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埋油缸套筒的定位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3819发布日期:2019-07-06 11:31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埋油缸套筒的定位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下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深埋油缸套筒的定位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铝合金板锭车间的基建施工,要安装的核心部件是铸造井油缸套筒,铸造井油缸套筒要深埋在地下,它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铝合金板锭的质量。现有技术中,安装铸造井油缸套筒的施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挖竖井,将油缸套筒吊入井内,依靠油缸套筒自重调整垂直度,然后进行平面位置调整,此种方法由于油缸套筒的摆动极易造成垂直度偏差,很难满足垂直度及标高的设计要求;另一种是用钻机成孔,然后将油缸套筒吊入孔内,利用吊车进行平面位置及标高定位,然后用注水方法,利用筒内浮球监控套筒垂直度,此方法受地质条件局限,调整油缸套筒的中心位置与标高过程要反复进行且精度不易控制。上述的两种方法经常因安装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而返工,因此控制油缸套筒深埋安装精度的施工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深埋油缸套筒的定位施工装置,具有降低劳动强度,保证安装精度,方便施工操作,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埋油缸套筒的定位施工装置,包括位于长方形地槽底面的地槽井孔内的油缸套筒,在油缸套筒的外底面中心设有固定连接的定位轴杆,还包括护圈、外套筒、上支撑板、纵向千斤顶、纵向移位传感器、下支撑板、横向千斤顶、横向移位传感器;所述护圈通过拉筋板固定连接在油缸套筒外壁上,所述外套筒位于地槽井孔与油缸套筒之间;所述上支撑板有多个并均布固定连接在外套筒内壁上,所述纵向千斤顶的数量与上支撑板的数量适配,纵向千斤顶顶装在上支撑板与护圈之间;所述纵向移位传感器的磁座固定在外套筒内壁上,纵向移位传感器的顶针与护圈的顶面接触;所述下支撑板有多个并均布固定在上支撑板以下的外套筒内壁上,所述横向千斤顶的数量与下支撑板的数量适配,横向千斤顶位于下支撑板上并顶装在外套筒与油缸套筒之间;所述横向移位传感器的磁座固定在外套筒内壁上,横向移位传感器的顶针与油缸套筒外壁接触。

上述的一种深埋油缸套筒的定位施工装置,还包括垂准仪、扫描定位仪和位移调整控制器,所述垂准仪通过定位平台架设在长方形地槽上面;所述扫描定位仪通过固定架架设在油缸套筒与垂准仪之间,在扫描定位仪与位移调整控制器之间连接信号控制线。

上述的一种深埋油缸套筒的定位施工装置,还包括定位座套,所述定位座套的上端敞口,所述定位座套的下部固定连接在外套筒内底面的中心。

上述的一种深埋油缸套筒的定位施工装置,还包括定位楔子钢板,所述定位楔子钢板的数量与上支撑板的数量适配,定位楔子钢板在油缸套筒中心调整到位后同时楔入上支撑板和油缸套筒之间。

上述的一种深埋油缸套筒的定位施工装置,还包括外侧注浆管和内侧注浆管,所述外侧注浆管的下部管口伸入地槽井孔和外套筒之间,所述内侧注浆管的下部管口从外套筒与油缸套筒之间向下延伸进入外套筒底面以下,外侧注浆管和内侧注浆管的上部管口均与注浆机的输出口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深埋油缸套筒的定位施工装置,在油缸套筒外壁上固定连接护圈,外套筒位于地槽井孔与油缸套筒之间;在外套筒内壁上固定连接上支撑板并安装纵向千斤顶和纵向移位传感器,在外套筒内壁上固定连接下支撑板并安装横向千斤顶和横向移位传感器,通过垂准仪、扫描定位仪和位移调整控制器来调整油缸套筒的中心位置,在外套筒的内底面上固定定位座套,使油缸套筒底面的定位轴杆插入定位座套,预定位楔子钢板在油缸套筒中心调整到位后同时楔入上支撑板和油缸套筒之间,防止油缸套筒移位,用注浆机向地槽井孔和外套筒之间以及外套筒底面以下注入水泥砂浆,使油缸套筒永久精准定位。

通过上述系统的施工安装步骤和自动调整控制技术,实现了油缸套筒的高精度安装。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地面钻孔后预埋外套筒,解决了地下水位高的施工困难问题。利用垂准仪使底座定位中心与预设的油缸套筒的中心投射点重合,为精确安装打下基础。利用扫描仪对各方位参数调整,通过对各千斤顶加压系统进行调整控制最后的安装精度。

、各方位参数调整达到最佳状态时,在上支撑板与油缸套筒之间打入定位楔子钢板,使油缸套筒定位,防止意外事故影响定位精度,然后将定位楔子钢板焊接在油缸套筒上,保证油缸套筒固定不移位。

、本装置降低了劳动强度,方便了地下安装操作,提高了施工效率,加

快了施工进度,避免了返工现象,保证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f部放大图。

图3是是图1中的g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的a-a视图。

图5是图1中的b-b视图。

图6是图1中的c-c视图。

图7是图1中的d-d视图。

图8是图1中的e-e视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为:外套筒底座定位中心点1、定位座套2、定位轴杆3、内侧注浆管4、外侧注浆管5、上支撑板6、定位楔子钢板7、纵向千斤顶8、护圈9、纵向移位传感器10、外套筒11、油缸套筒12、油缸套筒顶面中心13、扫描定位仪14、油缸套筒投影中心点15、透视圆孔16、垂准仪17、油缸套筒中心点18、透视孔盖板19、定位平台20、长方形地槽21、固定架22、孔口定位盘23、信号控制线24、位移调整控制器25、横向移位传感器26、横向千斤顶27、下支撑板28、地槽井孔29、电子坐标码区30、条码刻度尺31、扫描定位仪滑槽32。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深埋油缸套筒的定位施工装置施工步骤:

a,在地面挖开长方形地槽21,在地槽底面的设计孔位向下钻地槽井孔29,将外套筒11吊入地槽井孔29内,使外套筒11顶面高于长方形地槽21底面300~500mm,外套筒11与槽底沉井29间注浆固定。

,架设垂准仪17,使垂准仪17沿着预设的油缸套筒12的中心垂直向下投射至外套筒底座定位中心点1上,将定位座套2垂直焊接在外套筒11内底上。使外套筒底座定位中心点1与预设的油缸套筒12的中心投射点重合。

,吊放油缸套筒12,将油缸套筒12底面的定位轴杆3嵌入敞口定位座套2内。在上支撑板6上安装纵向千斤顶8;将纵向移位传感器10的磁座固定在外套筒11内壁上,纵向移位传感器10的顶针与油缸套筒的护圈9顶面接触。在下支撑板28上安装横向千斤顶27,横向千斤顶27顶在外套筒11与油缸套筒1之间,将横向移位传感器28的磁座固定在外套筒11内壁上,横向移位传感器28的顶针与油缸套筒12外壁接触。

,在油缸套筒12上方架设装有扫描定位仪14的固定架22,调平扫描定位仪14,将连接线与各装置连接,使扫描定位仪14与油缸套筒12顶面距离小于500mm,在位移调整控制器25中设置坐标o点、坐标方向、调整各方向位移值等参数。在油缸套筒12顶部安装带电子坐标码区30的孔口定位盘23,将坐标码设定为油缸套筒12的中心坐标。

,检查安装及设置达到技术要求后,首先开启扫描定位仪14的高程位置调整模式,根据设计值对高程进行调整,使其最终满足技术要求;然后开启平面位置调整模式,通过计算控制各个千斤顶加压系统进行调整,逐渐使扫描定位仪14与油缸套筒12的中心重合,通过重复切换高程位置调整模式和平面位置调整模式,使其高程和平面误差达到设计要求,在持续15~20分钟后,确认位置保持不变后固定调整模式。

,在上支撑板6与油缸套筒12之间楔入定位楔子钢板7,并将定位楔子钢板7焊接在油缸套筒12上,保证油缸套筒12定位之后不再移位,防止意外事故碰撞,然后将外套筒11顶部与油缸套筒12外壁间焊接牢固,在油缸套筒12和外套筒11的间隙以及外套筒11底面以下灌水泥砂浆固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