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杆防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2133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抽油杆防脱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油杆防脱器。



背景技术:

抽油杆是抽油机井的细长杆件,它上接光杆,下接抽油泵起传递动力的作用,抽油杆在工作时需要连接很多其他部件,其中抽油杆防脱器是必不可少的,抽油杆防脱器用于消除抽油杆的径向扭矩,防止抽油杆脱扣。

当前的抽油杆防脱器牢固性不够,防脱器与接头的连接部位大多只有单一的螺纹连接结构,长时间工作后容易松动,螺纹会向后松动,缺乏限位机构,并且缺少润滑装置,使得连接处长时间工作后容易锈蚀,造成强度下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抽油杆防脱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防脱效果好的抽油杆防脱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杆防脱器包括:主套管;加长套管,所述加长套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主套管;所述加长套管的一端设有第一螺柱,且所述第一螺柱配合固定于所述主套管的内部;接头固定管,所述接头固定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加长套管,且所述接头固定管的一端设有第二螺柱;所述第二螺柱固定于所述加长套管的内部;螺纹槽,所述螺纹槽设于所述接头固定管的内部;所述螺纹槽的内壁分布有出油孔;润滑油室,所述润滑油室为所述接头固定管与所述螺纹槽之间所围的空腔结构;海绵层,所述海绵层设于所述润滑油室的内部,且所述海绵层贴合于所述出油孔;所述出油孔与所述润滑油室之间相互连通;接头,所述接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接头固定管,且所述接头的一端设置第三螺柱;所述第三螺柱配合固定于所述螺纹槽的内部;卡槽,所述卡槽设于所述接头的外边缘处,且所述卡槽设于所述第三螺柱的末端;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卡槽配合连接,且所述挡板滑动连接所述接头固定管;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挡板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固定板安装于所述接头固定管的外壁。

优选地,所述主套管的两端、所述加长套管与所述第一螺柱相对的另一端均设有加固机构。

优选地,所述加固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限位孔、支杆、转轴以及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于所述主套管,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且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杆;所述支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部开有第一限位孔。

优选地,所述加长套管的外壁开有第二限位孔,且所述加长套管对称设有若干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转动角度为0°-180°,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面呈弧形。

优选地,所述抽油杆防脱器还包括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

优选地,所述抽油杆防脱器还包括第二螺钉,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螺钉连接所述接头固定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柱的直径和所述第二螺柱的直径相同,且所述第一螺柱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螺柱的长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挡板呈弧形结构,且所述挡板对称设于所述接头固定管的开口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杆防脱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油杆防脱器,通过在所述接头固定管内增加所述挡板,能够与所述卡槽相互卡合,从而实现对于所述接头的双重加固,还可对螺柱进行阻挡,防止螺柱滑丝,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接头的稳定性;自带的润滑结构能够保证所述接头的连接处始终处于润滑状态,从而有效的减缓了连接处的锈蚀速度,提高连接处的强度,便于拆卸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杆防脱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加固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提供的接头固定管与接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提供的主套管、加长套管以及接头固定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主套管,2、加固机构,201、第一固定板,202、第一限位孔,203、支杆,204、转轴,205、固定座,2A、第一螺钉,3、加长套管,301、第一螺柱,302、第二限位孔,4、接头固定管,401、第二螺柱,402、螺纹槽,403、润滑油室,404、海绵层,405、出油孔,5、挡板,6、第二固定板,6A、第二螺钉,7、接头,701、第三螺柱,70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以及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杆防脱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提供的加固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提供的接头固定管与接头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提供的主套管、加长套管以及接头固定管连接结构示意图。抽油杆防脱器包括:主套管1;加长套管3,所述加长套管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主套管1;所述加长套管3的一端设有第一螺柱301,且所述第一螺柱301配合固定于所述主套管1的内部;接头固定管4,所述接头固定管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加长套管3,且所述接头固定管4的一端设有第二螺柱401;所述第二螺柱401固定于所述加长套管3的内部;螺纹槽402,所述螺纹槽402设于所述接头固定管4的内部;所述螺纹槽402的内壁分布有出油孔405;润滑油室403,所述润滑油室403为所述接头固定管4与所述螺纹槽402之间所围的空腔结构;海绵层404,所述海绵层404设于所述润滑油室403的内部,且所述海绵层404贴合于所述出油孔405;所述出油孔405与所述润滑油室403之间相互连通;接头7,所述接头7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接头固定管4,且所述接头7的一端设置第三螺柱701;所述第三螺柱701配合固定于所述螺纹槽402的内部;卡槽702,所述卡槽702设于所述接头7的外边缘处,且所述卡槽702设于所述第三螺柱701的末端;挡板5,所述挡板5与所述卡槽702配合连接,且所述挡板5滑动连接所述接头固定管4;第二固定板6,所述第二固定板6固定连接于所述挡板5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固定板6安装于所述接头固定管4的外壁。

为了使得连接更为牢固,所述主套管1的两端、所述加长套管3与所述第一螺柱301相对的另一端均设有加固机构2。

为了使得用户能够根据需要增加防脱器长度,所述加长套管3的外壁开有第二限位孔302,且所述加长套管3对称设有若干个。

为了使得连接更为牢固且、更为便捷,所述加固机构2包括第一固定板201、第一限位孔202、支杆203、转轴204以及固定座205;所述固定座205连接于所述主套管1,所述固定座205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04,且所述转轴204固定连接所述支杆203;所述支杆20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01,且所述第一固定板201的内部开有第一限位孔202。

为了使得所述第一固定板201与防脱器贴合更为紧密,所述第一固定板201的转动角度为0°-180°,且所述第一固定板201的底面呈弧形。

为了便于固定,所述抽油杆防脱器还包括第一螺钉2A,所述第一螺钉2A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孔202与所述第二限位孔302。

为了增加连接的牢固性,防止所述接头7松脱,所述抽油杆防脱器还包括第二螺钉6A,所述第二固定板6通过第二螺钉6A连接所述接头固定管4。

为了使得所述主套管1、所述加长套管3连接更为便捷,所述第一螺柱301的直径和所述第二螺柱401的直径相同,且所述第一螺柱301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螺柱401的长度相同。

为了便于拆卸所述挡板5,所述挡板5呈弧形结构,且所述挡板5对称设于所述接头固定管4的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安装时,根据抽油杆的连接长度需要选择合适个数的所述加长套管3,然后将所述第一螺柱301拧入所述主套管1中,各个所述加长套管3之间也通过螺纹连接,可转动所述第一固定板201,并通过螺钉将所述第一限位孔202、第二限位孔302连接起来,最后在两端固定上所述接头固定管4,将所述接头7的所述第三螺柱701拧入所述螺纹槽402中,然后将所述挡板5插入到所述卡槽702中,通过螺钉将所述第二固定板6安装在所述加长套管3的外壁,在工作时,各个加固结构能够有效的防止抽油杆脱落,所述润滑油室403中的润滑油会浸入到所述海绵层404内,然后再通过所述出油孔405流入到所述螺纹槽402内,从而对连接处进行润滑保护,避免连接处锈蚀,影响稳定性。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杆防脱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油杆防脱器,通过在所述接头固定管4内增加所述挡板5,能够与所述卡槽702相互卡合,从而实现对于所述接头7的双重加固,还可对螺柱进行阻挡,防止螺柱滑丝,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接头7的稳定性;自带的润滑结构能够保证所述接头7的连接处始终处于润滑状态,从而有效的减缓了连接处的锈蚀速度,提高连接处的强度,便于拆卸维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