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管桥和油井管杆拆装的防污染地面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437001发布日期:2022-03-30 09:0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管桥和油井管杆拆装的防污染地面控制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修井作业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移动管桥,还是一种油井管杆拆装的防污染地面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当前,石油行业的油气生产线长、面广,大多涉及饮用水源地、生态敏感区,居民居住地等,环保要求也是十分严格,特别在修井过程中严禁作业产生的污油(水)及废弃物落入井场,污染地面环境。常规的修井作业过程中会产生落地污油水及废弃物,以往一直采取在油管桥架及井口下方铺设塑料地膜的传统方法,可有效避免作业过程中造成地面的污染,但是作业后塑料地膜及上面的污染物无法处理,存在二次污染问题,不符合新环保法规定,现已不允许使用,目前现场作业现场多采用钢板环保作业平台和聚氨酯涂层防渗布,这两种方式可以替代传统地膜解决油污不落地的问题,但目前这些技术还有些局限性,对井场地面的平整度要求较高,需要专人铺设、摆放及搬运,相对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防止井场地面污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管桥和油井管杆拆装的防污染地面控制方法,该移动管桥在主车和副车搭建的平台上进行起下管杆的修井作业施工,利用车体存储出井油水,防止出井油水落入井场污染地面环境。本发明具有设备可反复使用,不产生废弃物,减少现场搭建管桥、装卸管杆环节,降低劳动强度,一次性投资配套,不需增加单井劳务费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油田修井作业。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管桥,包括从左向右并排设置的一台主车和多台副车,主车含有主车架和主车轮,主车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滑道,副车含有副车架和副车轮,主车架和副车架均能够承接和储存液体,主车和与主车相邻的副车之间设有接油盘,相邻的两台副车之间也设有接油盘。
5.主车架含有上下连接的主车上平台框架和主车支撑结构,主车上平台框架通过主车支撑结构与主车轮连接。
6.主车上平台框架呈长方形结构,主车上平台框架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主车上平台框架的边缘含有依次连接的前主车梁、左主车梁、后主车梁和右主车梁。
7.主车支撑结构含有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上主车梁、主车底座和主车轴,上主车梁沿前后方向设置,两根平行的上主车梁位于左主车梁和右主车梁之间。
8.一条滑道位于左侧的上主车梁和左主车梁之间,另一条滑道位于右侧的上主车梁和右主车梁之间,两条滑道均能够升降。
9.副车架含有上下连接的副车上平台框架和副车支撑结构,副车上平台框架通过副车支撑结构与副车轮连接。
10.副车上平台框架呈长方形结构,副车上平台框架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副车上平台框架的边缘含有依次连接的前副车梁、左副车梁、后副车梁和右副车梁。
11.副车支撑结构含有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上副车梁、副车底座和副车轴,上副车梁沿前后方向设置,两根平行的上副车梁位于左副车梁和右副车梁之间。
12.主车上平台框架的下方连接有主车承接储存槽,所述主车承接储存槽与主车上平台框架相匹配,副车上平台框架的下方连接有副车承接储存槽,所述副车承接储存槽与副车上平台框架相匹配;主车与相邻的副车之间设有两个第一接油盘,两个第一接油盘的左右两端与主车和相邻的副车搭接,两个第一接油盘前后间隔设置;相邻的两台副车之间设有两个第二接油盘,两个第二接油盘的左右两端与相邻的两台副车搭接,两个第二接油盘前后间隔设置。
13.一种油井管杆拆装的防污染地面控制方法,所述油井管杆拆装的防污染地面控制方法采用了上述的移动管桥,所述油井管杆拆装的防污染地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步骤1、主车的尾部对准井口,主车和多台副车并排设置;
15.步骤2、在主车和与主车相邻的副车之间安装接油盘,在相邻的两台副车之间安装接油盘;
16.步骤3、当起管杆时,先将井口起出的管杆通过滑道落到主车内,再将所述管杆移动至副车上;当下管杆时,先将副车上的管杆移动到主车的滑道上,再将滑道上的所述管杆下入井口中。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1、安全环保。移动油管桥利用车体存储出井油水,防止出井油水落入井场污染地面环境,另外设备可反复使用,不产生塑料等工业废弃物。
19.2、降低劳动强度。以往作业是需要在现场搭建管桥,再用油管车从管厂把管杆运到现场,人工卸到管桥上,而本工艺方法只需将装有管杆的移动油管桥运到现场摆放到位,即可进行起下管杆作业,减少现场搭建管桥、装卸管杆环节,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
20.3、降低作业成本。移动油管桥设备为一次性投资配套,与钢板环保作业平台和聚氨酯涂层防渗布等技术相比,不需增加单井劳务费。
附图说明
2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22.图1是本发明所述移动管桥的俯视示意图。
23.图2是主车的主视示意图。
24.图3是主车的俯视示意图。
25.图4是主车的右视示意图。
26.图5是副车的主视示意图。
27.图6是副车的俯视示意图。
28.图7是副车的右视示意图。
29.图8是接油盘的俯视示意图。
30.图9是接油盘与主车和相邻的副车搭接的示意图。
31.图10是本发明所述移动管桥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32.图11是副车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33.10、主车;20、副车;30、接油盘;40、修井机;50、井口;60、管杆;
34.11、主车架;12、主车上平台框架;13、主车支撑结构;14、主车轮;15、主车牵引挂钩;16、滑道;17、升降液压缸;
35.121、前主车梁;122、左主车梁;123、后主车梁;124、右主车梁;
36.131、上主车梁;132、主车底座;133、主车轴;
37.21、副车架;22、副车上平台框架;23、副车支撑结构;24、副车轮;25、副车牵引挂钩;
38.221、前副车梁;222、左副车梁;223、后副车梁;224、右副车梁;
39.231、上副车梁;232、副车底座;233、副车轴;
40.31、第一接油盘;32、第二接油盘。
具体实施方式
4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42.一种移动管桥,包括从左向右并排设置的一台主车10和多台副车20,主车10含有上下连接的主车架11和主车轮14,主车架1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滑道16,副车20含有上下连接的副车架21和副车轮24,主车架11和副车架21均能够承接和储存液体,主车10和与主车10相邻的副车20之间设有接油盘30,相邻的两台副车20之间也设有接油盘30,如图1所示。
43.一台主车10和多台副车20并排设置,即主车10与多台副车20平行,多台副车20并排设置,即多台副车20之间平行。副车20数量可根据井内管柱数量和井场大小适当调整,但不能超过4台。主车10的作用主要在于转移油井管杆,副车20的作用主要在于承载油井管杆。
44.在本实施例中,主车架11含有上下连接的主车上平台框架12和主车支撑结构13,主车上平台框架12通过主车支撑结构13与主车轮14连接。主车上平台框架12呈长方形框架结构,主车上平台框架12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主车上平台框架12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主车上平台框架12的边缘含有依次连接的前主车梁121、左主车梁122、后主车梁123和右主车梁124,如图2至图4所示。
45.在本实施例中,主车支撑结构13含有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上主车梁131、主车底座132和主车轴133,上主车梁131的长度与主车上平台框架12的长度大致相同,上主车梁131沿前后方向设置,两根平行的上主车梁131位于左主车梁122和右主车梁124之间。
46.主车上平台框架12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上主车梁131可以采用工字钢,主车上平台框架12与上主车梁131上下焊接固定,主车底座132的断面呈h形,上主车梁131与主车底座132连接固定,主车轴133穿过主车底座132,主车轮14位于主车轴133的两端。
47.在本实施例中,左侧的一条滑道16位于左侧的上主车梁131和左主车梁122之间,右侧的一条滑道16位于右侧的上主车梁131和右主车梁124之间,两条滑道16均能够升降。滑道16与上主车梁131之间连接有升降液压缸17,滑道16的长度与主车上平台框架12的长度大致相同,滑道16可以采用槽钢,该槽钢的开口朝上。
48.在本实施例中,副车架21含有上下连接的副车上平台框架22和副车支撑结构23,副车上平台框架22通过副车支撑结构23与副车轮24连接。副车上平台框架22呈长方形结
构,副车上平台框架22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副车上平台框架22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副车上平台框架22的边缘含有依次连接的前副车梁221、左副车梁222、后副车梁223和右副车梁224,如图5至图7所示。
49.在本实施例中,副车支撑结构23含有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上副车梁231、副车底座232和副车轴233,上副车梁231的长度与副车上平台框架22的长度大致相同,上副车梁231沿前后方向设置,两根平行的上副车梁231位于左副车梁222和右副车梁224之间。
50.副车上平台框架22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上副车梁231可以采用工字钢,副车上平台框架22与上副车梁231上下焊接固定,副车底座232的断面呈h形,上副车梁231与副车底座232连接固定,副车轴233穿过副车底座232,副车轮24位于副车轴233的两端。
51.在本实施例中,主车上平台框架12的下方连接有主车承接储存槽,所述主车承接储存槽与主车上平台框架12相匹配,副车上平台框架22的下方连接有副车承接储存槽,所述副车承接储存槽与副车上平台框架22相匹配。该主车承接储存槽和副车承接储存槽具有接油、存储油水功能,保证油水不落入车体之外,污染井场环境。
52.所述主车承接储存槽用于承接和储存管杆流出的油和水,所述主车承接储存槽含有主底板和四个(前后左右)主侧壁,所述主车承接储存槽的上部为开放状态,前主车梁121、左主车梁122、后主车梁123和右主车梁124与所述主车承接储存槽的四个主侧壁上下对应连接。
53.所述副车承接储存槽用于承接和储存管杆流出的油和水,所述副车承接储存槽含有副底板和四个(前后左右)副侧壁,所述副车承接储存槽的上部为开放状态,前副车梁221、左副车梁222、后副车梁223和右副车梁224与所述副车承接储存槽的四个副侧壁上下对应连接。
54.在本实施例中,接油盘30的结构与现有的托盘的结构基本相同,接油盘30包括第一接油盘31和第二接油盘32,主车10与相邻的副车20之间设有两个第一接油盘31,两个第一接油盘31的左右两端与主车10的主车上平台框架12和相邻的副车20的副车上平台框架22搭接,两个第一接油盘31前后间隔设置;相邻的两台副车20之间设有两个第二接油盘32,两个第二接油盘32的左右两端与相邻的两台副车20的副车上平台框架22搭接,两个第二接油盘32前后间隔设置,如图8和图9所示。
55.副车20既可静止摆放管杆,又能够满足6t载重的运输需要,副车20的长度要求满足9.5m-11m,宽度要求满足1.5m-1.8m。主车10的长度要求满足9.5m-11m,宽度要求满足1.5m-1.8m。主车10与相邻的副车20之间的间距要小于600mm,相邻的两台副车20之间的间距要小于600mm。优选该移动管桥含有一台主车10和四台副车20,主车10和副车20的尺寸基本相同。主车10与副车20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车10含有滑道16,副车20不含有滑道16。为了方便移动,主车10的头部设有主车牵引挂钩15,副车20的头部均设有副车牵引挂钩25。
56.下面介绍一种油井管杆拆装的防污染地面控制方法,所述油井管杆拆装的防污染地面控制方法采用了上述的移动管桥,所述油井管杆拆装的防污染地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7.步骤1、将主车10和多台副车20移动至井口50附近,主车10和多台副车20从左向右平行并排设置,主车10的头部和多台副车20的头部均朝前,主车10的尾部和多台副车20的尾部齐平,将修井机40移动至井口50附近,井口50与修井机40左右间隔设置,主车10的尾部
对准井口50,主车10的长度方向与修井机40垂直,主车10的车尾距离修井机40不小于1.5m,主车10与相邻的副车20之间的间距要小于600mm,相邻的两台副车20之间的间距要小于600mm,如图10所示。
58.步骤2、在主车10和与主车10相邻的副车20之间安装接油盘30(第一接油盘31),在相邻的两台副车20之间安装接油盘30(第二接油盘32);
59.步骤3、当起管杆60时,先将井口50起出的管杆60通过滑道16落到主车10内(即先将井口50起出的管杆60落到主车10的滑道16上),再将所述管杆60移动至副车20上,如图11所示,然后将副车20运回管厂卸掉管杆60;当下管杆60时,副车20时含有在管厂装好的管杆60,先将副车20上的管杆60移动到主车10的滑道16上,再将滑道16上的所述管杆60下入井口50中。
60.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本发明中采用了绝对位置关系进行了表述,其中的方位词“上”表示垂直于图1中的纸面并指向纸面外侧的方向,“下”表示垂直于图1中的纸面并指向纸面内侧的方向,“左”表示图1中的左侧方向,“右”表示图1中的右侧方向。“前”表示图1中的上侧方向,“后”表示图1中的下侧方向。本发明采用了阅读者的观察视角进行描述,但上述方位词不能理解或解释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发明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发明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