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及地下隧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8946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及地下隧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这种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的地下隧道。
背景技术
火灾是道路隧道防灾系统所防范的重点灾害类型。长大隧道的疏散和救援难度较大,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道路隧道防火灾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确保人员疏散、消防救援安全、高效。隧道一般采用的疏散救援模式有三种横向模式、横纵结合模式和纵向模式。横向模式是指利用横向联通道,由一孔隧道向另一孔隧道疏散或救援;纵向模式是设置隧道专用安全通道进行纵向的疏散和救援;横纵结合的模式是设置两种设施的综合模式。三种模式的选择取决于隧道特征、工程建设条件、配套设施水平等综合因素。通过对国内外工程案例调研发现,国外道路隧道大多采用横向或纵向单一的疏散救援模式,国内则三种模式均有工程案例。近年来在长大隧道的设计中,逐步重视纵向安全通道在火灾救援中的重要作用。日本东京湾海底公路隧道采用了全纵向的疏散方式,两条盾构隧道间未设置横通道。东京湾海底公路隧道地质条件与上海相似,为软弱富水地层,为减少施工时的风险,并避免地震时由于相邻隧道的相位不一致引起横通道连接部位隧道主体结构的损害,在长度超过9km的两条隧道之间未设横通道。隧道利用车道板下的空间作为安全通道,每隔300m 设置一处逃生滑梯和消防人员出入口,两出入口间距约30m,并在车行道一侧以明显的标志标明紧急出口。然而,该安全通道只能通行人员和存放于隧道内部的人员疏散用的专用电瓶车,消防车辆无法从隧道外部进入。通过调研发现,国际上火灾时驾乘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模式多采用在两条隧道间设置小间距的横向人行通道的模式,考虑到上海软弱地层中实施人行横通道的高风险性, 上海城市道路隧道多采用人行横通道与纵向疏散通道组合的模式来减少人行横通道的数量,消防通过人行横通道救援,驾乘人员通过人行横通道和纵向疏散通道逃生,但存在人行横通道间距加大后消防的救援效率降低、纵向疏散通道缺乏消防人员的有效疏散与救援, 驾乘人员的疏散处于无序状态,极易导致人员的伤亡。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利用大型盾构隧道下层闲置空间组织纵向疏散救援的结构和方法,以有效提高消防、救援效率,建立有效的疏散体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以解决现在的地下隧道的疏散结构消防、救援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所述地下隧道包括[0010]两圆隧道,所述两圆隧道并行;两矩形隧道,所述两矩形隧道分别设置在所述两圆隧道的两端并且连通所述两圆隧道;两车道板,两车道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两圆隧道及所述两圆隧道两端的所述矩形隧道中,所述两车道板之上分别为一车道层;设备管廊区,所述设备管廊区设置在所述两矩形隧道之一中,并且位于所述两车道板之间;所述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包括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分别位于所述两圆隧道中的所述两车道板之下;所述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还包括连接坡道,所述连接坡道位于所述设备管廊区,所述连接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两车道板所在的层,所述连接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所在的层;转弯道,所述转弯道位于所述设备管廊区所在的所述矩形隧道中,所述转弯道设置在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所在的层,所述转弯道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坡道,所述转弯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之一。本实用新型的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因为设置了所述连接坡道和所述转弯道,消防、救援车辆可以通过所述两车道层迅速进入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所在的层, 并可以在所述转弯道掉头,进入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之一,这有效提高了消防、救援的效率。因为所述连接坡道位于所述设备管廊区,所以不会增加地下隧道开挖时的工程量, 成本得到节约。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没有机械升降设施,没有额外的专用附属车道,无需专门养护,救援车辆进入疏散通道方便、快捷,可靠性较高。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时,优先地,所述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还包括所述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还包括两弧形连接通道,所述两弧形连接通道分别位于所述两矩形隧道中,并且位于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所在的层,所述两弧形连接通道连接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所述两弧形连接通道的设置,便利了救援、消防车辆在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的转向。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时,优先地,所述连接坡道的宽度为: 5m。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时,优先地,所述连接坡道的车行净高为2. 5m 4. 5m。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时,优先地,所述连接坡道的坡度为4° 1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时,优先地,所述转弯道的转弯半径为7m 15m。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时,优先地,所述连接坡道的宽度为:3m 5m,车行净高为 2. 5m 4. 5m,坡度为4° 1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时,优先地,所述连接坡道的宽度为:3m 5m,车行净高2. 5m 4. 5m,坡度为4° 12° ;所述转弯道的转弯半径为7m 15m。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隧道,以解决现在的地下隧道的疏散结构消防、救援效率不高的问题。一种地下隧道,包括如前面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进一步,所述地下隧道是城市公路或公路隧道。本实用新型的地下隧道,因为设置了所述连接坡道和所述转弯道,消防、救援车辆可以通过所述两车道层迅速进入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所在的层,并可以在所述转弯道掉头,进入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之一,这有效提高了消防、救援的效率。因为所述连接坡道位于所述设备管廊区,所以不会增加地下隧道开挖时的工程量,成本得到节约。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没有机械升降设施,没有额外的专用附属车道,无需专门养护,救援车辆进入疏散通道方便、快捷,可靠性较高。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地下隧道还设置了所述两弧形连接通道,便利了救援、消防车辆在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的转向。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地下隧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矩形隧道的第一车道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一矩形隧道的第一车道层的下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3(为简便起见,一些与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结构,在图中被省略了)。 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地下隧道包括六层,该地下隧道包括第一圆隧道1、第二圆隧道2、第一矩形隧道3、第二矩形隧道(图中未示出)、设备管廊区5、第一车道板6、第二车道板7、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第二圆隧道2与第一圆隧道1并行,并且第二圆隧道2和第一圆隧道1之间留有空间。第一矩形隧道3的一端连接第一圆隧道1的一端和第二圆隧道2的一端,并且第一矩形隧道3连通第一圆隧道1和第二圆隧道2。第一矩形隧道3的另一端还可以再连接其它两条圆隧道的一端,其它两条圆隧道的另一端还可以连接其它矩形隧道,余此类推。第二矩形隧道的一端连接第一圆隧道1的另一端和第二圆隧道2的另一端,并且第二矩形隧道连通第一圆隧道1和第二圆隧道2。第二矩形隧道的另一端还可以再连接另外两条圆隧道的一端,另外两条圆隧道的另一端还可以连接另外的矩形隧道,余此类推。第一车道板6设置在第一圆隧道1、第一矩形隧道3和第二矩形隧道中,第一车道板6之上为第一车道层91。 第二车道板7设置在第二圆隧道2、第一矩形隧道3和第二矩形隧道中,第二车道板7之上为第二车道层92。第二车道板7和第一车道板6位于地下隧道的第四层,并且通过第一矩形隧道3和第二矩形隧道连通。设备管廊区5设置在第一矩形隧道3中,并且位于第一车道板6和第二车道板7之间。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包括第一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1,第二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2,连接坡道83,转弯道84,第一弧形连接通道85,第二弧形连接通道(图中未示出)。第一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1位于第一圆隧道1中的第一车道板6之下。第二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2位于第二圆隧道2中的第二车道板7之下。第一救援、消防车辆通道 81和第二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2位于地下隧道的第五层,并且通过第一矩形隧道3和第二矩形隧道连通。连接坡道83位于设备管廊区5,连接坡道83的一端连接第一矩形隧道3中第一车道板7和第二车道板8所在的第四层,连接坡道8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1所在的第五层,连接坡道83的宽度为: 5m,车行净高为2. 5m 4. 5m,坡度为 4° 12°。转弯道84位于第一矩形隧道3中,转弯道84设置在第一救援、消防车辆通道 81所在的第五层,转弯道84的一端与连接坡道83连接,转弯道8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救援、 消防车辆通道81,转弯道84的转弯半径为7m 15m。第一弧形连接通道85位于第一矩形隧道3中,并且位于第一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1和第二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2所在的第五层,第一弧形连接通道85的一端连接第一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1,第一弧形连接通道85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2。第二弧形连接通道位于第二矩形隧道中,并且位于第一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1和第二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2所在的第五层,第二弧形连接通道的一端连接第一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1,第二弧形连接通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2。本实用新型的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8使用时,救援、消防车辆可从第一车道层91或第二车道层92,经由连接坡道83下到地下隧道的第一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1所在的第五层,然后通过转弯道84完成救援、消防车辆的转弯;由于在第一矩形隧道3中设置有第一弧形连接通道85,因此救援、消防车辆在第一矩形隧道3中,可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第一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1或第二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2 ;由于在第二矩形隧道中设置有第二弧形连接通道,所以当救援、消防车辆从第一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1或第二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2的一端运行到另一端的时候,可以实现从第一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1转向第二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2,或者从第二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2转向第一救援、消防车辆通道81。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地下隧道,可以是地铁隧道。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下隧道包括两圆隧道,所述两圆隧道并行;两矩形隧道,所述两矩形隧道分别设置在所述两圆隧道的两端并且连通所述两圆隧道;两车道板,两车道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两圆隧道及所述两圆隧道的两端的所述矩形隧道中,所述两车道板之上分别为一车道层;设备管廊区,所述设备管廊区设置在所述两矩形隧道之一中,并且位于所述两车道板之间;所述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包括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分别位于所述两圆隧道中的所述两车道板之下;所述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还包括连接坡道,所述连接坡道位于所述设备管廊区,所述连接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两车道板所在的层,所述连接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所在的层;转弯道,所述转弯道位于所述设备管廊区所在的所述矩形隧道中,所述转弯道设置在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所在的层,所述转弯道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坡道,所述转弯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之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还包括两弧形连接通道,所述两弧形连接通道分别位于所述两矩形隧道中,并且位于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所在的层,所述两弧形连接通道连接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坡道的宽度为3m 5mο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坡道的车行净高为2. 5m 4. 5m。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坡道的坡度为4° 12°。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道的转弯半径为7m 15m。
7.一种地下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隧道是城市道路或公路隧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及地下隧道涉及一种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一种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包括设置在矩形隧道的设备管廊区的连接坡道、转弯道;所述连接坡道的一端连接两车道板所在的层,所述连接坡道的另一端连接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所在的层;所述转弯道设置在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所在的层,所述转弯道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坡道,所述转弯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两救援、消防车辆通道之一。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这种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的地下隧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在的地下隧道的疏散结构消防、救援效率不高的问题。
文档编号E21D9/14GK202300418SQ20112037738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刘伟杰, 刘涛, 姜弘, 宁佐利, 王莉 申请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