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式抽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4429阅读:3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虹吸式抽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虹吸式抽水结构,尤指一种利用虹吸效应使水由下层自动向上输送,以减少抽水马达所需耗费能源的抽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虹吸式抽水结构,其利用顶管内的水被抽水马达抽至储水器中后,各管内连锁产生的虹吸效应将下层的水自动输送至上层,使抽水马达只须具备抽出顶管内的水的动力即可,以达到使用一般抽水马达即可适用于各种大楼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虹吸式抽水结构,其主要是在一底管靠近顶部处具有一第一入水口,以与水源连通,供水源进入,于靠近底部处具有一第一出水口,而一顶管则结合于底管上方,该顶管于靠近顶部处具有一第二入水口,且以一水管与底管的第一出水口结合连通,而顶管的靠近底部处则设有一第二出水口,另有一抽水马达,其设有一第三入水口和一第三出水口,第三入水口与顶管的第二出水口结合连通,而第三出水口则与一储水器的第四入水口结合连通,由于顶管与底管间并不连通,因此,当底管及顶管内均充满水时,抽水马达启动后会将顶管内的水抽至储水器中,此时顶管内被抽走水的区域即成为一真空区,并产生虹吸效应,在虹吸效应的作用下,水将自动由底管经水管向上输送至顶管内,使底管内的水不需任何动力即自动向上输送至顶管中,以减少抽水马达所需耗费的能量,依据此设计原理,即使于高楼中,亦只须于顶管及底管间设置若干连接管,并以水管互相结合连通,即可使水在抽水马达转动时利用虹吸效应自动向上输送至上层,以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抽水马达转动时各管内所产生虹吸效应,使水自动地一层层地往上输送,以减少抽水马达所需的抽水负荷,从而大大节省了抽水马达所消耗的能源,再者,由于抽水马达只须具备抽出顶管内的水的动力即可,无须依大楼的高度不同而选用不同功率的抽水马达,因此大大提高了抽水马达的通用性,这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做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动作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图中习式部分蓄水池10 抽水马达20管路30储水器40 配水管路50本实用新型底管1第一入水口11 第一出水口12顶管2第二入水口21 第二出水口22抽水马达3第三入水口31 第三出水口32水管4逆止阀5储水器6 第四入水口61开关阀7连接管8 第五入水口81 第五出水口82蓄水池9
顶管2结合于底管1上方,在顶管2上靠近顶部处具有一第二入水口21,且以一水管4与底管1的第一出水口12结合连通, 而第二入水口21处则设有一逆止阀5,另外,在顶管2的靠近底部处则具有一第二出水口22。
抽水马达3,其具有一第三入水口31及一第三出水口32,第三入水口31通过一水管4与顶管2的第二出水口22结合连通,而第三出水口32则与一储水器6的第四入水口61结合连通。
在上述结构中,底管1及顶管2间为连通的管体,且于其中设有一开关阀7,使管体分隔成为一底管1及一顶管2。
如图3所示,使用时,先将开关阀7打开,并于管体中装满水后,再将开关阀7关闭,使分隔出的底管1及顶管2中均充满水,当抽水马达3开始动作时,就将水由顶管2的第二出水口22抽出,经抽水马达3及第四入水口61进入储水器6中,此时,顶管2内水被抽走的区域即成为一真空区,于是产生虹吸效应,而与顶管2结合连通的水管4则成为虹吸管,因水管4又与底管1结合连通,因此,底管1内的水即自动经水管4向上输送至顶管2中,以补充顶管2内的水,而底管1内因水被抽走所产生的真空区则又由第一入水口11将水由水源处抽入,以补充底管1内的水;由此原理,即可通过抽水马达3将水由顶管2抽至储水器6时,水即自动由水源处输送至底管1内,再向上输送至顶管2中,而抽水马达3只须提供水由顶管2输送至储水器6中的动力,以达到抽水时减少抽水马达3所须动力能源的目的,当抽水马达3停止动作时,由于顶管2的第二入水口21处设有一逆止阀5,因此,顶管2内的水并不会向下回流至底管1中,以防止回流情形的发生。
如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主要是在底管1与顶管2间结合一连接管8,而连接管8则于靠近顶部处具有一第五水口81,以利用水管4与底管1的第一出水口12结合连通,并在第五水口81处设有一逆止阀5,另外,在连接管8的靠近底部处具有一第五出水口82,并通过水管4与顶管2的第二入水口21结合连通。在上述的结构中,底管1、连接管8及顶管2为连通的管体,且间隔适当距离处设有开关阀7。
如图5所示,使用时,先将开关阀7打开,并于连通管体中装满水后,再将开关阀7关闭,使分隔出的底管1、连接管8及顶管2中均充满水,当抽水马达3开始动作时,将水由顶管2的第二出水口22抽出,经抽水马达3及第四入水口61进入储水器6中,此时顶管2内水被抽走的区域即成为一真空区,因而产生一虹吸效应,使连接管8内的水自动经水管4向上输送至顶管2内,而连接管8内此时即因水被抽走而产生一真空区,利用其虹吸效应,又将水由底管1经水管4自动向上输送至连接管8内,水源的水则因底管1真空区所产生的虹吸效应,自动向上输送至底管1内,因此,当抽水马达3动作时,各管间即会连锁产生虹吸效应,使水一层层地自动由下向上输送,以减少抽水马达所需动力能源。
如图6所示,当多层楼房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底管1与顶管2间的连接管8可依实际楼层需要而为若干个,当抽水结构应用于高楼时,其主要将底管1置于大楼底层的蓄水池9中,使水可由底管1的第一入水口11进入底管1内,而当抽水马达3动作时,水即可经由顶管2、连接管8及底管1间的层层虹吸效应,使水自动向上输送而储放于储水器6内,以减少抽水马达3将水直接由蓄水池抽送至储水器6内所需耗费的动力,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而在抽水马达3停止动作时,由于各入水口处均设有逆止阀5,因此可防止上层的水回流至下层的情形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抽水马达动作时各管内所产生的虹吸效应,自动将水一层层地往上输送,以减少抽水马达所需的抽水负荷,达到节省抽水马达动力能源的目的;再者,由于抽水马达只须具备抽出顶管内的水的动力即可,而无须依大楼的高度不同而选用不同功率的抽水马达,因此大大提高了抽水马达的通用性,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确实较习式的抽水结构具有实质上的效益增进,因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虹吸式抽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式抽水结构包括一底管,在其靠近顶部处具有一与水源连通的第一入水口,并在靠近底部处具有一第一出水口;一顶管,其结合于底管上方,在顶管上靠近顶部处具有一第二入水口,且以一水管与底管的第一出水口结合连通,而在顶管靠近底部处则具有一第二出水口;一抽水马达,其具有一第三出水口及一第三入水口,第三入水口通过一水管与顶管的第二出水口结合连通,而第三出水口则与一储水器的第四入水口结合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抽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底管及顶管间为连通的管体,且于其中设有一个开关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抽水结构,其特征在于顶管的第二入水口处设有一逆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抽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底管与顶管间结合一连接管,在连接管上靠近顶部处具有一第五入水口,并通过一水管与底管的第一出水口结合连通,而在连接管上靠近底部处则具有一第五出水口,并通过一水管与顶管的第二入水口结合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虹吸式抽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管可为一个以上,且各在靠近顶部处具有入水口及靠近底部处具有出水口,而下层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上层的入水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虹吸式抽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底管、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连接管及顶管间为连通的管体,且于管体上间隔地设有开关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虹吸式抽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连接管的入水口处设有逆止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虹吸式抽水结构,其主要是在一底管靠近顶部处具有一第一入水口,其与水源连通,供水源进入,在靠近底部处具有一第一出水口,而一顶管则结合于底管上方,在顶管靠近顶部处有一第二入水口,第二入水口通过一水管与第一出水口连通,在顶管靠近底部处有一第二出水口,另有一抽水马达,其上设有一第三入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第三入水口通过一水管与第二出水口结合连通,而第三出水口则与一储水器上的第四入水口结合连通,当底管及顶管内均充满水时,即启动抽水马达将顶管内的水抽至储水器中,此时顶管内被抽走水的区域即成为一真空区,于是产生虹吸效应,得以自动将水由底管经水管输送至顶管内,利用该虹吸效应,即可使下层的水自动向上输送。
文档编号F04F10/00GK2556410SQ0223875
公开日2003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7日
发明者林振丰 申请人:林振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