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式全面回采液压柱临时支护嗣后充填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8876发布日期:2018-09-29 06:18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矿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是壁式全面回采液压柱临时支护嗣后充填法。



背景技术:

水银洞金矿位于近东西向灰家堡背斜东段,是扬子准地台西南缘的兴仁~安龙金矿带上“卡林型”金矿集中产出区域,水银洞金矿1100m以上可采可利用矿石量69.63×104t,平均品位6.72×10-6,金属量4679kg,1100m~1000m可采可利用矿石量445.56×104t,平均品位4.5×10-6,金属量20050kg,区内矿床为层控型为主、断裂型为辅的复合型隐伏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卡林型”金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倾角5°~10°,具厚度薄、品位富,走向上具波状起伏、向东倾没、空间上多个矿体上下重叠的特点,矿区为灰家堡背斜水文地质单元中的一部分,天然条件下区内含水层中地下水的补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垂向补给,二是来自上游含水层的侧向径流补给,区内出露地层基本为夜郎组第一段之泥灰岩、泥岩,且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大气降水下渗条件不好,但矿区上、下游含水层分布面积大,因此,来自上游的侧向补给为区内地下水重要补给来源,含水层受补给后,地下水自西向东水平径流排出区外,成为下游含水层的补给源,仅浅部地下水在区内沟谷以小泉的形式排出地表,区内断层发育,构造节理裂隙、岩层层间裂隙的发育破坏了岩层的完整性,成为地下水充水的通道,开采造成导水裂隙也可成为地下水充水的通道,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矿区内岩层均为层状岩石,且以碎屑岩和不纯碳酸盐岩为主,工程地质类型为沉积成因的层状类型,根据岩层的岩性、物理力学指标,区内岩土可划分为松散岩组、硬质岩组和软质岩组三类工程地质岩组,矿体处在背斜核部,岩层产状较为平缓,为了适应当地地质条件,有必要提出一种壁式全面回采液压柱临时支护嗣后充填法来开采矿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壁式全面回采液压柱临时支护嗣后充填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壁式全面回采液压柱临时支护嗣后充填法,包括人行通风道、电耙道、电耙硐口、沿脉运输道、山体、矿石、充填体、充填井、充填挡墙、液压柱、炮孔、矿体、溜井、穿脉、顶板和采场,所述山体的中间部分一侧设有充填体,山体的中间部分另一侧为矿体,所述矿体与山体之间为采场,采场内固定有多根液压柱,充填体靠近液压柱的一侧固定设有充填挡墙,矿体内部还开设有多个炮孔,所述炮孔的前端位置为矿石,矿体前端位置设有电耙道,所述电耙道远离液压柱的一侧贯穿连接有设有溜井,溜井的前端贯穿连接有沿脉运输道,沿脉运输道靠近矿体的一侧设有穿脉,沿脉运输道靠近穿脉的上端位置开设有人行通风道,所述电耙道的前端在矿体上贯穿连接有多个电耙硐口,所述山体的后端位置开设有多个充填井,充填井贯穿于已挖空矿体的内部位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矿体可由厚度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缓倾斜薄矿体,一类为缓倾斜中厚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压柱为dw28型单体外注式,液压柱离工作面支护三排,排距3-2.5m,间距1.5-1.0米。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采场由中段运输巷道入风,经人行通风天井和人行联络道进入采场作业面,污风由采场另一端人行通风天井排入上中段回风平巷进入通风井排至地表,采场采用jk58-2no.4型局扇进行辅助通风。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填挡墙沿走向方向每15m~25m砌筑一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矿体回采运用气腿式凿岩机钻凿水平炮孔,钻孔有效长度2.2m,每次爆破3~5排,靠近顶板的一排炮孔距顶板保持0.3m~0.5m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炮孔爆破时采用2#岩石乳化炸药,非电导爆管雷管微差顺序起爆,最小抵抗线1m,孔距1m~1.2m,孔深2.2m,每次爆破5排,用光面爆破或不耦合装药控制爆破技术保证护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合理,使用壁式全面回采液压柱临时支护嗣后充填法能够经济、安全、高效的开采矿体,很好的保证了开采者的人生安全,首先掘进人行通风道上山,作为人员设备进入采场的通道,并作为采场通风通道,再从穿脉巷道指定位置处掘进溜井,再掘进切割巷道,电耙硐室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进行掘进,间隔宽度6m,采场上部通风口随着回采到顶部时爆破完成,矿体整体从一侧向另一侧条带式、后退式回采,条带内沿矿块顺倾斜回采,先以切割巷道为自由面,回采出一定空间,用液压支柱支护,留出作业空间,之后采用气腿式凿岩机钻凿水平炮孔,钻孔有效长度2.2m,每次爆破3~5排,靠近顶板的一排炮孔距顶板保持0.3m~0.5m的距离,采场回采结束后,沿走向方向每回采15m~25m后沿矿块斜长砌筑充填挡墙,进行尾砂充填。

附图说明

图1为壁式全面回采液压柱临时支护嗣后充填法在矿体开采时的俯视图。

图2为壁式全面回采液压柱临时支护嗣后充填法在矿体开采时的前视图。

图3为壁式全面回采液压柱临时支护嗣后充填法在矿体开采时的局部侧视图。

图中:人行通风道1、电耙道2、电耙硐口3、沿脉运输道4、山体5、矿石6、充填体7、充填井8、充填挡墙9、液压柱10、炮孔11、矿体12、溜井13、穿脉14、顶板15、采场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壁式全面回采液压柱临时支护嗣后充填法,包括人行通风道1、电耙道2、电耙硐口3、沿脉运输道4、山体5、矿石6、充填体7、充填井8、充填挡墙9、液压柱10、炮孔11、矿体12、溜井13、穿脉14、顶板15和采场16,所述山体5的中间部分一侧设有充填体7,山体5的中间部分另一侧为矿体12,所述矿体12可由厚度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缓倾斜薄矿体,一类为缓倾斜中厚矿体,矿体12与山体5之间为采场16,采场16内固定有多根液压柱10,所述液压柱10为dw28型单体外注式,液压柱10离工作面支护三排,排距3-2.5m,间距1.5-1.0米,所述充填体7靠近液压柱10的一侧固定设有充填挡墙9,所述充填挡墙9沿走向方向每15m~25m砌筑一个,矿体12内部还开设有多个炮孔11,所述炮孔11的前端位置设有矿石6,矿体12前端位置设有电耙道2,所述电耙道2远离液压柱10的一侧贯穿连接有设有溜井13,溜井13的前端贯穿连接有沿脉运输道4,沿脉运输道4靠近矿体12的一侧设有穿脉14,沿脉运输道4靠近穿脉14的上端位置开设有人行通风道1,所述电耙道2的前端在矿体12上贯穿连接有多个电耙硐口3,所述山体5的后端位置开设有多个充填井8,充填井8贯穿于已挖空矿体12的内部位置。

所述采场16由中段运输巷道入风,经人行通风天井和人行联络道进入采场作业面,污风由采场另一端人行通风天井排入上中段回风平巷进入通风井排至地表,采场采用jk58-2no.4型局扇进行辅助通风。

所述矿体12回采运用气腿式凿岩机钻凿水平炮孔,钻孔有效长度2.2m,每次爆破3~5排,靠近顶板的一排炮孔距顶板保持0.3m~0.5m的距离。

所述炮孔11爆破时采用2#岩石乳化炸药,非电导爆管雷管微差顺序起爆,最小抵抗线1m,孔距1m~1.2m,孔深2.2m,每次爆破5排,用光面爆破或不耦合装药控制爆破技术保证护顶层。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掘进人行通风道上山,作为人员设备进入采场的通道,并作为采场通风通道,再从穿脉巷道指定位置处掘进溜井,再掘进切割巷道,电耙硐室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进行掘进,间隔宽度6m,采场上部通风口随着回采到顶部时爆破完成,矿体整体从一侧向另一侧条带式、后退式回采,条带内沿矿块顺倾斜回采,先以切割巷道为自由面,回采出一定空间,用液压支柱支护,留出作业空间,之后采用气腿式凿岩机钻凿水平炮孔,钻孔有效长度2.2m,每次爆破3~5排,靠近顶板的一排炮孔距顶板保持0.3m~0.5m的距离,采场回采结束后,沿走向方向每回采15m~25m后沿矿块斜长砌筑充填挡墙,进行尾砂充填。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