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457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风扇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来产生气流的无叶片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喷嘴,所述喷嘴安装在用来产生气流的基部壳体装置上。所述喷嘴包括用来接收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来排出气流的嘴部。所述喷嘴限定开口并围绕所述开口延伸,从所述嘴部排出的气流通过该开口将风扇组件外侧的空气吸入。所述风扇组件进一步包括空气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嘴部上游的所述气流。
【专利说明】风扇组件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3月4日、申请号为201010129960.X、发明名称为“风扇组件”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风扇组件。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涉及家用风扇,诸如塔式风扇,用来在房间、办公室或者其他家用环境中产生暖热气流。

【背景技术】
[0003]传统家用风扇通常包括一组安装成围绕轴线旋转的叶片或翼片,以及用来旋转所述一组叶片来产生气流的驱动装置。气流的运动和循环形成“风冷”或凉风,因此,当热量通过对流和蒸发而耗散时,使用者感受到冷却效果。
[0004]这种风扇具有各种尺寸和形状。例如,吊扇直径可能至少为I米,且通常以悬挂方式安装在天花板上,提供向下的气流来冷却房间。另一方面,台扇直径通常大约为30cm,一般自由站立并且便携。落地塔式风扇一般包括细长的、大约Im高的垂直延伸壳体,该壳体容纳一组或多组旋转叶片来产生气流。可以采用摆动机构来旋转所述塔式风扇的出口,以使气流扫过房间的较宽区域。
[0005]风扇加热器通常包括许多位于旋转叶片后部或前部的加热元件,以便使用者可以凭意愿加热旋转叶片产生的气流。加热元件通常呈热辐射线圈或翅片形式。通常可以设置可变恒温器或许多预定输出功率的装置,以便使用者可以控制风扇加热器排出的气流的温度。
[0006]这种布置的缺陷在于,风扇加热器的旋转叶片产生的气流一般不均匀。这是因为叶片表面或者风扇加热器面向外的表面范围内存在变化因素。这些变化因素的程度可能在产品与产品之间发生改变,甚至在单个风扇加热器之间也存在改变。这些变化因素导致产生湍流气流或者“紊乱”的气流,这种气流感觉像是一系列空气脉动,并且使用者可能感觉不舒服。气流的湍流产生的另外的缺陷在于,风扇加热器的加热效果可能随着距离而迅速衰减。
[0007]在家用领域,由于空间有限,所以希望用电器尽可能小且紧凑。不希望用电器的部件向外伸出,或者使用者可以触及任何运动部件,诸如叶片。风扇加热器倾向于在模制开孔的壳体内容纳叶片和热辐射线圈,防止使用者因接触运动叶片或高温热辐射线圈而受伤,但是这些封闭部件难于清洗。因此,在使用风扇加热器的间歇内,许多灰尘以及其他碎屑可能积存在壳体内和热辐射线圈上。当激活热辐射线圈时,线圈外表面温度可能迅速升高,特别是在线圈功率输出相对较高的时候,温度可能达到超过700°C的值。因此,在风扇加热器使用间歇内沉积在线圈上的一些灰尘可能被烧焦,从风扇加热器上发出令人不快的气味并持续一段时间。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改进风扇组件。
[0009]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来产生气流的无叶片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产生气流的装置和喷嘴,所述喷嘴包括用来接收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来排出气流的嘴部,所述喷嘴限定开口并围绕其延伸,从所述嘴部排出的气流将来自风扇组件外侧的空气吸入通过该开口,所述风扇组件进一步包括空气加热装置。
[0010]通过使用无叶片风扇组件,可以不使用叶片风扇来产生气流以及冷却效果。较之叶片风扇组件而言,无叶片风扇组件使得运动部件减少且复杂性降低。此外,由于不使用叶片风扇从风扇组件投射气流,所以可以产生相对均匀的气流并将其引导到房间内或导向使用者。被加热的气流可以从所述喷嘴有效送出,较之现有技术中的风扇组件而言,向湍流损失较少的能量和速度。对于使用者来说优势在于,较之使用具备叶片风扇的现有技术风扇加热器从风扇组件投射被加热的气流而言,可以更迅速地在距离风扇组件几米远的地方感受到被加热的气流。
[0011]术语“无叶片”用来描述这样的风扇组件,其中不使用运动叶片来从风扇组件向前排出或投射气流。因此,无叶片风扇组件可以认为具有不存在运动叶片的输出区域或排出区域,而从该区域气流被引导向使用者或房间流动气流。可以向无叶片风扇组件的输出区域提供各种不同的来源之一,诸如泵、发生器、马达或其他流体传递设备所产生的主气流,所述来源可以包括旋转设备诸如马达转子和/或用来产生气流的叶轮。所产生的主气流可以从房间空间或风扇组件外侧的其他环境通过所述内部通道行进到所述喷嘴,然后通过所述喷嘴的嘴部回送到所述房间空间。
[0012]因此,将风扇组件描述为无叶片形式并不延伸到对动力源和用于辅助风扇功能的部件诸如马达的说明。辅助风扇功能的示例可以包括风扇组件的照明、调节和摆动。
[0013]空气从嘴部排出的方向优选与气流行经内部通道至少一部分的方向基本上成直角。优选,所述气流在基本上垂直平面内经过所述内部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而空气基本上沿水平方向从嘴部排出。所述内部通道优选定位在喷嘴前部,而所述嘴部优选定位在所述喷嘴后部并布置成向所述喷嘴前方引导空气并通过所述开口。因此,所述嘴部优选构造成在气流从所述内部通道流向所述嘴部的出口时,将空气流动方向反向。所述嘴部的截面优选基本上为U形,并且优选向着其出口收窄。
[0014]所述喷嘴的形状并不受包括用于叶片风扇的空间的这种需求的束缚。优选,所述喷嘴围绕所述开口。例如,所述喷嘴可以围绕所述开口延伸一定的距离,该距离介于50到250cm之间。所述喷嘴可以为细长的环形喷嘴,优选其高度介于500到100mm之间,而宽度介于100到300mm之间。可以选择的是,所述喷嘴可以基本上为圆环形喷嘴,优选其高度介于50到400mm之间。所述内部通道优选为环形,并且优选构造成将气流分成两条围绕所述开口沿着相反方向流动的气流。
[0015]所述喷嘴优选包括内壳体部分和外壳体部分,所述外壳体部分限定所述内部通道。每个部分优选分别以环形构件形成,但是每个部分可以由多个连接在一起的构件或者以其他方式组装成该部分的构件形成。所述外壳体部分优选构造成局部重叠所述内壳体部分,从而在所述喷嘴的内壳体部分的外表面和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的重叠部分之间限定至少一个嘴部的出口。每个出口优选呈槽口形式,优选其宽度介于0.5到5mm之间。所述嘴部可以包括多个这种围绕所述开口隔开的出口。例如,一个或多个密封构件可以位于所述嘴部内,以限定多个隔开的出口。这种出口优选具有相同的尺寸。如果所述喷嘴呈细长的环形喷嘴形式,则每个出口优选沿着该喷嘴内周边的各细长侧部定位。
[0016]所述喷嘴可以包括多个间隔件,用来促使所述喷嘴的内壳体部分和外壳体部分的重叠部分分开。这样可以协助保持所述开口周围的所述出口的宽度基本上均匀。所述间隔件优选沿着所述出口均匀隔开。
[0017]所述喷嘴可以包括多个位于所述内部通道内的静止引导翼片,每个引导翼片用来向所述嘴部引导一部分所述气流。使用这种引导翼片可以协助通过所述嘴部产生基本上均匀分布的气流。
[0018]所述喷嘴可以包括位于所述嘴部附近的表面,并且所述嘴部布置成将从其排出的气流引导到所述表面上。优选,所述表面是弯曲表面,更优选所述表面是柯恩达(Coanda)表面。优选,所述喷嘴的内壳体部分的外表面构造成限定所述柯恩达表面。柯恩达表面是已知的表面类型,离开靠近该表面的出口孔隙的流体流在该表面上展现出柯恩达效应。所述流体倾向于紧密地流过所述表面上方,几乎“紧贴”或“紧靠”所述表面。柯恩达效应是一种经过验证的、资料详实的夹带方法,其中主气流被引导到柯恩达表面上。对于柯恩达表面以及柯恩达表面上流体流动效应的说明,可见于文献诸如Reba, Scientific American, Volume214, June 1966, page 84 to 92。通过使用柯恩达表面,从所述嘴部排出的空气将来自所述风扇组件外侧的更大量的空气吸入通过所述开口。
[0019]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风扇组件的喷嘴形成气流。在以下说明中,该气流将称为主气流。主气流从所述喷嘴的嘴部排出,并优选经过柯恩达表面。主气流夹带包围所述喷嘴的嘴部的空气,其作为空气放大器,从而将主气流和夹带空气提供给使用者。夹带空气在文中称为二次气流。二次气流从房间空间、区域或包围所述喷嘴的嘴部的外部环境吸入,并且借助位移而从所述风扇组件周围的其他区域吸入,主要经过由所述喷嘴限定的所述开口。被导向所述柯恩达表面的所述主气流与夹带的二次气流相结合,等于从所述喷嘴限定的所述开口排出或向前投射的总气流。
[0020]优选,所述喷嘴包括位于所述柯恩达表面下游的扩散表面(diffuser surface)。所述扩散表面向使用者位置引导排出的气流,同时保持平滑均匀的输出,产生适当的冷却效果而不让使用者感觉到“浪涌”流。优选,所述喷嘴的内壳体部分的外表面构造成限定所述扩散表面。
[0021]优选,用来产生通过所述喷嘴的气流的装置包括由马达驱动的叶轮。这样能使所述风扇组件有效地产生气流。用来产生气流的装置优选包括DC无刷马达和混流叶轮。这样可以避免来自传统电刷马达中所用电刷的摩擦损耗以及碳屑。减少碳屑和排放在清洁方面和对污染敏感的环境具有优势,所述对污染敏感的环境诸如医院或过敏人群周围。虽然通常用在叶片风扇中的感应马达也没有电刷,但是DC无刷马达比感应马达能提供范围更宽的操作速度。
[0022]所述加热装置可以布置成加热所述嘴部上游的所述主气流,而让所述二次气流用来输送的被加热主气流远离所述风扇组件。因此,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叶片风扇组件,用来产生气流,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用来产生气流的装置和喷嘴,所述喷嘴包括用来接收所述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来排出所述气流的嘴部,所述喷嘴限定开口并在围绕开口延伸,从所述嘴部排出的所述气流将所述风扇组件外侧的空气吸入通过所述开口,所述风扇组件进一步包括用来加热所述嘴部上游的所述气流的空气加热装置。
[0023]此外,或者可以选择的是,所述加热装置可以布置成加热所述二次气流。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嘴部下游,以便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所述主气流和所述二次气流两者。
[0024]优选,所述喷嘴包括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喷嘴内。所述加热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布置在所述喷嘴内,从而围绕所述开口延伸。如果所述喷嘴限定圆形开口,则所述加热装置优选围绕所述开口延伸至少270°,更优选围绕所述开口延伸至少300°。如果所述喷嘴限定细长开口,则所述加热装置优选至少位于所述开口的相对的细长侧部。
[002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布置在所述内部通道中,从而加热所述嘴部上游的所述主气流。所述加热装置可以连接到所述内壳体部分的内表面和所述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至少其中之一,以便所述主气流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嘴部排出之前,经过所述加热装置。例如,所述加热装置可以包括多个连接到所述内表面之一或两者的薄膜加热器。
[0026]可以选择的是,所述加热装置可以位于所述内表面之间,以便基本上全部主气流从所述嘴部排出之前,经过所述加热装置。例如,所述加热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内部通道中的多孔加热器(porous heater),以便所述主气流从所述嘴部排出之前,经过所述加热装置中的孔。所述至少一个多孔加热器可以由陶瓷材料形成,优选为PTC (正温度系数)陶瓷加热器,这种加热器在激活后能迅速加热气流。所述加热装置优选配置成防止所述加热器的温度升高到200°C以上,以便所述风扇组件不会发出“烧过的灰尘”的气味。
[0027]所述陶瓷材料可以任选以金属或其他导电材料涂覆,以便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到所述风扇组件内用来激活所述加热装置的控制器。可以选择的是,至少一个非多孔加热器可以安装在位于所述内部通道中的金属框架内,并且连接到所述控制器。所述金属框架用来提供更大的表面积以及更好的热传递效果,同时还提供与所述加热器电连接的装置。
[0028]所述喷嘴的内壳体部分和外壳体部分可以由塑料材料或其他导热性相对较低(小于IWnT1K-1)的材料形成,以防止所述风扇组件使用过程中,所述喷嘴的外表面变得过烫。但是,所述内壳体部分可以由导热性高于所述外壳体部分的材料形成,以便所述内壳体部分被所述加热装置加热。这样可以允许热量从所述内壳体部分的内表面——位于所述嘴部上游——传递到经过所述内部通道的所述主气流,并且从所述内壳体部分的外表面——位于所述嘴部下游一传递到经过所述开口的所述主气流和二次气流。
[0029]作为将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喷嘴至少一部分内的替代方案,所述加热装置的一部分可以位于容纳所述产生气流的装置的壳体内,或者位于所述气流行经的所述风扇组件的另一部件内。因此,在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来产生气流的无叶片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产生气流的装置和喷嘴,所述喷嘴包括用来接收所述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来排出所述气流的嘴部,所述喷嘴限定开口并围绕该开口延伸,从所述嘴部排出的所述气流将所述风扇组件外侧的空气吸入通过所述开口,所述风扇组件进一步包括所述气流流经的多孔空气加热装置。
[0030]作为另一种示例,所述加热装置可以包括多个位于所述内部通道中的加热器;和多个连接到每一个所述加热器的热辐射翅片,所述热辐射翅片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内部通道延伸,以向所述主气流传递热量。两组所述翅片可以连接到每个加热器,使得每一组翅片从所述加热器向所述喷嘴的内壳体部分的内表面和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其中之一延伸。
[0031]可以选择的是,所述加热装置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设置在所述喷嘴内,从而与所述内部通道热接触,从而加热所述喷嘴上游的所述气流。例如,所述加热装置可以位于所述喷嘴的内壳体部分内,至少所述内壳体部分的内表面以导热材料形成,从而将来自所述加热装置的热量传递到经过所述内部通道的所述主气流。例如,所述内壳体部分可以由导热性大于1WnT1K-1的材料形成,优选由金属材料诸如铝或铝合金形成。
[0032]所述加热装置可以包括多个位于所述壳体的内壳体部分内的加热器。例如,所述加热装置可以包括多个位于所述内壳体部分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筒式加热器。如果所述喷嘴呈细长环形喷嘴形式,则至少一个加热器可以沿着所述喷嘴每个相对的细长表面设置。例如,所述加热装置可以包括多组筒式加热器,每一组筒式加热器沿着所述喷嘴相应侧部设置。每一组筒式加热器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筒式加热器。
[0033]所述加热器可以设置在所述喷嘴的内壳体部分的内部分和外部分之间。至少所述喷嘴的内壳体部分的外部分,并优选所述喷嘴的内壳体部分的内部分和外部分两者,优选以导热性高于所述喷嘴的外壳体部分(优选大于1WnT1K-1)的材料形成,优选以金属材料诸如铝或铝合金形成。使用诸如铝的材料可以协助减少加热装置的热载荷,因而增大所述加热装置激活时的温度升高速率,以及空气被加热的速率。
[0034]所述内壳体部分的这一部分可以考虑形成所述加热装置的一部分。因此,所述加热装置可以部分地限定所述喷嘴的内部通道。所述加热装置可以包括所述柯恩达表面和所述扩散表面两者或者其中之一。
[0035]所述加热器可以被使用者有选择地激活,单独激活或者以预定的组合激活,以改变从所述喷嘴排出的气流的温度。
[0036]所述加热装置可以至少部分凸出穿过所述开口。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个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开口凸起的热辐射翅片。这样可以协助增大热量从所述加热装置向经过所述开口的空气传递的速率。如果所述喷嘴呈细长环形喷嘴形式,则许多热辐射翅片可以沿着所述喷嘴每个相对的细长表面设置。在所述风扇连续使用期间,当所述风扇组件通电时,可能沉积在所述热辐射翅片的上表面上的任何灰尘或其他碎屑,可以被通过所述开口吸入的气流迅速吹走。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外表面温度优选介于40到70°C之间,优选不超过大约50°C,以便可以避免因意外接触所述热辐射翅片或所述加热装置的其他外表面而造成使用者受伤,并且避免残留在所述加热装置的外表面上的任何灰尘被“烧焦”。
[0037]所述风扇组件可以是台扇或落地扇,或者可以是壁挂扇或吊扇。
[0038]在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扇加热器,所述风扇加热器包括:用来排出气流的嘴部,所述嘴部围绕开口延伸,从所述嘴部排出的气流将所述风扇加热器外侧的空气吸入通过所述开口 ;和柯恩达表面,所述嘴部布置成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柯恩达表面上,所述风扇加热器进一步包括空气加热装置。
[0039]在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产生气流的风扇组件的喷嘴,所述喷嘴包括用来接收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来排出气流的嘴部,所述喷嘴限定开口并围绕该开口延伸,从所述嘴部排出的气流将所述喷嘴外侧的空气吸入通过所述开口,所述喷嘴进一步包括空气加热装置。
[0040]在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前述喷嘴的风扇组件。
[0041]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特征同等适用于本发明的第二至第六方面,反之亦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2]参考附图,仅通过例子的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0043]图1是家用风扇的前视图;
[0044]图2是图1的风扇的透视图;
[0045]图3是图1的风扇基部的截面图;
[0046]图4是图1的风扇喷嘴的分解视图;
[0047]图5是图4所示的区域A的放大视图;
[0048]图6是图4的喷嘴的前视图;
[0049]图7是沿图6的E —E线截取的喷嘴的截面图;
[0050]图8是沿图6的D — D线截取的喷嘴的截面图;
[0051]图9是沿图8所示的喷嘴截面的放大视图;
[0052]图10是沿图6的C 一 C线截取的喷嘴的截面图;
[0053]图11是图10所示的喷嘴的截面的放大视图;
[0054]图12是沿图6的B — B线截取的喷嘴的截面图;
[0055]图13是图12所示的喷嘴的截面的放大视图;
[0056]图14示出了穿过图1所示的风扇喷嘴的气流;
[0057]图15是图1所示风扇的喷嘴的第一替代方案的正视图;
[0058]图16是图15所示喷嘴的透视图;
[0059]图17是沿着图15中的线A-A截取的图15所示喷嘴的截面图;
[0060]图18是沿着图15中的线B-B截取的图15所示喷嘴的截面图;
[0061]图19是另一种家用风扇的透视图;
[0062]图20是图19所示风扇的正视图;
[0063]图21是图19所示风扇的喷嘴的侧视图;
[0064]图22是沿着图20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0065]图23是沿着图21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6]图1和2示出了一种无叶片风扇组件的示例。在该示例中,无叶片风扇组件呈家用塔式风扇10形式,包括基部12和安装并支撑在基部12上的喷嘴14。该基座12包括基本柱形的外壳16,该外壳可选择地安装在盘形基座底板18上。外壳16包括形成在外壳16中的孔形式的多个空气入口 20,通过该入口主气流从外界环境吸入到基座12内。基座12还包括多个使用者可操作的按钮21和使用者可操作的旋钮22,用于控制风扇10的操作。在该实例中,基座12具有200到300mm范围内的高度,且外壳16具有100到200mm范围内的直径。
[0067]喷嘴14具有细长、环形形状且限定出中央细长开口 24。喷嘴14具有500到100mm范围内的高度,且150到400mm范围内的宽度。在该实例中,喷嘴的高度约为750mm且喷嘴的宽度约为190mm。喷嘴14包括嘴部26,该嘴部定位在风扇10的后部,用于从风扇10通过开口 24发出空气。嘴部26至少部分地绕开口 24延伸。喷嘴14的内周边包括科恩达表面28、扩散表面30和引导表面32,该科恩达表面定位为临近嘴部26,且嘴部26引导从风扇10发出的空气流过该科恩达表面上方,该扩散表面30定位在科恩达表面28的下游,该引导表面定位在扩散表面30的下游。扩散表面30布置为呈锥形地远离开口 24的中心轴线X,其方式是有助于从风扇10发出的空气的流动。扩散表面30和开口 24的中心X之间所夹的角度在5到15°的范围内,且在该实例中约7°。引导表面32优选地布置为与扩散表面30成一角度,以进一步辅助来自风扇10的冷却气流的有效输送。在所不实施例中,引导表面32布置为基本平行于开口 24的中心轴线X,以对从嘴部26发出的气流呈现基本平坦且基本平稳的表面。视觉上有吸引力的锥形表面34定位在引导表面32的下游,终止在基本垂直于开口 24的中心轴线X的末梢表面36。锥形表面34和开口 24的中心轴线X之间所夹的角度优选约45°。喷嘴24沿开口 24的中心轴线X延伸方向的总深度在100到150mm的范围,且在该例子中约110mm。
[0068]图3显示了通过风扇10的基部12的截面图。基部12的外壳16包括下壳体部分40和安装在下壳体部分40上的主壳体部分42。下壳体部分42承装通常以44标记的控制器,用于响应图1和2所示的使用者可操作按钮21的按压和/或使用者可操作旋钮22的操作来控制风扇10的操作。下壳体部分40可选择地包括用于接收来自遥控器(未示出)的控制信号,并用于将这些控制信号传送到控制器44的传感器46。这些控制信号优选地是红外或RF信号。传感器46定位在窗口 47后方,控制信号穿过该窗口进入基部12的外壳16的下壳体部分40。发光二极管(未示出)可设置为用于指示风扇10是否处于待机模式。下壳体部分40还承装通常以48标记的机构,用于相对于下壳体部分40摆动主壳体部分42。主壳体部分42相对于下壳体部分40的每个摆动循环范围优选约在60°和120°之间,且在该实例中约90°。在该实例中,摆动机构48布置为每分钟执行约3到5个摆动周期。主电力线缆50延伸穿过形成在下壳体部分40中的孔,用于向风扇10提供电力。
[0069]主壳体部分42包括柱形格栅60,在该格栅中形成孔62的阵列,以提供基部12的外壳16的空气入口 20。该主壳体部分42承装叶轮64,该叶轮用于通过孔62将主气流吸入到基部12中。优选地,叶轮64是混合流动叶轮形式。叶轮64连接到从马达68向外延伸的旋转轴66。在该实例中,马达68是DC无刷马达,具有响应旋钮22的使用者操作和/或从遥控器接收的信号而被控制器44改变的速度。马达68的最大速度优选在5000到1000rpm范围内。马达68承装在马达座中,该马达座包括连接到下部72的上部70。马达座的上部70包括扩散器74,该扩散器是具有螺旋叶片的固定盘的形式。马达座定位在并安装在基本截头锥形的叶轮壳体76中,该叶轮壳体连接到主壳体部分42。叶轮64和叶轮壳体76形状为使得叶轮64紧密临近但不接触叶轮壳体76的内表面。基本环形的入口构件78连接到叶轮壳体76的底部,用于将主气流引导到叶轮壳体76中。
[0070]异型(profiled)的上壳体部分80连接到基部12的主壳体部分42的开放上端,例如通过搭扣连接。O形环密封构件可用于在基部12的主壳体部分42和上壳体部分80之间形成气密密封。上壳体部分80包括用于接收来自主壳体部分42的主气流的腔室86,和孔88,其中主气流穿过该孔从基部12流入喷嘴14。
[0071]优选地,基部12还包括用于降低来自基部12噪声的噪声抑制泡沫。在该实施例中,基部12的主壳体部分42包括定位在格栅60下方的第一基本柱形的泡沫构件89a、定位在叶轮壳体76和入口构件78之间的第二基本环形泡沫构件89b。
[0072]现将参照图4到13描述喷嘴14。喷嘴14包括细长、环形外壳体部分90,该部分连接到细长、环形内壳体部分92并绕该内壳体部分延伸。该内壳体部分92限定了喷嘴14的中央开口 24,且具有外部周边表面93,该表面成形为限定出科恩达表面28、扩散表面30、引导表面32和锥形表面34。
[0073]外壳体部分90和内壳体部分92 —起限定出喷嘴14的环形内部通道94。内部通道94定位在风扇10的前部。内部通道94绕开口 24延伸,且由此包括两个基本垂直延伸的部分,其每一个临近中央开口 24的相应细长侧、连结垂直延伸的部分的上端的上弯曲部分和连结垂直延伸的部分的下端的下弯曲部分。内部通道94以外壳体部分90的内部周边表面96和内壳体部分92的内部周边表面98为边界。外壳体部分90包括底部100,该底部例如通过搭扣连接而连接到基部12的上壳体部分80且位于该上壳体部分上方。外壳体部分90的底部100包括孔102,该孔对准基部12的上壳体部分80的孔88,且主气流穿过该孔从风扇10的基部12进入喷嘴14的内部通道94的下弯曲部分。
[0074]参见图8和9,喷嘴14的嘴部26定位在风扇10的后部。嘴部26分别通过外壳体部分90的内部周边表面96和内壳体部分92的外部周边表面93的重叠或面对部分104、106限定。在该实例中,嘴部26包括两个部分,其每一个沿喷嘴14的中央开口 24的相应细长侧延伸且与喷嘴14的内部通道94的相应垂直延伸部分流体连通。穿过嘴部26的每个部分的气流基本与穿过喷嘴14的内部通道94的相应垂直延伸部分的气流正交。嘴部26的每个部分具有基本U形的截面,且因此,当气流流过嘴部26时,气流的方向被基本反向。在该实例中,外壳体部分90的内部周边表面96和内壳体部分92的外部周边表面93的重叠部分104、106被成形为使得嘴部26的每个部分包括朝向出口 110变窄的锥形部分108。每个出口 110是基本垂直地延伸的槽口的形式,优选地具有从0.5到5mm范围的相对恒定宽度。在该实例中,每个出口 110具有约1.1mm的宽度。
[0075]嘴部26可由此被认为包括两个出口 110,每个出口定位在中央开口 24的相应侧。回到图4,喷嘴14还包括两个弯曲的密封构件112、114,每个用于在外壳体部分90和内壳体部分92之间形成密封,以使得基本没有来自喷嘴14的内部通道94的弯曲部分的空气泄露。
[0076]为了将主气流导入嘴部26,喷嘴14包括多个固定引导翼片120,这些翼片定位在内部通道94中且每个翼片都用于将气流的一部分朝向嘴部26引导。引导翼片120显示于图4、5、7、10和11中。引导翼片120优选地与喷嘴14的内壳体部分92的内部周边表面98整合。引导翼片120被弯曲,以使得在气流被导入嘴部26时没有显著的气流速度损失。在该实例中,喷嘴14包括两套引导翼片120,每套引导翼片120引导沿内部通道94的相应垂直延伸部分经过的空气朝向嘴部26的相关联部分。在每一套中,引导翼片120基本垂直地对准且均匀地间隔开,以在引导翼片120之间限定出多个通路122且空气穿过该通路被引导到嘴部26中。引导翼片120的均匀间隔提供了沿嘴部26的该部分的长度基本均匀的气流分布。
[0077]参见图11,引导翼片120优选地成形为使得每个引导翼片120的一部分124与喷嘴24的外壳体部分90的内部周边表面96接合,以便迫使外壳体部分90的内部周边表面96与内壳体部分92的外部周边表面93的重叠部分104、106分开。这可有助于沿嘴部26的每个部分的长度将每个出口 110的宽度保持在基本恒定的水平。参见图7、12和13,在该实例中,沿嘴部26的每个部分的长度设置额外的间隔件126,也用于将外壳体部分90的内部周边表面96与内壳体部分92的外部周边表面93的重叠部分104、106分隔开,以将出口110的宽度保持在所需的水平。每个间隔件126定位为基本在两个相邻的引导翼片120之间的中间位置。为了有助于制造,间隔件126优选地与喷嘴14的内壳体部分92的外部周边表面98整合。如果需要的话,额外的间隔件126可设置在相邻的引导翼片120之间。
[0078]在使用中,当使用者按压风扇10的基部12上的按钮21中的适当一个时,控制器44激活马达68,以使叶轮64旋转,其使得主气流通过空气入口 20吸入到风扇10的基部12中。主气流可高达每秒30升,更有选地高达每秒50升。主气流流动穿过叶轮壳体76和基部12的上壳体部分80,然后进入喷嘴14的外壳体部分90的底部100,从该处主气流进入喷嘴14的内部通道94。
[0079]还参见图14,标记为48的主气流被分成两股气流,其中一股在图14中标记为150,所述两股气流沿相反方向绕喷嘴14的中央开口 24流过。每股气流150进入喷嘴14的内部通道94的两个垂直延伸部分中相应的一个,且以基本垂直的方向向上传送穿过内部通道94的这些部分中的每一个。定位在内部通道94的这些部分中每一个中的该套引导翼片120将气流150朝向嘴部26的定位为临近该内部通道94的垂直延伸部分的那部分引导。每个引导翼片120将气流150的相应部分152朝向嘴部26的该部分引导,以使得沿嘴部26的该部分的长度存在基本均匀分布的气流150。引导翼片120成形为使得气流150的每一部分152以基本水平的方向进入嘴部26。在嘴部26的每个部分中,气流的该部分的流动方向被基本反向,如图14中154所示。气流的该部分由于嘴部26的该部分朝向其出口110成渐缩而被收缩,并引导绕过间隔件126并再次沿基本水平的方向通过出口 110射出。
[0080]从嘴部26射出的主气流被引导流过喷嘴14的科恩达表面上方,通过从外界环境夹带的空气产生二次气流,该空气特别是从嘴部26的出口 110周围的区域和从喷嘴14后部周围而来。该二次气流流过喷嘴14的中央开口 24,在该处与主气流混合,以产生总气流156或空气流动,从喷嘴14向前喷出。
[0081]沿喷嘴14的嘴部26均匀分布的主气流确保气流均匀地在扩散表面30上流过。扩散表面30通过让气流移动经过受控膨胀区域而使得气流的平均速度降低。扩散表面30相对于开口 24的中心轴线X较小的角度允许气流膨胀逐步地发生。尖锐且快速的发散会使得气流扰乱,在膨胀区域产生漩涡。这种漩涡会导致气流中紊流和相关噪声的增加,这特别是在诸如风扇这样的家用产品中特别不期望出现的。在没有引导翼片120的情况下,大多数主气流会趋向于通过嘴部26的上部离开风扇10,且相对于开口 24的中心轴线成锐角地向上离开嘴部26。结果,在通过风扇10产生的气流中会产生不均匀的空气分布。进而,来自风扇10的大多数气流会被扩散表面30不适当地扩散,导致产生具有更大紊流的气流。
[0082]向前喷射超过扩散表面30的气流会趋向于继续发散。基本平行于开口 30的中心轴线X延伸的引导表面32的存在趋向于将气流朝向使用者或向室内聚集。
[0083]参照图15至18,现在说明一种可以安装在基部12上并由其支撑、且可以取代喷嘴14的替代喷嘴200。喷嘴200用来将风扇10转化为风扇加热器,该风扇加热器可以用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产生类似于风扇10的冷却气流,或者加热气流。喷嘴200具有基本上与喷嘴14相同的尺寸和形状,并且也限定中央细长开口 202。与喷嘴14相同,喷嘴200包括嘴部204,该嘴部204定位在喷嘴200后部,用于通过开口 202排出空气。嘴部204至少局部围绕开口 202延伸。喷嘴200的内周边包括:位于嘴部204附近的柯恩达表面206,嘴部204将从喷嘴200排出的空气引导到所述表面206上;和位于柯恩达表面206下游的扩散表面208。扩散表面208布置成倾斜远离开口 202的中心轴线X,从而协助从风扇加热器排出的空气流动。扩散表面208和开口 24中心轴线X之间的夹角介于5到25°之间,并且在该不例中大约为7°。扩散表面208终止于前表面210,该前表面210基本上垂直于开口202的中心轴线X地铺展。
[0084]类似于喷嘴14,喷嘴200包括细长的环形外壳体部分220,所述外壳体部分220连接到细长的环形内壳体部分222并围绕其延伸。外壳体部分220基本上与喷嘴14的外壳体部分90相同。外壳体部分220优选由塑料材料形成。外壳体部分220包括底部224,该底部224例如借助卡接配合连接到基部12的上壳体部分80并位于其上方。内壳体部分222限定喷嘴200的中央开口 202,并且具有外部周边表面226,所述外部周边表面226构造成限定柯恩达表面206、扩散表面208和端表面210。
[0085]外壳体部分220和内壳体部分222 —起限定喷嘴200的环形内部通道228。内部通道228围绕开口 202延伸,因此包括两个基本上垂直延伸的部分,这两个部分每一个靠近中央开口 202的各细长侧部,上弯曲部分接合垂直延伸部分的上端,而下弯曲部分接合垂直延伸部分的下端。内部通道228由外壳体部分220的内部周边表面230和内壳体部分222的内部周边表面232界定。外壳体部分220的底部224包括孔234,当喷嘴220连接到基部12时,孔234与基部12的上壳体部分80的孔88对准。在使用中,主气流从基部12通过孔234行进,并进入喷嘴200的内部通道228的下弯曲部分。
[0086]特别参照图17和18,喷嘴200的嘴部204基本上与喷嘴14的嘴部26相同。嘴部204定位在喷嘴200的后部,并且分别由外壳体部分220的内部周边表面230和内壳体部分222的外部周边表面226的重叠或面对的部分限定。嘴部204包括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各自沿着喷嘴200的中央开口 202的各细长侧部延伸,并且与喷嘴200的内部通道228的各垂直延伸部分流体连通。通过嘴部204的各个部分的气流基本上与通过喷嘴200的内部通道228的各垂直延伸部分的气流正交。嘴部204构造成:让气流通过嘴部204时,其方向被基本上反向。外壳体部分220的内部周边表面230和内壳体部分222的外部周边表面226的重叠部分构造成让嘴部204的每个部分包括向出口 238收窄的渐缩部分236。每个出口238呈基本上垂直延伸的槽口形式,优选具有介于0.5到5mm之间的相对恒定的宽度,更优选介于I到2mm之间。在该示例中,每个出口 238的宽度大约为1.7mm。因此,可以认为嘴部204包括两个出口,每一个出口定位在中央开口 202的相应侧部。
[0087]在该示例中,喷嘴200的内壳体部分222包括许多相连部分。内壳体部分222包括下部分240,该下部分连同外壳体部分220限定内部通道228的下弯曲部分。喷嘴200的内壳体部分222的下部分240优选以塑料材料形成。内壳体部分222还可以包括上部分242,该上部分连同外壳体部分220限定内部通道228的上弯曲部分。内壳体部分222的上部分242基本上与内壳体部分222的下部分240相同。如图18所示,内壳体部分222的上部分240和下部分242每一个都与外壳体部分220形成密封,以使空气基本上不会从喷嘴200的内部通道228的弯曲部分泄漏。
[0088]喷嘴200的内壳体部分222进一步包括两个基本上垂直延伸部分,每个垂直延伸部分沿着中央开口 202的各侧部、并且在内壳体部分222的下部分240和上部分242之间延伸。内壳体部分222的每个垂直延伸部分包括内板244和连接到内板244的外板246。内板244和外板246每一个优选以导热性高于喷嘴200外壳体部分220的材料制成,在该不例中,内板244和外板246每一个由铝或铝合金制成。内板244连同外壳体部分220限定喷嘴200的内部通道228的垂直延伸部分。外板246限定柯恩达表面206和扩散表面208的端部208b,从嘴部204排出的空气被引导到该科恩达表面206上。
[0089]内壳体部分222的每个垂直延伸部分包括位于内板244和外板246之间的一组筒式加热器(cartridge heater) 248。在该实施方式中,每一组筒式加热器248包括两个基本上垂直延伸的筒式加热器248,每一个加热器的长度基本上与内板244和外板246的长度相同。每个筒式加热器248可以借助穿过喷嘴200的外壳体部分220的底部234延伸的馈电线(未示出)连接到控制器44。所述馈电线可以终止于连接件,当喷嘴200连接到基部12时,所述连接件与位于基部12的上壳体部分80上的协作连接件配合。所述协作连接件可以连接到在基部12内延伸到控制器44的馈电线。至少一个额外的、使用者可操作的按键或旋钮可以设置在基部12的下壳体部分40上,以便使用者可以有选择地激活每一组筒式加热器248。
[0090]内壳体部分222的每一个垂直延伸部分进一步包括借助销钉252连接到外板246的散热器(heat sink) 250。在该示例中,每个散热器250包括各自借助4个销钉252连接到外板246的上部分250a和下部分250b。散热器250的每个部分包括位于外板246凹陷部分内的垂直延伸散热板254,以便散热板254的外表面基本上与外板246的外表面平齐。散热板254的外表面形成扩散表面208的一部分。散热板254优选与外板246以相同材料形成。散热器250的每个部分包括大量热辐射翅片256,用来将热量分散到经过开口 202的气流中。每个热辐射翅片256从散热板254向外延伸,并且局部穿过开口 202。参照图17,在该示例中,每个热辐射翅片256基本上为梯形。热辐射翅片256优选与散热板254以相同材料形成,并且优选与之整体形成。
[0091]因此,可以认为喷嘴200的内壳体部分222的每个垂直延伸部分作为各加热单元,用来加热经过开口 202的气流,且这些加热单元每一个包括内板244、外板246、一组筒式加热器248和散热器250。因此,每个加热单元至少一部分定位于嘴部204下游,每个加热单元至少一部分连同喷嘴200的外壳体部分220限定内部通道228的一部分,并且内部通道228围绕这些加热单元延伸。
[0092]喷嘴200的内壳体部分222还可以包括弓丨导翼片,所述弓丨导翼片位于内部通道228内,并且每一个用于向嘴部204引导一部分气流。引导翼片优选与喷嘴200的内壳体部分222的内板244的内部周边表面整体形成。或者,所述引导翼片优选与喷嘴14的引导翼片120大致相同,因此不再赘述。类似于喷嘴14,可以沿着嘴部204每个部分的长度设置间隔件,用来促使外壳体部分220的内部周边表面230和内壳体部分222的外部周边表面226彼此重叠的部分分开,以保持出口 238的宽度处于期望程度。
[0093]在使用中,与风扇10中气流形成和排出方式相同,从风扇加热器形成和排出的是湍流相对较小的气流,正如以上参照图1至14所述。在使用者没有激活加热单元时,风扇加热器的冷却效果类似于风扇10。当使用者按压基部12上的所述额外按键或者操作额外旋钮来激活一个或多个加热单元时,控制器44激活这些加热单元的对应组筒式加热器248。由筒式加热器248产生的热量通过传导传递到内板244、外板246和与激活的对应组筒式加热器248每一个关联的散热器250。热量从热福射翅片256外表面向经过开口 202的气流发散,并且,在更小的程度上,从内板244的内表面向经过内部通道228的主气流的一部分分散。因此,暖热气流从风扇加热器排出。该暖热气流可以从喷嘴200有效送出,较之现有技术中的风扇加热器产生的气流而言,由于湍流损耗的能量和速度更小。
[0094]由于风扇加热器产生的气流流速相对较高,所以加热单元外表面的温度可以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例如介于50至70°C之间,同时能让位于风扇加热器几米之外的使用者快速感受到风扇加热器的加热效果。这样可以防止使用风扇加热器的过程中,因意外接触加热单元的外表面而对使用者造成严重伤害。与加热单元外表面温度相对较低相关联的另一项优势在于,在加热单元激活时,该温度不足以产生令人不快的“烧过的灰尘”味。
[0095]图19至21示出了安装在基部12上并由其支撑,且可以取代喷嘴14的另一种替代喷嘴300。类似于喷嘴200,喷嘴300用来将风扇10转化为风扇加热器,该风扇加热器可以用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产生类似于风扇10的冷却气流或者暖热气流。喷嘴300与喷嘴14和喷嘴200具有不同的尺寸和形状。在该示例中,喷嘴300限定圆形而非细长的中央开口 302。喷嘴300的高度优选介于150到400mm之间,并且在该示例中,高度大约为200mm。
[0096]如前述喷嘴14、200那样,喷嘴300包括定位在喷嘴300后部的嘴部304,用来通过开口 302排出主气流。在该示例中,嘴部304基本上完全围绕开口 302延伸。喷嘴300内部周边表面包括:位于嘴部304附近的柯恩达表面306,嘴部304将喷嘴300排出的空气引导到该表面306上;和位于柯恩达表面306下游的扩散表面308。在该不例中,扩散表面308基本上为柱状表面,与开口 302的中心轴线X同轴。视觉上美观的锥形表面310位于扩散表面308下游,终止于端部表面312,该端部表面基本上垂直于开口 302的中心轴线X铺展。锥形表面310和开口 302中心轴线X之间的张角优选大约为45°。喷嘴300在沿着开口302中心轴线X的方向延伸的总深度优选介于90到150mm之间,在该示例中大约为100mm。
[0097]图22示出了穿过喷嘴300的顶视截面图。类似于喷嘴14、200,喷嘴300包括环形外壳体部分314,外壳体部分314连接到环形内壳体部分316并围绕该内壳体部分延伸。壳体部分314、316优选在喷嘴300的端部312处或其附近连接在一起。所述部分每一个可以由多个相连部件形成,但在该不例中,夕卜壳体部分314和内壳体部分316每一个分别由单一模制部件形成。内壳体部分316限定喷嘴300的中央开口 302,并且具有外部周边表面318,该外部周边表面318构造成限定柯恩达表面306、扩散表面308和锥形表面310。每个壳体部分314、316优选以塑料材料形成。
[0098]外壳体部分314和内壳体部分316—起限定喷嘴300的环形内部通道320。因此,内部通道320围绕开口 24延伸。内部通道320由外壳体部分314的内部周边表面322和内壳体部分316的内部周边表面324来界定。外壳体部分314包括底部326,底部326例如借助卡接配合连接而连接到基部12的主体42的敞开上端并位于其上。类似于喷嘴14的外壳体部分90的底部100,外壳体部分314的底部326包括孔,主气流经过该孔从基部12的主体42的敞开上端进入喷嘴14的内部通道320。
[0099]嘴部304定位在喷嘴300后部。类似于喷嘴14的嘴部26,嘴部304由外壳体部分314的内部周边表面322和内壳体部分316的外部周边表面318的重叠或面对的部分来限定。在该示例中,嘴部304基本上为环形,并且如图21所示,当沿着直径地穿过喷嘴14的线条切开时,嘴部304具有基本上U形截面。在该示例中,外壳体部分314的内部周边表面322和内壳体部分316的外部周边表面318的重叠部分构造成让嘴部304向着出口逐渐收缩,出口 328布置成将主气流引导到柯恩达表面306上。出口 328成环形槽口形式,优选具有介于0.5到5mm之间的相对恒定的宽度。在该示例中,出口 328的宽度大约为I至2mm。可以在嘴部302周围设置间隔件,用于促使外壳体部分314的内部周边表面322和内壳体部分316的外部周边表面的重叠部分分开,以保持出口 328的宽度处于期望程度。所述间隔件可以与外壳体部分314的内部周边表面322或内壳体部分316的外部周边表面318整体形成。
[0100]喷嘴300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器,用来在主气流从嘴部304排出之前将其加热。在该示例中,喷嘴300包括多个加热器,这些加热器总的以330表示,位于喷嘴300的内部通道320内,主气流在流经喷嘴300的时候,经过这些加热器。如图23所示,加热器330优选布置成阵列,该阵列围绕开口 302延伸,并优选位于与喷嘴300的轴线X正交延伸的平面内。所述阵列优选围绕轴线X延伸至少270°,更优选围绕轴线X延伸至少315°。在该示例中,加热器330阵列围绕所述轴线延伸大约320°,使得该阵列的每一端终止于外壳体部分314的底部326的孔的各侧部处或其周围。加热器300阵列优选布置在内部通道320的后部,以便基本上全部的主气流在进入嘴部304之前通过加热器330阵列,并且较少的热量损耗在喷嘴300的塑料部件上。
[0101]加热器330阵列可以由多个在内部通道320内并排布置的陶瓷加热器来提供。加热器330优选以多孔(porous)的正温度系数(PTC)陶瓷材料形成,并且可以位于形成在弧形金属框架内的各孔中,所述弧形金属框架例如可以在内壳体部分316连接到外壳体部分314之前,设置在外壳体部分314内。从所述框架延伸的馈电线可以穿过外壳体部分314的底部326延伸,并且终止于连接件,当喷嘴300连接到基部12时,所述连接件与位于基部12的上壳体部分80上的协作连接件配合。所述协作连接件可以连接到在基部12内延伸到控制器44的馈电线。至少一个额外的、使用者可操作的按键或旋钮可以设置在基部12的下壳体部分40上,以便使用者可以激活加热器330阵列。在使用过程中,加热器330的最大温度大约为200°C。
[0102]在使用中,带有喷嘴300的风扇10的操作很大程度上与带有喷嘴200的风扇组件的操作相同。当使用者按压基部12上的所述额外按键或操作所述额外旋钮时,控制器44激活加热器330阵列。加热器330阵列产生的热量通过传导传递到经过内部通道320的主气流,以便被加热的主气流从喷嘴300的嘴部304排出。被加热的主气流在经过柯恩达表面306并通过由喷嘴300限定的开口 302时,夹带来自房间空间、区域或包围喷嘴300的嘴部304的外部环境的空气,形成从风扇组件10向前投射的总气流,所述总气流的温度低于从嘴部304排出的主气流,但是高于从外部环境夹带的空气。因此,暖热气流从风扇组件排出。与喷嘴200产生的暖热气流相同,该暖热气流可以从喷嘴300有效送出,较之现有技术的风扇加热器产生的气流而言,由于湍流损失的能量和速度较少。
[0103]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变型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用来产生气流的无叶片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用来产生气流的装置和喷嘴,所述喷嘴包括用来接收所述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来排出气流的嘴部,该内部通道围绕所述开口延伸,从所述嘴部排出的气流将风扇组件外侧的空气吸入通过该开口,所述喷嘴进一步包括空气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内部通道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至少一部分围绕所述开口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多孔加热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个热辐射翅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内部通道热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通道为环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布置成加热被从所述嘴部排出的所述气流吸入通过所述开口的空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包括内壳体部分和外壳体部分,所述内壳体部分和所述外壳体部分一起限定所述内部通道和所述嘴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内壳体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导热性高于所述喷嘴的外壳体部分。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嘴部包括位于所述喷嘴的内壳体部分的外表面和所述喷嘴的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之间的出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呈槽口形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的宽度介于0.5到5mm之间。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布置成加热所述喷嘴的内壳体部分。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包括细长环形喷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沿着所述喷嘴的相对的细长表面定位的多个加热器。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包括位于所述嘴部附近的表面,所述嘴部布置成将所述气流引导到所述表面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包括柯恩达表面。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包括位于所述柯恩达表面下游的扩散表面。
19.一种用于产生气流的风扇组件的喷嘴,所述喷嘴包括用来接收所述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来排出气流的嘴部,所述内部通道围绕该开口延伸,从所述嘴部排出的气流将所述喷嘴外侧的空气吸入通过所述开口,所述喷嘴进一步包括空气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内部通道中。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围绕所述开口延伸。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多孔加热器。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个热辐射翅片。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内部通道热接触。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通道为环形。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包括内壳体部分和外壳体部分,所述内壳体部分和所述外壳体部分一起限定所述内部通道和所述嘴部。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内壳体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导热性高于所述喷嘴的外壳体部分。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嘴部包括位于所述喷嘴的内壳体部分的外表面和所述喷嘴的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之间的出口。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布置所述加热装置以便加热所述喷嘴的所述内壳体部分。
29.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包括位于所述嘴部附近的表面,所述嘴部布置成将所述气流弓I导到所述表面上。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包括柯恩达表面。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包括位于所述柯恩达表面下游的扩散表面。
32.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喷嘴的风扇组件。
【文档编号】F04F5/46GK104389822SQ201410535537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4日
【发明者】尼古拉斯.G.菲顿, 约翰.S.萨顿, 彼得.D.甘马克, 詹姆斯.戴森, 约翰.D.华莱士, 阿伦.G.史密斯 申请人: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