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砂防气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4340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砂防气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使用的井下气砂锚,具体地说是一种沉砂防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油井在开采的过程中,通常会有一定量的气体和砂粒进入抽油泵内,从而造成抽油泵充满程度的降低,泵效下降、阀球卡阻,泵阀漏失等问题。为此,通常在泵下连接油气砂的分离装置,减少气体和砂粒进泵。目前,采用的油气分离装置,主要是基于重力分异或螺旋分离的单级分离结构,适应范围小,分离效率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砂防气装置,通过产液在装置内的螺旋运动和多级绕流,实现液气砂三相的有效分离。
[000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砂防气装置,包括内管、中心管、外管,所述中心管被套在内管和外管之间,内管和中心管之间形成内中环空,夕卜管和中心管之间形成外中环空,所述中心管和内管的下端同时连接在分流接头上,分流接头下端再连接下接头,所述分流接头中心设置盲孔使内管的内腔和下接头内腔形成隔断,所述分流接头上分别开设互不相通的轴向通道和径向通道,所述轴向通道连通下接头内腔和内中环空,所述径向通道连通内管空腔和外中环空,所述中心管上开设用来连通内中环空和外中环空的通液孔。
[0005]所述分流接头的盲孔外侧设置肩台,在肩台上开设轴向通道,轴向通道为上下贯通的环形槽,在与环形槽错开的周向位置上钻有径向通道即径向圆孔,径向圆孔与和中心的盲孔贯通。
[0006]所述内管外壁设置有螺旋片。
[0007]所述内管上端插在上接头下端的内孔中,下端与分流接头的小内螺纹连接;所述中心管上端与上接头下端的外螺纹连接,下端与分流接头的大内螺纹连接。
[0008]所述中心管的外表面上端设置排气阀,外管下端与下接头大外螺纹连接,中心管上端加工成锥孔与排气阀形成接触密封。
[000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该装置采用内管、中心管和外管,三层管套装的结构,井液在内管和中心管环空旋流分离后,进入中心管和外管环空,经过两次转向的重力分异,使气体由排气阀排出,砂粒沉降在中心管和外管环空内,从而减少气体和砂粒进泵,提高泵效,延长抽油泵使用寿命。
[0011]井液进入到沉砂防气装置后,先由分流开关的环形槽进入到内管与中心管环空,经螺旋片产生向上的螺旋运动后,由中心管上部的出液孔向下流经内管和外管的环空,气体再由分流开关的径向圆孔、盲孔,向上流经内管,进入抽油泵内。在井液的螺旋流动和两次转向中,因气、液、砂重力的差异,产生分离,分离出的气体上浮到中心管和外管环空的上部,积聚的气体顶开排气阀,释放到油管和套管的环空。分离出的砂粒下沉到中心管、外管和下接头组成的空腔内,实现了气液砂三相的分离,从而提高了抽油泵内液体的充满程度,减少砂粒卡泵故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沉砂防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上接头,2.0型圈,3.排气阀,4.内管,5.螺旋片,6.中心管,7.外管,8.分流接头,9.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0015]根据图1所示,一种沉砂防气装置,包括内管4、中心管6、外管7,中心管被套在内管和外管之间,内管和中心管之间形成内中环空,外管和中心管之间形成外中环空,中心管和内管的下端同时连接在分流接头8上,分流接头下端再连接下接头9,分流接头中心设置盲孔使内管的内腔和下接头内腔形成隔断,所述分流接头上分别开设互不相通的轴向通道和径向通道,轴向通道连通下接头内腔和内中环空,径向通道连通内管空腔和外中环空,所述中心管上开设用来连通内中环空和外中环空的通液孔。分流接头的盲孔外侧设置肩台,在肩台上开设轴向通道,轴向通道为上下贯通的环形槽,在与环形槽错开的周向位置上钻有径向通道即径向圆孔,径向圆孔与和中心的盲孔贯通。
[0016]分流接头8的轴向上加工有上下贯通的环形槽,在与圆弧槽错开的周向位置上钻有径向圆孔与和中心的盲孔贯通。内管4的外壁焊有螺旋片5,其上端插在上接头I下端的内孔中,下端与分流接头8的小内螺纹连接。中心管6的上部钻有出液圆孔,上端与上接头下端的外螺纹连接,下端与分流接头8的大内螺纹连接,排气阀3套装在中心管6的外表面。外管7下端与下接头9大外螺纹连接,上端加工成锥孔与排气阀3形成接触密封。
[0017]井液进入到沉砂防气装置后,先由分流接头8的环形槽进入到内管4与中心管6的环空,经螺旋片5产生向上的螺旋运动后,由中心管6上部的出液孔向下流经内管4和外管7的环空,气体再由分流接头8的径向圆孔、盲孔,向上流经内管4,进入抽油泵内。在井液的螺旋流动和两次转向中,因气、液、砂重力的差异,产生分离,分离出的气体上浮到中心管6和外管7环空的上部,积聚的气体顶开排气阀3,释放到油管和套管的环空。分离出的砂粒下沉到中心管6、外管7和下接头9组成的空腔内,实现了气液砂三相的分离,从而提高了抽油泵液体的充满程度,减少砂粒卡泵故障。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沉砂防气装置,包括内管、中心管、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被套在内管和外管之间,内管和中心管之间形成内中环空,外管和中心管之间形成外中环空,所述中心管和内管的下端同时连接在分流接头上,分流接头下端再连接下接头,所述分流接头中心设置盲孔使内管的内腔和下接头内腔形成隔断,所述分流接头上分别开设互不相通的轴向通道和径向通道,所述轴向通道连通下接头内腔和内中环空,所述径向通道连通内管空腔和外中环空,所述中心管上开设用来连通内中环空和外中环空的通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砂防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接头的盲孔外侧设置肩台,在肩台上开设轴向通道,轴向通道为上下贯通的环形槽,在与环形槽错开的周向位置上钻有径向通道即径向圆孔,径向圆孔与和中心的盲孔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砂防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外壁设置有螺旋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砂防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上端插在上接头下端的内孔中,下端与分流接头的小内螺纹连接;所述中心管上端与上接头下端的外螺纹连接,下端与分流接头的大内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砂防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的外表面上端设置排气阀,外管下端与下接头大外螺纹连接,中心管上端加工成锥孔与排气阀形成接触密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砂防气装置,包括内管、中心管、外管,所述中心管被套在内管和外管之间,内管和中心管之间形成内中环空,外管和中心管之间形成外中环空,所述中心管和内管的下端同时连接在分流接头上,分流接头下端再连接下接头,所述分流接头中心设置盲孔使内管的内腔和下接头内腔形成隔断,所述分流接头上分别开设互不相通的轴向通道和径向通道,所述轴向通道连通下接头内腔和内中环空,所述径向通道连通内管空腔和外中环空,所述中心管上开设用来连通内中环空和外中环空的通液孔。本实用新型通过产液在装置内的螺旋运动和多级绕流,实现液气砂三相的有效分离。
【IPC分类】E21B43-38
【公开号】CN204552726
【申请号】CN201520182022
【发明人】杨峰, 赵明宸, 路智勇, 姜亦栋, 孙茂盛, 程海霞, 谢先华, 史足华, 刘小波, 刘卫华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