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仰拱填充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7978发布日期:2018-11-30 20:46阅读:8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仰拱填充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铁路隧道出现的大量隧底病害,包括翻浆冒泥、隧底隆起、隧底冻胀等,其致病原因之一是隧道防排水结构出现故障导致隧底积水。

近年来,设计有仰拱的铁路隧道底部排水方案经过不断优化与改良,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仅在隧道两侧设置侧沟。此方案中,侧沟承接隧道环向盲管和纵向盲管汇集的渗水排至隧道外部。该方案仅通过侧沟向隧道外排水,排水速度有限,若隧道上部结构渗水量大,有可能造成水向隧道内的蔓延,且隧道仰拱底部积水无法被引排。太中银铁路、朔黄铁路部分隧道采用了此类方案。

2、隧道两侧设置侧沟,隧道中心设置排水管,中心排水管置于仰拱填充混凝土内。此方案中,侧沟承接隧道环向盲管和纵向盲管汇集的渗水并将一部分排至隧道外部,同时通过PVC导水管与中心排水管相连,将水引至中心排水管并排至隧道外。该方案能够将隧道上部结构渗水顺利排出,但隧道仰拱底部积水不能被引排。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蒙西至华中铁路通道部分隧道隧底采用了此类方案。

3、隧道两侧设置侧沟,隧道中心设置排水管,中心排水管置于仰拱结构底部。此方案中,侧沟承接隧道环向盲管和纵向盲管汇集的渗水并将一部分排至隧道外部,侧沟通过PVC导水管与中心排水管检查井相连,可将水引至检查井内并通过中心排水管排至隧道外,同时在仰拱底部铺设透水盲管并连接到中心排水管检查井内,可将仰拱底部积水和环向及纵向盲管部分积水汇集至检查井并通过中心排水管排出。该方案能够将隧道仰拱底部积水顺利引排,但在围岩级别较好的地段,隧道底部中心排水管基槽开挖困难,增加了施工难度。张家口至呼和浩特铁路、吉林至珲春铁路工程、武九客专瑞昌至九江铁路部分隧道采用了此类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仰拱填充排水结构,以解决隧道仰拱的积水,有效减小隧底病害发生的几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隧道仰拱填充排水结构,包括设置于仰拱填充面以下的纵向凸壳式排水板、横向凸壳式排水板和中央排水沟,所述纵向凸壳式排水板共三道,分别设置于左、右线线路外侧及隧道中线位置,所述横向凸壳式排水板设置于每个环向施工缝处,所述纵向凸壳式排水板与横向凸壳式排水板位于同一水平,所述中央排水沟设置于隧道中线位置的纵向凸壳式排水板之下仰拱之上。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凸壳式排水板与横向凸壳式排水板位于仰拱填充面以下0.3-0.6m处。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凸壳式排水板与横向凸壳式排水板宽度为30~100cm。

进一步地,检查井两侧设置有泄水孔,用于将纵向凸壳式排水板和横向凸壳式排水板汇集的水引入中央排水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通过在仰拱填充内部设置纵向凸壳式排水板和横向凸壳式排水板,将施工缝渗漏出的地下水导入中央排水沟,确保仰拱填充干燥,可有效减小隧底出现翻浆冒泥、隧底隆起等病害的几率。另外,在严寒地区,还可有效防止隧底结冰、隧底冻胀隆起等冻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隧道仰拱填充排水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隧道仰拱填充排水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纵向凸壳式排水板;2、横向凸壳式排水板;3、中央排水沟;4、仰拱;5、仰拱填充面;6、环向施工缝;7、检查井;8、泄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2,一种隧道仰拱填充排水结构,包括设置于仰拱填充面5以下的纵向凸壳式排水板1、横向凸壳式排水板2和中央排水沟3,其中,纵向凸壳式排水板1共三道,分别设置于左、右线线路外侧及隧道中线位置,横向凸壳式排水板2设置于每个环向施工缝6处,中央排水沟3设置于隧道中线位置的纵向凸壳式排水板1之下仰拱4之上。检查井7两侧设置泄水孔8,用于将纵向凸壳式排水板1和横向凸壳式排水板2汇集的水引入中央排水沟3。纵向凸壳式排水板1和横向凸壳式排水板2处于同一水平,并位于仰拱填充面5以下0.3-0.6m处。纵向凸壳式排水板1与横向凸壳式排水板2宽度为30~100cm。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