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防喷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8355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井口防喷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井口防喷密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试井中进行下电缆测试时的所采用的井口防喷盒。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各大油田在试井中普遍使用的防喷盒一般由防喷盒体、盘根和压帽螺丝等组成。该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由于防喷管一般都较高,靠人登高来完成压紧盘根的动作是困难的,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隐患;2)如果压帽螺丝将盘根压得太紧,盘根孔会变得更小,盘根和电缆间的摩擦阻力会很大,严重的影响了测试工具的正常上提和下放,甚至是无法工作;3)由于盘根和电缆间的摩擦阻力较大,盘根易磨损,一般需测试3-5 口井时就需更换盘根,给操作工人更换盘根带来了不便;4)如果压帽螺丝将盘根压得过松,盘根孔会较大,电缆虽能灵活的上提和下放,但由于井口的配注压力过大,流动的液体会沿着电缆从防喷盒上方喷出,喷出的液体不仅带来了环境的污染,还严重的影响了工人的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井口防喷盒溢流量大、仪器上提和下放困难以及现场操作人员不便利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效果良好以及可顺利实现上提和下放仪器的井口防喷盒。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口防喷盒,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井口防喷盒包括仪器缓冲结构、缸体密封结构、溢流口以及铠装电缆入口 ;所述仪器缓冲结构通过缸体密封结构分别与溢流口以及铠装电缆入口相贯通。上述仪器缓冲结构包括防喷接头,设置在防喷接头内部的导杆以及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套装在导杆上;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防喷接头以及导杆相连;所述导杆的内部沿导杆的轴向方向设置有导杆内部的阻流孔;所述防喷接头与缸体密封结构相连;所述导杆内部的阻流孔通过缸体密封结构分别与溢流口以及铠装电缆入口相贯通。上述缸体密封结构包括缸体、泵压组件、设置在缸体内部的第一阻流部件以及设置在第一阻流组件顶部的活塞杆、设置在缸体侧壁上的进压口 ;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止靠在第一阻流部件上,另一 端与缸体之间设置有台阶密闭空腔;所述泵压组件通过进压口与台阶密闭空腔相贯通;所述活塞杆的内部沿活塞杆的轴向方向设置有活塞杆内部的阻流孔;所述第一阻流部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阻流部件通孔;所述防喷接头与缸体相连;所述导杆内部的阻流孔依次经过第一阻流部件通孔以及活塞杆内部的阻流孔分别与溢流口以及铠装电缆入口相贯通。上述第一阻流部件包括第一盘根以及第一盘根垫;所述第一盘根垫设置在第一盘根的顶部;所述第一盘根以及第一盘根垫采用18°的斜面相切结构紧密贴紧于活塞杆的下端。上述缸体密封结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缸体内壁上的定位座,所述活塞杆与缸体内壁上的定位座之间设置有台阶密闭空腔。上述井口防喷盒还包括与缸体密封结构相连的溢流减压结构;所述溢流减压结构包括缸体接头、溢流转接以及设置在缸体接头内部的第二阻流部件;所述缸体通过缸体接头与溢流转接相连;所述溢流转接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 ;所述出水口与溢流口相贯通;所述溢流转接的顶部与铠装电缆入口相贯通;所述第二阻流部件内部设置有第二阻流部件通孔;所述导杆内部的阻流孔依次通过缸体密封结构以及第二阻流部件分别与溢流口以及铠装电缆入口相贯通。上述溢流转接的内部设置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通过出水口与溢流口相贯通;所述溢流口上设置有溢流转接和溢流快换胶管组件。上述第二阻流部件包括第二盘根以及第二盘根垫;所述第二盘根垫设置在第二盘根的顶部;所述第二盘根以及第二盘根垫采用18°的斜面相切结构紧密贴紧于溢流转接底部。上述井口防喷盒还包括设置在溢流转接顶部的封堵结构;所述封堵结构包括第三盘根、压帽以及减震弹簧;所述第三盘根设置在溢流转接内部;所述压帽止靠在第三盘根顶部并与溢流转接相连;所述减震弹簧套装在压帽的外部;所述封堵结构内部设置有封堵结构通孔;所述第二阻流部件通孔与封堵结构通孔相贯通;所述封堵结构通孔的顶部是铠装电缆入口。上述第一盘根、第二盘根以及第三盘根均采用聚氨酯橡胶材质制成;所述第一盘根垫以及第二盘根垫均采用硬尼龙材质制成;所述硬尼龙材质的绍尔硬度大于聚氨酯橡胶材质的绍尔硬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利用手动油压泵提供外动力源,在测试时增压压紧盘根和盘根垫,来密封井口的过渡区;同时在仪器正常上提和下放时,通过泵入压来平衡井口的配注压,从而松开压紧的盘根和盘根垫,以保证仪器的正常上提和下放,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测量仪器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的密封效果良好,上提和下放仪器顺利,在测试时能实现无溢流量的测试,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井口防喷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所采用的缸体密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所采用的盘根和盘根垫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导杆;2_缓冲弹簧;3_防喷接头;4_缸体;5_第一盘根;6_第一盘根垫;7_定位座;8_定位环;9_活塞杆;10-缸体接头;11-第二盘根;12_第二盘根垫;13_第二盘根;14-溢流转接;15_压帽;16_减震弹簧;17_铠装电缆;18_导杆内部的阻流孔;19_活塞杆内部的阻流孔;20-台阶密闭空腔;21-限位台阶结构;B1-孔用弹性挡圈;B2, B3, B4, B6,B7,B8-0型氟橡胶圈;B5-车氏杆用密封圈;B9-溢流快换胶管组件;B10_泵压组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2以及图3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口防喷盒,主要用来密封井口的过渡区,井口防喷盒主要包括仪器缓冲结构,缸体密封结构,溢流减压结构以及阻流减压结构等四部分组成,其下端通过标准锥管螺纹扣与防喷管连接,铠装电缆17串接仪器贯穿于整个防喷盒的中心轴线上,用于上提和下放仪器。仪器缓冲结构包括导杆1,防喷接头3,缓冲弹簧2和孔用弹性挡圈BI,导杆I外设置有缓冲弹簧2,通过孔用弹性挡圈BI卡位,紧密的固定在防喷接头3的内部,避免了仪器的冲击与磕碰。导杆I与防喷接头3之间通过O型氟橡胶圈B2径向密封连接。参见图2,缸体密封结构包括缸体4,第一盘根5,第一盘根垫6,定位座7,定位环8,活塞杆9,缸体接头10,O型氟橡胶圈B4,B6和车氏杆用密封圈B5,缸体4下端与防喷接头33上端通过O型氟橡胶圈B3径向密封连接,第一盘根5及第一盘根垫6采用18°的斜面相切结构紧密贴紧于活塞杆9的下端,起到增强密封效果的目的。缸体4与活塞杆9之间通过O型氟橡胶圈B4径向密封连接,缸体4的上端与缸体接头10通过O型氟橡胶圈B6密封连接,活塞杆9上方通过定位座7,定位环8和车氏杆用密封圈B5采用组合密封的方式串接在缸体接头10的下端。缸体接头10和活塞杆9之间设置有限位台阶结构21且有机的串接在缸体4的内部,形成台阶密闭空腔20。溢流减压结构包括溢流转接14和溢流快换胶管组件B9,第二盘根11和第二盘根垫12依次设置于缸体接头10的内部,其上端与溢流转接14径向密封连接,溢流转接14的内部设置有蓄水腔,其侧壁设置有出水口,且通过溢流快换胶管组件B9方便的排水。溢流减压结构还包括第三盘根13,压帽15和减震弹簧16,第三盘根13位于溢流转接14蓄水腔的内部,压帽15设置于第三盘根13上方,与溢流转接14通过O型氟橡胶圈径向密封连接,避免了液体从顶部溢出,压帽15上端与减震弹簧16通过螺旋槽的连接方式有机的串接为一体,用于保护下放的铠装电缆17。阻流减压结构包括设置在导杆I内部的导杆内部的阻流孔18和设置在活塞杆9内部的活塞杆内部的阻流孔19,且贯穿于整个防喷盒的中心轴线上,利用阻流孔与铠装电缆17之间的液体流动压差,形·成很大的局部压力损失,来达到阻流减压的目的。参见图3,盘根采用了耐磨性好的聚氨酯橡胶材质,绍尔硬度一般为75度左右;盘根垫采用了硬尼龙材质,绍尔硬度一般为85度左右,第一盘根5、第一盘根垫6,第二盘根11,第二盘根垫12,第三盘根13的配合面全部采用了 18°的斜面相切结构紧贴于机械结构的配合面,用于增强密封效果。井口防喷盒还包括公知的泵压组件B10,用于提供外动力源,油压泵组件BlO与台阶密闭空腔20连通。具体实施方案:铠装电缆17串接仪器贯穿于防喷盒的中心轴线上,利用油压泵组件BlO提供外动力源,推动活塞杆9做功,增压压紧在铠装电缆17外边的第一盘根5和第一盘根垫6,从而起到了密封井口的作用。此井口防喷盒尤其适用于配注量较小的配注工艺测试。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是:铠装电缆17串接仪器贯穿于防喷盒的中心轴线上,仪器下放时,将井口测试阀门缓缓打开,待配注液体充满防喷管后,第一盘根5和第一盘根垫6处于预压紧状态,此时防喷盒溢流过大,则需启动油压泵组件B10,推动活塞杆9加压压紧第一盘根5和第一盘根垫6,观察确保溢流大小合适为止停止加压,井口放喷盒处于保压状态,从而实现了仪器的正常下放功能。待下放仪器到合适层位置时,仪器转为正常测试阶段,继续加压油压泵组件BlO,推动活塞杆9,迫使第一盘根5和第一盘根垫6紧紧的抱死铠装电缆17,从而实现了此井口防喷盒零溢流量的测试。待测试完毕后,应缓慢松开油压泵组件BlO的泄压阀,以确保仪器在溢流量较小的状态下,顺利取出仪器,从而实现仪器的上提功能。此井口防喷盒尤其适用于配注量较小的配注工艺测试。`
权利要求
1.一种井口防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防喷盒包括仪器缓冲结构、缸体密封结构、溢流口以及铠装电缆入口 ;所述仪器缓冲结构通过缸体密封结构分别与溢流口以及铠装电缆入口相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防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缓冲结构包括防喷接头,设置在防喷接头内部的导杆以及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套装在导杆上;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防喷接头以及导杆相连;所述导杆的内部沿导杆的轴向方向设置有导杆内部的阻流孔;所述防喷接头与缸体密封结构相连;所述导杆内部的阻流孔通过缸体密封结构分别与溢流口以及铠装电缆入口相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口防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密封结构包括缸体、泵压组件、设置在缸体内部的第一阻流部件以及设置在第一阻流组件顶部的活塞杆、设置在缸体侧壁上的进压口 ;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止靠在第一阻流部件上,另一端与缸体之间设置有台阶密闭空腔;所述泵压组件通过进压口与台阶密闭空腔相贯通;所述活塞杆的内部沿活塞杆的轴向方向设置有活塞杆内部的阻流孔;所述第一阻流部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阻流部件通孔;所述防喷接头与缸体相连;所述导杆内部的阻流孔依次经过第一阻流部件通孔以及活塞杆内部的阻流孔分别与溢流口以及铠装电缆入口相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口防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流部件包括第一盘根以及第一盘根垫;所述第一盘根垫设置在第一盘根的顶部;所述第一盘根以及第一盘根垫采用18°的斜面相切结构紧密贴紧于活塞杆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井口防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密封结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缸体内壁上的定位座,所述活塞杆与缸体内壁上的定位座之间设置有台阶密闭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口防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防喷盒还包括与缸体密封结构相连的溢流减压结构;所述溢流减压结构包括缸体接头、溢流转接以及设置在缸体接头内部的第二阻流部件;所述缸体通过缸体接头与溢流转接相连;所述溢流转接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 ;所述出水口与溢流口相贯通;所述溢流转接的顶部与铠装电缆入口相贯通;所述第二阻流部件内部设置有第二阻流部件通孔;所述导杆内部的阻流孔依次通过缸体密封结构以及第二阻流部件分别与溢流口以及铠装电缆入口相贯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口防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转接的内部设置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通过出水口与溢流口相贯通;所述溢流口上设置有溢流转接和溢流快换胶管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井口防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流部件包括第二盘根以及第二盘根垫;所述第二盘根垫设置在第二盘根的顶部;所述第二盘根以及第二盘根垫采用18°的斜面相切结构紧密贴紧于溢流转接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井口防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防喷盒还包括设置在溢流转接顶部的封堵结构;所述封堵结构包括第三盘根、压帽以及减震弹簧;所述第三盘根设置在溢流转接内部;所述压帽止靠在第三盘根顶部并与溢流转接相连;所述减震弹簧套装在压帽的外部;所述封堵结构内部设置有封堵结构通孔;所述第二阻流部件通孔与封堵结构通孔相贯通;所述封堵结构通孔的顶部是铠装电缆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井口防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根、第二盘根以及第三盘根均采用聚氨酯橡胶材质制成;所述第一盘根垫以及第二盘根垫均采用硬尼龙材质制成;所述硬尼龙材质的绍尔 硬度大于聚氨酯橡胶材质的绍尔硬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口防喷盒,包括仪器缓冲结构、缸体密封结构、溢流口以及铠装电缆入口;仪器缓冲结构通过缸体密封结构分别与溢流口以及铠装电缆入口相贯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效果良好以及可顺利实现上提和下放仪器的井口防喷盒。
文档编号E21B33/06GK103244069SQ2013101471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5日
发明者曹治军, 张保兴, 郑军, 周明刚, 袁宏杰, 赵新红 申请人: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