外端位于空心螺杆内的两相对斜面上,在空心螺杆外部套接螺母,再通过锚接机使空心螺杆转动实现对双组份树脂药卷或水泥浆的搅拌;待双组份树脂药卷被搅拌混合均匀、反应、凝固或者水泥浆凝固后,再螺母使其通过端面支撑在木托板端面,由于两竹片不再转动,空心螺杆只能向外移动,由于四棱锥通孔的截面由内向外逐渐增大,两竹片的尾端与斜面对应部位宽度相适应,空心螺杆向外移动通过两竹片的尾端对两竹片形成一向外拉紧的拉紧张力,再在两竹片尾端之 间加入木楔后可退出螺母,实现螺母的再利用,从而降低锚固成本。同时,由于空心螺杆不需伸入锚固孔内,因此,锚固孔可做成一直孔,不需更换钻头,其钻孔效率高;也不会增大锚固孔直径或者减小竹片的截面尺寸,因此,既不会造成锚固材料的浪费,也不会影响锚固强度。用于本锚固装置的竹片其全长侧面可设计成锯齿状,锯齿状结构利于提高对药卷或水泥浆的搅动效果,还可提高竹片与凝固的树脂或水泥之间的结合力,进一步提高锚固效果。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心螺杆呈两瓣组合结构,当然也可做成两瓣以上的组合结构,其瓣数的多少视具体锚固孔的大小确定。这样便于空心螺杆拆除,可实现空心螺杆的重复利用,进一步降低锚固成本,提高拆除效率,缩短锚固的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竹锚杆的锚固强度高,构成锚固装置的空心螺杆和螺母可重复利用,其锚固成本低,且锚固效率高、锚材节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中两瓣组合结构的空心螺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A-A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竹片或木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参见图1、2、图3、图4,一种用于竹锚杆的锚固装置,包括设在锚固孔6孔口外端的木托板5,木托板5上设有空心螺杆1,所述空心螺杆I通过外周上设有的外螺纹配合连接有螺母3,螺母3的一端面可紧贴在木托板5的外端面上转动,螺母3可从空心螺杆I上螺旋退出;所述空心螺杆I中部设有用于插入构成竹锚杆的两竹片2的四棱锥通孔11,四棱锥通孔11的截面由内向外逐渐增大,四棱锥通孔11的两相对斜面之间设有木楔4,木楔4使尾端与斜面对应部位宽度相适应的两竹片2与空心螺杆I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空心螺杆I呈两瓣组合结构。参见图5,所述竹片2的全长两侧设有锯齿状结构。以上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意识到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些修改和变化应理解为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意图之内 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竹锚杆的锚固装置,包括设在锚固孔(6)孔口外端的木托板(5),木托板(5)上设有空心螺杆(I),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螺杆(I)通过外周上设有的外螺纹配合连接有螺母(3),螺母(3)的一端面可紧贴在木托板(5)的外端面上转动,螺母(3)可从空心螺杆(I)上螺旋退出;所述空心螺杆(I)中部设有用于插入构成竹锚杆的两竹片(2)的四棱锥通孔(11),四棱锥通孔(11)的两相对斜面之间设有木楔(4),木楔(4)使尾端与斜面对应部位宽度相适应的两竹片(2)与空心螺杆(I)形成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竹锚杆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螺杆(I)呈两瓣组合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竹锚杆的锚固装置,包括设在锚固孔孔口外端的木托板,木托板上设有空心螺杆,所述空心螺杆通过外周上设有的外螺纹配合连接有螺母,螺母的一端面可紧贴在木托板的外端面上转动,螺母可从空心螺杆上螺旋退出;所述空心螺杆中部设有用于插入构成竹锚杆的两竹片的四棱锥通孔,四棱锥通孔的截面由内向外逐渐增大,四棱锥通孔的两相对斜面之间设有木楔,木楔使尾端与斜面对应部位宽度相适应的两竹片与空心螺杆形成固定连接。优选空心螺杆呈两瓣组合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竹锚杆的锚固强度高,构成锚固装置的空心螺杆和螺母可重复利用,其锚固成本低,且锚固效率高、锚材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E21D21/00GK202391440SQ20112054585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
发明者万龙文, 刘富安, 卓军, 李健, 李正军, 秦云文, 符明华, 陈功明 申请人:四川省华蓥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李子垭南煤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