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桥塞分段压裂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4753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从井中开采油、气、水;可溶性或可溶化物质或矿物泥浆的方法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可溶桥塞分段压裂工具。



背景技术:

套管开窗侧钻井技术通过对老井、报废井、事故井实施套管开窗侧钻,使老井复活,达到恢复产能和报废资源的重复利用。套管开窗定向井钻井技术的推广应用,完善和推动了钻井技术的发展,成为油田节约挖潜、提高原油产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目前老井眼开窗侧钻在油田的勘探、开发、增储上产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小井眼定向开窗侧钻在施工中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侧钻开窗工艺、井身轨迹控制以及后期的完井技术方面还存在许多技术问题。

目前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射孔技术、水力压裂技术已成为通用的增产技术,但对储油层的改造程度低、射孔、压裂范围及规模小,单井的施工要经过多次重复施工,效率低,开采费用高,不能达到增产的要求,而且压裂后要进行钻磨桥塞的工序,无法有效提高压裂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随着压裂液体反排到地面、有效提高压裂效率的可溶桥塞分段压裂工具。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桥塞本体,所述的桥塞本体为中心开孔的圆柱形结构,桥塞本体的左端设置有启动剪钉,桥塞本体上启动剪钉一侧设置有安装在锁簧座内的锁簧,所述的锁簧座与锁簧之间设置有定位剪钉,桥塞本体中部设置有安装在两侧胶筒座内的胶筒,桥塞本体上两侧胶筒座的外侧均依次压紧安装有内护环和外护环,左侧外护环压紧于锁簧座,桥塞本体上右侧外护环外侧压紧设置有上锥体,所述的上锥体通过稳钉设置于桥塞本体上,桥塞本体上上锥体外侧压紧设置有卡瓦,桥塞本体右端设置有剪钉。

本实用新型的桥塞本体、启动剪钉、锁簧、定位剪钉、锁簧座、外护环、内护环、胶筒座、上锥体、稳钉、卡瓦、剪钉由可溶性镁铝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胶筒为可溶性橡胶制成的胶筒。

本实用新型可溶桥塞分段压裂工具采用镁铝合金及可溶性橡胶材料制成,因此与井筒盐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0~24小时候开始溶解,7~10天后彻底溶解为糊糊状,随着压裂液体返排到地面,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压裂后钻磨桥塞的工序,提高压裂效率,延长了油井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量,可在油田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桥塞本体;2、启动剪钉;3、锁簧;4、定位剪钉;5、锁簧座;6、外护环;7、内护环;8、胶筒座;9、胶筒;10、上锥体;11、稳钉;12、卡瓦;13、剪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1中,本实施例的可溶桥塞分段压裂工具包括:

桥塞本体1为中心开孔的圆柱形结构,在桥塞本体1的左端安装有启动剪钉2,启动剪钉2在打压时候,才能剪切座封销钉,防止提前座封,桥塞本体1上启动剪钉2一侧设置有安装在锁簧座5内的锁簧3,锁簧3及锁簧座5保障座封的可靠性,并且不会自动解封,在锁簧座5与锁簧3之间安装有定位剪钉4,定位剪钉4在达到预设压力后,定位剪钉4起作业,预防压力无限制放大,桥塞本体1中部设置有安装在两侧胶筒座8内的胶筒9,胶筒9在膨胀座封后,封堵套管及下部层位,桥塞本体1上两侧胶筒座8的外侧均依次压紧安装有内护环7和外护环6,内护环7和外护环6防止锁簧座5和胶筒座发生径向变形,左侧外护环6压紧于锁簧座5,桥塞本体1上右侧外护环6外侧压紧设置有上锥体10,上锥体10可以使卡瓦12在周向力的作用下扩张和套管锚定,上锥体10通过稳钉11安装于桥塞本体1上,桥塞本体1上上锥体10外侧压紧安装有卡瓦12,卡瓦12铆钉套管,桥塞本体1右端安装有剪钉13,为了使压裂完成后,本实用新型与井筒盐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本实施例的桥塞本体1、启动剪钉2、锁簧3、定位剪钉4、锁簧座5、外护环6、内护环7、胶筒座8、上锥体10、稳钉11、卡瓦12、剪钉13由可溶性镁铝合金制成,胶筒9为可溶性橡胶制成的胶筒,0~24小时候开始溶解,7~10天后彻底溶解为糊糊状,随着压裂液体返排到地面,减少压裂后钻磨桥塞的工序,提高压裂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与射孔器材脱开,封堵压裂的每一段,压裂完成后,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镁铝合金及可溶性橡胶材料制成,因此与井筒盐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0~24小时候开始溶解,7~10天后彻底溶解为糊糊状,随着压裂液体返排到地面,减少压裂后钻磨桥塞的工序,提高压裂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