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快速安装结构的吊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0914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快速安装结构的吊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扇,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吊扇中上盅和吊杆的安装结构,该吊装机构的安装和固定非常简单和快捷。
背景技术
吊扇是ー种常见的电器,一般包括以下部件开关、调速器、扇叶、驱动扇叶转动的电机、与电机相连接的吊杆以及将吊杆安装在房梁或天花板上的吊装机构等。所述吊装机构通常包括支承件和外売。该外壳一般称为上壳或上盅,与用来包容电机的下壳或下盅相对应。所述支承件的中心通常设有供电线通过的孔,而其两端分别用例如螺栓连接在上売上。在现有技术中,所述吊装机构的安装步骤通常是,操作人员先将支承件固定在房梁或天花板上,再把上盅罩住支承件,用螺钉就上盅固定在支承件上。这里省略了对其它部件,因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涉及对它们的修改。由于安装工作是在房间近天花板的较高位置上进行,要将螺钉与上盅和支承件中的螺孔对准并非很容易。另外,在固定螺钉时,往往会因用力不当而使螺钉从螺孔中脱出,掉落地上。这时,需自己爬下或叫别人拾起螺钉,再行固定,显得十分麻烦和不便,并且需化费较长时间。又因上盅固定好后,上盅的外表面上会有外露的螺丝头或铆钉头,以致于吊扇整体的外观显得不十分协调及美观。本申请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020229648. 3 (授权公告号CN201739200U)公开了ー种可快速安装外壳的吊扇装置,其中吊扇的外壳(即上盅)由弾性材料制成并且所述外壳上部的内周壁上设有ー环形凹道,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一支承件,所述支承件包括一平面部分以及自所述平面部分两侧分别向下向外延伸的第一斜面部分和第二斜面部分,所述支承件的纵向长度稍大于所述外壳的所述环形凹道上部的直径但大致上等于所述环形凹道的直径,以致于所述支承件挤压通过所述环形凹道上部后刚好与所述环形凹道相嵌接,使得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承件彼此紧密连接和相对固定。该实用新型的吊扇外壳的安装非常方便、省力和快捷,而且可防振和防噪音。但是,在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中,支承件只是嵌接在上盅的凹道中,依靠上盅和支承件的刚性来使它们彼此紧密连接和相对固定,这种安装结构对上盅和支承件的材料性能要求较高,其所能够承受的吊扇重量也不大,限制了该安装结构的适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种可快速安装上盅和支承件的吊扇,其中上盅可以更稳固地固定在支承件上。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吊扇,包括吊装机构、扇叶、驱动扇叶的电机、电源开关、调速器,所述电机直接地或通过吊杆固定连接到所述吊装机构上,且所述扇叶固定在电机上并由电机带动进行旋转,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包括上盅和支承件;其中,在所述上盅的上部或者所述支承件的板状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接纳槽或第四突起,所述接纳槽和突起的形状相对应,通过使所述第四突起位于所述接纳槽中而将所述上盅和所述支承件固定连
接在一起。根据ー个实施方案,所述第四突起以圆形或条形设置在所述上盅的上部的内壁或外壁上;所述接纳槽设置在所述支承件的板状件的两端。根据另ー个实施方案,所述第四突起设置在所述支承件的板状件的两端,称为圆钉;所述接纳槽设置在所述上盅的上部的内壁上,称为圆钉槽,所述圆钉槽用于接纳所述支承件上的圆钉。优选地,所述上盅的上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向内突出的沿垂直方向的多个第一突起,从所述上盅的上部的边缘向内突出的沿水平方向的多个第二突起;每个第二突起位于两个第一突起之间,和在其ー侧的第一突起相连接或者隔开一段距离以形成第一缺ロ,且 与在其另ー侧的另ー个第一突起分开一段距离以形成第二缺ロ,所述第二突起和在其一侧的第一突起形成所述圆钉槽;其中所述第二缺ロ的尺寸大于所述圆钉的直径,且在形成有第一缺ロ时,所述第一缺ロ的尺寸小于所述圆钉的直径。其中,可以沿所述上盅的上部的边缘设置ー对或两对第二突起,这些第二突起沿上盅的中心垂直轴线呈旋转对称。另外,可以在上盅的上部的内壁上、在第二突起之下设置有向内突出的沿水平方向的第三突起,其中在第二突起和第三突起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圆钉的直径,或者所述在第二突起和第三突起之间的间距略小于所述圆钉的直径以便将所述圆钉卡紧在所述圆钉槽中;第三突起的数量和位置与第二突起相对应,在与第二突起相邻的两个第一突起之间延伸。优选地,所述第四突起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承件的板状件的两端且向外突出;如果所述板状件足够厚,所述第四突起直接设置在板状件的两端;如果所述板状件的厚度允许所述第四突起直接设置在板状件的两端,就将所述第四突起直接设置在板状件的两端;如果所述板状件的厚度明显小于第四突起的尺寸,则先将所述板状件的两端基本垂直向下或向上地延伸一段距离形成垂直延伸的部分,在该垂直延伸的部分上设置所述第四突起。所述第四突起可以是圆形、条形、方形或长方形。所述支承件上还可以包括锁定件,以便使上盅在安装到支承件上后其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所述锁定件设置在板状件的一端或两端,在所述第四突起的内侧;其中在将上盅安装到支承件上后,所述第四突起位于上盅的上部内侧的圆钉槽中,且在所述锁定件末端的弯钩会钩在所述第一突起中的ー个上,或者所述锁定件的末端抵靠在所述第一突起中的ー个上,使所述上盅和支承件相互固定就位。所述锁定件可以由弹簧片形成。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吊扇的吊装机构的安装和固定非常简化和快捷,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又能美化吊扇的外观。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扇的上盅的透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扇的支承件的透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扇的上盅和支承件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扇的上盅和支承件安装在一起的透视图。[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扇的上盅的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扇的上盅和支承件安装在一起的俯视图。图7是图6中圆圈B所示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扇的另ー个实施例中的上盅和支承件的分解透视图。图9是图8所示的吊扇的上盅和支承件安装在一起的透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扇的第三个实施例中的上盅和支承件的分解透视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吊扇的第三实施例中的上盅和支承件安装在一起的透视图。图12是图10所示的吊扇的第三实施例中的上盅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需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描述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范围限定。吊扇一般包括将吊扇安装在例如房顶或天花板等物体上的吊装机构、吊杆、通常为2个或3个的扇叶、驱动扇叶转动的电机、电源开关、调速器等部件,电机固定在吊杆上并且与各扇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贡献仅涉及对所述将吊扇安装在房顶或天花板上的吊装机构的改进,因此,为简便起见,本说明书中省略了对其它部件的介绍,这些其它部件可以采用本领域的惯常设计。本说明书中关于方位參照所述吊装机构实际安装时的方位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參照附图所在纸面的方向来理解。所述吊装机构一般包括吊扇的上盅和支承件,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扇中的上盅I的透视图。如图所示,上盅I通常呈碗状、锥形、半球形或者任何适当的形状,底部开有ー个让吊杆穿过的孔,上盅I可以由例如塑料或金属等材料制成。上盅I的上部3可以形成为大致圆台形或圆筒形,其外表面可以印刷图案、吊扇的型号或生产商资料等信息,或者贴上或包覆ー层材料,使其更美观。在上盅I的上部3的内壁可以设置有向内突出的沿垂直方向的多个第一突起5,以及从所述上盅I的上部3的边缘向内突出的沿水平方向的多个第二突起8。每个第二突起8可以位于两个第一突起5之间,可以和在其ー侧的第一突起5相连接或者隔开一段距离以形成第一缺ロ 6,且与在其另ー侧的另ー个第一突起5分开一段距离以形成第二缺ロ 7,从而通过所述第二突起8和在其ー侧的第一突起5形成ー个槽(这里称为圆钉槽10),所述圆钉槽用于接纳图2所示的支承件上的圆钉11。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一缺ロ 6 (如果有的话)的尺寸小于圆钉11的直径,而所述第二缺ロ的尺寸7则大于圆钉11的直径。优选地,可以沿上部3的边缘设置ー对或两对第二突起8,这些第二突起8沿上盅I的垂直中心轴线呈旋转对称。优选地,在上盅I的上部3的内壁上、在第二突起8之下可以设置有向内突出的沿水平方向的第三突起9。第二突起8和第三突起9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圆钉11的直径,或者上述间距也可以略小于所述圆钉11的直径以便将所述圆钉11卡紧在所述圆钉槽10中。第三突起9的数量和位置与第二突起8相对应,每个第三突起9可以分别在与第二突起8相邻的两个第一突起5之间延伸。另外,还可以在其它的第一突起5之间设置所述第三突起9,以加强所述上盅I的上部3的強度。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扇中的支承件2的透视图。在吊扇安装时,支承件2将与上盅I相连接。支承件2可以包括与吊杆相连接的托架,托架及其与吊杆的连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所述支承件2还包括在所述托架之上的基本平面的板状件,其中具有用于让例如电线穿过的中心孔和用于让例如螺钉穿过以固定在房顶或天花板上的孔。在所述支承件2的板状件的两端分别设置向外突出的第四突起,例如圆钉11,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四突起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条形、方形或长方形。如果所述板状件足够厚,所述圆钉11可以直接设置在板状件的两端。如果所述板状件的厚度明显小于圆钉11的直径,可以先将所述板状件的两端基本垂直向下或向上地延伸一段距离以形成垂直延伸的部分,在该垂直延伸的部分上设置所述第四突起或圆钉11。在支承件2的板状件的最终结构中,位于板状件两端的第四突起或圆钉11的位置与上盅I的上部3上的各个圆钉槽 1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支承件2的各个部件以及所述第四突起或圆钉11可以由塑料或金属制成,它们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材料。所述支承件2上还可以包括锁定件12,以便使上盅I在安装到支承件2上后其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基本上不会移动或脱开。所述锁定件12可以是带有弯钩13的弹簧片,由金属或塑料制成。所述锁定件12设置在板状件的一端或两端,在第四突起或圆钉11的内侧,在图2中从所述圆钉11沿顺时针方向延伸。在将上盅I安装到支承件2上后,第四突起或圆钉11位于上盅I的上部内侧的圆钉槽10中(优选地,也位于相应的缺ロ 6中),这时锁定件12的弯钩13可以钩在ー个第一突起5上,使上盅在支承件2上固定就位。替换地,所述锁定件12也可以是在图2中从所述圆钉11沿逆时针方向延伸(位置与图2所示相反),从而在安装后抵靠在ー个第一突起5上,以使上盅I在支承件2上固定就位。这时锁定件12可以不需要带有弯钩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扇中的上盅和支承件的分解透视图。在安装吊扇的上盅I和支承件2时,通常先将支承件2固定在房顶或天花板上,且将吊杆、电线等部件安装在支承件2中。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简单地将上盅I的上部3中的第二缺ロ 7与支承件2上的圆钉11对准,并以逆时针方向稍微转动一下上盅1,就可以将支承件2的圆钉11放置在上盅I的圆钉槽10中了。在上盅I包含第一缺ロ 6时,最好将圆钉11放置在所述第ー缺ロ 6中。这时,支承件2上的锁定件12可以利用其弯钩13勾住上盅中的ー个第一突起5,从而将上盅I和支承件2稳固地连接在一起。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扇中的上盅和支承件安装在一起的透视图。如图4所示,将上盅I的各个第二缺ロ 7分别与支承件2的相应圆钉11对准,并且沿箭头A的方向逆时针略微转动上盅I,使各个圆钉分别位于上盅I的各个圆钉槽10中,并且使锁定件12的弯钩13勾在ー个第一突起5上。这时,支承件2中的圆钉11分别位于上盅I的第一缺ロ 6中,支承件2上的锁定件12利用其弯钩13勾住上盅I中的ー个第一突起5,将上盅I和支承件2稳固地连接在一起。支承件2的每个圆钉11可以分别支撑上盅I的在第一缺ロ 6两侧的第二突起8和第一突起5,从而将上盅I保持就位。为了简便起见,图4中没有画出吊扇的其它部件。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扇中的上盅的剖视图,图中还画出了圆钉11在圆钉槽10中的位置。如图5,圆钉11在圆钉槽10中,位于第二突起8和ー个第一突起5之间的第一缺ロ 6中。第一缺ロ 6的尺寸小于圆钉11的直径;而第二缺ロ 7的尺寸比较大,大于圆钉11的直径。第三突起9设置在上盅I的上部3的内壁上且在第二突起8之下,第三突起9向内突出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突起8和第三突起9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或略小于所述圆钉11的直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扇中的上盅和支承件安装在一起的俯视图。图7是图6中圆圈B所示部分的放大图。图6和图7主要用于显示锁定件12的弯钩13勾在第一突起5上的情況。在上盅I和支承件2安装在一起之后,锁定件12的弯钩13会勾在第一突起5上,使上盅I不能在图6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也就不会脱出了。如果需要拆开上盅I和支承件2,则需要利用外力或者使用工具从上盅的顶部插入,将锁定件12的弯钩13推开,使弯钩13不再勾在第一突起5上。这时才可以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上盅1,将圆钉11通过第二缺ロ 7从圆钉槽10中移出,从而将上盅I和支承件2分开。锁定件12可以与支承件2的板状件一体形成,或者分别形成。所述圆钉11也可以与支承件2的板状件一体形成,或者分别形成。如果锁定件12、圆钉11和支承件2的板状件都是分别形成的,根据ー个实施例,可以利用所述圆钉11将锁定件12安装到所述支承件2的板状件的端部。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支承件2的板状件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I个、2个或更多个圆钉11。作为ー个例子,所述圆钉11可以由螺钉形成,它可以方便地拧在所述板状件上。所述圆钉11也可以用其它形状的突起替代。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扇的另ー个实施例中的上盅和支承件的分解透视图。图9是图8所示的吊扇的上盅和支承件安装在一起的俯视图。为简便起见,这里主要针对图8和9所示的另ー个实施例与图1-7的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其它没有专门指出的部件或部分可以是相同的或等同的。在图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吊扇的另ー个实施例中,支承件2的底部直接与电机14的顶部固定连接,省略了吊杆;并且,上盅I的尺寸比较大,其侧壁向下延伸可以包围所述电机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电机的侧边),但所述电机14的至少另一部分(例如旋转轴)可以暴露在位于上盅I的底部的孔中或者从该孔中伸出,以与各个扇叶固定连接,从而能够驱动扇叶旋转。所述支承件2的板状件具有4个端部,在图8中,画出了两个端部上分別含有两个圆钉11,其中ー个端部还含有锁定件12及在锁定件末端的弯钩13。可以理解的是,按照设计要求,所述支承件2的板状件也可以具有2个、3个或更多个端部,并且可以任意地在这些端部上分別设置适当数量的圆钉11和/或锁定件12及其弯钩13。如图8所示,所述上盅I的上部内侧设置由多个第一突起5,并且设置了与支承件2的圆钉相对应的多个第二突起8,在所述各个第二突起8和它两侧的第一突起5之间分别形成了第一缺ロ 6和第二缺ロ 7,以分别形成各个圆钉槽10。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第二突起8和圆钉槽10的位置分别与支承件2中的各个圆钉相对应。 图9是图8所示的吊扇的上盅和支承件安装在一起的俯视图。从图9中可以看到支承件2的底部用螺钉与所述电机14相连接,但所述电机14被上盅I的侧壁遮住。这时,上盅I可以类似于花盆的形状,它也可以被设计为任何适当的形状。下面參照图10-1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吊扇的第三个实施例。图10是第三实施例中的上盅和支承件的分解透视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的上盅和支承件安装在一起的俯视图,而图12是图10所示的吊扇的第三实施例中的上盅的剖视图。类似地,这里主要针对图10-12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与图1-9的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其它没有专门指出的部件或部分可以是相同的或等同的。在图10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支承件2的底部直接与电机14的顶部固定连接,省略了吊杆;并且,上盅I的尺寸也比较大,其侧壁向下延伸可以包围所述电机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电机的侧边),但所述电机14的至少另一部分(例 如旋转轴)可以暴露在位于上盅I的底部的孔中或者从该孔中伸出,以与各个扇叶固定连接,从而能够驱动扇叶旋转。在上盅I的上部3的外侧还可以形成有装饰图案或透气孔,使其更美观实用。如图10所示,所述上盅I的上部内侧设置由多个第一突起5,并且设置了与支承件2的圆钉相对应的多个第二突起8,在所述各个第二突起8和它两侧的第一突起5之间分别形成了第一缺ロ 6和第二缺ロ 7,以分别形成各个圆钉槽10。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第二突起8和圆钉槽10的位置分别与支承件2中的各个圆钉相对应。在图10中,所述支承件2的板状件具有2个分别向上延伸的端部,即所述板状件的侧面形成类似于“v-v”的形状。每个端部上分別设置两个圆钉11,其中一个端部上还设置有锁定件12及在锁定件末端的弯钩13。这种方案可以使上盅I在安装后包围整个支承件2,再配合上盅I的外形设计,使吊扇更美观实用。可以理解的是,按照设计要求,所述支承件2的板状件也可以具有2个、3个或更多个端部,并且可以任意地在这些端部上分別设置适当数量的圆钉11和/或锁定件12及其弯钩13。图11是图10所示的吊扇的上盅和支承件安装在一起的俯视图。从图11中可以看到支承件2的底部与所述电机14相连接,但所述电机14被上盅I的侧壁遮住。这时,上盅I可以类似于花盆的形状,它也可以被设计为任何适当的形状。图12是图10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上盅的侧视图,其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第一突起5、第一缺ロ 6、第二缺ロ 7、第二突起8和第三突起9的位置。其中,第三突起9是任选的。第一突起5、第二突起8以及第三突起9 (如果有的话)围成圆钉槽10,第二突起8在其ー侧的ー个第一突起5之间设置第一缺ロ 6,第二突起8在其另ー侧的另ー个第一突起5之间第二缺ロ 7。第一缺ロ 6的尺寸小于圆钉11的直径,在安装上盅时第一缺ロ 6用于放置在圆钉11上;而第二缺ロ 7的尺寸比较大,大于圆钉11的直径,用于在安装上盅时,使圆钉槽10通过第二缺ロ 7套置在圆钉11上。作为ー个使用例子,图8-9和图10-12所示的吊扇的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安装在不太高的地方。例如,如果房顶的高度较低(例如在写字楼或宾馆中),这时可以不使用吊杆,而将所述电机14直接安装在支承件2的底部,再将扇叶安装在电机的侧边或底部,以节省整个吊扇的安装空间。同时,为了安装的需要和美观起见,可以将上盅I的底部的孔做得较大,并且将上盅I的侧壁从支承件的侧边一直向下延伸以覆盖所述电机14的侧边,所述扇叶分别穿过所述上盅底部的孔连接到所述电机上,由电机驱动旋转。而在例如房顶的高度很高时(例如在厂房中),则可以按照图1-7的实施例,通过吊杆将电机连接到支承件2的底部,这时可以利用吊杆的长度来调整扇叶的高度,以符合使用要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ー个替换实施方案,可以在上盅I的上部3的内壁或外壁上设置前文中介绍的第四突起或圆钉11,并且在支承件4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相对应的圆钉槽10,这种替换实施方案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另外,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在吊扇上安装照明灯具、装饰品等附件。以上以优选实施例介绍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上述内容被认为仅仅是描述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说明书中的教 导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进和/修改,这些改进和/或修改都应当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1.ー种吊扇,包括吊装机构、扇叶、驱动扇叶的电机、电源开关、调速器,所述电机直接地或通过吊杆固定连接到所述吊装机构上,且所述扇叶固定在电机上并由电机带动进行旋转,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包括上盅(I)和支承件(2); 其中,在所述上盅的上部(3)或者所述支承件(2)的板状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接纳槽或第四突起,所述接纳槽和突起的形状相对应,通过使所述第四突起位于所述接纳槽中而将所述上盅和所述支承件固定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I的吊扇,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突起以圆形或条形设置在所述上盅的上 部(3)的内壁或外壁上;所述接纳槽设置在所述支承件的板状件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I的吊扇,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突起设置在所述支承件的板状件的两端,称为圆钉(11);所述接纳槽设置在所述上盅的上部(3)的内壁上,称为圆钉槽,所述圆钉槽用于接纳所述支承件上的圆钉(11)。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吊扇,特征在于所述上盅的上部(3)的内壁上设置有向内突出的沿垂直方向的多个第一突起(5),从所述上盅的上部的边缘向内突出的沿水平方向的多个第二突起(8);每个第二突起(8)位于两个第一突起之间,和在其ー侧的第一突起(5)相连·接或者隔开一段距离以形成第一缺ロ(6),且与在其另ー侧的另ー个第一突起(5)分开ー段距离以形成第二缺ロ(7),所述第二突起(8)和在其ー侧的第一突起(5)形成所述圆钉槽(10);其中所述第二缺ロ的尺寸(7)大于所述圆钉(11)的直径,且在形成有第一缺ロ(6)时,所述第一缺ロ(6)的尺寸小于所述圆钉(11)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吊扇,特征在于沿所述上盅的上部(3)的边缘设置ー对或两对第ニ突起(8),这些第二突起(8)沿上盅(I)的垂直中心轴线呈旋转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4的吊扇,特征在于在上盅(I)的上部(3)的内壁上、在第二突起(8)之下设置有向内突出的沿水平方向的第三突起(9),其中在第二突起(8)和第三突起(9)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圆钉(11)的直径,或者所述在第二突起(8)和第三突起(9)之间的间距略小于所述圆钉(11)的直径以便将所述圆钉(11)卡紧在所述圆钉槽(10)中;第三突起(9)的数量和位置与第二突起(8)相对应,在与第二突起(8)相邻的两个第一突起(5)之间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3的吊扇,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突起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承件(2)的板状件的两端且向外突出; 如果所述板状件的厚度允许所述第四突起直接设置在板状件的两端,就将所述第四突起直接设置在板状件的两端;如果所述板状件的厚度小于第四突起的尺寸,则先将所述板状件的两端基本垂直向下或向上地延伸一段距离形成垂直延伸的部分,在该垂直延伸的部分上设置所述第四突起。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吊扇,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突起为圆形、条形、方形或长方形。
9.根据权利要求3的吊扇,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2)上还包括锁定件(12),以便在将上盅安装到支承件上后其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所述锁定件(12)设置在板状件的一端或两端,在所述第四突起的内侧;其中在将上盅安装到支承件上后,所述第四突起位于上盅的上部内侧的圆钉槽(10)中,且在所述锁定件(12)末端的弯钩(13)钩在所述第一突起(5)中的ー个上,或者所述锁定件(12)的末端抵靠在所述第一突起(5)中的ー个上,使所述上盅和支承件(2)相互固定就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吊扇,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12)由弹簧片形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快速安装结构的吊扇,包括吊装机构和其它部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包括上盅和支承件;其中,所述上盅呈碗状、锥形或半球形或任何适当形状;其中,在所述上盅的上部或者所述支承件的板状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接纳槽或第四突起,所述接纳槽和突起的形状相对应,在安装吊扇时,所述上盅和所述支承件通过使所述第四突起位于所述接纳槽中而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吊扇的安装和固定非常简化和快捷,并且美化了吊扇的外观。
文档编号F04D29/00GK202451451SQ20112031412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4日
发明者何仕燊, 姚志耀 申请人:润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