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9646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管状结构,于所述管状结构本体内设有一与其一体成型的内凸台,于所述内凸台的上端靠近所述内凸台一定距离设有一定位卡环,于所述定位卡环及内凸台之间卡设有一可活动移动的阀芯,所述阀芯的中部开有一流道。有益效果:本发明在生产井发生气锁时,所用电潜泵能够自动解除气锁,无需附加太多的成本,使得海上油田生产井能够快速恢复生产,提高了油井的生产时率,避免了产量的损失,同时,相对于传统的人工解除气锁,无需人员干预,减少了人员海上解锁的作业风险,节约了油井故障处理的大量作业成本,且可靠性强、安全因素高。
【专利说明】—种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海上电潜泵油井开发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当海上电潜泵油井电潜泵发生气锁后能自动解锁恢复生产的一种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中国海洋石油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在应对电潜泵生产井的一般性故障问题总结出了各种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在电潜泵井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的解决,避免了产量的损失和大规模的动员人员对故障电潜泵井进行修井作业带来的成本。但是,由于油田地质状况的不可见性,对开发过程中获取资料可能存在偏差,在油田实际开发过程中实际情况可能与设计不符,这样造成的问题较难处理。如在高含二氧化碳的电潜泵井中,如果电潜泵上部封隔器封隔的套管不具备防二氧化碳腐蚀,则无法下入带放气阀的封隔器,来解决气体对电潜泵的影响。
[0003]目前海上油田在遇到电泵气锁时,主要是通过动员人员,对生产井进行钢丝捞堵头作业,将电潜泵周围的气体通过堵头处排放到电泵上部,从而实现电潜泵沉没于液体中,从新启动电潜泵后,电潜泵能够接触气锁影响,正常排出井液,生产恢复。这样的方法将牺牲电潜泵的运行时间,从而带来了产量的损失;同时动员人员也需要一笔可观的费用。
[0004]藉此,为了克服现有海上电潜泵井在发生气锁后带来的产量损失和节约处理气锁的费用,设计出一款当海上油气井在电潜泵发生气锁后,电潜泵能够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则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海上油气井在电潜泵发生气锁后能够自动解除的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该装置不仅实现了电泵井发生气锁时能够较短时间内自动解除,而且还提高了油井的生产时率,避免了产量损失,节约了油井故障处理的大量作业成本。
[0006]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管状结构,于所述管状结构本体内设有一与其一体成型的内凸台,于所述内凸台的上端靠近所述内凸台一定距离设有一定位卡环,于所述定位卡环及内凸台之间卡设有一可活动移动的阀芯,所述阀芯的中部开有一流道。
[0007]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阀芯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内凸台与所述定位卡环间的距离。
[0008]优选地,所述阀芯的上端设有一凸缘,下端呈锥形,所述带流道阀芯通过所述凸缘卡设于所述内凸台与定位卡环之间。
[0009]优选地,所述阀芯为不锈钢材质。
[0010]优选地,所述流道的大小可调。
[0011 ] 优选地,所述管状结构本体上下两端开口 ;于所述定位卡环一端的开口为内螺纹,以使所述管状结构本体与生产管柱相连;于所述内凸台一端的开口为外螺纹,以使所述管状结构本体与电潜泵电泵出口管柱相连。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当在海上油田生产井电潜泵发生气锁关停后,本发明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其上部生产管柱内的流体通过所述带流道阀芯,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到该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的下部,在该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的下部压力大于其上部压力后,封隔在电潜泵周围造成电潜泵气锁的气体即可通过所述带流道阀芯向上排出,从而实现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故障。
[0013]其二、本发明在生产井发生气锁时,所用电潜泵能够自动解除气锁,无需附加太多的成本,使得海上油田生产井能够快速恢复生产,提高了油井的生产时率,避免了产量的损失。
[0014]其三、本发明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不仅实现了在电泵井发生气锁时能够较短时间内自动解除,同时,相对于传统的人工解除气锁,无需人员干预,减少了人员海上解锁的作业风险,节约了油井故障处理的大量作业成本,且可靠性强、安全因素高。
[0015]其四、本实施例中,所述流道的大小可根据不同海上石油生产井的电泵状况进行选择,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对电潜泵进行保护,防止其在启动瞬间电流过大,导致电机损坏,同时,又可以以最短时间解除电潜泵气锁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的截面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状态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0017]其中,本体100 ;内凸台101 ;定位卡环102 ;阀芯103 ;流道104 ;凸缘105 ;内螺纹106 ;外螺纹107 ;生产管柱200 ;电潜泵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实质。
[0019]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它包括本体100,所述本体100呈管状结构,于所述管状结构本体100内设有一与其一体成型的内凸台101,于所述内凸台101的上端靠近所述内凸台101 —定距离设有一定位卡环102,于所述定位卡环102及内凸台101之间卡设有一可活动移动的阀芯103,所述阀芯103的中部开有一流道104。
[002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阀芯103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内凸台101与所述定位卡环102间的距离。
[0021]需要强调的是,所述阀芯103的上端设有一凸缘104,下端呈锥形,所述阀芯103通过所述凸缘104卡设于所述内凸台101与定位卡环102之间。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芯103为不锈钢材质,使得使用寿命长。
[0023]且与此同时,所述流道104的大小可调。具体来说,所述流道104的大小可根据不同海上石油生产井的电潜泵300状况进行选择,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对电潜泵300进行保护,防止其在启动瞬间电流过大,导致电机损坏,同时,又可以以最短时间解除电潜泵300气锁问题。
[0024]进一步的,所述管状结构本体100上下两端开口 ;于所述定位卡环102—端的开口为内螺纹106,以使所述管状结构本体100与生产管柱200相连;于所述内凸台101 —端的开口为外螺纹107,以使所述管状结构本体100与电潜泵300的电泵出口管柱相连。
[0025]为便于更加透彻的理解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以图2所示的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状态图作进一步简单说明,本发明的大致工作原理是: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装置,在电潜泵300发生气锁停泵后,图中所示电潜泵300周围全是气体,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本体100的上部流体将通过设有流道104的阀芯103,在压差的作用下流到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本体100的下部,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本体100的上部压力为P1,下部压力为P2,P2为油井在该位置的静压,当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本体100的上部压力Pl在液柱高度下降后小于P2时,电潜泵300周围的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本体100中设有带流道104的阀芯103,排到该装置上部,此时电潜泵300重新沉没于井液中,气锁解除。
[0026]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当在海上油田生产井电潜泵发生气锁关停后,本发明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其上部生产管柱200内的流体通过所述设有流道104的阀芯103,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到该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本体100的下部,在该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本体100的下部压力大于其上部压力后,封隔在电潜泵300周围造成电潜泵气锁的气体即可通过所述设有流道104的阀芯103向上排出,从而实现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故障。
[0027]本发明在生产井发生气锁时,所用电潜泵300能够自动解除气锁,无需附加太多的成本,使得海上油田生产井能够快速恢复生产,提高了油井的生产时率,避免了产量的损失,同时,相对于传统的人工解除气锁,无需人员干预,减少了人员海上解锁的作业风险,节约了油井故障处理的大量作业成本,且可靠性强、安全因素高。
[0028]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呈管状结构,于所述管状结构本体内设有一与其一体成型的内凸台,于所述内凸台的上端靠近所述内凸台一定距离设有一定位卡环,于所述定位卡环及内凸台之间卡设有一可活动移动的阀芯,所述阀芯的中部开有一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内凸台与所述定位卡环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上端设有一凸缘,下端呈锥形,所述带流道阀芯通过所述凸缘卡设于所述内凸台与定位卡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为不锈钢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大小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潜泵自动解除气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结构本体上下两端开口 ;于所述定位卡环一端的开口为内螺纹,以使所述管状结构本体与生产管柱相连;于所述内凸台一端的开口为外螺纹,以使所述管状结构本体与电潜泵电泵出口管柱相连。
【文档编号】E21B43/00GK103573223SQ201310505897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4日
【发明者】崔嵘, 张万兵, 熊永功, 戴毅, 庄凌志, 武国营, 杨波, 傅剑峰, 黄启宇, 王文俊, 张立, 王凡, 张林华, 陈超, 王治国 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