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拱盖模板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6977发布日期:2020-03-31 16:45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拱盖模板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拱盖模板的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拱盖模板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初支拱盖法”广泛应用于城市上软下硬地层大跨地铁车站暗挖施工中,该工法主要利用大拱盖承担上部软弱土体荷载,从而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隧道稳定,故大拱盖是整个支护体系的最重要结构。但在大拱盖浇筑前,需要搭设拱盖模板及支撑脚手架,在拱盖模板及支撑脚手架搭建前,需要将先前分部开挖时搭建的中隔壁临时支撑拆除,中隔壁临时支撑拆除后、支撑脚手架搭设好之前会使拱部初期支护结构支撑不足,威胁施工安全。故大拱盖施工工序复杂,危险性高,施工工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拱盖模板支撑体系,利用开挖时的中隔壁临时支撑与钢管支撑共同组成拱盖钢模板整体支撑体系,对拱盖模板进行有效支撑,减少了施工耗材及工作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废弃工程量小,保证了施工安全,确保了工程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拱盖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有初期支护结构、多个中隔壁临时支撑和多个钢管支撑,所述的多个中隔壁临时支撑和初期支护结构之间开设有支撑空隙,所述的拱盖模板沿初期支护结构的内圈弧形面架设且穿过多个中隔壁临时支撑顶端的支撑间隙,所述的多个中隔壁临时支撑和多个钢管支撑的顶端均支撑抵住拱盖模板的内圈对拱盖模板进行支撑加固。

所述的相邻的中隔壁临时支撑之间、中隔壁临时支撑与拱盖底部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钢管支撑,相邻的钢管支撑之间连接有加固梁。

所述的初期支护结构的内圈且位于底部设置有拱盖底纵梁,拱盖模板的两端支撑于拱盖底纵梁上

所述的拱盖模板包括有设置于初期支护结构内圈的平板组合钢膜和设置于平板组合钢膜和初期支护结构之间的钢拱架拱肋,混凝土拱盖浇筑于平板组合钢膜和初期支护结构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地铁车站施工采用初支拱盖法,为保证施工安全,在上部中导洞开挖时设置了多个中隔壁临时支撑以保证施工期间拱顶部位的稳定,为后期中隔壁临时支撑作为拱盖模板辅助支撑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

(2)、本实用新型在模筑拱盖的施工中,利用原有的中隔壁临时支撑与钢管支撑共同组成拱盖钢模板整体支撑体系,增强了拱盖模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充分利用中隔壁临时支撑的支撑作用,保证了施工安全,减少了施工耗材及工作量,施工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利用中隔壁临时支撑作为模筑拱盖施工支撑,在确保施工安全前提下,可显著加快施工速度,保证了工程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开挖后初期支护结构的支撑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隔壁临时支撑顶端开设支撑空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拱盖模板搭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钢管支撑搭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浇筑混凝土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拆模后混凝土拱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见图1,一种拱盖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有初期支护结构1、四个中隔壁临时支撑2和七个钢管支撑3,四个中隔壁临时支撑2和初期支护结构1之间开设有支撑空隙4,拱盖模板沿初期支护结构1的内圈弧形面架设且穿过多个中隔壁临时支撑顶端的支撑间隙4,初期支护结构1的内圈且位于底部设置有拱盖底纵梁5,拱盖模板的两端支撑于拱盖底纵梁5上,相邻的中隔壁临时支撑2之间设置有一个钢管支撑3,中隔壁临时支撑2与拱盖底部之间设置有两个钢管支撑3,相邻的钢管支撑3之间连接有加固梁6,四个中隔壁临时支撑2和七个钢管支撑3的底端支撑于未开挖土方上,四个中隔壁临时支撑2和七个钢管支撑3的顶端均支撑抵住拱盖模板的内圈对拱盖模板进行支撑加固;其中,拱盖模板包括有设置于初期支护结构1内圈的平板组合钢膜7和设置于平板组合钢膜7和初期支护结构1之间的钢拱架拱肋8,混凝土拱盖9浇筑于平板组合钢膜7和初期支护结构1之间。

拱盖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1)、见图2,施工准备;

(2)、见图3,凿除中隔壁临时支撑顶部的喷射混凝土和钢筋网,在初期支护结构1和四个中隔壁临时支撑2之间形成支撑空隙4;

(3)、见图4,安装钢拱架拱肋8和平板组合钢膜7;

(4)、见图5,设置钢管支撑3;

(5)、见图6,设置泵送管口以及大拱盖混凝土浇筑;

(6)、见图7、养护及拆模,形成加强二次初支混凝土拱盖。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