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致裂器及远程起爆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163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二氧化碳致裂器及远程起爆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爆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二氧化碳致裂器及远程起爆的二氧化碳致裂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煤矿开采的方法是炸药爆破,炸药爆破威力大、作用猛,是典型的明火爆破。但明火爆破有许多缺陷,对使用条件、使用环境、日穿管理等方面有较高要求,尤其在高瓦斯的矿井中放炮时,极有可能导致瓦斯和煤尘发生爆炸,给煤矿带来安全隐患。

由于炸药爆破的不安全性,二氧化碳起爆技术开始兴起,该项技术早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被重视和开发,是专门为高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研发的。目前二氧化碳起爆技术已推广至岩石、混凝土和其它物质的快速安全爆破,被广泛采用于钢铁和水泥行业。现有技术中的二氧化碳致裂管分为一次性二氧化碳致裂管以及重复性使用二氧化碳致裂管。现有技术中的重复性使用二氧化碳致裂管:在高强度合金钢制成的储液管一端装有定压泄能片和泄能头、另一端装有活化器及充能头,充能头上再旋有爆破管。现有技术中的一次性二氧化碳致裂管包括罐体、活化器、上堵头、锁紧装置;上堵头上开有安装活化器用的安装开口,锁紧装置密封住安装开口,罐体内充满二氧化碳。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重复性使用致裂管单根重量达到30公斤以上需三人以上人员操作,零部件过多、拆装过于繁琐、使用完毕后还需回收重新拆装。另外,现有技术中的一次性二氧化碳致裂管,是将二氧化碳致裂管放入事先钻好的爆破孔中,由于放入方便,爆破孔内径会大于二氧化碳致裂管直径,当爆破时,会由于巨大冲击力,填埋不好情况下,使得二氧化碳致裂管位置放置不准确,容易造成安全危害,威胁了现场工人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二氧化碳致裂器及远程起爆的二氧化碳致裂器,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繁琐,质量大,成本大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包括:罐体、第一端盖、活化器和密封构件;

罐体侧壁设置有多个阻力件;阻力件与罐体固定连接;

活化器设置于罐体的内部,活化器的开口端与第一端盖连接;

罐体与第一端盖密封连接;

罐体靠近第一端盖的一端设置有灌注口,第一端盖靠近灌注口的位置设置有灌注通道,灌注口与灌注通道连通;

灌注通道与密封构件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阻力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呈“J”型;

第一连杆与罐体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连杆远离第一端盖的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

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令第二连杆具有远离罐体的运动趋势。

进一步地,罐体的材料为钢;

罐体采用外径为95mm~108mm的钢管。

进一步地,罐体外部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条切槽,切槽的深度为1mm~2mm。

进一步地,密封构件包括紧固螺钉和单向阀;

第一端盖设置有阶梯螺纹孔,阶梯螺纹孔设置有阀腔,阀腔内设置有用于向罐体内部注入气体的单向阀;

阶梯螺纹孔与灌注通道连通,紧固螺钉设置于阶梯螺纹孔螺纹孔内,能够密封灌注通道。

进一步地,第一端盖与罐体焊接。

进一步地,第一端盖设置有螺纹通孔;

活化器通过螺纹通孔与第一端盖连接;活化器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二端盖,第二端盖与活化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还包括电热装置和导线;

活化器内设置有活化剂,电热装置设置在活化器内,且电热装置浸于活化剂中;

第二端盖与活化器连接位置设置有导线通孔,导线一端通过导线通孔与电热装置电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远程起爆的二氧化碳致裂器,包括远程起爆接收器、远程起爆器和二氧化碳致裂器;

远程起爆器设置有信号发生装置;

远程起爆接收器包括电池、控制器和信号接收装置;信号接收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电池电连接,电池与活化器内的导线电连接;

活化器内设置有电热装置,电热装置与导线连接;

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远程信号,并将此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对应控制电池向所述导线供电。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远程起爆的二氧化碳致裂器,还包括开关;

开关设置于电池与导线之间,控制器接收信号接收装置的信号,对应控制开关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包括:罐体、第一端盖、活化器和密封构件;罐体侧壁设置有多个阻力件;阻力件与罐体固定连接;活化器设置于罐体的内部,活化器的开口端与第一端盖连接;罐体与第一端盖密封连接;罐体靠近第一端盖的一端设置有灌注口,第一端盖靠近灌注口的位置设置有灌注通道,灌注口与灌注通道连通;灌注通道与密封构件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通过在罐体侧壁设置有多个阻力件,当将罐体放入爆破孔中时,由于是沿着阻力件的方向放置,故不会产生阻力,当放置爆破孔时,由于阻力件与爆破孔中的避面以及岩石卡紧,故使得罐体无法再动,使得放置以及爆破时更加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繁琐,质量大,成本大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更加适宜推广。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远程起爆的二氧化碳致裂器,包括:二氧化碳致裂器、远程起爆接收器和远程起爆器;远程起爆器设置有信号发生装置;远程起爆接收器包括电池、控制器和信号接收装置;活化器内设置有电热装置,电热装置与导线连接;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远程信号,并将此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对应控制电池向所述导线供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远程起爆的二氧化碳致裂器通过设置远程起爆接收器和远程起爆器,通过电磁波的信号传递,从而可以使得远程起爆接收器控制电池向导线,以及电热装置供电,实现了远程起爆,使得起爆更加安全,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对于多个二氧化碳致裂器同时起爆,且更加保证了起爆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的密封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的带有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远程起爆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010-提手;020-紧固螺钉;030-单向阀;040-活化器;050-罐体;060-第一连杆;070-弹簧;080-第二连杆;090-第一端盖;110-导线;120-电热导线;130-电热头;140-远程起爆接收器;150-灌注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的密封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包括:罐体050、第一端盖090、活化器040和密封构件;罐体050侧壁设置有多个阻力件;阻力件与罐体050固定连接;活化器040设置于罐体050的内部,活化器040的开口端与第一端盖090连接;罐体050与第一端盖090密封连接;罐体050靠近第一端盖090的一端设置有灌注口150,第一端盖090靠近灌注口150的位置设置有灌注通道,灌注口150与灌注通道连通;灌注通道与密封构件密封连接。

另外,罐体050的材料为钢;罐体050采用外径为95mm~108mm的钢管。

其中,罐体050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长方形,椭圆形,圆形等,较佳地,罐体050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另外,第一端盖090与罐体050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焊接、胶粘、通过螺钉连接等,较佳地,第一端盖090与罐体050焊接。

活化器040的材料可以为多种,例如:纸质、塑料、木材等。

阻力件可以为多种,例如:垂直放置的三角形架,当罐体050向下放入爆破孔中时,沿着三角形的斜边放入孔中,此时没有阻力很小,当放入后,由于三角形架的直角边已经卡入爆破孔,故阻力增大,无法拔出。

又如,放入可伸缩的阻力杆等。

阻力件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四个,六个等等,较佳地,阻力件的数量为四个,且阻力件设置罐体的对应两侧,每侧设置有两个阻力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包括:罐体050、第一端盖090、活化器040和密封构件;罐体050侧壁设置有多个阻力件;阻力件与罐体050固定连接;活化器040设置于罐体050的内部,活化器040的开口端与第一端盖090连接;罐体050与第一端盖090密封连接;罐体050靠近第一端盖090的一端设置有灌注口150,第一端盖090靠近灌注口150的位置设置有灌注通道,灌注口150与灌注通道连通;灌注通道与密封构件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通过在罐体050侧壁设置有多个阻力件,当将罐体050放入爆破孔中时,由于是沿着阻力件的方向放置,故不会产生阻力,当放置爆破孔时,由于阻力件与爆破孔中的避面以及岩石卡紧,故使得罐体050无法再动,使得放置以及爆破时更加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繁琐,质量大,成本大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更加适宜推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的阻力件包括第一连杆060和第二连杆080;第一连杆060和第二连杆080呈“J”型;第一连杆060与罐体050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连杆060远离第一端盖090的一端与第二连杆080铰接;第一连杆060与第二连杆080之间设置有弹簧070;弹簧070令第二连杆080具有远离罐体050的运动趋势。

其中,第一连杆060可以设置为罐体050的一部分,在罐体050设置一个铰接凸起,通过铰接凸起与第二连杆080铰接,且第二连杆080与罐体050之间设置弹簧070。

另外,第一连杆060与罐体05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焊接,胶粘或者通过螺钉连接等,较佳地,第一连杆060与罐体050焊接。

第一连杆060与第二连个之间铰接,且第一连杆060与第二连杆080之间设置有弹簧070;弹簧070令第二连杆080具有远离罐体050的运动趋势,当将罐体050放入爆破孔中时,由于沿着第二连杆080的方向,可以以很小的阻力放入孔中,当放入之后,由于第二连杆080卡入孔中,且弹簧070令第二连杆080具有远离罐体050的运动趋势,使得第二连杆080阻力增大,更好的防止了罐体050放置不安全的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的阻力件包括第一连杆060和第二连杆080,通过第一连杆060和第二连杆080直接设置有弹簧070,且弹簧070令第二连杆080具有远离罐体050的运动趋势,可以使得阻力件的结构更加简单,且可以使得阻力件的成本降低,使得罐体050放置于爆破孔更加方便,且更加安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罐体050外部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条切槽,切槽的深度为1mm~2mm。

其中,切槽的数量可以为2条,3条,4条等,由于当设置两条对称的切除,且将切槽对准需要爆破的位置,可以更好的实现定向爆破,所以较佳地,切槽的数量为2条。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通过在罐体050的外部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两条切槽,且两条切槽对称,将两条切槽对应设置于需要定向爆破的位置,可以更好的实现的定向爆破,更加方便,更加具有实用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密封构件包括紧固螺钉020和单向阀030;第一端盖090设置有阶梯螺纹孔,阶梯螺纹孔设置有阀腔,阀腔内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罐体050内部注入气体的单向阀030;阶梯螺纹孔与灌注通道连通,紧固螺钉020设置于阶梯螺纹孔螺纹孔内,能够密封灌注通道。

其中,单向阀030又称止回阀或逆止阀,用于气动系统中防止压缩空气逆向流动的构件。

当需要向罐体050内充气时,通过灌注口150向罐体050内充气,由于单向阀030的单向流动性,可以更好的使得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到罐体050中,且当气体充入完成后,由于单向阀030,气体无法回流。

另外,防止单向阀030单层密封效果不好,在第一端盖090设置的阶梯螺纹孔内,设置一个紧固螺钉020,紧固螺钉020的长度大于灌注口150的位置,且紧固螺钉020可以恰好与单向阀030抵接,使得灌注通过完全封闭,密封性更好。

优选地,可以在紧固螺钉020和单向阀030抵接部分设置一个密封圈,可以更好的实现密封效果。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为“O”型。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通过将密封构件与灌注通道密封连接,且密封构件包括紧固螺钉020和单向阀030,通过单向阀030的单向流动性,使得充入罐体050的二氧化碳无法回流,且在充气结束后,将紧固螺钉020旋入阶梯螺纹孔内与单向阀030抵接,且将灌注口150完全封闭,使得罐体050的密封性更好,防止了气体泄漏带来的安全隐患,且使得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更加安全,结构更加合理,更加实用,适宜推广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的第一端盖090设置有螺纹通孔;活化器040通过螺纹通孔与第一端盖090连接;活化器040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二端盖,第二端盖与活化器040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活化器040与第一端盖090的螺纹连接处设置有胶粘。

其中,灌注口150设置罐体050上,第一端盖090设置有灌注通道,灌注口150与灌注通道成“L”型,可以更好的保证向罐体050充入二氧化碳。

第二端盖与活化器040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螺纹连接,胶粘,或者直接扣合,较佳地,第二端盖与活化器040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通过第一端盖090和罐体050焊接,通过在罐体050设置灌注口150,在第一端盖090设置有灌注通道,且灌注口150与灌注通过成“L”型,可以更好的保证向罐体050内充入二氧化碳,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的密封性更好,更好实用,且结构简单,更加适宜推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的带有导线1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还包括电热装置和导线110;活化器040内设置有活化剂,电热装置设置在活化器040内,且电热装置浸于活化剂中;第一端盖090设置有导线110通孔,导线110一端通过导线110通孔与电热装置电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还包括提手010;提手010与第一端盖090远离罐体050的一端固定连接。

其中,电热装置包括电热导线120和电热头130,当电热导线120通电后会使电热头130开始产生热量,通过电热头130的热量从而引燃活化器040内的活化剂,从而使得罐体050的二氧化碳气体受热膨胀,从而实现爆破。

外部电源通过与导线110连接,且外部电源设置有多条线路,爆破现场会有多个二氧化碳致裂器,通过将多个二氧化碳致裂器的导线110串联,将外部电源接通,可以实现同时起爆。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致裂器通过在第一端盖090设置提手010,可以更好提拉罐体050,从而可以更好的将二氧化碳致裂器放入爆破孔内;另外,通过电热装置和导线110的连接,通过外部电源的供电,从而使得电热装置通电发热,从而使得活化剂发热,罐体050内的二氧化碳受热极度膨胀,从而实现爆破。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远程起爆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远程起爆的二氧化碳致裂器,包括远程起爆接收器140、远程起爆器和二氧化碳致裂器;远程起爆器设置有信号发生装置;远程起爆接收器140包括电池、控制器和信号接收装置;信号接收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电池电连接,电池与活化器040内的导线110电连接;活化器040内设置有电热装置,电热装置与导线110连接;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远程信号,并将此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对应控制电池向导线110供电。

其中,远程起爆器发送的信号可以为多种,例如:电磁波信号,红外线信号,光波等,较佳地,远程起爆器发送的信号为电磁波信号。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远程起爆的二氧化碳致裂器,还包括开关;开关设置于电池与导线110之间,控制器接收信号接收装置的信号,对应控制开关的启闭。

本实施例提供的远程起爆的二氧化碳致裂器,包括:二氧化碳致裂器、远程起爆接收器140和远程起爆器;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远程信号,并将此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对应控制电池向所述导线110供电。本实施例提供的远程起爆的二氧化碳致裂器通过设置远程起爆接收器140和远程起爆器,通过电磁波的信号传递,从而可以使得远程起爆接收器140控制电池向导线110,以及电热装置供电,实现了远程起爆,使得起爆更加安全,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对于多个二氧化碳致裂器同时起爆,且更加保证了起爆人员的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