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移动式液压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6814发布日期:2019-01-02 21:26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下移动式液压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顺槽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移动式液压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煤矿综采工作面,随着工作面回采推进,摆放在顺槽超前维护段外的用于支护的单体柱、π型梁等需要跟随前移,一般摆放6到10根单体柱及3到8根4.5mπ型梁,每根单体柱重量达到100kg以上,每根4.5mπ型梁重量达到50kg,每个圆班需要前移5m左右,在运输过程中一般由4名工人抬运,1名工人协助,运输过程十分消耗工人体力又浪费时间,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存在搬运及摆放时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煤矿用于支护的设备运输劳动强度大、存在危险的问题,提供一种井下移动式液压升降平台。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井下移动式液压升降平台,包括支架平台、液压千斤顶和底座,底座位于支架平台的底部,液压千斤顶位于支架平台和底座之间,液压千斤顶的活塞伸缩端通过连接销与底座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销与支架平台连接,支架平台的一侧设有控制阀,控制阀通过高压胶管与液压千斤顶连接,支架平台上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位于支架平台长度方向两侧的挡板和位于支架平台宽度方向两侧的设有若干凹槽的卡板,底座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所述支架平台底部设有支腿,便于支撑。

所述支架平台的底部设有可开合的端盖,便于安装和更换液压千斤顶。

所述底座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大于支架平台的长度和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需要前移所摆放在平台上的单体柱、π型梁时,操作控制阀,使液压千斤顶伸出,带动底座向下运动,使万向轮着地,支架平台的支腿离地,向前推移平台,到达指定位置后,操作控制阀,使液压千斤顶收回,带动底座向上运动,使万向轮离地,主体框架支腿着地,达到前移目的。由此可见,该移动式液压升降平台可以代替人工搬运单体柱、π型梁,省时省力,操作极其方便。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能节省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作业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架平台;2-液压千斤顶;3-底座;4-控制阀;5-高压胶管;6-挡板;7-卡板;8-万向轮;9-支腿;10-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井下移动式液压升降平台,包括支架平台1、液压千斤顶2和底座3,底座3位于支架平台1的底部,液压千斤顶2位于支架平台1和底座3之间,液压千斤顶2的活塞伸缩端通过连接销与底座3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销与支架平台1连接,支架平台1的一侧设有控制阀4,控制阀4通过高压胶管5与液压千斤顶2连接,支架平台1上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位于支架平台1长度方向两侧的挡板6和位于支架平台1宽度方向两侧的设有若干凹槽的卡板7,底座3的底部四个角分别设有万向轮8。

所述支架平台1底部设有支腿9,便于支撑。

所述支架平台1的底部设有可开合的端盖10,便于安装和更换液压千斤顶2。

所述底座3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大于支架平台1的长度和宽度。

本实用新型利用煤矿井下常备的泵站高压液作为动力源,通过高压胶管5连接控制阀4和液压千斤顶2,控制阀4控制液压千斤顶2伸缩,带动底座3升降,实现支架平台1的移动与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操作控制阀4,使液压千斤顶2伸出,带动底座3向下运动,使万向轮8着地,支架平台1的支腿9离地,向前推移支架平台1,到达指定位置后,操作控制阀4,使液压千斤顶2收回,带动底座3向上运动,使万向轮8离地,支架平台1的支腿9着地,达到前移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