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量潜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251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流量潜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机械,特别是一种大流量潜油泵。
背景技术
我们国内的潜油泵的生产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过去生产的潜油泵的流量较小扬程高,所以多为中节泵的结构形式,需要多节泵串接使用,在安装时还要在它的下端加装进口段或油气分离器来做为潜油泵的进水口,由于连接部件较多,不方便调整轴身尺寸,使用时极为不方便,并且满足不了液体流量大时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大流量潜油泵。它使上述问题得以解决,是一种实用性强的具有新结构形式的大流量潜油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流量潜油泵,包括潜油泵泵体、导壳、叶轮及主轴,导壳固定置于泵体内,各导壳之间有叶轮,叶轮上端的锁紧螺母和下端的卡环把叶轮锁紧在主轴上,主轴与叶轮构成一可在潜油电机的带动下旋转的整体转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泵体下接头带有进液孔,进液孔下部有连接法兰。
上述所说的下接头上的进液孔的形式可以是单排或多排,每排进液孔的数量也可以为3~8个,圆周方向均布,交错排列。
上述所说的下接头上的多排进液孔是2~3排。
上述所说的下接头上的进液孔可以为直孔或斜孔。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与工作过程为其下接头自带进液孔,可以在下部连接法兰处与潜油电机的保护器直接连接,既可以作为单节泵使用,也可以作为多节泵的进口节。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1、该新型结构形式潜油泵的下接头自带进液孔,满足液体流量大时的要求;2、整个机组的结构紧凑,进液孔既保证了潜油泵进口有足够的供液面积,又保证了该零件本身所需要的强度;3、机组安装过程中,省去加装进口段,使下轴身尺寸调整更加方便;
4、潜油泵采用带进液孔的新结构形式,使潜油泵的应用范围更广泛,并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大流量潜油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锁紧螺母,2-导壳,3-叶轮,4-主轴,5-卡环,6-泵体,7-下接头,7-1-进液孔,7-2-连接法兰。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大流量潜油泵的下接头进液孔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其中7-1-1-第一排进液孔,7-1-2-第二排进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大流量潜油泵(见图1-3),包括潜油泵泵体6,导壳2、叶轮3,主轴4,导壳2固定置于泵体6内,各导壳2间有叶轮3,叶轮3依上端的锁紧螺母1和下端的卡环5被锁紧在主轴4上,主轴4与叶轮3构成一可在潜油电机的带动下旋转的整体转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泵体下接头7自带进液孔7-1,下部连接法兰7-2与潜油电机的保护器直接连接。
上述所说的下接头7-1上的进液孔为两排,圆周方向六个均布,交错排列,其中7-1-1为第一排进液孔,7-1-2为第二排进液孔。
上诉所说的下接头进液孔为斜孔。
权利要求1.一种大流量潜油泵,包括潜油泵泵体、导壳、叶轮及主轴,导壳固定置于泵体内,各导壳之间有叶轮,叶轮上端的锁紧螺母和下端的卡环把叶轮锁紧在主轴上,主轴与叶轮构成一可在潜油电机的带动下旋转的整体转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泵体下接头带有进液孔,进液孔下部有连接法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大流量潜油泵,其特征在于下接头上的进液孔的形式可以是单排或多排,每排进液孔的数量也可以为3~8个,圆周方向均布,交错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一种大流量潜油泵,其特征在于上述所说的下接头上的多排进液孔是2~3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大流量潜油泵,其特征在于下接头上的进液孔可以为直孔或斜孔。
专利摘要一种大流量潜油泵,包括潜油泵泵体、导壳、叶轮及主轴,导壳固定置于泵体内,各导壳之间有叶轮,叶轮上端的锁紧螺母和下端的卡环把叶轮锁紧在主轴上,主轴与叶轮构成一可在潜油电机的带动下旋转的整体转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泵体下接头带有进液孔,进液孔下部有连接法兰。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1.该新型结构形式潜油泵的下接头自带进液孔,满足液体流量大时的要求;2.整个机组的结构紧凑,进液孔既保证了潜油泵进口有足够的供液面积,又保证了该零件本身所需要的强度;3.机组安装过程中,省去加装进口段,使下轴身尺寸调整更加方便;4.潜油泵采用带进液孔的新结构形式,使潜油泵的应用范围更广泛,并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
文档编号F04B47/06GK2811629SQ20052002713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5日
发明者国永红, 苏翼, 赵玉东 申请人:天津市油田采油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