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注汽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30348发布日期:2018-06-30 10:1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平井注汽管柱。



背景技术:

新疆风城油田浅层稠油油藏热采水平井多采用蒸汽吞吐生产方式。在常规水平井生产过程中,常暴露出水平段吸汽不均的现象,通常水平段仅动用了1/3~1/2左右,使得水平井采油效果差。为了应对水平井的水平段吸汽不均情况,目前注汽技术主要有:同心双管注汽、平行双管注汽,同时试验了轮次调整副管位置注汽、副管打孔注汽、油管+注汽短接式均匀布汽,但是上述试验效果均不理想。其原因是因为上述注汽管柱技术本质上都是笼统注汽,只是改变了注汽点位置,不能有效避免水平段选择性吸汽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井注汽管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平井采油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井注汽管柱,包括:外管柱,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包括分隔设置的第一筛管段、第二筛管段以及连接第一筛管段和第二筛管段的套管段;油管,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第一油管伸入至水平段远离竖直段的一端,第二油管伸入至水平段与竖直段的连接处;第一止挡部,设置在套管段与井壁之间,第一止挡部具有使套管段与井壁之间的第一通道隔断的第一隔断状态,当第一止挡部达到预定温度时,第一止挡部处于第一隔断状态;第二止挡部,套设在套管段与第一油管之间,第二止挡部具有使套管段与第一油管之间的第二通道导通的导通状态以及使第二通道隔断的第二隔断状态,当第二止挡部达到预定温度时,第二止挡部处于第二隔断状态,当第二止挡部低于预定温度时,第二止挡部处于导通状态。

进一步地,第一止挡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封隔装置以及第二封隔装置,第一封隔装置设置在第一筛管段与套管段的连接处,第二封隔装置设置在第二筛管段与套管段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第一封隔装置和/或第二封隔装置为封隔器。

进一步地,第二止挡部为封隔器。

进一步地,水平井注汽管柱还包括:扶正装置,套设在套管段与第一油管之间,并设置在第二止挡部的远离第二油管的一侧。

进一步地,水平井注汽管柱还包括:补偿装置,套设在第一油管上,并设置在第二止挡部的靠近第二油管的一侧。

进一步地,水平井注汽管柱还包括:打孔管,设置在第一油管的远离第二油管的一端。

进一步地,水平井注汽管柱还包括:导向部,设置在打孔管的远离第一油管的一端。

进一步地,水平井注汽管柱还包括:第三油管,与第一油管的靠近第二油管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水平井注汽管柱还包括:抽油装置,连接在第一油管与第三油管之间。

进一步地,水平井注汽管柱还包括:转接装置,连接在抽油装置与第一油管之间。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注汽时,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能够将井壁分为左右两段,从第一油管注入的蒸汽与右段的井壁接触进行吸汽,从第二油管注入的蒸汽与左段的井壁接触进行吸汽。上述结构使得井壁吸气更加均匀,避免了水平段选择性吸汽现象的发生,改善了水平井采油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水平井采油效果差的问题。当停止注汽,第二止挡部的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第二止挡部处于导通状态,第二通道导通以使油液能够顺利地从油管中抽出。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水平井注汽管柱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井壁;11、水平段;12、竖直段;111、第一筛管段;112、第二筛管段;113、套管段;21、第一油管;22、第二油管;30、第一止挡部;31、第一封隔装置;32、第二封隔装置;40、第二止挡部;50、扶正装置;60、补偿装置;70、打孔管;80、导向部;90、第三油管;100、抽油装置;110、转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水平井注汽管柱,包括:外管柱、油管、第一止挡部30以及第二止挡部40。其中,外管柱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段11和竖直段12,水平段11包括分隔设置的第一筛管段111、第二筛管段112以及连接第一筛管段111和第二筛管段112的套管段113。油管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油管21和第二油管22,第一油管21伸入至水平段11远离竖直段12的一端,第二油管22伸入至水平段11与竖直段12的连接处。第一止挡部30设置在套管段113与井壁1之间,第一止挡部30具有使套管段113与井壁1之间的第一通道隔断的第一隔断状态,当第一止挡部30达到预定温度时,第一止挡部30处于第一隔断状态。第二止挡部40套设在套管段113与第一油管21之间,第二止挡部40具有使套管段113与第一油管21之间的第二通道导通的导通状态以及使第二通道隔断的第二隔断状态,当第二止挡部40达到预定温度时,第二止挡部40处于第二隔断状态,当第二止挡部40低于预定温度时,第二止挡部40处于导通状态。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注汽时,第一止挡部30和第二止挡部40能够将井壁1分为左右两段,从第一油管21注入的蒸汽与右段的井壁1接触进行吸汽,从第二油管22注入的蒸汽与左段的井壁1接触进行吸汽。上述结构中的水平段11利用第一止挡部30和第二止挡部40,配合第一油管21和第二油管,实现了稠油水平井水平段分段完井、分段注汽,有效的调整吸汽剖面,使得井壁1吸气更加均匀,避免了水平段选择性吸汽现象的发生,改善了水平井采油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水平井采油效果差的问题。当停止注汽,第二止挡部的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第二止挡部40处于导通状态,第二通道导通以使油液能够顺利地从油管中抽出。

具体地,当开始注汽时,蒸汽从第一油管21和第二油管22的末端排入外管柱内。从第一油管21排出的蒸汽将沿着外管柱的方向流动,其中一部分蒸汽从第二筛管段112流出并与井壁1接触。另一部分蒸汽继续沿着外管柱的方向流动至第二止挡部。当蒸汽与外管柱内的第二止挡部40接触时,第二止挡部40的温度上升。当第二止挡部40的温度上升至预定温度时,第二止挡部40能够将第二通道隔断以使从第一油管21排出的蒸汽只能从第二筛管段112流出。而从第二筛管段112流出的蒸汽将有一部分与第一止挡部30接触。当蒸汽与第一止挡部30接触时,第一止挡部30的温度上升。当第一止挡部30的温度上升至预定温度时,第一止挡部30能够将第一通道隔断以使从第二筛管段112流出的蒸汽只能与位于第一止挡部30的右端的井壁段接触。同理,从第二油管22排出的蒸汽将沿着外管柱的方向流动,其中一部分蒸汽将从第一筛管段111流出并与井壁1接触。另一部分蒸汽继续沿着外管柱的方向流动至第二止挡部40。当第二止挡部40升温至预定温度时,第二止挡部40隔断第二通道以使从第二油管22排出的蒸汽只能从第一筛管段111流出。而从第一筛管段111流出的蒸汽将有一部分与第一止挡部30接触。当第一止挡部30升温至预定温度时,第一止挡部30能够将第一通道隔断以使从第一筛管段111流出的蒸汽只能与位于第一止挡部30的左端的井壁段接触。因此,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注汽时,第一止挡部30和第二止挡部能够将井壁1分为左右两段,从第一油管21注入的蒸汽与右段的井壁1接触进行吸汽,从第二油管22注入的蒸汽与左段的井壁1接触进行吸汽。上述结构使得井壁1吸气更加均匀,避免了水平段选择性吸汽现象的发生,改善了水平井采油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水平井采油效果差的问题。

停止注汽,当处于前期自喷生产时,第二止挡部40右侧的石油进入第一油管21采出,第二止挡部40左侧的石油进入第二油管22采出;停喷后温度下降,当第二止挡部40的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第二止挡部40处于导通状态,并建立油流通道。第二止挡部40左侧石油流过第二止挡部40并和其右侧的石油混合进入第一油管21。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3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封隔装置31以及第二封隔装置32,第一封隔装置31设置在第一筛管段111与套管段113的连接处,第二封隔装置32设置在第二筛管段112与套管段113的连接处。具体地,从第二筛管段112流出的蒸汽将有一部分与第二封隔装置32接触,当第二封隔装置32上升至预定温度时,隔断第一通道。同样地,从第一筛管段111流出的蒸汽将有一部分与第一封隔装置31接触,当第一封隔装置31上升至预定温度时,隔断第一通道。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封隔装置31和/或第二封隔装置32为封隔器。具体地,从第二筛管段112流出的蒸汽将有一部分与第二封隔装置32接触,第二封隔装置32在与蒸汽接触后温度上升。随着温度的升高,第二封隔装置32将会开始膨胀,膨胀至一定程度后,第二封隔装置32就会将井壁1与套管段113之间的间隙堵死,这样第二封隔装置32右部的蒸汽就无法继续沿着外管柱的方向向左流动了。同理,从第一筛管段111流出的蒸汽将有一部分与第一封隔装置31接触,第一封隔装置31在与蒸汽接触后温度上升。随着温度的升高,第一封隔装置31将会开始膨胀,膨胀至一定程度后,第一封隔装置31就会将井壁与套管段之间的间隙堵死,这样第一封隔装置31左部的蒸汽就无法继续沿着外管柱的方向向右流动了。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封隔装置31和第二封隔装置32均为封隔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止挡部40为封隔器。具体地,从第一油管21排出的一部分蒸汽以及从第二油管22排出的一部分蒸汽将会与第二止挡部40接触,第二止挡部40在与蒸汽接触后温度上升。随着温度的升高,第二止挡部40将会开始膨胀,膨胀至一定程度后,第二止挡部40就会将第一油管21与套管段之间的间隙堵死,这样从第一油管21排出的蒸汽仅能从第二筛管段112流出,而从第二油管22排出的蒸汽仅能从第一筛管段111流出。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同时注汽。两管同时注汽能够实现稠油水平井水平段分段完井、分段注汽,将水平井的水平段11分成两个独立的注汽系统,从而实现了强制分段吸汽。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水平井注汽管柱还包括扶正装置50。扶正装置50套设在套管段113与第一油管21之间,并设置在第二止挡部40的远离第二油管22的一侧。扶正装置50能够使第一油管21在水平段11中居中。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水平井注汽管柱还包括补偿装置60。补偿装置60套设在第一油管21上,并设置在第二止挡部40的靠近第二油管22的一侧。补偿装置60能够抵消第一油管21受热伸长遇冷缩短,保证第二止挡部40(封隔器)不滑动,从而起到稳定止挡的作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水平井注汽管柱还包括打孔管70,打孔管70设置在第一油管21的远离第二油管22的一端。打孔管70上设置有多个过流孔,石油能够从过流孔进入第一油管21内,蒸汽能够从过流孔流出。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水平井注汽管柱还包括导向部80,导向部80设置在打孔管70的远离第一油管21的一端。导向部80能够引导第一油管21等结构,使其能够顺利地进入水平段11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水平井注汽管柱还包括第三油管90,第三油管90与第一油管21的靠近第二油管22的一端连接。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油管90的直径大于第一油管21的直径。上述结构便于第一油管21下入水平段11。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水平井注汽管柱还包括抽油装置100,抽油装置100连接在第一油管21与第三油管90之间。具体地,石油停喷后,管内的温度下降,第二止挡部40的温度降至预定温度后处于导通状态,油流通道建立。当抽油装置100开始工作时,第二止挡部40左侧石油流过第二止挡部40并和其右侧的石油混合抽入第一油管21。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抽油装置100为抽油泵。第二止挡部40左侧石油流过第二止挡部40并和其右侧的石油混合后依次进入第一油管21、抽油泵以及第三油管90,并最终由抽油机抽出。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水平井注汽管柱还包括转接装置110,转接装置110连接在抽油装置100与第一油管21之间。具体地,第一油管21通过上述转接装置110与抽油装置100连接。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适用于新疆稠油水平井,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稠油水平井动用程度,以及热采的效率。经过现场实验后发现,与同轮次邻井常规笼统注汽水平井相比,分段注汽井的首轮汽油比要高0.3以上,第二轮汽油比要高0.2以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