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坑底板与深坑支撑之传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9462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浅坑底板与深坑支撑之传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浅坑底板与深坑支撑之传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建筑施工向着快节奏、高复杂性的方向发展,在基坑施工中,坑中坑、群坑施工广泛出现。但由于工期普遍紧张,按通常先深后浅的施工流程,显然已无法满足现有 工期需要。故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案设计人凭借从事此行业多年的经验,积极研究改良,于是有了实用新型浅坑底板与深坑支撑之传力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基坑施工中工期普遍紧张,无法满足现有工期需要等缺陷提供一种浅坑底板与深坑支撑之传力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浅坑底板与深坑支撑之传力装置,所述传力装置设置在所述浅坑底板与所述深坑支撑之间,并位于所述浅坑底板下侧,所述传力装置具有呈一定预设坡度的附加落低段,以及形成在所述附加落低段底部的底板垫层和形成在所述附加落低段上表面的底板附加元件,所述预设坡度由所述附加落低段的水平段与斜坡段形成。可选的,所述浅坑底板包括设置在所述浅坑底板之浅坑底板面处的第一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浅坑底板之异于所述浅坑底板面一侧的第二底板。可选的,所述深坑支撑设置在所述传力装置之附加落低段的水平段之异于斜坡段的一侧,且所述深坑支撑的顶面与所述浅坑底板的第二底板具有相同的标高。可选的,所述深坑支撑与所述传力装置之间进一步设置深坑围护顶圈梁。可选的,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为钢筋材质。可选的,所述预设坡度呈135°。可选的,所述底板附加元件为钢筋材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浅坑底板与所述深坑支撑之间设置所述传力装置,在所述浅坑底板施工阶段同步施工,与所述深坑支撑形成有效传力,同时便于后续不需凿除深坑围护顶梁圈的前提下完成结构衔接,减轻后续结构衔接的施工难度。

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浅坑底板与深坑支撑之传力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浅坑底板与深坑支撑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浅坑底板与深坑支撑之传力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所述传力装置I设置在所述浅坑底板2与所述深坑支撑3之间。具体地,所述浅坑底板2包括设置在所述浅坑底板2之浅坑底板面20处的第一底板21,以及设置在所述浅坑底板2之异于所述浅坑底板面20 —侧的第二底板22 ;所述传力装置I设置在所述浅坑底板2下侧,并具有呈一定预设坡度的附加落低段10,以及形成在所述附加落低段10底部的底板垫层11和形成在所述附加落低段10上表面的底板附加元件12。所述预设坡度由所述附加落低段10的水平段101与斜坡段102形成。所述深坑支撑3设置在所述传力装置I之附加落低段10的水平段101之异于斜坡段102的一侧,且所述深坑支撑3的顶面30与所述浅坑底板2的第二底板22具有相同的标高,并在所述深坑支 撑3与所述传力装置I之间进一步设置深坑围护顶圈梁31。显然地,所述深坑支撑3的顶面30与所述浅坑底板2的第二底板22的标高也可具有一定的差异,所述差异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施工可接受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底板21和所述第二底板22为钢筋材质。所述预设坡度呈135°。所述底板附加元件12为钢筋材质。请参阅图1,并结合参阅图2,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浅坑底板与深坑支撑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为减少后续地下结构施工工作量,现场结合结构形式,确定所述第二底板22在挖至标高后即与所述深坑支撑3开始同步施工的工况,并使所述第二底板22与所述深坑支撑3形成有效传力过度。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浅坑底板2与所述深坑支撑3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执行步骤SI :将所述浅坑底板2挖至第一标高;执行步骤S2 :调整所述深坑支撑3的第二标高,并将所述深坑支撑3的第二标高调整至所述浅坑底板2的第一标高;执行步骤S3 :在所述浅坑底板2下侧与所述深坑支撑3之间设置传力装置I ;执行步骤S4 :在所述深坑支撑3与所述传力装置I之间进一步设置深坑围护顶梁圈31。通过执行所述浅坑底板2与所述深坑支撑3的施工步骤,即适当调整所述深坑支撑3的第二标高,将所述深坑支撑3的顶面第二标高调整至所述第二底板22的第一标高,并在所述浅坑底板2与所述深坑支撑3之间设置传力装置1,在所述浅坑底板2施工阶段同步施工,与所述深坑支撑3形成有效传力,同时便于后续不需凿除深坑围护顶梁圈31的前提下完成结构衔接,减轻后续结构衔接的施工难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浅坑底板与所述深坑支撑之间设置所述传力装置,在所述浅坑底板施工阶段同步施工,与所述深坑支撑形成有效传力,同时便于后续不需凿除深坑围护顶梁圈的前提下完成结构衔接,减轻后续结构衔接的施工难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应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而,如果任何修改或变型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的保护范围内时,认为本实用新型涵盖这些修改和变型。
权利要求1.一种浅坑底板与深坑支撑之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装置设置在所述浅坑底板与所述深坑支撑之间,并位于所述浅坑底板下侧,所述传力装置具有呈一定预设坡度的附加落低段,以及形成在所述附加落低段底部的底板垫层和形成在所述附加落低段上表面的底板附加元件,所述预设坡度由所述附加落低段的水平段与斜坡段形成。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浅坑底板与深坑支撑之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坑底板包括设置在所述浅坑底板之浅坑底板面处的第一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浅坑底板之异于所述浅坑底板面一侧的第二底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浅坑底板与深坑支撑之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坑支撑设置在所述传力装置之附加落低段的水平段之异于斜坡段的一侧,且所述深坑支撑的顶面 与所述浅坑底板的第二底板具有相同的标高。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浅坑底板与深坑支撑之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坑支撑与所述传力装置之间进一步设置深坑围护顶圈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浅坑底板与深坑支撑之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为钢筋材质。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浅坑底板与深坑支撑之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坡度呈 135° 。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浅坑底板与深坑支撑之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附加元件为钢筋材质。
专利摘要一种浅坑底板与深坑支撑之传力装置,设置在所述浅坑底板与所述深坑支撑之间,并位于所述浅坑底板下侧,所述传力装置具有呈一定预设坡度的附加落低段,以及形成在所述附加落低段底部的底板垫层和形成在所述附加落低段上表面的底板附加元件,所述预设坡度由所述附加落低段的水平段与斜坡段形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浅坑底板与所述深坑支撑之间设置所述传力装置,在所述浅坑底板施工阶段同步施工,与所述深坑支撑形成有效传力,同时便于后续不需凿除深坑围护顶梁圈的前提下完成结构衔接,减轻后续结构衔接的施工难度。
文档编号E02D29/045GK202767086SQ20122029292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发明者吴亦乐, 朱佳君, 刘亚涛 申请人: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