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风管施工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9158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风管施工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隧道通风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风管施工作业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外隧道施工通风大多采用管道压入式的通风方式,在洞口外设置轴流风机,该轴流风机通过与其相连的通风管道(即柔性风管)将新鲜空气送至隧道掘进工作面,洞内的污浊空气在送入洞内新鲜空气的挤压作用下,沿已开挖好的洞身排至洞外。在隧道较长时,采用多个轴流风机并、串联的方式以提高风量和送风距离。
[0003]但是现如今,对上述风机与通风管道进行施工时,绝大多数均采用的是人工施工方式,对于长大隧道而言,现场工作量非常大,需先将需安装柔性风管移动到位,再将移动到位的风管逐段固定在沿隧道纵向延伸方向布设的多个风管固定件上,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多,耗时耗力,严重影响了隧道的施工效率。因而,实际施工过程中,现有隧道施工柔性风管安装时存在现场工作量大、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多、施工效率低等多种缺陷和不足。另夕卜,实际施工过程中,隧道内柔性风管一旦安装完成后,其位置一般不会轻易移动,并且柔性风管人通常布设在隧道内一侧侧壁的中上部,这样柔性风管所送风的风向一般也固定不变。
[0004]但实际施工时,爆破结束后由于洞内爆破和运输产生的炮烟和有害气体的浓度较大,因而如能对柔性风管的管口大小进行调整,则能在送风量不变的情况下,对柔性风管管口的风速大小进行相应调整,从而使得掌子面附近的炮烟和有害气体快速排出洞外。并且,实际施工过程中,为满足具体通风需求,经常需要对已安装完成风管的位置进行临时调整,此时需要拆除原有风管固定件,并在隧道内侧壁上重新安装风管固定件,费时费力,严重影像隧道施工效率。因而,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的隧道风管施工作业车,在正常通风的同时,既能对风管口径大小进行调整,又能对已安装完成风管的布设位置进行简便调整。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风管施工作业车,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在正常通风的同时,既能对风管口径大小进行调整,又能对已安装完成风管的布设位置进行简便调整。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风管施工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安装在车体底部的行走机构、安装在车体左侧且能上下升降的侧挡板和两个均安装在车体顶部右侧且与侧挡板配合使用的风管调整机构,所述侧挡板为呈竖直向布设的矩形平板,所述侧挡板通过前后两个限位螺栓固定安装在车体的左侧壁上;所述侧挡板上开有两个分别供两个所述限位螺栓安装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车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前后两列分别供两个所述限位螺栓安装的第二安装孔,每列所述第二安装孔上均包括多个由上至下布设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为圆孔;所述风管调整机构包括前后两个均安装在车体顶部右侧的风管固定及口径调节机构,两个所述风管固定及口径调节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调整柔性风管夹持在侧挡板与两个所述风管固定及口径调节机构之间;两个所述风管固定及口径调节机构之间的间距为20cm?60cm ;
[0007]所述风管固定及口径调节机构包括水平底座、安装在水平底座上的竖向支杆、安装在竖向支杆上部的旋转支座、卡装在所调整柔性风管右侧的弧形卡装架、和布设在弧形卡装架内侧的弧形压板,所述弧形卡装架上安装有多个呈水平布设的内螺纹套筒,所述弧形压板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多个所述内螺纹套筒相配合使用且能在内螺纹套筒内进行前后移动的螺纹杆,多个所述内螺纹套筒由上至下布设,且多个所述内螺纹套筒和多个所述螺纹杆均呈平行布设;多个所述螺纹杆的数量与多个所述内螺纹套筒的数量相同,且多个所述螺纹杆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内螺纹套筒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旋转支座与竖向支杆之间以铰接方式进行连接。
[0008]上述一种隧道风管施工作业车,其特征是:所述侧挡板的长度为30cm?100cm。
[0009]上述一种隧道风管施工作业车,其特征是:所述内螺纹套筒和螺纹杆的数量均为两个。
[0010]上述一种隧道风管施工作业车,其特征是:所述竖向支杆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水平底座的横截面为凹字形,且所述竖向支杆底部卡装在水平底座内。
[0011]上述一种隧道风管施工作业车,其特征是:所述水平底座为槽钢。
[0012]上述一种隧道风管施工作业车,其特征是: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多个均安装在车体底部的万向轮。
[00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4]1、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投入成本低,安装布设简便。
[0015]2、使用操作简单且使用效果好,既能对风管口径大小进行调整,又能对已安装完成风管的布设位置进行简便调整,并且不会影响隧道内部正常通风。
[0016]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在正常通风的同时,既能对风管口径大小进行调整,又能对已安装完成风管的布设位置进行简便调整。
[0017]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右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I—车体;2—侧挡板;3—限位螺栓;
[0022]4 一水平底座;5—竖向支杆;6—弧形卡装架;
[0023]7一弧形压板;8—内螺纹套筒;9一螺纹杆;
[0024]10—旋转支座;11 一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车体1、安装在车体I底部的行走机构、安装在车体I左侧且能上下升降的侧挡板2和两个均安装在车体I顶部右侧且与侧挡板2配合使用的风管调整机构,所述侧挡板2为呈竖直向布设的矩形平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