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Ω型半透水排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924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Ω型半透水排水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工程中的排水设施,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排水盲管。



背景技术:

防、排水是隧道工程实施的难点,渗漏水是隧道工程的一个质量通病。目前隧道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防水板加强防水,沿渗、流水面设系统盲管排水。围岩裂隙水及初期支护渗、流水多采用半圆形塑料管、软式透水管作为排水盲管引排水,也有利用草绳或麻绳等易腐蚀吸水透水材料作为盲管排水。半圆形塑料管不易固定,引排面域小;软式透水管不易固定,易变形,透水,引排面域小;草绳或麻绳等易腐蚀吸水透水材料排水量小,易堵塞,这几种排水盲管引排效果不好,影响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的形成及质量,影响隧道洞内环境,影响防水板施工及防水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ω型软式透水排水管”实用新型(专利号2004200760266)及“透水排水管(ω型软式)”外观设计(专利号2004300653221)专利,公开了管壁分为pvc弹簧钢丝透水排水管和高强透水排水波纹管,其外观介于圆形和半圆形之间的ω型,用于已建隧道模筑衬砌内埋置排水修复处理和在建隧道模筑衬砌背后防排水系统。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仅将传统圆形断面进行优化,稍稍增加与隧道接触面积,但同样仍然存在不易固定,易变形,透水,引排面域小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ω型半透水排水管,以解决传统引排水盲管存在的不易固定、易变形、透水和引排面域小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ω型半透水排水管,该排水管采用带侧翼的ω形结构,接收收集渗、流水的侧翼与岩面或初期支护面接触,中间设汇聚和集中引排的凹槽,在翼缘设固定钉孔。

所述一种ω型半透水排水管,侧翼采用两层结构,在接触面一侧加设一层有利形成流水通道的透水材料,。

所述一种ω型半透水排水管,侧翼包括采用矩形、梯形、流线形或它们的组合形状。

所述一种ω型半透水排水管,凹槽采用曲面结构,包括采用半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排水管与渗流水面密贴,增加收集渗、流水面积,集中引排,可以汇聚和集中引排渗、流水,且有利于隧道防水板与初期支护的密贴,有利于后续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施工和防水板施工,提高初期支护结构质量,提高防排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材料示意图

图中编号为:1.凹槽;2.侧翼;3.钉孔;4.透水材料;5.非透水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参见图1所示。一种ω型半透水排水管,该排水管采用带侧翼的ω形结构,两个侧翼2与岩面或初期支护面接触以接收收集渗、流水。中间设凹槽1,该凹槽1汇聚和集中引排水,在侧翼2的外缘设供固定钉穿过的钉孔3。

所述一种ω型半透水排水管,为提高排水效果,侧翼2采用两层,与接触面一侧加设一层透水材料,有利形成流水通道。

侧翼2包括采用矩形、梯形、流线形或它们的组合形状。

凹槽1包括采用半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其它曲面。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Ω型半透水排水管,该Ω型半透水排水管由附加透水材料的两侧翼和中间凹槽组成;侧翼与岩面或初期支护面接触接收渗、流水,凹槽汇聚和集中引排。本发明克服现有排水管不易固定,易变形,透水,引排面域小等状况,可以汇聚和集中引排渗、流水,有利于隧道防水板与初期支护的密贴,有利于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施工和防水板施工,提高初期支护结构质量,提高防排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徐加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7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