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软风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4518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软风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领域,主要涉及地下工程施工通风用的一种新型软风管。
目前,地下工程施工通风所用的风管,一般为玻璃棉橡胶管材,用钢圈接头,经缝纫加工成形,吊鼻间隔吊挂。而普遍使用的钢圈式软风管,因接头是钢圈,不能折叠,安装不便,且在通风时接头处明显凹陷,局部阻力很大;另外由于钢圈常因碰撞变形,使得两钢圈难以平行合拢,因而漏风系数较大,经常出现接头脱落现象;另玻璃棉橡胶管材自重大、成本高,加工只能粘合或缝纫,粘合慢,缝纫时针孔漏风;因无排水孔,排水十分不便,经常引起水的大量积聚,多则一节十米长的风管有几百公斤的积水,不仅减小了过风断面,增加了通风阻力,也易使风管因积水过多而毁坏。以上问题的存在对施工通风十分不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包装运输方便,安装快速、简单,漏风较小、风阻较低的有较好通风效果的新型通风软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新型软风管由管体、接头部分组成,在由软材料经焊接成管状的管体的两端缝纫着注塑拉链接头,接头内部设置一定宽度的衬里,其直径与管体直径相同;外部设置双反边,双反边的置径略小于管体直径;使得在通风时,软风管在风压作用下吹圆鼓起,衬里紧贴风管接头内壁,双反边紧箍接头外表,从而有效地防止拉链齿间空隙漏风。
本实用新型为了减少积水对软风管的毁坏,在管体中央底部或其它位置设置有排水咀,随时可以排水;在管体脊背上设置吊环,吊环为蓬布扣,间隔铆在连续的风管脊背上,使得软风管的受力分布比较均匀,减少风管的毁坏。
本实用新型采用拉链式接头,新型软材料管材,克服了原有接头易脱落、管材自重大等缺点,使得包装运输方便、安装简单、速度快,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由于设置了排水咀,可以随时排水,使软风管不致积水而破坏。本实用新型具有百米漏风率和百米风阻较低的优点,百米漏风率和百米风阻远远低于煤炭部标准(百米漏风率为4%,百米风阻为20千缪),大大改善了施工通风的效果,同时还可省电节能,为改善地下工程施工通风的落后状况,提供了可靠保证。
以下结合附图
介绍实施例。
图一为本实用新型软风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母链,2、公链,3、衬里,4、反边,5、吊挂脊背,6、排水咀,7、管体。
图二为本实用新型软风管连接程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风流方向。
选择10#开尾式注塑拉链,采用经过抛光处理的软体材料聚氯乙烯维纶蓬布作为风管本体7材料,由热焊机焊接成一整片,将衬里3的长边与整片的一个宽边焊在一起。沿整片的长度方向,把吊挂在脊背5的两翼焊在整块布料上面,脊背两端至整片布料两端的距离均为定长。在脊背上每隔一定距离,铆一个蓬布扣;把整片布料与衬里一起焊成管状体,焊缝宽50mm左右;将公、母链同反边一起分别缝纫在管体7的两端,母链1在有衬里3的一端,公链2在管体7的另一端,缝纫时拉链带夹在反边4与管体7之间,两端拉链首尾重叠部分中点的连线要与脊部所在的直线重合;在管体7中央底部或其它位置安装排水咀6,排水咀可以是自行车气门咀。风管连接时,首先找出风管a、b的公链、母链端,风管a的母链1对着风管b的公链2端,将风管a的衬里顺风流方向放进风管b内,拉合拉链,把风管a的反边4翻卷到风管b上,再将风管b的反边4翻到风管a上,则风管连接完毕。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软风管,由管体、接头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由软体材料经热焊机焊接成管状的管体两端设置有注塑拉链接头,在接头内部设置有一定宽度其直径与管体直径相同的衬里,外部设置直径略小于管体直径的双层反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软风管,其特征在于在其管体底部设置有排水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软风管,其特征在于在管体脊背上设置有吊环,吊环为蓬布扣,间隔地铆在连续的风管脊背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软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链接头,公链、母链同反边一起缝纫在管体的两端,母链在有衬里的一端,公链在管体的另一端,两端拉链首尾重叠部分中点的连线与脊背所在的直线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地下工程施工通风所用的新型软风管,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软体材料的管体、新型的拉链接头、设置了衬里及双层反边,并设置了排水嘴,打破了地下工程施工通风中软风管几十年来一直采用玻棉橡胶管材、钢圈接头的传统,使软风管的安装变得十分方便简单,使用本实用新型后,风管的百米漏风率和百米风阻都有明显减小,为改善地下工程施工通风的落后状态,提供了可靠保证。
文档编号E21F1/04GK2135062SQ9223282
公开日1993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8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8日
发明者周熔义, 杨立新 申请人:铁道部隧道工程局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