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连接机构及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939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桩连接机构及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桩连接机构及桩,所述桩连接机构包括外箍环、第一端板、第二端板、连接件,该第一端板的外侧面设置第一凸肩,第二端板的外侧面设置第二凸肩,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的端面对接,该外箍环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凸肩、第二凸肩的匹配的卡槽,所述第一凸肩、第二凸肩卡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外箍环包括至少两个外箍段,相邻的两外箍段对接,且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桩连接机构及桩,通过将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卡在外箍环内,这种机械连接方式代替了传统的上节桩与下节桩对接焊接的方式,抗剪切能力大大提高,而且通过连接件将相邻的外箍段固定连接,操作方便,安装快捷,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粧连接机构及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桩连接机构及桩。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桩连接机构一般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上节桩和下节桩连接起来,这种将上节桩和下节桩焊接连接的方式抗剪切差,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采用环箍将上节桩和下节桩连接起来的方式,为使环箍与上节桩和下节桩紧固,通常都是在环箍上设置多个螺钉孔,通过螺钉将环箍锁紧在上节桩与下节桩之间,这种方式,由于需要在环箍上设置螺钉孔,力口工困难,而且安装起来也很费劲,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桩连接机构和桩,不仅抗剪切能力强,而且安装方便,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桩连接机构,包括外箍环、第一端板、第二端板、连接件,该第一端板的外侧面设置第一凸肩,第二端板的外侧面设置第二凸肩,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的端面对接,该外箍环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凸肩、第二凸肩的匹配的卡槽,所述第一凸肩、第二凸肩卡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外箍环包括至少两个外箍段,相邻的两外箍段对接,且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0006]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如下:
[0007]所述连接件焊接在相邻的两外箍段的外壁上。
[0008]所述连接件、相邻的两外箍段上设有对应的螺纹孔,连接件通过螺钉与螺纹孔配合固定在相邻的两外箍段的外壁上。
[0009]所述连接件、相邻的两外箍段上设有对应的安装孔,连接件通过铆钉与安装孔配合固定在相邻的两外箍段的外壁上。
[0010]两外箍段相邻的外壁上分别设有半凹槽,两半凹槽对接形成与连接件匹配的安装槽,所述连接件固定设置在该安装槽内。
[0011]所述的桩连接机构还包括内箍环,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的端面对接时,该第一凸肩与第二凸肩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内箍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该外箍环与内箍环上设有相互对应的螺孔,外箍环通过螺钉与所述螺孔配合紧固在内箍环上。
[0012]所述第一凸肩、内箍环、第二凸肩形成卡持件,所述卡持件卡持在所述卡槽内。
[0013]所述内箍环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设置位置与任意两个外箍段的对接处错开。
[0014]一种桩,包括至少两个桩柱,相邻桩柱通过上述任一项所述桩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端板与其中一个桩柱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端板与另一个桩柱一体成型。
[0015]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0016]上述桩连接机构及桩,通过将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卡在外箍环内,这种机械连接方式代替了传统的上节桩与下节桩对接焊接的方式,抗剪切能力大大提高,而且通过连接件将相邻的外箍段固定连接,操作方便,安装快捷,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外箍段通过连接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桩连接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外箍段通过连接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桩连接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上节桩柱,2、下节桩柱,10、外箍环,110、卡槽,120、外箍段,130、安装槽,20、第一端板,210、第一凸肩,30、第二端板,310、第二凸肩,40、连接件,50、内箍环,510、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图2所示,一种桩连接机构,包括外箍环10、第一端板20、第二端板30、连接件40,该第一端板20的外侧面设置第一凸肩210,第二端板30的外侧面设置第二凸肩310,所述第一端板20与第二端板30的端面对接,该外箍环10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凸肩210、第二凸肩310的匹配的卡槽110,所述第一凸肩210、第二凸肩310卡设于所述卡槽110内,所述外箍环10包括至少两个外箍段120,相邻的两外箍段120对接,且通过所述连接件4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所述的外箍环10包括两个外箍段120,所述连接件40焊接在相邻的两外箍段120的外壁上,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在所述连接件40、相邻的两外箍段120上设置对应的螺纹孔,连接件40通过螺钉与螺纹孔配合固定在相邻的两外箍段120的外壁上;或者在所述连接件40、相邻的两外箍段120上设置对应的安装孔,连接件40通过铆钉与安装孔配合固定在相邻的两外箍段120的外壁上,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增强桩连接机构的抗拉拔、抗弯折能力,根据实际需求,所述外箍环10可以分成三个、四个或者更多的外箍段,所述第一凸肩210、第二凸肩310可以设置在同一^^槽110内,也可以设置在两个上下布置的卡槽内。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将所述外箍环10的外壁的横截面设置为弧形凸起结构,一方面能减少用料,另一方能有效增强外箍环10的受力强度,当上节桩与下节桩拉拔时,外箍环10同时受到上节桩与下节桩的拉力,而外箍环10的外壁呈凸起状,能承受较大的拉力也不容易断裂,提高了桩连接机构的抗拉拔、抗弯折能力。
[0025]实施例二
[0026]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桩连接机构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两外箍段120相邻的外壁上分别设有半凹槽,两半凹槽对接形成与连接件40匹配的安装槽130,所述连接件40固定设置在该安装槽130内,一方面为了避免连接件40外凸于外箍环10外壁,提高桩连接机构的整体性,使整个结构更紧凑,另一方面将连接件40内嵌,使其与外箍环10的连接处不外露,有效避免连接处被腐蚀。
[0027]实施例三
[0028]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桩连接机构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桩连接机构还包括内箍环50,所述第一端板20与第二端板30的端面对接时,该第一凸肩210与第二凸肩310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内箍环50设置在所述凹槽内,该外箍环10与内箍环50上设有相互对应的螺孔,外箍环10通过螺钉与所述螺孔配合紧固在内箍环50上。所述第一凸肩210、内箍环50、第二凸肩310形成卡持件,所述卡持件卡持在所述卡槽110内。所述内箍环50上设有开口 510,所述开口 510设置位置与任意两个外箍段120的对接处错开。在外箍段120通过连接件40连接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外箍环10和内箍环50通过螺纹连接或者铆接相互锁紧对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30进行紧箍,使第一凸肩210与第二凸肩310固定在卡槽110内,增强桩连接机构的抗剪切、抗拉拔、抗弯折能力。所述内箍环50设有开口 510,方便将内箍环50套在凹槽内,即使第一端板20和/或第二端板30在加工时有少量的误差也能够很容易地安装内箍环50,所述开口 510设置位置与任意两个外箍段120的对接处错开,在增强桩连接机构的整体强度的同时增强其防腐蚀能力。
[0029]参照图1至图4,一种桩,包括至少两个桩柱,分别为上节桩柱1、下节桩柱2,上节桩柱1、下节桩柱2通过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桩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端板20与上节桩柱I 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端板30与下节桩柱2 —体成型。
[0030]所述桩连接机构及桩,通过将第一端板20、第二端板30卡在外箍环10内,这种机械连接方式代替了传统的上节桩与下节桩对接焊接的方式,抗剪切能力大大提高,而且通过连接件40将相邻的外箍段120固定连接,操作方便,安装快捷,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30的形状与桩柱的截面相匹配,使得桩连接机构适合于任何具有端板的预制桩,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和混凝土实心方桩等。
[0031]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桩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箍环、第一端板、第二端板、连接件,该第一端板的外侧面设置第一凸肩,第二端板的外侧面设置第二凸肩,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的端面对接,该外箍环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凸肩、第二凸肩的匹配的卡槽,所述第一凸肩、第二凸肩卡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外箍环包括至少两个外箍段,相邻的两外箍段对接,且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焊接在相邻的两外箍段的外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相邻的两外箍段上设有对应的螺纹孔,连接件通过螺钉与螺纹孔配合固定在相邻的两外箍段的外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相邻的两外箍段上设有对应的安装孔,连接件通过铆钉与安装孔配合固定在相邻的两外箍段的外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两外箍段相邻的外壁上分别设有半凹槽,两半凹槽对接形成与连接件匹配的安装槽,所述连接件固定设置在该安装槽内。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桩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内箍环,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的端面对接时,该第一凸肩与第二凸肩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内箍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该外箍环与内箍环上设有相互对应的螺孔,外箍环通过螺钉与所述螺孔配合紧固在内箍环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桩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肩、内箍环、第二凸肩形成卡持件,所述卡持件卡持在所述卡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桩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箍环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设置位置与任意两个外箍段的对接处错开。
9.一种桩,包括至少两个桩柱,其特征在于,相邻桩柱通过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桩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端板与其中一个桩柱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端板与另一个桩柱一体成型。
【文档编号】E02D5/58GK204112310SQ201420457319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钟智谦, 钟肇鸿 申请人:钟智谦, 钟肇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