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773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披露内容涉及一种风扇电动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所述风扇 电动机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
背景技术
通常,风扇发动机用于抽吸空气,并且包括叶片部件和用于使叶片部 件旋转的电动机。
风扇电动机在随空气一起抽吸污物和灰尘的吸尘器中被用作吸力产 生器。吸尘器中所使用的风扇电动机包括具有多个叶片的叶轮和用于使叶 轮旋转的电动机。因此,当电动机旋转时,空气通过叶轮的旋转被吸入并 接着排出到电动机。
通常,当抽吸及排出空气时,风扇电动机由于排出空气产生噪音,因 此使用风扇电动机的吸尘器也会产生噪音。然而,由于吸尘器典型地用于 室内,因此需要减小噪音。为此,风扇电动机中的噪音减小是最有效的。
因此,为了减小风扇电动机中的噪音,需要提供用于减小由于排出空 气而在风扇电动机中造成的噪音的方法和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和与传统构造有关的其它问题已开发出本披露内 容。本披露内容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小由于排出空气造成的噪音 并有效地使用电动机壳体的空间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
通过提供一种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可以大体获得本披露内容的上述 方面和/或其它特征,其中所述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包括风扇电动机; 多孔壳体,所述多孔壳体形成为装入排出空气的所述风扇电动机的一部分 并具有多个通孔;内部壳体,所述内部壳体形成为装入所述风扇电动机和
所述多孔壳体,并且向下引导通过所述多孔壳体的空气;设置成以间隙装 入所述内部壳体的外部壳体;以及多个空气路径,所述多个空气路径形成 于所述外部壳体与所述内部壳体之间,以将从所述内部壳体下侧排出的空 气排到所述外部壳体外。
优选地,权利要求l的所述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 述内部壳体下侧的多孔板。
在此,所述多个空气路径由多个阻隔构件形成,所述多个空气路径分 别设有用于引导从所述内部壳体排出的空气向上移动并接着排出到所述 外部壳体下侧的导向构件。
根据本披露内容的一个实施例,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空气路径包括两个 空气路径。
进一步而言,本披露内容的所述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包括过滤器构
件,所述过滤器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外部壳体的下侧以过滤从所述外部壳体
排出的空气;以及基座,所述基座被设置在所述过滤器构件的下侧,以引 导通过所述过滤器构件的空气排至所述基座的侧表面。
本披露内容的其它方面提供一种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所述风扇电动 机壳体组件包括风扇电动机;多孔壳体,所述多孔壳体形成为装入排出 空气的所述风扇电动机的一部分并具有多个通孔;内部壳体,所述内部壳 体形成为装入所述风扇电动机和所迷多孔壳体,并且向下引导通过所述多 孔壳体的空气;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被设置成以间隙装入所述内部壳 体,并且具有用于支承所述内部壳体的下端的底板;以及多个空气路径, 所述多个空气路径形成于所述外部壳体与所述内部壳体之间,以引导从所 述内部壳体下侧排出的空气向上移动并接着排出到所述外部壳体的下侧。
所述多个空气路径由多个阻隔构件和导向构件形成,其中所述多个阻 隔构件形成为从所述内部壳体突出并与所述外部壳体的上表面和侧表面 接触,所述导向构件形成为在所述多个阻隔构件之间从所述内部壳体突出 并与所述外部壳体的所述侧表面接触,并且所述导向构件还形成为与所述 外部壳体的所述上表面分隔开。
进一步而言,所述阻隔构件与所述导向构件之间的所述底板形成有空 气孔。
进一步而言,所述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部壳 体的下端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多孔板。进一步而言,本披露内容的所述风扇 电动机壳体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下侧的过滤器构件;以及基 座,所述基座用于支承所述外部壳体和所述过滤器构件,并且将通过所述 过滤器构件的空气排至所述基座的侧表面,其中所述外部壳体的下端比所 述底板向下延伸得更多。
此外,本披露内容的所述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 外部壳体的所述底板上以支承所述风扇电动机的下部缓冲器构件。
进一步而言,所述外部壳体包括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
本公幵内容的其它目的、优点和特征从以下结合附图并公开本发明的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变得清楚。


披露内容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及优点从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说 明将变得清楚且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l是说明根据本披露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的透
视图2是说明图1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的分解透视图3是说明图1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的外部壳体的下部透视图4是说明图1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的横截面图5是说明在图1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的空气路径中流动的空气的 透视图6是说明空气被排出到图3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的外部壳体的状 态的底视图;以及
图7是说明使用根据本披露内容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的吸尘器的示 意性横截面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理解为表示相同的部分、部件和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披露内容的特定例示性实施例。 说明书中所限定的内容(例如,详细构造及其元件)提供用于帮助全 面的理解披露内容。因此,显然无需所限定的内容也可以实现本披露内容。 另外,省略众所周知的功能或构造,以提供对本披露内容的例示性实施例 的清楚且简洁的说明。
参照图l、图2和图4,根据本披露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电动机壳 体组件I包括风扇电动机IO、多孔壳体20、内部壳体30、外部壳体40以及 多个空气路径91和92。
风扇电动机10设有具有多个叶片(图中未示)的叶轮ll、以及设置在 叶轮11下侧以使叶轮11旋转的电动机15。由于电动机15和叶轮11与传统装 置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构造,因此将省略对电动机15和叶轮11的说明。
进气口12形成于风扇电动机10的叶轮11的上表面中,多个出气口16 形成于电动机15的下侧。因此,叶轮ll的旋转所抽吸的空气经由风扇电动 机10的进气口12引入并经由设置在电动机15下侧的出气口16排出。
带有底面的具有圆柱体形状的多孔壳体20被设置用于装入风扇电动 机10的电动机15,并且在所述多孔壳体的侧表面21处形成有多个通孔22。 即,多孔壳体20被设置成与多个出气口16相隔一距离并装入风扇电动机10 的电动机15,其中空气经由所述出气口从风扇电动机10排出。因此,从风 扇电动机10的出气口16排出的空气经由多孔壳体20的通孔22排到多孔壳 体20外。进一步而言,优选的是多孔壳体20的上端23形成为凸缘,以防止 经由通孔22排出的空气移动到叶轮11。凸缘23具有对应于内部壳体30的内 径的外径。缓冲孔(cushionhole) 24形成于多孔壳体20的下表面中,使得 设置在外部壳体40的底板62上的下部缓冲器构件19通过缓冲孔24可以弹 性支承风扇电动机10的下端。
内部壳体30装入风扇电动机10和多孔壳体20,并且功能为向下引导通 过多孔壳体20的多个通孔22的空气。内部壳体30具有上侧被堵塞的圆柱体 形状,并且还具有大于多孔壳体20的外径的内径。优选地,内部壳体30 的内径对应于凸缘部23的外径。l口,内部壳体30的内径被确定成使得在多 孔壳体20容纳在内部壳体30内的状态下,可防止空气从内部壳体30与多孔 壳体20的凸缘23之间流出。优选地,内部壳体30的内径从内部壳体30的上
侧朝着下侧逐渐增加。
进一步而言,进气开口32形成于内部壳体30的上表面中以与风扇电动 机10的进气口12连通。绕着进气开口32的圆周形成缓冲器定位位置34,其 中环形内部上部缓冲器构件37被提供用于防止从风扇电动机10产生的振 动传输到内部壳体30。内部的上部缓冲器构件37由可以吸收风扇电动机10 的振动的材料形成。
多孔板25可以设置在内部壳体30的下侧。多孔板25具有对应于内部壳 体30的外径的直径且还具有多个通孔26。因此,排出到内部壳体30下侧的 空气会通过多孔板25。缓冲孔24形成于多孔板25的中心部分中,下部缓冲 器构件19通过缓冲孔24。如图2和图4中所示,多孔板25可以与多孔壳体20 形成一体。可供选择地,多孔板25可以形成为与多孔壳体20相分离。
外部壳体40以所需间隙装入内部壳体30。在实施例的风扇电动机壳体 组件l的情况下,外部壳体40具有方形壳体形状。然而,所述外部壳体也 可以形成为圆柱形壳体。外部壳体40由上部外壳50和下部外壳60组成。
上部外壳50被装配成装入内部壳体30的上侧,并且所述上部外壳的中 心部分处具有上部空气开口52。上部空气开口.52形成为使内部壳体30的缓 冲器定位位置34可以通过。外部的上部缓冲器构件53被设置在上部空气幵 口52上,以防止振动在上部外壳50与内部壳体30之间传输。多个上部固定 托架55形成于上部外壳50的外圆周上,各上部固定托架55形成有固定孔 55a。
下部外壳60被装配成装入内部壳体30的下侧并形成为与上部外壳50 相同的方形壳体形状。底板62被设置在下部外壳60的下侧以支承内部壳体 30的下部31a。底板62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支承托架63,所述支承托架63具 有与内部壳体30的下部31a相同的直径且向上突出,使得内部壳体30的下 部31a与底板62之间形成所需间隙。在此,如图2中所示,优选的是支承托 架63形成为弧形,从而可以支承内部壳体30的下部31a的大约一半部分。 当内部壳体30被放置在支承托架63上时,在内部壳体30的下部3la与底板 62之间在不存在支承托架63的部分处形成底部空间68。因此,通过多孔板 25排出的空气经由底部空间68排到内部壳体30外,即,多个空气路径91 和92。在下部外壳60的支承托架63与侧表面61之间与形成底部空间68的位
置相对的底板62处,形成对应于多个空气路径91和92的多个空气孔67a和 67b (参照图6)。因此,从底部空间68排出的空气在下部外壳60下方经由 多个空气路径91和92以及空气孔67a和67b排出。
同时,支承部66形成于底板62的中心部分处以固定下部缓冲器构件 19。下部缓冲器构件19被置于底板62与风扇电动机10的下侧之间,并且用 于防止风扇电动机10的振动通过底板62传输到外部。下部缓冲器构件19 由可以吸收振动的类似于橡胶的材料形成。加强托架64可以进一步设置在 底板62的下侧以增强底板62的强度。
此外,下部外壳60的侧表面61可以延伸到加强托架64和底板62的下 侧。在这种情况下,底板62下方形成由下部外壳60的侧表面61围绕的空间。
多个下部固定托架65形成于下部外壳60的上部外圆周处,以对应于上 部外壳50的多个上部固定托架55。各下部固定托架65形成有固定孔65a。 因此,上部外壳50和下部外壳60通过使用其托架55和65以及紧固元件彼此 相连。另外,多个壳体托架69形成于下i外壳60的下部外圆周处,以将下 都外壳60紧固到基座80上,并且各壳体托架69形成有固定孔69a。
多个空气路径91和92形成于外部壳体40与内部壳体30之间的空间处, 以将排出到内部壳体30下侧的空气引导到外壳40之外。多个空气路径91 和92由外部壳体40的侧表面61的内侧、内部壳体30的侧表面31的外侧、以 及设置在外部及内部壳体40和30之间的空间处的多个阻隔构件35和36形 成。在所述实施例中,多个阻隔构件35和36与内部壳体30形成一体。换句 话说,多个阻隔构件35和36形成为从内部壳体30的侧表面31垂直突出以与 外壳40的侧表面接触的薄板。
多个阻隔构件35和36形成为对应于多个空气路径91和92。在所述实施 例中,由于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1具有两个空气路径91和92,因此设置两 个阻隔构件35和36。优选地,商个阻隔构件35和36以180度的角度布置成 将内部及外部壳体30和40之间的空间分成两个部分。在所述实施例中,两 个阻隔构件35和36被定位在方形外部壳体40的相对角的对角线上。因此, 两个空气路径91和92(g卩,第一和第二空气路径)由两个阻隔构件35和36、 内部壳体30的侧表面31以及外壳40的侧表面形成。优选地,当上部外壳50 覆盖内部壳体30时,阻隔构件35和36的上端35a和36a与上部外壳50的上表
面接触。因此,可防止在空气路径91'和92中的一个路径中流动的空气与在 空气路径91和92中的另一个路径中流动的空气相混合。
导向构件37和38被设置在各空气路径91、 92的中心部分处,艮卩,大约 阻隔构件35和36之间的中心部分。因此,以180度角度布置设置在第一和 第二空气路径91和92处的两个导向构件37和38,因此相对于每个阻隔构件 35和36以90度角度设置所述导向构件37和38。在所述实施例中,两个导向 构件37和38被布置在未对应于阻隔构件35和36的外部壳体40的另一对角 线上。
导向构件37和38形成为从内部壳体30的侧表面31垂直突出以与外部 壳体40的侧表面接触的薄板。此外,导向构件37和38的上端37a和38a与上 部外壳50的上表面分隔开。换句话说,导向构件37和38与阻隔构件35和36 相比具有较低的高度。因此,第一和第二空气路径91和92分别被导向构件 37和38分隔成两个空间91a、 91b以及92a、 92b,两个空间91a、 91b以及9》a、 92b通过导向构件37和38的上端37a和38a与上部外壳50的上表面之间的上 部间隙93 (参照图5的阴影部分)彼此相连通。在此,形成第一和第二空 气路径91和92的两个空间91a、 91b以及92a、 92b包括经由其引入空气的第 一和第二前部空气路径91a和92a、以及经由其排出空气的第一和第二后部 空气路径91b和92b。
第一和第二前部空气路径91a和92a与底板62和内部壳体30的下侧之 间的底部空间68连通,空气孔67a和67b对应于第一和第二后部空气路径 91b和92b形成于底板62中(参照图6)。因此,通过底部空间68的空气在 第一和第二前部空气路径91a和92a中朝着导向构件37和38的上端37a和 38a与上部外壳50的上表面之间的上部间隙93向上流动,接着在第一和第 二后部空气路径91b和9北中朝着底板62的空气孔67a和67b向下流动。
在所述实施例中,阻隔构件35和36'以及导向构件37和38与内部壳体30 形成一体。然而,阻隔构件35和36以及导向构件37和38也可以与外部壳体 40形成一体。
根据本披露内容的一个实施例,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l可以进一步包 括过滤器构件70和基座80。过滤器构件70和基座80被设置在外部壳体40 的下侧。过滤器构件70被设置在外部壳体40的底板62下方以过滤从外部壳体40排出的空气。
基座80支承外部壳体40和过滤器构件70,并且用于在横向上引导通过 过滤器构件70的空气。用于安装过滤器构件70的过滤器孔83形成于基座80 的上表面中,多个过滤器支承托架81被设置在过滤器孔83下方,以支承过 滤器构件70并在横向上引导通过过滤器构件70的空气。多个过滤器支承托 架81分别形成为薄带状并被布置成平行于空气排出方向。多个基座托架89 在基座80的上部外圆周处形成为对应于形成于下部外壳60上所形成的多 个壳体托架69。进一步而言,各基座托架89形成有固定连接孔89a。因此, 下部外壳60和基座80通过使用多个基座托架69、基座托架89和紧固元件可 以彼此相连。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4至图6说明本披露内容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1 的操作。
当电力施加到风扇电动机10时,空气被风扇电动机抽吸。空气经由形 成于内部壳体30的上端处的进气开Q32、以及形成于风扇电动机10的上端 的进气口12被吸入风扇电动机10内(箭头标记A)。吸入风扇电动机10内 的空气经由形成于风扇电动机10下侧的出气口16排出(箭头标记B)。
经由多个出气口16排出的空气通过形成于多孔壳体20上的多个通孔 22排至多孔壳体20外(箭头标记C)。通过多孔壳体20的空气与内部壳体 30的侧表面31相碰撞并接着向下移动。在内部壳体30的向下方向上移动的 空气通过设置在内部壳体30下侧的多孔板25的多个通孔26 (箭头标记D)。
通过多孔板25的空气沿着下部外壳60的底板62移动,并接着经由内部 壳体30的下部31a与底板62之间所形成的底部空间68排出(箭头标记E)。 经由底部空间68排出的空气被阻隔构件35分开并接着被引入第一和第二 前部空气路径91a和92a内。
引入第一前部空气路径91a内的空气通过导向构件37向上移动,并接 着在第一后部空气路径91b中通过导向构件37的上端37a与上部外壳50的 上表面之间的上部间隙93流动(箭头F1)。在第一后部空气路径98b中流 动的空气沿着导向构件37向下移动,并接着经由底板62中所形成的空气孔 67a排出(箭头标记G1)。如同引入第一前部空气路径91a内的空气,弓|入 第二前部空气路径92a内的空气也经由上部间隙93和第二后部空气路径
92b排出到空气孔67b (箭头标记F2和G2)'。
经由空气孔67a和67b排出的空气被引入设置在下部外壳60的底板62 下方的过滤器构件70内(箭头标记H)。通过过滤器构件70的空气经由设 置在过滤器构件70下侧的多个过滤器支承托架81所形成的排出路径82排 出到基座80的侧表面(箭头标记I)。
因此,在本披露内容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l中,空气被从组件l的上 侧吸入并接着排出到所述组件的下侧。
根据本披露内容,从风扇电动机10排出的空气通过多个通孔22和26 以及包括风扇电动机10的侧表面和下表面以及两个空气路径的长路径,并 接着排到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l外。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小从风扇电动机 IO排出的空气所产生的噪音。
另外,在本披露内容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l中,内部壳体30与外部 壳体40之间的几乎全部空间形成用于排出空气的路径。因此,可以有效地
利用电动机壳体所形成的空间。
图7是说明使用根据本披露内容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的吸尘器的示 意性横截面图。
参照图7,本披露内容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I可以应用于吸尘器IOO 的主体101中,以产生用于随空气一起抽吸污物和灰尘的吸力。用于将污 物和灰尘从所抽吸的空气分离出来并储存所分离的污物和灰尘的污物及 灰尘收集器103被设置在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1的前部。污物及灰尘收集器 103通过连接管106与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1的进气开口32连通。连接到用 于从待清洁底板抽吸污物和灰尘的抽吸刷(图中未示)的连接端口105形 成于污物及灰尘收集器103的前端。进一步而言,设置在风扇电动机壳体 组件1下侧的基座80连接到管道107以与主体101的格栅,(grill) 108连通。
因此,当风扇电动机进行操作时,产生吸力,并且含有污物和灰尘的 外部空气通过抽吸刷(图中未示)被吸入污物及灰尘收集器103内。当所 抽吸的空气通过污物及灰尘收集器103时,污物和灰尘与空气分离并储存 在污物及灰尘收集器103内,仅有已清洁的空气从污物及灰尘收集器103 排出。从污物及灰尘收集器103排出的空气被吸入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l 的进气开口32内。引入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1内的空气通过风扇电动机IO(参照图2)和多个空气路径91和92 (参照图5),并接着排出到基座80 的侧表面。从基座80的侧表面排出的空气经由管道107和格栅108排到主体 IOI外。在此,省略关于将空气引入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l内的空气路径的 说明。
如图7中所示,根据本披露内容的率施例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l可以 应用于罐式吸尘器中,并且也可以应用于直立式吸尘器中。
如上所述,由于风扇电动机壳体組件经由多个空气路径排出从风扇电 动机排出的空气,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小排出空气所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而言,在本披露内容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l中,由于多个空 气路径通过使用风扇电动机的下表面和侧表面以及内部壳体的侧表面而 形成得较长,因此可以使排出空气所产生的噪音减至最小。
进一步而言,在本披露内容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l中,由于通过使 用内部与外部壳体之间的空间形成多个空气路径,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壳 体组件的空间。
尽管已说明了本披露内容的实施伊ij,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 言,在获悉基本发明构思时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另外的变更和修改。因此, 随附权利要求应当被解释为包括上述实施例以及落入披露内容的本质和 范围内的所有这种变更和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包括风扇电动机;多孔壳体,所述多孔壳体形成为装入排出空气的所述风扇电动机的一部分并具有多个通孔;内部壳体,所述内部壳体形成为装入所述风扇电动机和所述多孔壳体,并且向下引导通过所述多孔壳体的空气;设置成以间隙装入所述内部壳体的外部壳体;以及多个空气路径,所述多个空气路径形成于所述外部壳体与所述内部壳体之间,以将从所述内部壳体下侧排出的空气排到所述外部壳体外。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 述内部壳体下侧的多孔板。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其中所述多个空气路 径由多个阻隔构件形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其中所述多个空气路 径分别设有用于引导从所述内部壳体排出的空气向上移动并接着排出到 所述外部壳体下侧的导向构件。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其中所述多个空气路径包括两个空气路径。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 述外部壳体的下侧以过滤从所述外部壳体排出的空气的过滤器构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进一步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被设置在所述过滤器构件的下侧,以引导通过所述过滤器构件的空 气排至所述基座的侧表面。
8. —种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包括 风扇电动机;多孔壳体,所述多孔壳体形成为装入排出空气的所述风扇电动机的一 部分并具有多个通孔;内部壳体,所述内部壳体形成为装入所述风扇电动机和所述多孔壳 体,并且向下引导通过所述多孔壳体的空气;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被设置成以间隙装入所述内部壳体,并且具 有用于支承所述内部壳体的下端的底板;以及多个空气路径,所述多个空气路径形成于所述外部壳体与所述内部壳 体之间,以引导从所述内部壳体下侧排出的空气向上移动并接着排出到所 述外部壳体的下侧。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其中所述多个空气路径包括多个阻隔构件,所述多个阻隔构件形成为从所述内部壳体突出并与所 述外部壳体的上表面和侧表面接触;以及导向构件,所述导向构件形成为在所述多个阻隔构件之间从所述内部 壳体突出并与所述外部壳体的所述侧表面接触,并且所述导向构件还形成 为与所述外部壳体的所述上表面分隔开。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其中所述阻隔构件与所述导向构件之间的所述底板形成有空气孔。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肃电动机壳体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 所述内部壳体的下端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多孔板。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进一步包括 设置在所述底板下侧的过滤器构件;以及基座,所述基座用于支承所述外部壳体和所述过滤器构件,并且将通 过所述过滤器构件的空气排至所述基座的侧表面,其中所述外部壳体的下端比所述底板向下延伸得更多。
13.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外部壳体的所述底板上以支承所述风扇电动机的下部缓冲器构件。
14.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其中所述外部壳体包括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
全文摘要
根据本披露内容的一种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包括风扇电动机;多孔壳体,所述多孔壳体形成为装入排出空气的风扇电动机的一部分并具有多个通孔;内部壳体,所述内部壳体形成为装入风扇电动机和多孔壳体,并且向下引导通过多孔壳体的空气;设置成以间隙装入内部壳体的外部壳体;以及多个空气路径,所述多个空气路径形成于外部壳体与内部壳体之间,以将排出到内部壳体下侧的空气排到外部壳体外。
文档编号F04D29/40GK101196195SQ200710089838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6日
发明者全京姬, 吴炫峻, 李俊和, 洪承基 申请人: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