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空液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2330阅读:1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空液罐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空液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放空液罐装置。



背景技术:

放喷作业属于高空作业,整个放喷流程需两人配合操作完成,井场内操作人员必须时刻关注油压变化记录数据控制阀门,防止强排出液气流增大导致管线摆动过大而脱落出现危险事故,井场外操作员需时刻关注气体检测仪有无达标,如若有此现象因通知井场内人员立即关井停止施工,现场施工需严禁动火。

传统的放空液罐装置在油压突然升高时,管线容易脱落,管线与进口之间不能自动控制,管线的大幅度摆动会对工作人员构成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空液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基板、压力表、计算机终端、电磁装置和阀芯,

所述压力表固定在所述基板上,并且所述压力表的测压端头通过孔道贯穿所述基板以检测液罐内的压力,

所述计算机终端连接在所述压力表和所述电磁装置之间,

所述电磁装置设置在所述放空液罐基板上,

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电磁装置的下方并与所述电磁装置电磁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板上设置有阀孔和至少一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阀孔之间通过至少一条管道连通。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阀芯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阀孔中。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磁装置包括电磁体和支架,

所述支架呈U型并包括设置有电磁体的横向支架和至少一个纵向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阀芯的上方并且所述纵向支架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架与所述基板之间,

所述纵向支架与所述基板连接的位置设置在所述阀孔与所述出气孔之间。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横向支架为圆形,所述纵向支架呈圆桶状并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架与所述基板之间,所述纵向支架与所述基板连接的位置设置在所述阀孔与所述出气孔之间。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气孔包括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和所述第二出气孔设置在所述阀孔的周围,并且第一出气孔和所述第二出气孔分别通过至少一条管道与所述阀孔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气孔与所述阀孔之间的管道包括主管道和至少一个支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孔连接,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支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支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阀孔的孔壁上的排气孔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出气孔和所述第二出气孔以所述阀孔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的设置在所述阀孔的周围,并且所述第一出气孔与所述阀孔之间的管道和所述第二出气孔与所述阀孔之间的管道以所述阀孔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的设置在所述阀孔的孔壁上。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气孔与所述阀孔之间的管道包括主管道和四个支管道,所述四个支管道与所述阀孔的孔壁上的排气孔连接,所述排气孔纵向排列在所述阀孔的孔壁上。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计算机终端至少包括单片机和显示屏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空液罐装置,即能准确的控制液灌内的气体压力,又能由计算机终端自主控制液灌压力。在出现气流突然增大的情况下,管线不会脱落,更不会造成管线大幅摆动对成工作人员构成危险,此外管线固定在与地面牢固固定物体上,避免了管线在出液时幅摆幅度动过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横截面结构图;和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压力表 2:计算机终端 3:电磁装置

4:阀芯 5:排气孔 6:基板

7:孔道 8:阀孔 31:电磁体

32:支架 91:第一出气孔 92:第二出气孔

9:出气孔 10:放空液罐 20:灭火器

30:管线 40:金属丝 50:放空装置

60:采气树 70:放空液罐进气口 80:循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空液罐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基板6、压力表1、计算机终端2、电磁装置3和阀芯4。压力表1固定在基板6上,并且压力表1的测压端头通过孔道7贯穿基板6以检测液罐内的压力。例如,压力表1通过螺栓固定在基板6上。或者,压力表1通过机械固定在基板6上。

计算机终端2连接在压力表1和电磁装置3之间。电磁装置3设置在放空液罐基板6上。阀芯4设置在电磁装置3的下方并与电磁装置3电磁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基板6上设置有阀孔8和至少一个出气孔9。出气孔9与阀孔8之间通过至少一条管道连通。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阀芯4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阀孔8中。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电磁装置3包括电磁体31和支架32。支架32呈U型并包括设置有电磁体31的横向支架和至少一个纵向支架。支架32设置在阀芯4的上方并且纵向支架设置在横向支架32与基板6之间。纵向支架与基板6连接的位置设置在阀孔8与出气孔9之间。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横向支架为圆形。纵向支架呈圆桶状。纵向支架设置在横向支架与基板6之间,从而使横向支架和纵向支架形成一个空腔。纵向支架与基板6连接的位置设置在阀孔8与出气孔9之间。支架32将阀芯笼罩,并且横向支架与静止的阀芯4上方留有使阀芯4上下移动的空间。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出气孔9包括第一出气孔91和第二出气孔92,第一出气孔91和第二出气孔92设置在阀孔8的周围,并且第一出气孔91和第二出气孔92分别通过至少一条管道与阀孔8连接。优选的,管道可以是2条、3条或者4条,甚至更多。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出气孔9与阀孔8之间的管道包括主管道和至少一个支管道。主管道的一端与出气孔9连接,主管道的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支管道的一端连接。支管道的另一端与阀孔8的孔壁上的排气孔5连接。优选的,支管道的数量可以是1条、2条、3条甚至更多。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出气孔91和第二出气孔92以阀孔8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的设置在阀孔8的周围,并且第一出气孔91与阀孔8之间的管道和第二出气孔92与阀孔8之间的管道以阀孔8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的设置在阀孔8的孔壁上。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出气孔9与阀孔8之间的管道包括主管道和四个支管道,四个支管道与阀孔8的孔壁上的排气孔5连接,排气孔5纵向排列在阀孔8的孔壁上。优选的,排气孔5的数量与支管道的数量相同。一个排气孔对应一个支管道。排气孔可以按照阵列的方式排列,例如矩形阵列。排气孔还可以按照圆阵列的方式排列。排气孔还可以按照其它的排列形式排布。排气孔之间的距离可以是等距的,也可以是非等距的。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计算机终端2至少包括单片机和显示屏幕。

基板6设置在液罐的端口。在压力表1、计算机终端2和电磁装置3连接并通电后,压力表1开始测试液罐内的气体压力。压力表1将气体压力以数据的形式发送至计算机终端2。计算机终端2记录并存储液罐内的压力数据并检测压力数据的变化。优选的,单片机记录并储存压力数据,显示屏幕将实时的压力数据显示在屏幕上。优选的,单片机还可以用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代替。

当计算机终端2接收的液罐内的压力数值超过预先设置的压力阈值时,计算机终端中的单片机控制电磁体31以电磁的方式使阀芯4上升。阀芯4向上移动,使阀孔8的孔壁上的至少一个排气孔5打开,使气体通过管道排除。用户根据液罐内气体压力的大小,通过计算机终端2控制阀芯4的上升程度,选择不同的排气速率,从而控制液罐内的压力。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便携式放空装置,包括放空装置50,采气树60、管线30和放空液罐10。放空装置5与采气树6的出气口固定连接。管线30的一端与放空装置50连接,管线30另一端设置在放空液罐10内。管线30通过金属丝40或栓套分别与放空装置50、采气树60的输送管和放空液罐10固定连接。放空装置50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放空液罐装置相同。

管线30与放空装置50连接以在放空中不漏气漏液为准。管线30两端和三通放空装置50的出气口、放空液罐10的进液口是由金属丝扣连、固定连接。目的在于如果出现气流突然增大,不至于造成管线30大幅摆动对成人员构成危险。

管线30位于放空液罐10内的长度大于l0m。避免了液体溅出放空液罐10。

放空液罐10与放空装置50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10m。

管线30为高压防爆软管。管线30与放空液罐的接触处为金属丝扣连接,内有密封圈。

管线30与采气树60通过三通接头连接.三通接头的顶部由三通匹配丝扣金属堵头封堵。

放空装置50与管线30连接处设置有阀门,阀门为截断阀/球阀/闸板阀或针阀。

金属丝40分别与放空装置50、采气树60的输送管和放空液罐10绑扎连接。金属丝4绑2~3圈,目的是固定管线,防止管线摆动造成对施工人员施工危险。

放空液罐长3米,高0.8米,宽2.5米。放空液罐4角有4个固定手把,分别固定在轻卡车4角处。放空液罐10设置有循环口80。循环口80是由扣板、螺旋丝扣、密封圈组成。设置循环口80的优势为,在放空时打开扣板,避免憋压造成爆炸,施工结束后罐内液体装满,关闭扣板,不会因为剧烈摇晃而流出,便于排卸液体方便、环保、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还采用了消防设备及检测设备,包括两个8Kg灭火器20,放置在井口与放空液罐10的位置之间。一只灭火器放置在离井口4米处的位置。另一只灭火器放置在离放空液罐14米处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