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立井车库及其建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04776阅读:1076来源:国知局
地下立井车库及其建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下开发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立井车库及其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立井,又叫竖井,是地下工程中的常见工程,山岭隧道、水电工程、城市地铁等市政工程、水利工程以及军事国防工程等都离不开立井的使用和施工。尤其是地下矿山,使用更为广泛,由于它是整个矿井的总出入口,地位显得更加重要。随着我国交通、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长距离的公路、铁路、引水隧道,出于施工和运营的需要,开凿的竖井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及现代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土地的使用变得愈加匮乏,而私家车的日益增多也使得停车的位置变成了一个大问题,本申请人的公开号为CN 106285122A专利就介绍了一种立井车库,用于解决繁华市区中的车位紧张,停车困难的问题,进一步地就需要解决地下立井车库的建造问题。

地下立井车库井筒的特点是深度大、断面积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相对于平巷(或隧道)而言,施工难度大,施工技术复杂,施工工期长。现有立井挖掘的技术是在挖掘的立井中搭设临时支护结构,费时费力,并且安全性能偏低。因此,为加快凿井速度,缩短凿井工期,必须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立井车库及其建造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立井车库的施工难度大,施工技术复杂,施工工期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立井车库及其建造方法,包括:

止水墙,所述止水墙围设于立井井壁内;第一支护墙,所述第一支护墙贴设于所述止水墙的内壁;锚杆,所述锚杆穿设所述止水墙连接所述第一支护墙与立井井壁内;第二支护墙,所述第二支护墙与所述第一支护墙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护墙和第二支护墙之间形成一空腔;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填充于所述空腔内。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一铺设于所述地下立井车库底部的井底结构,所述井底结构封闭所述地下立井车库,所述井底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止水墙为水泥止水墙,所述水泥止水墙的厚度为50~150mm。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支护墙和第二支护墙均为钢筋混凝土墙,所述钢筋混凝土墙包括钢架以及喷射于所述钢架内的混凝土结构,所述锚杆的一端焊接于所述钢架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锚杆为多根,沿所述第一支护墙的钢架间隔设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水层为乙烯共聚物改性沥青树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下立井车库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提供一钻机,在地面上钻孔至预定深度后平移切割成一封闭的井沟结构;

S12:提供水泥沙浆,将所述水泥沙浆喷射在在所述井沟结构内形成止水墙;

S13:提供一挖土工具,对所述止水墙内的泥土进行挖掘至深度为1~3米;

S14:提供钢架,沿所述止水墙的内壁放置;

S15:提供多个锚杆,将所述锚杆水平穿设所述止水墙连接于所述钢架与所述止水墙外侧的立井井壁;

S16:提供混凝土,将所述混凝土喷射所述钢架以形成第一支护墙单元;

S17:沿着所述止水墙的内壁向下重复S13~S16的动作,直至到预定井深,多个所述第一支护墙单元组合形成第一支护墙。

S18:提供钢架和混凝土,在所述第一支护墙的内部喷射第二支护墙;

S19:提供一防水层,将所述ECB防水层填充于所述第一支护墙和所述第二支护墙之间。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S17和步骤S18之间还包括步骤:提供混凝土和钢架,在立井的井底喷射形成井底结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支护墙自预定井深向上喷射。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水层为乙烯共聚物改性沥青树脂。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在立井中建造支护结构、防水层以及止水墙等结构,省去了立井挖掘过程中的临时支护结构,防止在挖掘过程中临时支护结构的损坏造成安全隐患,并且节约了搭设和拆卸临时支护的时间和成本,推进了施工的进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地下立井车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地下立井车库A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立井井壁;21、止水墙;22、锚杆;23、第二支护墙;24、防水层;25、第一支护墙;3、井底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立井车库。常规的地下立井车库的搭设方法搭设临时支护结构,然后自上而下喷射钢筋混凝土结构,搭设临时支护结构,费时费力,并且安全性能较低。本发明通过在井中搭设防水墙、支护墙以及防水层等结构,安全性能好,省时省力。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地下立井车库及其建造方法进行说明。

参阅图1、2,本发明为一种地下立井车库,该地下立井车库包括:止水墙21、第一支护墙25、第二支护墙23、锚杆22以及防水层24组成。其中止水墙21是紧贴着立井井壁1进行喷射,并在立井的井内围设形成一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的封闭结构;第一支护墙25与止水墙21的内壁贴合设置,锚杆22穿过止水墙21连接第一支护墙25,并打入立井井壁1内,第二支护墙23与第一支护墙25相对平行设置,并且第一支护墙25和第二支护墙23之间形成一个空腔,防水层24填充在空腔内,起到防水的作用。

在地下立井车库的底部使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封闭,形成地下立井车库的井底结构3,该井底结构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地面用钻机钻到预定深度,然后水平移动切割形成一个封闭的井沟结构,然后往沟状结构内喷射水泥,形成水泥止水墙,因为钻机使用的钻头直径为50~150mm,所以水泥止水墙的壁厚为50~150mm。而第一支护墙25和第二支护墙2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将第一支护墙25的钢架紧贴止水止水墙21设置,然后用多根锚杆22的一端焊接在钢架上,另一端穿过止水墙21扎进立井井壁1内,然后往钢架内喷射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然后往第一支护墙25和第二支护墙23内填充有乙烯共聚物改性沥青(ECB)树脂防水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下立井车库的建造方法,步骤包括:

首先提供一个钻孔直径为50cm到150cm的钻机在一个合适的地点钻到预定深度后然后平移切割形成一个封闭的井沟结构,该井沟结构的宽度为50cm至150cm,然后往该井沟结构内喷射水泥沙浆,待凝结后,形成止水墙21,该止水墙21用于隔水,并且在挖掘时防止涌土;然后提供一挖掘工具,对止水墙21内的泥土进行挖掘至1~3米,用钢架贴近止水墙21设置;接着提供多根锚杆22,将锚杆22的一端穿过止水墙21扎进立井井壁1,锚杆21的另一端与钢架焊接;用混合好的混凝土喷射钢架,形成第一支护墙单元;然后沿着止水墙21的内壁向下继续挖掘、安放钢架、锚杆等至预定深度,并喷射形成多个第一支护墙单元,这些第一支护墙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第一支护墙25,在第一支护墙25的内部安放钢架,并用混凝土从预定井深向上喷射形成第二支护墙23,最后在第一支护墙25和第二支护墙23之间安装ECB防水层。

作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当该地下立井车库用于地下车库等环境时,在第一支护墙25和止水墙21的底部用钢架和混凝土喷射井底结构,并且在井底结构的基础上,根据车库的需要堆砌多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将一个地下立井车库分隔形成若干车库。

本发明选用的防水层为乙烯共聚物改性沥青树脂(ECB),是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与沥青树脂共混经高压方法生产,是高分子量的热塑性无规聚合物。

本发明通过在井壁内依次喷射止水墙、支护墙、并用锚杆进行固定,安装防水层进行隔水,避免了挖掘过程中的临时支护结构的搭设和拆除,有效地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并且本发明拥有更可靠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