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6614发布日期:2018-08-10 19:23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隧道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化功能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国家基础建设设施突飞猛进地大力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隧道工程数量最多、最复杂、发展最快的国家。但是,由于隧道一般都是建造在地下的结构工程,隧道壁后灌浆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目前从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现有的壁后灌浆饱和度检测、隧道无损检测手段仅仅为手持式的实验室设备,测试结果误差较大,大多数为定性描述,且无法进行工程化运用,给隧道运营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阻碍了隧道工程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盾构隧道检测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盾构隧道检测装置,包括驱动机构1、升降机构2、走线机构3、轨道4、检测天线5、接收机6、控制机7以及安装支架8,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1安装在所述轨道4上并能沿轨道4来回滑动;

所述升降机构2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1上,所述检测天线5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2上,所述检测天线5通过升降机构2调节高度;

所述走线机构3通过支撑架32固定在安装支架8上,所述走线机构3用于电缆在其上面滑动;

所述接收机6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1上;

所述轨道4和控制机7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8上,所述控制机7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1和升降机构2。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伺服电机11、编码器12、同步带轮13以及滚轮机构14,其中:

所述伺服电机11驱动所述同步带轮13在轨道4滚动,所述同步带轮13带动驱动机构1在轨道4上运动;

所述滚轮机构14设置于所述轨道4两侧,所述滚轮机构14限定所述驱动机构1沿所述轨道4的延伸方向运动;

所述编码器12用于记录所述检测天线5在所述轨道4上的绝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叉剪式平行机构23,所述叉剪式平行机构23由电动缸21驱动,所述叉剪式平行机构23调节顶板和底板之间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通过保护罩22密封。

优选地,所述走线机构3包括支架31、支撑架32、走线轨33以及卡环34,其中:

所述支架31安装于所述驱动机构1的底部;

所述支撑架32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8上;

所述走线轨33平行轨道4固定在所述支撑架32上;

所述卡环34间隔布置在所述走线轨33上。

优选地,一根或者多根所述轨道4拼接成直线或者弧形取线或者圆周的导轨,所述驱动机构1能够沿所述导轨进行直线或圆弧或圆周往复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机自动控制安装在升降机构上的检测天线升降,并沿着轨道运动,把测试得到的数据传输给接收机,来实现盾构隧道检测功能;

2、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盾构隧道检测装置的自动化、工程化问题,完善了落后的检测手段,满足了现代化城市盾构隧道检测的要求,为城市隧道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盾构隧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走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

驱动机构 1

伺服电机 11

编码器 12

同步带轮 13

滚轮机构 14

升降机构 2

电动缸 21

保护罩 22

叉剪式平行机构 23

走线机构 3

支架 31

支撑架 32

走线轨 33

卡环 34

轨道 4

检测天线 5

接收机 6

控制机 7

安装支架 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盾构隧道检测装置,包括驱动机构1、升降机构2、走线机构3、轨道4、检测天线5、接收机6、控制机7和安装支架8,所述驱动机构1安装在所述轨道4并能够在其轨道4上面来回运动;所述升降机构2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1顶部,所述升降机构2可以按需要进行升降;所述走线机构3安装于所述轨道4上,所述走线机构3能够使电缆在其上面滑动;所述轨道4安装在与所需检测表面相距一定距离的位置的所述安装支架8上;所述检测天线5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2顶端;所述接收机6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1上;所述控制机7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8上,控制机7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1和升降机构2。

进一步地,所述盾构隧道检测装置由一根或多根所述轨道4拼接成直线或弧形曲线或圆周的导轨,所述驱动机构1沿着导轨进行直线或圆弧或圆周往复运动;所述升降机构2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1上,和所述驱动机构1一起沿导轨运动;所述检测天线5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2的顶端,在所述驱动机构1和所述升降机构2的驱动下,所述检测天线5可以沿导轨方向前后和垂直方向上下运动。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伺服电机11、编码器12、同步带轮13以及滚轮机构14,所述伺服电机11经过一定的减速比减速后,驱动所述同步带轮13在轨道4滚动,所述同步带轮13带动驱动机构1在轨道4上运动;所述滚轮机构14设置于所述轨道4两侧,所述滚轮机构14限定所述驱动机构1沿所述轨道4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编码器12用于记录所述检测天线5在所述轨道4上的绝对位置。

更为具体的,升降机构2采用剪叉式结构原理,实现垂直升降功能。所述升降机构2中的所述电动缸21是所述升降机构2的动力源;所述叉剪式平行机构23,能保证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2上的所述检测天线5离开盾构隧道管片之间的距离恒定;所述保护罩22可以防水、防尘,保护所述升降机构2不受恶劣环境影响而正常工作。

更为详细地,所述走线机构3包括支架31、支撑架32、走线轨33以及卡环34,所述走线机构3是由所述支架31固定在驱动机构1底部,所述支撑架32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8上,一根或多根所述走线轨33平行于轨道4安装固定在所述支撑架32上,所述卡环34间隔一定距离布置在所述走线轨33上,设备传输电缆穿过卡环34并扎牢。当驱动机构1沿轨道4前后运动时,安装在驱动机构1底部的支架31随其运动,当运动到卡环34时,带动卡环34和电缆同时前后运动,保证了盾构隧道检测装置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不受电缆扯拽干扰而顺畅运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在升降机构2顶端的检测天线5靠近检测表面,同时又使检测天线5顶面与盾构隧道管片距离恒定。通过控制机7采用控制软件控制驱动机构1,并沿着由一根或多根轨道4拼接而成的直线或弧形曲线或圆周导轨,前后往复运动进行检测,并根据需要带动升降机构2合理避让障碍物。检测天线5得到的检测数据传输给接收机6,自动完成盾构隧道的检测。

正是因为通过本具体实施方法,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盾构隧道检测装置,可以在盾构隧道中实现检测的自动化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隧道运营安全,满足了现代化城市盾构隧道检测的要求,为城市隧道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不仅仅运用于盾构隧道的表面检测,还可以通过装载不同的测试设备,更多地用于地面、管壁、墙壁等各种表面的探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