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可调式稳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8286发布日期:2020-06-30 19:48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压可调式稳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压可调式稳定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稳定器起到在钻井中稳定钻杆的作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井壁的直径大小不同,一种稳定器只能适应与其直径相适应的钻井,使用范围小,且稳定器的直径大小不可调节,导致需要准备不同直径大小的钻井器,采购成本高,并且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便于推广应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加压可调式稳定器。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压可调式稳定器,包括上接体、与所述上接体连接的稳定器本体、与稳定器本体另一端连接的下接体,所述加压可调式稳定器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稳定器本体内的挤压装置、设置于所述稳定器本体上的调节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旋转框、设置于所述旋转框下端的顶靠框,所述旋转框与所述稳定器本体螺纹连接,所述旋转框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方形透孔,所述顶靠框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顶靠框的上表面与所述旋转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连接块、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上的活塞、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沿所述稳定器本体的轴向设置,所述顶靠框顶靠在连接板的上端,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53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稳定器本体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活塞收容于所述通孔内且与所述稳定器本体滑动接触,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定器本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接体下端外圆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上接体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稳定器本体内且与其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接体上端设有外螺纹,所述下接体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稳定器本体的下端内且与稳定器本体下端内圆周面上的内螺纹配合实现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加压可调式稳定器能够调节其直径大小,进而可以适应一定范围内不同直径大小的钻井,使用范围广,无需准备不同直径大小的钻井器,采购成本低,并且稳定效果好,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压可调式稳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加压可调式稳定器的沿a-a’方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压可调式稳定器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加压可调式稳定器包括上接体1、与所述上接体1连接的稳定器本体2、与稳定器本体2另一端连接的下接体3、收容于所述稳定器本体2内的挤压装置4、设置于所述稳定器本体2上的调节装置5。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上接体1下端外圆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上接体1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稳定器本体2内且与其螺纹连接。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稳定器本体2上端的内圆周面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稳定器本体2下端的内圆周面上设有内螺纹,所述上接体1下端的外螺纹与稳定器本体2上端的内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稳定器本体1上设有若干通孔21,如图2所示,所述通孔21在圆周方向上设有三个且等距排布,所述通孔21贯穿所述稳定器本体2的内外表面。所述下接体3上端设有外螺纹,所述下接体3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稳定器本体2的下端内且与稳定器本体2下端内圆周面上的内螺纹配合实现连接。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挤压装置4包括旋转框41、设置于所述旋转框41下端的顶靠框42。所述旋转框41呈圆柱体,所述旋转框41与所述稳定器本体2螺纹连接,使得旋转框41旋转时可以在稳定器本体2内上下移动,所述旋转框4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透孔,所述透孔呈方形,以便方向杆穿过时带动旋转框41旋转,实现旋转框41在稳定器本体2内的上下移动。所述顶靠框42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顶靠框42的上表面与所述旋转框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框42的上下表面相通。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调节装置5设有三个且在圆周方向上等距分布,所述调节装置5包括连接板51、设置于所述连接板51上的连接块52、设置于所述连接块52上的活塞53、设置于所述连接板51上的弹性件54。所述连接板51呈长方体且沿所述稳定器本体2的轴向设置,所述顶靠框52顶靠在连接板51的上端。所述连接块5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5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52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53固定连接。所述活塞53设有若干个,所述活塞53的数量与所述通孔21的数量相同,所述活塞53收容于所述通孔21内且与所述稳定器本体2滑动接触,所述活塞53填充满所述通孔21。所述弹性件54设有若干个,所述弹性件54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51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54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定器本体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连接板5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弹性件54优选为弹簧。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加压可调式稳定器使用时,首先旋转上接体1,使其从稳定器本体2的上端取下,然后将边长与旋转框41上透孔的边长相同的矩形杆穿过透孔,然后旋转矩形杆,使其带动旋转框41旋转,进而使得旋转框41及顶靠框42向下移动,所述顶靠框42向下时在径向上向外侧推动连接板51,使得连接板51、连接块52及活塞53在径向上向外侧移动,所述弹性件54被压缩,直至活塞53移动适宜的距离以便将本新型放置在钻井中时顶靠在井壁上。然后停止旋转矩形杆,将其取出后,将上接体1的下端螺纹安装在稳定器本体2的上端。然后将本新型放置在钻井中即可,然后使得钻杆穿过上接体1、稳定器本体2、旋转框41、顶靠框42及下接体3。至此,本实用新型加压可调式稳定器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技术特征:

1.一种加压可调式稳定器,包括上接体、与所述上接体连接的稳定器本体、与稳定器本体另一端连接的下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可调式稳定器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稳定器本体内的挤压装置、设置于所述稳定器本体上的调节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旋转框、设置于所述旋转框下端的顶靠框,所述旋转框与所述稳定器本体螺纹连接,所述旋转框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方形透孔,所述顶靠框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顶靠框的上表面与所述旋转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可调式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连接块、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上的活塞、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弹性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压可调式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沿所述稳定器本体的轴向设置,所述顶靠框顶靠在连接板的上端,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53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压可调式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器本体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活塞收容于所述通孔内且与所述稳定器本体滑动接触,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定器本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压可调式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体下端外圆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上接体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稳定器本体内且与其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压可调式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体上端设有外螺纹,所述下接体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稳定器本体的下端内且与稳定器本体下端内圆周面上的内螺纹配合实现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加压可调式稳定器,包括上接体、与所述上接体连接的稳定器本体、与稳定器本体另一端连接的下接体,所述加压可调式稳定器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稳定器本体内的挤压装置、设置于所述稳定器本体上的调节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旋转框、设置于所述旋转框下端的顶靠框,所述旋转框与所述稳定器本体螺纹连接,所述旋转框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方形透孔,所述顶靠框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顶靠框的上表面与所述旋转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调节其直径大小,进而可以适应一定范围内不同直径大小的钻井,使用范围广,无需准备不同直径大小的钻井器,采购成本低,并且稳定效果好,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滨海新区港田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9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