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旋式内防喷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1456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旋式内防喷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钻井的井控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旋式内防喷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向着深部底层、低渗透、非常规油气的方向发展,钻井过程中的地层情况复杂多变,当地层压力过高时,容易导致井涌,甚至井喷。特别在欠平衡钻井过程中,井底压力大,钻柱内防喷工具是防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内防喷工具主要包括旋塞阀、箭型阀、翻板浮阀、旁通阀、投入式止回阀。其中,旋塞阀存在旋塞启闭困难、需要人工操作的问题;箭型阀和翻板浮阀的复位弹簧容易失效,使用寿命不稳定;箭型阀的流道狭窄,易堵塞,密封面容易被钻井介质和固相颗粒冲蚀;投入式止回阀需要从井口投入阀体,旁通阀需要从井口投入钢球,人工操作不便,无法对井底压力的变化做出实时反应。现场应用中反映出:钻柱内防喷工具的失效率很高,内防喷工具的失效严重影响钻井安全。因此,发明一种反应迅速、密封性能良好、流道设计合理、性能优异的内防喷工具,对提高钻井安全,降低钻井成本,缩短建井周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旋式内防喷工具,该工具密封性能良好,反应迅速,流道通畅,能自动开启和关闭流体通道,保证钻井的安全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一种自旋式内防喷工具,由上接头、内套筒、上阀座、下阀座、下接头、丝堵和钢球组成。

所述上阀座和下阀座均为圆盘状结构,在周向上均匀分布6个扇形流道,上阀座单个扇形流道的面积大于下阀座单个扇形流道的面积,所述上阀座和下阀座为锥面密封,上阀座的下端面为凸出锥面,下阀座的上端面为凹入锥面。

所述上接头与下接头采用螺纹连接,上接头、内套筒和下接头将上阀座压紧在下接头的内表面上,上阀座与下接头保持静止不动。

所述下接头的内表面沿轴向方向设置两级台阶,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6个螺旋滚道,螺旋滚道的底端与下接头的外表面采用螺纹孔连通,螺纹孔中安装丝堵,每个螺旋滚道中安装一个钢球。

钢球的运动轨迹由下接头的螺旋滚道和下阀座的钢球滚道决定。下阀座相对于下接头,在轴向上可以相对移动,周向上可以相对转动。当下阀座的轴向位置发生变化时,钢球沿着螺旋滚道滚动,钢球的滚动会导致下阀座发生周向旋转。

正常钻井时,下阀座的阀体受到向下的流体压力,发生向下的轴向移动;下阀座随钢球的滚动,发生顺时针旋转,下阀座的扇形流道与上阀座的扇形流道重合,钻井液可顺利通过内防喷工具。此时,下阀座的下端面与下接头的台阶紧密贴合,下阀座的上端面与上阀座的下端面分离,锥面密封呈打开状态,钻井液流道通畅,保证钻井正常进行。

当发生井喷或井涌时,下阀座的阀体受到向上的流体压力,发生向上的轴向移动;下阀座随着钢球的滚动,发生逆时针旋转,下阀座的阀体将上阀座的扇形流道完全封堵,关闭钻井液流道,下阀座的上端面与上阀座的下端面紧密贴合,实现锥面密封,完成防喷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如下:1.本发明根据流体压力方向的变化,自动调节内防喷工具的开启和关闭,反应灵敏,工作可靠。2.钻井液流道通畅,不易堵塞。3.采用锥面密封,密封可靠,钻井液流动不经过密封面,不会发生密封面冲蚀现象。4.结构简单,工具运行平稳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旋式内防喷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阀座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下阀座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上接头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下接头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下阀座与下接头相对运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在正常钻井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在发生井涌或井喷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上接头,2.内套筒,3.上阀座,4.下阀座,5.下接头,6.丝堵,7.钢球,8.扇形流道,9.下端面,10.扇形流道,11.上端面,12.下端面,13.螺纹,14.螺纹,15.台阶,16.台阶,17.螺旋滚道,18.螺纹孔,19.钢球滚道,20.顶端,21.底端,22.阀体,23.锥面密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发明一种自旋式内防喷工具,由上接头1、内套筒2、上阀座3、下阀座4、下接头5、丝堵6和钢球7组成。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上阀座3和下阀座4均为圆盘状结构,在周向上均匀分布6个扇形流道(8,10),上阀座3单个扇形流道8的面积大于下阀座4单个扇形流道10的面积,所述上阀座3和下阀座4为锥面密封,上阀座3的下端面9为凸出锥面,下阀座4的上端面11为凹入锥面。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上接头1与下接头5采用螺纹(13,14)连接。如图7所示,上接头1、内套筒2和下接头5的台阶15将上阀座3压紧在下接头5的内表面上,上阀座3与下接头5保持静止不动。

如图5所示,所述下接头5的内表面沿轴向方向设置两级台阶(15,16),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6个螺旋滚道17,螺旋滚道17的底端21与下接头5的外表面采用螺纹孔18连通,螺纹孔18中安装丝堵6,每个螺旋滚道17中安装一个钢球7。

如图6所示,钢球的运动轨迹由下接头5的螺旋滚道17和下阀座4的钢球滚道19决定。下阀座4相对于下接头5,在轴向上可以相对移动,周向上可以相对转动。当下阀座4发生向下的轴向移动时,钢球7从螺旋滚道17的顶端20滚动到底端21;随着钢球7的滚动,下阀座4发生顺时针旋转。当下阀座4发生向上的轴向移动时,钢球7从螺旋滚道17的底端21滚动到顶端20;随着钢球7的滚动,下阀座4发生逆时针旋转。钢球7和下阀座4的运动方向如图6中箭头所示。

如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正常钻井时,下阀座4的阀体22受到向下的流体压力,推动下阀座4发生向下的轴向移动。钢球7从螺旋滚道17的顶端20滚动到底端21,随着钢球7的滚动,下阀座4发生顺时针旋转,下阀座4的扇形流道10与上阀座3的扇形流道8重合,钻井液经过扇形流道(8,10),可以顺利通过内防喷工具。此时,下阀座4的下端面12与下接头5的台阶16紧密贴合,下阀座4的上端面11与上阀座3的下端面9分离,锥面密封23呈打开状态,钻井液流道通畅,保证钻井正常进行。

如图2、图3、图6和图8所示,当发生井喷或井涌时,下阀座4的阀体22受到向上的流体压力,推动下阀座4发生向上的轴向移动。钢球7从螺旋滚道17的底端21滚动顶端20,随着钢球7的滚动,下阀座4发生逆时针旋转,下阀座4的阀体22将上阀座3的扇形流道8完全封堵,关闭钻井液流道,下阀座4的上端面11与上阀座3的下端面9紧密贴合,实现锥面密封23。由于下阀座4的扇形流道10的面积小于上阀座3的扇形流道8的面积,下阀座4的阀体22的面积大于上阀座3扇形流道8的面积,有效封堵钻井液流道(如图8中黑色填充部分),完成防喷功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旋式内防喷工具,它由上接头、内套筒、上阀座、下阀座、下接头、丝堵和钢球组成。所述上阀座和下阀座均为圆盘状结构,在周向上均匀分布6个扇形流道,上阀座和下阀座为锥面密封,上阀座与下接头保持静止不动。所述下接头的内表面沿着周向方向均匀分布6个螺旋滚道,螺旋滚道中安装钢球,采用丝堵封堵。当下阀座的轴向位置发生变化时,钢球沿着螺旋滚道运动,钢球的运动会导致下阀座发生周向旋转。本发明根据流体压力方向的变化,自动调节内防喷工具的开启和关闭,流道通畅,密封可靠,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苟如意;张晓东;杨文武;何方舟;徐国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石油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8.24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