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SAGD采油效果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09370发布日期:2020-12-15 11:40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提高SAGD采油效果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超稠油油藏开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高sagd采油效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双水平井sagd开发超稠油油藏的生产效果主要取决于蒸汽腔的大小,风城超稠油sagd已开始规模化应用,多数井组蒸汽腔局部发育,影响了井组采收率,采用直井辅助sagd技术来增加蒸汽发育点,加速扩展汽腔来提高开发效果,然而遇到储集层非均质性较强时,直井与sagd井组无法形成连通通道,由此无法发挥辅助作用。直井辅助sagd技术可有效提高采油速度1.5%,累积采收率提高8%,可受夹层等强非均质特征影响的情况,这一作用无法发挥,且该类sagd井组的蒸汽腔发育程度小于60%,生产效果差,导致油藏开采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sagd采油效果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油藏开采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sagd采油效果的方法,包括:在水平井的蒸汽腔未发育阶段的上方设置直井;在蒸汽腔未发育阶段设置扩容区,扩容区的进汽端口与直井连通,扩容区的出汽端口与水平井连通,以使直井内的蒸汽通过扩容区流向水平井内,以扩大水平井中的蒸汽腔发育阶段的面积。

进一步地,提高sagd采油效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生产井的温度降至预定温度,向直井内注入水源,通过直井内水源的水压对蒸汽腔未发育阶段的岩石进行地应力预处理;步骤二:在直井内进行多次蒸汽吞吐动作直至直井与水平井的蒸汽腔发育阶段连通以形成扩容区。

进一步地,提高sagd采油效果的方法还包括:在进行地应力预处理后,向水平井中注入暂堵剂。

进一步地,直井靠近生产井的一端的井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构成射孔段,以使直井内的水源通过射孔段渗入地层内。

进一步地,射孔段的第一端位于未发育阶段的上方,第一端与未发育阶段之间设置有第一预定距离,射孔段的第二端位于生产井的下方,第二端与生产井之间设置有第二预定距离。

进一步地,射孔段的蒸汽流速大于水平井蒸汽腔发育阶段的蒸汽流速。

进一步地,直井内的蒸汽吞吐的压力为5.0至5.5mpa。

进一步地,向直井内注入蒸汽的速度为40至60t/d。

进一步地,向直井内注入蒸汽的强度为60至80t/m。

进一步地,预定温度为70℃至200℃。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高sagd采油效果的方法,包括在水平井的蒸汽腔未发育阶段的上方设置直井,在蒸汽腔未发育阶段设置扩容区,扩容区的进汽端口与直井连通,扩容区的出汽端口与水平井连通,以使直井内的蒸汽通过扩容区流向水平井内,以扩大水平井中的蒸汽腔发育阶段的面积,提高水平井组的动用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油藏开采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扩容区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射孔段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组水平井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水平井;20、直井;21、射孔段;30、扩容区;40、生产井。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sagd采油效果的方法,请参考图1至图3,包括:在水平井10的蒸汽腔未发育阶段的上方设置直井20;在蒸汽腔未发育阶段设置扩容区30,扩容区30的进汽端口与直井20连通,扩容区30的出汽端口与水平井10连通,以使直井20内的蒸汽通过扩容区30流向水平井10内,以扩大水平井10中的蒸汽腔发育阶段的面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提高sagd采油效果的方法,包括在水平井10的蒸汽腔未发育阶段的上方设置直井20,在蒸汽腔未发育阶段设置扩容区30,扩容区30的进汽端口与直井20连通,扩容区30的出汽端口与水平井10连通,以使直井20内的蒸汽通过扩容区30流向水平井10内,以扩大水平井10中的蒸汽腔发育阶段的面积,提高水平井组的动用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油藏开采效率低的问题。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水平井10设置为多个以构成水平井组,通过设置直井20,直井20与水平井10的腔室内通入蒸汽以使水平井10内构成蒸汽腔,利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dg技术)来提高油藏开采效率,sagd是一种将蒸汽从位于油藏底部附近的水平生产井上方的一口直井或一口水平井注入油藏,被加热的原油和蒸汽冷凝液从油藏底部的水平井产出的采油方法,具有高的采油能力、高油汽比等,其中,蒸汽腔的发育阶段即水平井中供蒸汽流通的井段,蒸汽腔的未发育阶段即水平井由于地层岩石等储集层非均质性无法与直井连通的部分,蒸汽腔未发育阶段会导致水平井中蒸汽腔发育不均,降低油藏的开采效率,本发明将蒸汽腔未发育阶段设置扩容区,通过使蒸汽由直井通过扩容区流入水平井中,加快了蒸汽腔的发育速度,提高了蒸汽腔的发育均衡性和油藏动用程度,即提高了sagd采油效果。

具体地,在建立扩容区时,提高sagd采油效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生产井40的温度降至预定温度,以防止水源进入直井内由于高温进而蒸发,优选地,预定温度为70℃至200℃;向直井20内注入水源,通过直井20内水源的水压对蒸汽腔未发育阶段的岩石进行地应力预处理,以改善直井射孔段井周的渗流条件,改善直井射孔段的吸水剖面,使未发育阶段的岩石均匀吸水,均匀扩容;步骤二:在直井20内进行多次蒸汽吞吐动作直至直井20与水平井10的蒸汽腔发育阶段连通以形成扩容区30。

其中,蒸汽吞吐就是先向油井注入一定量的蒸汽,关井一段时间,待蒸汽的热能向油层扩散后,再开井生产的一种开采重油的增产方法,蒸汽吞吐方法使稠油开采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工业化应用最好的热采方法。

提高sagd采油效果的方法还包括:在进行地应力预处理后,向水平井10中注入暂堵剂,暂堵剂为能暂时降低地层渗透性或暂时封堵高渗透油层的物质,经过一定时间后可自行解堵,其目的是防止在直井进行蒸汽吞吐过程中,蒸汽在水平井内发生汽窜。

进一步地,为了使直井20内的水源能够均匀地对岩石进行地应力预处理,直井20靠近生产井40的一端的井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构成射孔段21,以使直井20内的水源通过射孔段21渗入地层内,优选地,多个通孔间隔均匀地设置。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提高扩容区30的扩容效果,射孔段21的第一端位于未发育阶段的上方,第一端与未发育阶段之间设置有第一预定距离,射孔段21的第二端位于生产井40的下方,第二端与生产井40之间设置有第二预定距离,优选地,第一预定距离为4至6m,第二预定距离为0.5至1.5m。

优选地,直井20内的蒸汽吞吐的压力为5.0至5.5mpa,采用注汽速度逐轮增加的方式吞吐,以提高扩容区30的扩容效率。

优选地,向直井20内注入蒸汽的速度为40至60t/d;向直井20内注入蒸汽的强度为60至80t/m,焖井时间为2至5天。

射孔段21的蒸汽流速大于水平井10蒸汽腔发育阶段的蒸汽流速,以对水平井组提供持续的热源供给,最终达到均匀动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提高sagd采油效果的方法,包括在水平井10的蒸汽腔未发育阶段的上方设置直井20,在蒸汽腔未发育阶段设置扩容区30,扩容区30的进汽端口与直井20连通,扩容区30的出汽端口与水平井10连通,以使直井20内的蒸汽通过扩容区30流向水平井10内,以扩大水平井10中的蒸汽腔发育阶段的面积,改善蒸汽腔上方储层孔渗特征,加快蒸汽腔发育速度,提高蒸汽腔发育均衡性,提高水平井组的动用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油藏开采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