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径双缸软柱塞排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761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异径双缸软柱塞排液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异径双缸软柱塞排液泵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抽油设备中的排液泵,特别是一种 异径双缸软柱塞排液泵。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排液泵, 一般是由泵简、柱塞、上出油闽、 泵下接头、下进油阀、中心管等部件构成,由于柱塞与泵简靠间隙面积配合来 实现较小间隙漏失,因而间隙配合漏失大,很易造成漏失,从而影响了排油, 且现有技术中只有上冲程举升液体,泵效低,还由于不具备防砂功能,泵在工 作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砂卡泵现象,其维修成本高,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想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 供一种改进的排液泵,该排液泵泵效高,使用寿命长。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所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异径双缸软柱塞 排液泵,包括脱对体及由下泵简、上出油阀、下进油阔、下出油阀、泵下接头 及中心管构成的下泵体,其结构特点是在下泵体的上方设有一上泵体,上泵体与下泵体内径不同,脱对体安装在上泵体的上部;在下泵体的上出油阀与下出 油阀之间设有密封囊体,上出油阀的上部设有上下泵过油接头;上泵体是由上 泵简、连杆上接头、泵上接头、上柱塞、软密封环及上进油阀构成,软密封环 位于上进油阀与泵上接头之间并套在上柱塞上,上泵简与上进油闽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为上泵体与下泵体之间设有防砂体。所述的防砂体是由滤网上护罩、滤网下护罩、滤网及固定卡子构成,滤网 套在滤网上护罩与滤网下护罩上,固定卡子安装于滤网下护罩的下端。所述的脱对体是由脱对接箍、脱对短节、脱对器上接头、脱对爪、脱对杆 及脱对器下接头构成,脱对接箍安装在脱对体短节上,脱对器上接头、脱对爪、 脱对杆及脱对器下接头位于脱对短节内,脱对器下接头安装在脱对杆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最佳实施例为上泵体的上进油阀连在下泵体的下泵简 上,上泵体的上柱塞与下泵体的上下泵过油接头相连接,防砂体位于上泵体与 下泵体之间,其上端的滤网上护罩卡在上泵体的上进油阀上,下端的固定卡子固定在下泵体的下泵简上,脱对体的脱对短节与上泵体的泵上接头相连接,脱 对体的脱对器下接头与上泵体的连杆上接头相连接。 下泵体内的上下泵过油接头、上出油阀、密封囊体、中心管及下出油阀构 成了下泵体的下柱塞,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内径的上泵体(也即上缸)与下泵 体(也即下缸)组合,不同内径的上下柱塞串联, 一般情况下,上泵体内上柱塞为/38,下泵体内的下柱塞为/57,使得上下冲程都能举升井简内的液体。 其工作原理为当排液泵下入到油田井简设计位置后,抽油杆连接脱节器爪, 从油管内下入到规定位置,对接井内排液泵上端脱节器成功后,当抽油杆带动 下泵体内的下柱塞下行时,上进油阀进油,下进油阀关闭,上出油阀关闭,下 出油阀出油;当抽油杆带动下柱塞上行时,上进油阀关闭,下进油阀进油,上 出油阀出油,下出油阀关闭,由此通过下柱塞的往复运动使井内液体不断举升 到地面。下柱塞下行、下进油闽关闭的同时,上进油闽打开,由于液体与泵沉 沬度建立的压力关系,能给下行的下柱塞补偿一定的功能,克服下柱塞下行时 下进油阀与下出油阀之间的下行阻力,迫使两阀之间的液体,通过下出油阀进 入下泵体内腔,经过上下泵过油接头进入上柱塞传入油管。下柱塞上行、下进油闽在下柱塞上行抽吸的作用下,敞开进油,在上柱塞 与下柱塞之间压缩液体重力的作用下,上进油阀关闭,上出油阀在环形空间压 差的作用下打开,液体通过上柱塞传入油管。由于排液泵采用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上泵简与上柱塞配合,下部为下泵简 与下柱塞配合,上下柱塞异径串联成一体的结构,解决了泵简与柱塞的间隙配 合问题,上泵体设计了在泵体内自动补偿的环式软密封环与上柱塞配合,使上 泵体的密封补偿系统达到无间隙的密封状态;下泵体设计了自封补偿与泄载功 能的软密封囊体与长泵筒配合,从而达到了上行时瞬间密封,提高了泵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效果是1、 泵效高。由于釆用了无间隙密封和自封自动补偿的新技术,其上下冲 程皆能举升液体,在供液能力等相同参数情况下,可提高泵效10—20%。2、 使用寿命长,使用成本低。由于上泵体和下泵体釆取了软组织密封的 补偿机构,其耐磨性好,并且可重复修缮使用,因而使用周期长,因减少了维 修次数,所以降低了使用成本,能使排液泵达到长期髙效的运行状态。3、 具有防砂性能。常规泵由于间隙配合的不同,施工管柱携带的杂质以 及井内出砂很容易造成卡泵,本实用新型由于上下泵体都相应采取了软密封
结构,为排液泵创造了良好的刮砂条件,起到了良好的防砂作用。4、本实用新型有广泛的实用性,可在各种类型的井内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脱对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上泵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防砂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下泵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密封囊体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的例子进行 描述。由图l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含有下泵体4、脱对体l、上泵体2,上泵 体2位于下泵体4的上方,上泵体2与下泵体4内径不同,脱对体l安装在上 泵体2的上部,在上泵体2与下泵体4之间还设有防砂体3。图2所示的脱对体1是由脱对接箍5、脱对短节6、脱对器上接头7、脱 对爪9、脱对杆12及脱对器下接头14构成,脱对接箍5安装在脱对体短节6 上,脱对器上接头7、脱对爪9、脱对杆12及脱对器下接头14位于脱对短节 6内,脱对爪9的外面套有脱对爪护套8,脱对杆12上还装有限位套10,用 来限定脱对爪9,脱对器下接头14安装在脱对杆12上,在脱对杆12上还装 有压簧11及被帽13。图3所示的上泵体2是由上泵简18、连杆上接头15、泵上接头16、上柱 塞17、软密封环21及上进油阀28构成,软密封环21位于上进油阀28与泵 上接头16之间并套在上柱塞17上,上泵简18与上进油阀28连为一体,密封 环21的外面还设有隔环20及密封护套19,上进油阀28是由上进油阀体22、 上进油阀球23、上进油阀座24、上进油阀座压帽25、上进油阀护罩27构成, 用连接螺丝26将上进油阀护罩27与上进油阀体22连在一起。图4所示的防砂体3是由滤网上护罩29、滤网30、滤网下护罩31及固定 卡子33构成,滤网30套在滤网上护罩29与滤网下护罩31上,固定卡子33 安装于滤网下护罩31的下端,用固定螺栓32固定在滤网下护罩31上。图5所示的下泵体4是由下泵简34、上出油阀56、下进油阀53、下出油
阀54、下泵接头48、中心管40、密封囊体55及上下泵过油接头35构成,上 下泵过油接头35设在上出油阀56的上方,密封囊体55设在下泵体4的上出 油阀56与下出油阀"之间,是由密封胶囊43、软密封环42及胶囊护罩41 构成的,胶囊护罩41将密封环42及密封胶囊43固定在中心管40上,如图6 所示。上出油阀56是由上出油阀罩36、凡尔球37、凡尔座38、上出油阀固 定座39构成,下出油阀54是由下泵出油阀罩44、下泵出油阀球45、下泵出 油阀座46及下泵出油阀座压帽47构成,下进油阀53是由下泵进油阀罩49、 下泵进油阀球50、下泵进油阀座51及下泵进油闽座压帽52构成。上下泵过 油接头35、上出油阆56、密封囊体55、下出油阀54及中心管40构成了下柱塞总成o上泵体2的上进油阀28连在下泵体4的下泵简34上,上泵体2的上柱塞 17与下泵体4的上下过油接头35相连接,防砂体3位于上泵体2与下泵体4 之间,其上端的滤网上护罩29卡在上泵体2的上进油阀28上,下端的固定卡 子33固定在下泵体4的下泵简34上,脱对体1的脱对短节6与上泵体2的泵 上接头16相连接,脱对体1的脱对器下接头14与上泵体2的连杆上接头15 相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异径双缸软柱塞排液泵,包括脱对体(1)及由下泵筒(34)、上出油阀(56)、下进油阀(53)、下出油阀(54)、泵下接头(48)及中心管(40)构成的下泵体(4),其特征是在下泵体(4)的上方设有一上泵体(2),上泵体(2)与下泵体(4)内径不同,脱对体(1)安装在上泵体(2)的上部;在下泵体(4)的上出油阀(56)与下出油阀(54)之间设有密封囊体(55),上出油阀(56)的上部设有上下泵过油接头(35);上泵体(2)是由上泵筒(18)、连杆上接头(15)、泵上接头(16)、上柱塞(17)、软密封环(21)及上进油阀(28)构成,软密封环(21)位于上进油阀(28)与泵上接头(16)之间并套在上柱塞(17)上,上泵筒(18)与上进油阀(28)连为一体。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异径双缸软柱塞排液泵,其特征在于在上泵体 (2)与下泵体(4)之间设有防砂体(3)。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径双缸软柱塞排液泵,其特征在于防砂体(3 ) 是由滤网上护罩(29)、滤网下护罩(31)、滤网(30)及固定卡子(33)构 成,滤网(30 )套在滤网上护罩(29 )与滤网下护罩(31 )上,固定卡子(33 ) 安装于滤网下护罩(31)的下端。
4、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径双缸软柱塞排液泵,其特征在于上泵 体(2)的上进油阀(28)连在下泵体(4)的下泵简(34)上,上泵体(2) 的上柱塞(17)与下泵体(4)的上下泵过油接头(35)相连接,防砂体(3) 上端的滤网上护罩(29)卡在上泵体(2)的上进油阀(28)上,下端的固定 卡子(33 )固定在下泵体(4 )的下泵筒(34 )上,脱对体(1)的脱对短节(6)与上泵体(2)的泵上接头(16)相连接,脱对体(l)的脱对器下接头 (14)与上泵体(2)的连杆上接头(15)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径双缸软柱塞排液泵,包括脱对体1及由下泵筒34、上出油阀56、下进油阀53、下出油阀54、泵下接头48及中心管40构成的下泵体4,其特征是在下泵体4的上方设有一上泵体2,上泵体2与下泵体4内径不同,脱对体1安装在上泵体2的上部;在下泵体4的上出油阀56与下出油阀54之间设有密封囊体55,上出油阀56的上部设有上下泵过油接头35;上泵体2是由上泵筒18、连杆上接头15、泵上接头16、上柱塞17、软密封环21及上进油阀28构成,软密封环21位于上进油阀28与泵上接头16之间并套在上柱塞17上,上泵筒18与上进油阀28连为一体。
文档编号F04B47/00GK201041143SQ20072001836
公开日2008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31日
发明者韩明胜 申请人:由守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