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喷雾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9527发布日期:2020-03-27 19:30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环形喷雾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煤矿泄压孔施工过程除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形喷雾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防冲卸压工程量日益增大,大孔径(150mm)卸压孔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煤尘,严重影响采掘工作面供风质量,现有的除尘装置一般为在泄压孔上方放置喷雾头进行除尘,但是此方案除尘效果不好,还是会产生较大的煤尘,因此需要涉及一种新型的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除尘装置在卸压孔施工过程中的除尘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形喷雾除尘装置。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环形喷雾除尘装置,包括环形喷雾结构,所述环形喷雾结构包括三通接头,三通接头包括两个斜接口,斜接口上连接有弧形管,两个弧形管的弧形口相对,弧形管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喷头。

优选地,所述三通接头呈倒y形,三通接头的上部为主接口,主接口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斜接口设置在三通接头的下部,两个斜接口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与主接口螺纹连接,弧形管与斜接口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两个弧形管构成一个类环形结构,所述喷头朝向类环形结构的圆心。

优选地,所述两个弧形管的底端相对,两个弧形管的底端之间间隔空隙。

优选地,所述弧形管的内侧设置有3个喷头,相邻两个喷头之间的夹角为60°。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架结构,固定架结构包括底板,底板与三通接头的上部固定连接,底板的两侧均垂直连接有侧板,底板的后侧垂直连接有后板,后板的两侧与侧板相连,后板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侧板上开有圆孔,圆孔供进水管穿过。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插接钉。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挂钩。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环形喷雾除尘装置,在液压钻车的钻头进行钻孔时,固定架结构将环形喷雾结构固定在钻孔的上方,环形喷雾结构环绕钻头,钻头位于类环形结构的圆心位置处,钻头钻孔时,喷头进行喷雾,钻孔产生的煤尘会被喷雾全覆盖,达到极好的降尘效果,在保障职工健康、保障采掘工作面通风质量等多方面效果显著,推广价值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环形喷雾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环形喷雾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3,一种环形喷雾除尘装置,包括环形喷雾结构和固定架结构。

环形喷雾结构包括三通接头,三通接头包括两个斜接口1。

具体的,三通接头呈倒y形,三通接头的上部为主接口2,主接口连接有进水管3,斜接口1设置在三通接头的下部,两个斜接口相对设置。

进水管与主接口螺纹连接,弧形管与斜接口螺纹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现有方式连接。

斜接口1上连接有弧形管4,两个弧形管的弧形口相对,弧形管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喷头5。

两个弧形管构成一个类环形结构,所有喷头均朝向类环形结构的圆心。

两个弧形管的底端相对,两个弧形管的底端之间间隔空隙。

弧形管的内侧设置有3个喷头,相邻两个喷头之间的夹角为60°。

固定架结构包括底板6,底板的前部与三通接头的上部固定连接,底板的两侧均垂直连接有侧板7,底板的后侧垂直连接有后板8,后板的两侧与侧板相连,后板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件。

侧板上开有圆孔9,圆孔供进水管3穿过。

连接件为插接钉10。通过插接钉插接在煤壁上,将环形喷雾结构固定。

实施例2

结合图1、图2和图4,一种环形喷雾除尘装置,包括环形喷雾结构和固定架结构。

环形喷雾结构包括三通接头,三通接头包括两个斜接口1。

具体的,三通接头呈倒y形,三通接头的上部为主接口2,主接口连接有进水管3,斜接口1设置在三通接头的下部,两个斜接口相对设置。

进水管与主接口螺纹连接,弧形管与斜接口螺纹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现有方式连接。

斜接口1上连接有弧形管4,两个弧形管的弧形口相对,弧形管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喷头5。

两个弧形管构成一个类环形结构,所有喷头均朝向类环形结构的圆心。

两个弧形管的底端相对,两个弧形管的底端之间间隔空隙。

弧形管的内侧设置有3个喷头,相邻两个喷头之间的夹角为60°。

固定架结构包括底板6,底板的前部与三通接头的上部固定连接,底板的两侧均垂直连接有侧板7,底板的后侧垂直连接有后板8,后板的两侧与侧板相连,后板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件。

侧板上开有圆孔9,圆孔供进水管3穿过。

连接件为挂钩11。通过挂钩挂在煤壁的锚网上,从而将环形喷雾结构固定。

使用时,固定架结构将环形喷雾结构固定在钻孔的上方,钻头自环形喷雾结构的中间穿过,进行煤壁的钻孔,钻孔产生的煤尘,在环形喷雾结构的作用下,会被喷雾全覆盖,达到极好的降尘效果。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