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跟机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9242发布日期:2018-09-04 20:35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煤机跟机除尘器,属于煤矿设备。



背景技术:

采掘工作面是集中生成粉尘的场地,如不采取有效的除尘措施,将会随压入式气流沿巷道扩散,飞扬的粉尘不仅影响司机视线,直接影响到巷道的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对巷道中的其他机械和作业人员也存在安全隐患。连采工作面产生的粉尘主要是煤尘,也含有一定量的岩尘,当煤尘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因煤尘的自燃性和爆炸性,极容易爆炸,危害严重。

目前常规的采煤作业面的除尘方式是喷水雾进行除尘,能有效降低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但是这种方式产生较大的水雾,不利于作业现场的观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煤机跟机除尘器,解决采煤机掘进现场的粉尘污染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煤机跟机除尘器,其特征是,包括设有吸风口的吸尘风筒,吸尘风筒后端连接于除尘器,除尘器后部连接风机的进风口,风机的出风口设有导风叶,所述吸尘风筒的后部设有升降控制装置,升降控制装置与采煤机的截割臂同步升降,所述吸尘风筒上的吸风口设有三组,分设朝向采煤机截割臂左右两侧及中部运输槽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的三组吸风口分别连接各自独立的吸尘风筒,各吸尘风口所连吸尘风筒最后在除尘器接口处合为一处,吸尘风口在吸尘风筒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分别设置。

作为优选,除尘器内部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设有喷雾管、除污垫层和水雾分离器,水雾分离器的下部设有漏斗状的排污槽,排污槽连接泥浆泵,喷雾管表面设有喷雾口,喷雾口中喷出的水雾覆盖除尘器的截面。

作为优选,水滴分离器由波纹板组成,湿润的含湿气流从波纹板之间的空间通过,利用波纹板的碰撞和拦截作用使粉尘与空气分离;由湿润的粉尘所形成的泥浆向下流,并被收集至排污槽,然后由泥浆泵排至连续采煤机输送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先湿润后吸附再分离的湿式除尘技术,区别于已有机载系统的先吸附后湿润再分离的干式除尘技术。通过现场试验应用,基本能够满足井下生产需要,在性能上优于进口机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尘风筒上的吸尘口的布置关系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吸尘风筒,2、除尘器,3、风机,4、导风叶,5、吸尘风口,6、喷雾管,7、除污垫层,8、水雾分离器,9、排污槽,10、泥浆泵。

具体实施方式

跟机除尘器依附于采煤机,受到整机结构的限制,不能完全根据除尘效果来进行设计,因此要求系统效率更高,结构更紧凑。

本装置的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设有吸风口的吸尘风筒1,吸尘风筒1后端连接于除尘器2,除尘器2后部连接风机3的进风口,风机3的出风口设有导风叶4,所述吸尘风筒1的后部设有升降控制装置,升降控制装置与采煤机的截割臂同步升降。

所述吸尘风筒1上的吸风口设有三组,分设朝向采煤机截割臂左右两侧及中部运输槽上方。在采煤机的采掘作业点设置吸尘形成短距离抽风,和传统的压入式通风混合工作,既能保持压入式通风方式的通风量大的优点,又能将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所产生的粉尘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组吸风口分别连接各自独立的吸尘风筒1,各吸尘风口5所连吸尘风筒1最后在除尘器2接口处合为一处,吸尘风口5在吸尘风筒1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分别设置,三组吸风口分别连接各自独立的吸尘风筒能够使 3 处吸风口压力损失基本均衡,避免吸尘不均衡。

除尘器2内部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设有喷雾管6、除污垫层7和水雾分离器8,水雾分离器8的下部设有漏斗状的排污槽9,排污槽9连接泥浆泵10,喷雾管6表面设有喷雾口,喷雾口中喷出的水雾覆盖除尘器2的截面。水滴分离器由波纹板组成,湿润的含湿气流从波纹板之间的空间通过,利用波纹板的碰撞和拦截作用使粉尘与空气分离;由湿润的粉尘所形成的泥浆向下流,并被收集至排污槽9,然后由泥浆泵10排至连续采煤机输送槽中。

工作时,风机负压将含尘空气从吸尘风筒吸入,经喷雾管上喷嘴所形成的水幕,使空气中的粉尘颗粒湿润,然后经过除污垫层将较大颗粒的粉尘阻挡下来,湿润的含湿气流再进入水滴分离器,水滴分离器由波纹板组成,湿润的含湿气流从波纹板之间的空间通过,利用波纹板的碰撞和拦截作用使粉尘与空气分离;由湿润的粉尘所形成的泥浆向下流,并被收集至排污槽,然后由泥浆泵排至连续采煤机输送槽中;过滤后的清洁空气则由风机向连续采煤机后部排出,从而达到湿式除尘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先湿润后吸附再分离的湿式除尘技术,区别于已有机载系统的先吸附后湿润再分离的干式除尘技术。通过现场试验应用,基本能够满足井下生产需要,在性能上优于进口机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