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自动喷雾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6574发布日期:2018-08-10 19:22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用降尘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式自动喷雾设备。



背景技术:

粉尘一直是煤矿井下安全隐患,粉尘治理尤为重要。针对煤碳运输时产生的煤尘,现在普遍采用自动喷雾设备喷洒水雾降尘。自动喷雾设备是通过电子传感器等电子监控设备检测皮带煤块运输情况,也就是运输皮带上有煤块时,喷雾自动打开,以对煤块运输时产生的煤层进行喷雾降尘。在运输皮带上无煤块时,喷雾自动停止,避免浪费水资源。然而,现行自动喷雾设备设备安装较为复杂,造价极高,且不易维护。同时,电子元件在潮湿的环境中极易损坏,导致生产成本整体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机械式自动喷雾设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机械式自动喷雾设备包括有喷雾器支撑框,所述喷雾器支撑框为一体设置的框架结构,其两侧为支撑立柱,支撑立柱顶部设有支撑横杆,所述分选机支撑框呈“冂”形,架设于煤块运输皮带上,对整体设备起到支撑作用。也就是说,两支撑立柱分别设于煤块运输皮带两侧,煤块运输皮带在分选机支撑框内对煤块进行传动作业。所述支撑横杆下方固定设有连接立柱,所述连接立柱底部固定设有一触发式喷雾装置,所述触发式喷雾装置包括喷雾设备壳体,所述喷雾设备壳体为触发式喷雾装置的整体承载部件,所述喷雾设备壳体底部穿设有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可连接外部水源,进水管顶部,固定设有一喷水控制腔,所述喷水控制腔为一圆柱形腔体,其内腔与进水管管体内腔互通,喷水控制腔垂直设置于进水管顶部,所述喷水控制腔上部,固定设有一喷水管,喷水管内腔与喷水控制腔互通,所述喷水管末端连接雾化喷头,雾化喷头用于将水流雾化。其中,喷水控制腔末端固定连接于喷雾设备壳体后端。位于喷水控制腔内,穿设有一喷水控制横杆,喷水控制横杆通过喷水控制腔一侧的通孔穿入喷水控制腔,喷水控制横杆的外径与通孔的内径相等,其配合为间隙配合。所述喷水控制横杆上固定设有一喷水控制滑块,喷水控制滑块位于喷水控制腔的腔体内。所述喷水控制滑块为一圆柱形滑块,其外径与喷水控制腔内径相等,配合为间隙配合。喷水控制滑块末端固定设有一弹簧,弹簧末端固定设于喷水控制腔末端。所述喷雾设备壳体内铰接有一喷雾触发杆,喷雾触发杆与喷水控制横杆一端连接,喷水控制横杆与喷雾触发杆的连接端,为喷水控制滑块的对应端。在常规情况下,喷水控制滑块因弹簧弹力停于进水管顶部,将进水管内的水流堵住,当喷雾触发杆向喷水控制横杆方向推动时,喷水控制横杆带动喷水控制滑块向喷水控制腔末端移动,进水管内的水流即可经过喷水控制腔流向喷水管,喷水管内的水流流向雾化喷头,雾化打散后喷出。所述喷雾触发杆末端固定连接一触发横杆,触发横杆两端设有两个触发挡板,两触发挡板悬于煤块运输皮带上方,间距约为2厘米。其中,进水管内进水为高压水流,雾化喷头为利用伯努利原理,即液体在高压的作用下,以很高的速度喷射出喷嘴进入到静止或低流速的空气中,形成雾化效果原理制成的常规雾化喷头,其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挡板固定设于触发横杆的两侧,也就是煤块运输皮带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挡板为弧形挡板,其外突出面与煤流方向相对,以便于煤流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煤块皮带两侧设有煤块挡板,防止煤块在运输时触碰触发挡板后,在煤块运输皮带上发生位移掉落。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煤流在煤块运输皮带上传动作业,在运输过程中,煤块运输皮带上的煤块对触发挡板触碰推挡,使触发挡板带动喷雾触发杆向喷水控制横杆方向推动,喷水控制横杆带动喷水控制滑块向喷水控制腔末端移动,进水管内的水流即可经过喷水控制腔流向喷水管,喷水管内的水流流向雾化喷头,雾化打散后喷出。起到在煤块运输时通过喷雾降尘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相较于传统的电子感应自动喷雾装置,本装置在保证煤块运输皮带上有煤流通过时,自动喷发水雾降尘的前提下,装置本身的生产成本是极其低廉的,且易于维护,维修,对于降低整体煤炭开采运输环节的成本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通过设置触发式喷雾装置,可在煤流通过时,触发喷雾触发杆,实现自动喷雾。通过设置触发挡板的间隔及弧形结构,可使煤流更易通过,避免触发挡板造成煤流堆积淤塞的情况。通过设置煤块挡板,可防止煤块在运输时触碰触发挡板后,在煤块运输皮带上发生位移掉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机械式自动喷雾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机械式自动喷雾设备触发式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撑立柱 2-进水管 3-煤块挡板 4-煤块运输皮带 5-连接立柱 6-支撑横杆 7-触发挡板 8-喷雾装置壳体 9-雾化喷头 10-喷雾触发杆 11-触发横杆 12-弹簧 13-喷水管 14-喷水控制横杆 15-喷水控制滑块 16-喷水控制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机械式自动喷雾设备,包括:喷雾器支撑框,所述喷雾器支撑框为一体设置的框架结构,其两侧为支撑立柱1,支撑立柱1顶部设有支撑横杆6,所述分选机支撑框呈“冂”形,架设于煤块运输皮带4上,对整体设备起到支撑作用。也就是说,两支撑立柱1分别设于煤块运输皮带4两侧,煤块运输皮带4在分选机支撑框内对煤块进行传动作业。所述支撑横杆6下方固定设有连接立柱5,所述连接立柱5底部固定设有一触发式喷雾装置,所述触发式喷雾装置包括喷雾设备壳体8,所述喷雾设备壳体8为触发式喷雾装置的整体承载部件,所述喷雾设备壳体8底部穿设有一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可连接外部水源,进水管2顶部,固定设有一喷水控制腔16,所述喷水控制腔16为一圆柱形腔体,其内腔与进水管2管体内腔互通,喷水控制腔16垂直设置于进水管2顶部,所述喷水控制腔16上部,固定设有一喷水管13,喷水管13内腔与喷水控制腔16互通,所述喷水管13末端连接雾化喷头9,雾化喷头9用于将水流雾化。其中,喷水控制腔16末端固定连接于喷雾设备壳体8后端。位于喷水控制腔16内,穿设有一喷水控制横杆14,喷水控制横杆14通过喷水控制腔16一侧的通孔穿入喷水控制腔16,喷水控制横杆14的外径与通孔的内径相等,其配合为间隙配合。所述喷水控制横杆14上固定设有一喷水控制滑块15,喷水控制滑块15位于喷水控制腔16的腔体内。所述喷水控制滑块15为一圆柱形滑块,其外径与喷水控制腔16内径相等,配合为间隙配合。喷水控制滑块15末端固定设有一弹簧12,弹簧12末端固定设于喷水控制腔16末端。所述喷雾设备壳体8内铰接有一喷雾触发杆10,喷雾触发杆10与喷水控制横杆14一端连接,喷水控制横杆14与喷雾触发杆10的连接端,为喷水控制滑块15的对应端。在常规情况下,喷水控制滑块15因弹簧12弹力停于进水管2顶部,将进水管2内的水流堵住,当喷雾触发杆10向喷水控制横杆14方向推动时,喷水控制横杆14带动喷水控制滑块15向喷水控制腔16末端移动,进水管2内的水流即可经过喷水控制腔16流向喷水管13,喷水管13内的水流流向雾化喷头9,雾化打散后喷出。所述喷雾触发杆10末端固定连接一触发横杆11,触发横杆11两端设有两个触发挡板7,两触发挡板7悬于煤块运输皮带4上方,间距约为2厘米。其中,进水管2内进水为高压水流,雾化喷头9为利用伯努利原理,即液体在高压的作用下,以很高的速度喷射出喷嘴进入到静止或低流速的空气中,形成雾化效果原理制成的常规雾化喷头9,其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挡板7固定设于触发横杆11的两侧,也就是煤块运输皮带4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挡板7为弧形挡板,其外突出面与煤流方向相对,以便于煤流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煤块皮带两侧设有煤块挡板3,防止煤块在运输时触碰触发挡板7后,在煤块运输皮带4上发生位移掉落。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煤流在煤块运输皮带4上传动作业,在运输过程中,煤块运输皮带4上的煤块对触发挡板7触碰推挡,使触发挡板7带动喷雾触发杆10向喷水控制横杆14方向推动,喷水控制横杆14带动喷水控制滑块15向喷水控制腔16末端移动,进水管2内的水流即可经过喷水控制腔16流向喷水管13,喷水管13内的水流流向雾化喷头9,雾化打散后喷出。起到在煤块运输时通过喷雾降尘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更加有利于煤矿下降尘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