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质油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

文档序号:8427387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非均质油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储层精细描述领域,具体涉及的是非均质油藏储层综合分 类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储层评价是储层描述的重要内容和落脚点,储层的综合 认识和评判是油田开发方式、井网井距选择的最重要的地质依据,实现油田勘探开发的效 益最大化。
[0003] 国内储层综合评价方法较多,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定性评价方 法很早以前得以应用至,主要根据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的高低,将储层分为好、中、差三个级 另IJ,同时结合岩石的结构成熟度、成岩作用、微观孔喉特征等评价储层的储集性能。这种定 性评价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具有不同工作经验的研宄人员对同一个评价目标,评价结果 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凭经验、人为的定性评价方法,有时可能会做出错误的评价。因 此,储层定量评价方法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
[0004] 储层定量评价方法包括灰色系统理论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层次分析 法、神经网络法、分形理论法等。这些现代数学地质方法的引入促进了储层评价研宄水平的 提尚。
[0005] 灰色系统理论首先由华中理工大学邓聚龙教授于1987年首先提出来,是通过灰 色关联分析来寻求系统中各因素的主要关系,找出影响各项评价指标的重要因素,从而掌 握事物的主要特征,即通过变换母序列和子序列,计算各子因素与母因素之间的绝对差值 的最大值、最小值,从而得到各子因素与母因素的关联系数,最终得到各评价参数的权重系 数。
[0006]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多变量的分析方法,为达到分析简化的目的,将数目较多的 变量作线性组合,合并成几个主要的新变量一主成分,这样以较少数目的主成分代表地质 变量变化的主要信息。即大大地精简压缩了数据,又再现了原始数据件的相关关系及其内 在的成因联系。
[0007] 层次分析法就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 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 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 量的场合。用层次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根据具体的研宄问题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分 解为若干层次或子系统,建立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进而确定系统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 性。
[0008] 聚类分析法是一种多元统计数学分类方法,通过对样品进行聚类,即按性质或成 因上的亲疏关系,对样品进行定量分类。聚类开始时每个客体自成一类,然后以某种表示客 体亲疏关系的量为分类依据,把彼此之间关系最亲密的客体聚集合并归类,再根据类之间 的亲疏程度继续合并,直至全部客体聚为一类。
[0009] 神经网络法通过不断对实例的学习,获得网络权系数。冉启全、童孝华等应用模糊 神经网络方法,利用测井数据建立的储层测井判识的模糊神经网络。
[0010]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储层评价技术与储层精细描述相结合,建立储层地 质模型,促进了储层描述的定量化、可视化发展。但是,以上论述的定量评价方法均以较复 杂的数学理论为基础,对于一般的地质研宄人员难以掌握和应用,所以储层综合定量评价 至今尚未普遍应用于日常的科研生产工作中。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定量评价方法均以较复杂的数学理论为基础,对于一 般的地质研宄人员来说难以掌握和应用的问题;提供一种计算过程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 操作简单易行,储层分类评价结果合理、明确,综合性强的非均质油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 法。
[0012] 为解决上述缺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非均质油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划分单井沉积微相及平面微相; (2) 筛选出一种以上反映储层质量的地质参数,并测量出各种地质参数在每个单井沉 积微相及平面微相上的井点值; (3) 对所有地质参数的所有井点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在0~1之间的标准化值; (4) 采用变异系数法分别求取每种地质参数的变异系数,确定不同地质参数的权重系 数; (5) 采用综合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公式为
【主权项】
1. 非均质油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划分单井沉积微相及平面微相; (2) 筛选出一种以上反映储层质量的地质参数,并测量出各种地质参数在每个单井沉 积微相及平面微相上的井点值; (3) 对所有地质参数的所有井点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在O~1之间的标准化值; (4) 采用变异系数法分别求取每种地质参数的变异系数,确定不同地质参数的权重系 数; (5) 采用综合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公式为
?中,CEI为地质 参数的综合评价指数、芩为地质参数的标准化值、为地质参数的权重系数; (6) 根据计算得到的综合评价指数,结合单井生产动态,建立储层分类评价标准,每个 分类对应一个综合评价指数值区间; (7) 根据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对储层进行平面及纵向评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质油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2) 中的地质参数包括储层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及层内渗透率级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质油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3) 中标准化处理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为地质参数的标准化值,K为地质参数的井 点值,PfflHHt为地质参数井点值的极大值。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均质油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大 值Pm?的计算方法如下:把所有井点值从大到小排序,取前10%的井点值的平均值,该平 均值即为地质参数井点值的极大值,_。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质油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4) 中的权重系数为:该地质参数的变异系数除以所有地质参数的变异系数之和。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质油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6)中的单井生产动态包括井层初期产能、采油指数。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均质油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6)中的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其由好到差分三类,分别为I类、II类和III类。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的是非均质油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主要解决了解决现有定量评价方法均以较复杂的数学理论为基础,对于一般的地质研究人员来说难以掌握和应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划分单井沉积微相及平面微相,优选综合评价参数,然后对优选出的储层评价参数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分析各参数在不同质量储层中的变异程度大小,得到各评价参数的权重系数;最后采用综合评判函数法,计算储层综合评价指数,建立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标准。本发明具有计算过程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操作简单易行,储层分类评价结果合理、明确,综合性强等优点。
【IPC分类】G06F19-00, E21B49-00
【公开号】CN104747185
【申请号】CN201510121519
【发明人】卢立泽, 柳世成, 胡学智, 杨园园, 何巍, 康博, 王贺华, 米中荣, 徐兵, 邓勇, 张艺久, 周长江, 张博, 杨鸿 , 杨滔, 罗春树, 钱利, 桂碧雯, 何冰, 范海亮, 袁浩, 马成, 付辉, 黄海平, 李鑫, 黄凯, 李建东, 闫志军
【申请人】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