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卡油管挂短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8244发布日期:2020-06-30 19:4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防卡油管挂短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防卡油管挂短节。



背景技术:

目前,油水井常用的油管挂短节,均采用外径为73mm,长度为300-500mm常规油管。在压裂作业施工时,一旦在封隔器处形成砂桥,多数井遇卡拔不动,尤其在扶余油田浅井作业特别突出,经常造成大修作业,增加作业操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防卡油管挂短节,能够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防卡油管挂短节,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油管扣1、主体2、下油管扣3,所述防卡油管挂短节上部为上油管扣1,中部为短管,下部为下油管扣3,所述主体2左右两侧各开有一方口4,所述主体2的外形为圆柱体结构,且两端贯通,所述上油管扣1和下油管扣3的截面为等腰梯形,且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的边长小于靠近所述主体的一端边长。

优选的,所述上油管扣1与油管密封头连接,所述下油管扣3与压裂油管柱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体2、上油管扣1、下油管扣3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主体2的长度为180mm。

优选的,所述上油管扣1和下油管扣3靠近主体一端长度为90mm,远离主体2一端的长度为73mm。

优选的,所述方口4位于靠近上油管扣1处50mm处,纵向长度为30mm,左右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解决砂卡管柱时,压裂井口油管头提升高度不够与压裂管柱无法拆解;

(2)杜绝了强提管拔坏封隔器,最大限度的避免了管柱卡死,无法实现串动解卡施工;

(3)提升量大幅度缩短,方口处通过插板固定;

(4)适用于浅井,对提升量小的井更加适应;

(5)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操作性强;

(6)加工便利,成本低,经济适用;

(7)此工具在扶余油田使用效果非常显著,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砂桥卡管柱解卡成功率接近100%。近期在扶余油田应用了500口井压裂作业,卡井60口井,其中:砂埋卡井5口井,解卡未成,其余55口井砂桥卡井,解卡成功率100%。比较未使用前解卡成功率提高了6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上油管扣;2、主体;3、下油管扣;4、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

防卡油管挂短节,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油管扣1、主体2、下油管扣3,所述短节上部为上油管扣1,中部为短管,下部为下油管扣3,所述主体2左右两侧各开有一方口4,所述主体2的外形为圆柱体结构,且两端贯通,所述上油管扣1和下油管扣3的截面为等腰梯形,且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的边长小于靠近所述主体的一端边长;所述上油管扣1与油管密封头连接,所述下油管扣3与压裂油管柱相连接;所述主体2、上油管扣1、下油管扣3一体成型;所述主体2的长度为180mm;所述上油管扣1和下油管扣3靠近主体一端长度为90mm,远离主体2一端的长度为73mm;所述方口4位于靠近上油管扣1处50mm处,沿纵向长度为30mm,左右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在压裂作业施工时,将原井内的油管挂短节去掉,用防卡油管挂短节代替。当压裂管柱形成砂桥时,压裂管柱被卡,上提管柱露出防卡油管挂短节上的方口,然后再将特制的插板插入方口内,坐在井口上,然后将其油管密封头卸掉,接上油管接箍和油管单根。反复窜动被卡的油管柱,松散砂桥完成解卡施工。

一般性常规压裂管柱上部结构,油管密封头200mm,油管短节平均在300mm左右,油管接箍长度为200mm左右,油管吊卡高度为250mm左右,提升总高度大约在950mm左右。500米油管自然伸长不大于100mm,提升载荷增加20吨时,油管伸长在300mm左右,因此在常规作业时,油管伸长总量不足打上吊卡,井口无法拆卸施工。而采用防卡油管挂短节后,全露出油管挂短节方口只需要提升高度在280mm即可,满足了提升拆卸井口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防卡油管挂短节,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油管扣(1)、主体(2)、下油管扣(3),所述防卡油管挂短节上部为上油管扣(1),中部为短管,下部为下油管扣(3),所述主体(2)左右两侧各开有一方口(4),所述主体(2)的外形为圆柱体结构,且两端贯通,所述上油管扣(1)和下油管扣(3)的截面为等腰梯形,且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的边长小于靠近所述主体的一端边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油管挂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管扣(1)与油管密封头连接,所述下油管扣(3)与压裂油管柱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油管挂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上油管扣(1)、下油管扣(3)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油管挂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的长度为18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油管挂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管扣(1)和下油管扣(3)靠近主体一端长度为90mm,远离主体(2)一端的长度为7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油管挂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口(4)位于靠近上油管扣(1)处50mm处,纵向长度为30mm,左右对称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卡油管挂短节,包括:上油管扣、主体、下油管扣,短节上部为上油管扣,中部为短管,下部为下油管扣,上油管扣、短管、下油管扣一体成型,主体左右两侧各开有一方口,主体的外形为圆柱体结构,且两端贯通,上油管扣和下油管扣的截面为等腰梯形,且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的边长小于靠近所述主体的一端边长;能够解决压裂管柱砂桥卡,管柱提升量不够,井口不能正常拆卸的工艺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产品的最大优点是:提升最大幅度缩短,方口处通过插板固定;适用于浅井,对提升量小的井更加适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操作性强;加工便利,成本低,经济适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相武;吴岩;张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原市吉油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7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