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947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塔式起重机(简称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和高层建筑大型地下空间的开发,作为主要施工机械之一的塔式起重机(简称塔机)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同型号的塔机的起重力矩是不同的,而安装起重力矩较大的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要求承载的荷载、扭矩等均比较大,而起重力矩较小的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要求承载的荷载、扭矩等自然比较小。故行业内一般将起重力矩小于或等于80T -m的中小型塔机安装在小型混凝土基础结构上,将起重力矩大于80T m的大中型塔机安装在大型混凝土基础结构上。 在实际施工中,在施工过程后期从地下室底板开始往上施工建筑物主体结构期间,需要吊装大型的钢管柱或型钢柱,此时必须采用起重力矩较大的大中型塔机;而在此之前,也就是施工基坑支护结构及下挖土方时,只采用起重力矩较小的中小型塔机就能满足施工需要。考虑到后期施工时必须采用大中型塔机,故工人在工地上浇注的是用于安装大塔机的大型混凝土基础结构,而大型混凝土基础结构只能安装大中型塔机而不能安装小塔机,这样,在施工前期,也就是施工基坑支护结构及下挖土方时,这个阶段往往要持续一年左右,在这个阶段虽然完全可以采用中小型塔机,但由于工地上安装的大型混凝土基础结构只能安装大塔机而无法安装小塔机,这就造成起重力矩严重富余浪费,而且租赁使用大塔机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先后安装中小型塔机和大中型塔机的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它包括钢筋混凝土底座,混凝土底座内预埋有四根竖直向的锚栓,锚栓的顶端伸出钢筋混凝土底座的顶面,且锚栓上端设有用于与大中型塔机连接的装置,四根锚栓呈平行的两列排布,每列为两根锚栓,四根锚栓呈四角分布,它还包括位于四根锚栓中间的基础节钢架,基础节钢架的下部锚固在钢筋混凝土底座内,基础节钢架的顶部设有用于与中小型塔机连接的装置。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该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兼具了用于与大中型塔机连接的四根锚栓和用于与中小型塔机连接的基础节钢架,故在施工前期,也就是施工基坑支护结构及下挖土方的一年左右,可以将中小型塔机固定在基础节钢架上,在施工后期,从地下室底板开始往上施工建筑物主体结构期间,可以拆掉中小型塔机,并切割掉露出混凝土底座顶面的基础节钢架,并利用锚栓安装固定好大中型塔机,故能有效避免前期施工时采用大中型塔机造成的重力矩严重富裕浪费的现象,大幅度节省前期租赁、使用大中型塔机的成本。作为改进,每个锚栓包括一根竖直向的角钢和一块底板,角钢的下端与底板焊接,角钢与底板之间焊接有肋板,这样的锚栓结构,牢固稳定而且节省材料。作为再改进,每列锚栓还包括一组两根平行的锚筋,每根锚筋与该列的两个锚栓的两底板点焊固定,这样,可以加强同一列的两个锚栓之间的连接,使其更加牢固。作为还改进,钢筋混凝土底座的下层钢筋网上焊接有两个第一马凳筋,每个第一马凳筋的顶面与一组锚筋点焊固定,这样,能通过锚筋和第一马凳筋将锚栓与下层钢筋网 固定,防止浇捣钢筋混凝土底座的混凝土时锚栓被混凝土冲击位移。作为又改进,每根锚栓的角钢的两相互垂直的竖板上端各设有一个带通孔的连接板,而大中型塔机下端的立柱上也设有与连接板通孔对应的螺栓过孔,通过穿过连接板通孔和立柱的螺栓过孔的螺栓就能将大中型塔机下端的立柱和锚栓固定起来,而且,锚栓上的连接板是相互垂直的两块,这样,将大中型塔机的每根立柱与每根锚栓固定时,两个螺栓相互垂直,从水平向的X、Y轴两个方向将立柱与角钢固定。作为进一步改进,每根锚栓的底板靠近基础节钢架的角上设有容置基础节钢架的缺口,这样,能避免中间的基础节钢架与四周的四个锚栓的底板互相干涉。作为再进一步改进,基础节钢架为由四根立柱和至少上下两层水平向方框组成的长方体框架,这样的结构牢固稳定,而且节省材料。作为又进一步改进,基础节钢架的上层方框上设有竖直向孔,而中小型塔机底部的标准节钢架上也设有竖直向的螺栓过孔,这样,可以利用穿过该基础节钢架的竖直向孔和标准节钢架的螺栓过孔的螺栓将该基础节钢架与中小型塔机底部的标准节钢架螺接固定。作为还进一步改进,钢筋混凝土底座的下层钢筋网上焊接有第二马凳筋,第二马凳筋的顶面与基础节钢架的下层方框点焊固定,这样,能通过第二马凳筋将混凝土底座的下层钢筋网与基础节钢架固定,防止浇注钢筋混凝土底座的混凝土时基础节钢架发生水平向位移。

图I是本实用新型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 I、钢筋混凝土底座,I. I、下层钢筋网,2、锚栓,2. I、角钢,2. I. I、竖板,2. 2、底板,2. 2. I、缺口,2. 3、肋板,2. 4、连接板,3、基础节钢架,3. I、立柱,3. 2、方框,
3.3、竖直向孔,4、锚筋,5、第一马凳筋,6、第二马凳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它包括钢筋混凝土底座I。混凝土底座I内预埋有四根竖直向的锚栓2,每个锚栓2包括一根竖直向的角钢2. I和一块底板2. 2,角钢2. I的下端与底板2. 2焊接,角钢2. I与底板2. 2之间焊接有肋板2. 3,每个锚栓2的肋板2. 3为4块,分布在角钢2. I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锚栓2的顶端伸出钢筋混凝土底座I的顶面,且锚栓2上端设有用于与大中型塔机连接的装置,即每根锚栓2的角钢2. I的两相互垂直的竖板2. I. I上端各设有一个带通孔的连接板2. 4。四根锚栓2呈平行的两列排布,每列为两根锚栓2,换句话说,从俯视方向看,四根锚栓2分布在正方形的四个角上。每列锚栓2还包括一组两根平行的锚筋4,每根锚筋4与该列的两个锚栓2的两底板2. 2点焊固定。钢筋混凝土底座I的下层钢筋网I. I上焊接有两个第一马凳筋5,每个第一马凳筋5的顶面与同一组的两根锚筋4点焊固定。从俯视方向看,四根锚栓2中间还设有基础节钢架3。每根锚栓2的底板2. 2靠近基础节钢架3的角上设有容置基础节钢架3的缺口 2. 2. I。基础节钢架3为由四根立柱3. I和上下两层水平向方框3. 2组成的长方体框架。基础节钢架3的下部锚固在钢筋混凝土底座I内。钢筋混凝土底座I的下层钢筋网I. I上焊接有第二马凳筋6,第二马凳筋6的顶面与基础节钢架3的下层方框3. 2点焊固定。基础节钢架3的顶部设有用于与中小型塔机连接的装置,即基础节钢架3的上层方框 3. 2上设有竖直向孔3. 3。
权利要求1.一种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它包括钢筋混凝土底座(1),混凝土底座(I)内预埋有四根竖直向的锚栓(2),锚栓(2)的顶端伸出钢筋混凝土底座(I)的顶面,且锚栓(2)上端设有用于与大中型塔机连接的装置,四根锚栓(2)呈平行的两列排布,每列为两根锚栓(2),四根锚栓(2)呈四角分布,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位于四根锚栓(2)中间的基础节钢架(3),基础节钢架(3 )的下部锚固在钢筋混凝土底座(I)内,基础节钢架(3 )的顶部设有用于与中小型塔机连接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锚栓(2)包括一根竖直向的角钢(2. I)和一块底板(2. 2),角钢(2. I)的下端与底板(2. 2)焊接,角钢(2. I)与底板(2. 2)之间焊接有肋板(2. 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列锚栓(2)还包括一组两根平行的锚筋(4),每根锚筋(4)与该列的两个锚栓(2)的两底板(2. 2)点焊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筋混凝土底座(I)的下层钢筋网(I. I)上焊接有两个第一马凳筋(5),每个第一马凳筋(5)的顶面与一组锚筋(4)点焊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锚栓(2)的角钢(2. I)的两相互垂直的竖板(2. I. I)上端各设有一个带通孔的连接板(2. 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锚栓(2)的底板(2. 2)靠近基础节钢架(3)的角上设有容置基础节钢架(3)的缺口(2. 2. I)。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基础节钢架(3)为由四根立柱(3. I)和至少上下两层水平向方框(3. 2)组成的长方体框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基础节钢架(3)的上层方框(3. 2)上设有竖直向孔(3. 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筋混凝土底座(I)的下层钢筋网(I. I)上焊接有第二马凳筋(6),第二马凳筋(6)的顶面与基础节钢架(3)的下层方框(3. 2)点焊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它包括钢筋混凝土底座(1),混凝土底座(1)内预埋有四根竖直向的锚栓(2),锚栓(2)的顶端伸出钢筋混凝土底座(1)的顶面,且锚栓(2)上端设有用于与大中型塔机连接的装置,四根锚栓(2)呈平行的两列排布,每列为两根锚栓(2),四根锚栓(2)呈四角分布,它还包括位于四根锚栓(2)中间的基础节钢架(3),基础节钢架(3)的下部锚固在钢筋混凝土底座(1)内,基础节钢架(3)的顶部设有用于与中小型塔机连接的装置。该塔机的混凝土基础结构能先后安装中小型塔机和大中型塔机。
文档编号E02D27/44GK202627014SQ20122029351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1日
发明者华锦耀, 熊楚炎, 李 杰, 邵运舜, 倪红芳 申请人:华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万华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