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手动成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4242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手动成井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手动成井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目前降水施工中,通常采用管井和轻型井点降水,因管井降水对施工场地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场地狭窄如已开挖的基坑局部或是栈桥下方大多数采用轻型井点降水,而轻型井点降水在成井施工过程中需要高压水枪冲孔导致基坑大量积水,短时间内无法排除,从而影响降水效果。而本实用新型管井降水设备特点适合场地狭小,便于操作,人工手动,且在短时间内起到疏干的作用,最大特点是经济环保且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携式手动成井设备,该成井设备通过在钻杆上设置手动式转动件以及进水管路,以实现钻杆的便携式快速成井。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便携式手动成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井设备包括一钻杆,所述钻杆上端接有进水管路、下端套接有钻头,所述钻头呈锥形构造,所述钻杆外壁面固定设置有手动式转动件,所述钻头上开设有出水口。

所述手动式转动件为一转盘,所述转盘经固定栓固定于所述钻杆外壁面上。

所述手动式转动件为沿所述钻杆周向均布的若干转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轻便,组装方便,环保经济适用,安全可靠,可在狭小空间内快速实现手动钻孔成井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手动成井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手动成井设备成井后的降水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3,图中标记1-16分别为:进水管1、弯头2、活箍直接3、固定栓4、转盘5、手动式转动件6、钻杆7、钻头8、出水口9、真空管10、井盖密封圈11、井盖12、井管13、钻孔14、花管15、中粗砂16。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手动成井设备,该手动成井设备的主体为一镀锌的钻杆7,钻杆7的上端连接有进水管1、下端套接有钻头8,且在钻杆7的外壁面上部设置有手动式转动件6。

其中,进水管路1经弯头2以及活箍直接3与钻杆7上端相连通;钻头8呈锥形构造,以利于钻进成孔,其外壁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口9,以使进水管1中引入的高压水能够经出水口9高压喷出;手动式转动件6如图2所示为一圆形转盘5,经固定栓4固定于钻杆7的外壁面上,转动转盘5可带动钻杆7及其下部钻头8旋转,当然,手动式转动件6也可以是沿钻杆7周向均布的若干转杆。

如图1-3所示,利用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手动成井设备钻孔成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安装手动成井设备,将钻杆7的上端连通进水管1、下端套接钻头8,同时在钻杆7的外壁面上部经固定栓4固定手动式转动件6,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钻井体系,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钻头8;

(2)将钻杆7放置于待钻井位置,使进水管1开通进水,观察钻头8上的出水口9是否出水,待出水口9正常出水后,转动手动式转动件6实现钻头8的钻进,直至钻进至设计标高后成孔,即钻孔14;

(3)将井管13和花管15固定好后放入钻孔14中,在钻孔14与花管15之间的间隙填入中粗砂16;其中,花管15上的孔根据实际情况定孔隙率;

(4)将真空管10通过井盖12固定在井管13上面,并通过井盖密封圈11将真空管10进行密封;

(5)通过真空管10进行超级压吸联合抽水,在短时间内能排除半径约3m范围土层内90%以上的含水量,正真起到短时间内疏干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手动成井设备可在狭小空间内快速实现手动钻孔成井作业,在成井过程中冲孔需水量小,基坑积水少可以短时间排除,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