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洞口纵向错位式防污染空气回流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5847发布日期:2019-01-08 21:33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洞口纵向错位式防污染空气回流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环境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隧道洞口纵向错位式防污染空气回流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采取双洞单向交通的道路隧道,绝大多数采用纵向通风形式。汽车在隧道内行驶时,由于排放尾气的逐步积聚,以CO、NOx及颗粒物为代表的有害物浓度在出洞口段浓度达到最高。若上、下行隧道进出洞口并列,出洞口的高浓度污染空气会随相邻隧道的交通流进入邻管隧道,恶化邻管隧道的空气品质,降低其有效换气量。因此,并行设置的上、下行两管隧道进出洞口要采取防回流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隧道洞口纵向错位式防污染空气回流布置结构,通过使隧道的出洞口和进洞口纵向错位,有效防止高浓度污染空气进入相邻隧道之中。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隧道洞口纵向错位式防污染空气回流布置结构,用于防止双洞单向交通的隧道的相邻洞口之间的污染空气回流,所述相邻洞口为一进洞口和一出洞口,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隧道的延伸方向,所述出洞口长于所述进洞口使两者之间构成纵向错位。

所述进洞口和所述出洞口的纵向距离错开不小于10米,即所述出洞口至少长于所述进洞口10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防止70%左右的污染空气回流,有效提高了隧道内的空气品质,提高其有效换气量;结构简单、合理,尤其是可以对已投入适用的隧道进行简单改造,即可使用;适用范围广,亦可应用于多洞道路隧道的防污染空气回流之中,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所示,图中标号1-4分别表示为:隧道封闭段1、隧道封闭段2、进洞口3、出洞口4。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隧道洞口纵向错位式防污染空气回流布置结构,用于防止进洞口3和出洞口4处的污染空气回流。进洞口3和出洞口4为双洞单向交通的道路隧道的两个相邻洞口,即隧道封闭段1和隧道封闭段2。一般情况下,出洞口的高浓度污染空气会随相邻隧道的交通流进入邻管隧道,从而恶化邻管隧道的空气品质,降低其有效换气量。隧道封闭段1和隧道封闭段2内的车辆行驶方向如图1中所标箭头所示。若是常规的相邻洞口并列结构,此时出洞口4处所排出的隧道污染空气随着进洞口3处的车辆行驶经由进洞口3再次流回隧道封闭段1的内部,从而造成隧道封闭段1内空气品质的恶化。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隧道洞口纵向错位式防污染空气回流布置结构将进洞口3和出洞口4沿隧道延伸方向纵向错位布置。具体而言,沿隧道封闭段1和隧道封闭段2的延伸方向,出洞口4长于进洞口3使两者之间构成纵向错位。此时,由于出洞口4和进洞口3纵向错位,因此,隧道封闭段2内的污染空气会从出洞口4处直接排出至外而不会随着进洞口3处的车辆行驶经由进洞口3再次流回隧道封闭段1的内部,从而保证隧道封闭段1内的空气品质。

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出洞口4和进洞口3纵向错位布置的有效性,进洞口3和出洞口4的纵向距离错开不小于10米,即出洞口4至少长于进洞口3十米,加大进洞口1空气汇流场与出洞口2空气射流场之间的距离。

虽然以上实施例已经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故在此不一一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