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溢流全自动回注式防喷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7595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零溢流全自动回注式防喷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采油领域测试所用的工具,尤其是零溢流全自动回注式防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油田采油领域中,注入剖面带压测量必须使用防喷装置,防喷装置可保证井口密封不漏,同时保证电缆及相关仪器能顺利下井。长期以来,油田油、水井作业过程中,溢流管溢出流体。而现有溢流管由于结构原因存在有向外溢流,自动程度化低和操作复杂的问题,不利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溢流管有向外溢流,自动程度化低和操作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零溢流全自动回注式防喷装置。该零溢流全自动回注式防喷装置具有无向外溢流,自动程度化高和操作简单的特点。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零溢流全自动回注式防喷装置包括防喷管、溢流管、缓冲存液罐以及变排量高压回注泵。溢流管上端与防喷管相连通,溢流管下端与缓冲存液罐相连通,变排量高压回注泵进口与缓冲存液罐相连通,变排量高压回注泵出口与井口的测试闸门上相连通,变排量高压回注泵与柴油机相连,缓冲存液罐外壁上连通有观察管,缓冲存液罐内置有浮球,浮球下连接有拉线,拉线另一端与柴油机油门相连。
[000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零溢流全自动回注式防喷装置由于采用溢流管上端与防喷管相连通,溢流管下端与缓冲存液罐相连通,变排量高压回注泵进口与缓冲存液罐相连通,变排量高压回注泵出口与井口的测试闸门上相连通,变排量高压回注泵与柴油机相连,缓冲存液罐外壁上连通有观察管,缓冲存液罐内置有浮球,浮球下连接有拉线,拉线另一端与柴油机油门相连的结构,利用浮球控制柴油机全自动回注,避免外溢流,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而且结构简单。所以说该零溢流全自动回注式防喷装置具有无向外溢流,自动程度化高和操作简单的特点。
[0006]【附图说明】:
[0007]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防喷管,2-溢流管,3-缓冲存液罐,4-变排量高压回注泵,5-观察管,6-浮球,7-拉线,8-柴油机。
[0009]【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由附图所示,该零溢流全自动回注式防喷装置包括防喷管1、溢流管2、缓冲存液罐3以及变排量高压回注泵4。溢流管2上端与防喷管I相连通,溢流管2下端与缓冲存液罐3相连通,变排量高压回注泵4进口与缓冲存液罐3相连通,变排量高压回注泵4出口通过快速接头与井口的测试闸门上相连通,变排量高压回注泵4与柴油机8相连,由柴油机8驱动变排量高压回注泵4,缓冲存液罐3外壁上连通有观察管5,缓冲存液罐3上有排气孔,缓冲存液罐3内置有浮球6,浮球6下连接有拉线7,拉线7通过导管和密封装置穿出缓冲存液罐3,拉线7另一端与柴油机8油门相连。
[0012]实际使用时:
[0013]首先,按常规注水井施工要求安装防喷装置及仪器,将溢流管连接到缓冲存液罐3进口上。正常开启测试闸门,进行测井施工作业,启动变排量高压回注泵4,施工作业时,随着溢流管2溢流的大小,相应增加或减小油门,控制缓冲存液罐3内液体在一定范围内之内。随着压力升高,溢流变多,导致缓冲存液罐3内的液面升高,引起浮球6上升,浮球6拉动油门拉线7,柴油机8转速升高,变排量高压回注泵4加速,变排量高压回注泵4加速泵液,引起液面降低,浮球6下落,油门变小,柴油机8转速降低,泵液减少,从而使液面达到一个范围,溢流和回注保持平衡,从而实现零溢流。
【主权项】
1.一种零溢流全自动回注式防喷装置,包括防喷管(I)、溢流管(2)、缓冲存液罐(3)以及变排量高压回注泵(4),其特征在于:溢流管(2)上端与防喷管(I)相连通,溢流管(2)下端与缓冲存液罐(3)相连通,变排量高压回注泵(4)进口与缓冲存液罐(3)相连通,变排量高压回注泵⑷出口与井口的测试闸门上相连通,变排量高压回注泵⑷与柴油机⑶相连,缓冲存液罐(3)外壁上连通有观察管(5),缓冲存液罐(3)内置有浮球¢),浮球(6)下连接有拉线(7),拉线(7)另一端与柴油机(8)油门相连。
【专利摘要】一种零溢流全自动回注式防喷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溢流管有向外溢流,自动程度化低和操作复杂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溢流管(2)上端与防喷管(1)相连通,溢流管(2)下端与缓冲存液罐(3)相连通,变排量高压回注泵(4)进口与缓冲存液罐(3)相连通,变排量高压回注泵(4)出口与井口的测试闸门上相连通,变排量高压回注泵(4)与柴油机(8)相连,缓冲存液罐(3)外壁上连通有观察管(5),缓冲存液罐(3)内置有浮球(6),浮球(6)下连接有拉线(7),拉线(7)另一端与柴油机(8)油门相连。该零溢流全自动回注式防喷装置具有无向外溢流,自动程度化高和操作简单的特点。
【IPC分类】E21B33/06
【公开号】CN204627510
【申请号】CN201520347602
【发明人】张轩浩
【申请人】大庆德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